北京现代1.6排量报价:霸王别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51:47

虞姬(唱)——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

  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京剧霸王别姬的完整唱词

(八侍女随虞姬上) 
  虞姬(唱)——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大王回营啊!) 
  项羽(唱)——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马僮牵马下) 
  虞姬(白)——大王! 
  项羽(白)——这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 
  虞姬(白)——大王,今日出战,胜负如何? 
  项羽(白)——枪挑了汉营数员上将,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虞姬(白)——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何足挂虑?备得有酒,与大王对饮几杯,以消烦闷。 
  项羽(白)——有劳妃子! 
  虞姬(回头吩咐侍女)——上酒。 
  项羽(唱)——今日里败阵归心神不定。 
  虞姬(唱)——劝大王休愁闷且放宽心。 
  项羽(唱)——怎奈他十面敌难以取胜。 
  虞姬(唱)——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兵。 
  项羽(唱)——无奈何饮琼浆消愁解闷。 
  虞姬(白)——大王—— 
  (唱)——自古道兵家胜负乃是常情。 
  (项羽叹气) 
  虞姬(白)——大王身体乏了,帐内歇息片刻如何? 
  项羽(白)——妃子,你要惊醒了。 
  虞姬(白)——妾妃遵命。 
  虞姬(转对侍从)——尔等也歇息去吧。 
  众侍从(白)——是。 
   (项羽进帐,虞姬以小宫灯环照四周,见无异状,方才安心。) 
  (更夫上,敲锣,初更) 
  (虞姬在帐外假寐) 
  (二更锣响,虞姬醒来) 
  虞姬(白)——啊,大王睡稳帐中,我不免到帐外闲步一回。 
   
  (出帐) 
  虞姬(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叹一声,白)——云敛清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忽听得众将士齐叹——“苦哇! 
  虞姬(白)——月色虽好,只是四野皆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只因秦王无道,以致兵戈四起,群雄逐鹿,涂炭生灵,使那些无罪黎民,远别爹娘,抛妻弃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俘寒。 
   
  (画外传来将士吟唱——“家中撇得双亲在,妻儿老小依靠谁……” 
  (守夜将士上) 
  将士甲(白)——伙计们,来来来…… 
  (虞姬退避一边,静听其言) 
   
  将士甲(白)——伙计们,你们听见了没有啊? 
  众将士(白)——嗳,伙计,听见什么啦? 
  将士甲(白)——怎么四面敌人唱的歌声跟咱们家乡的腔调一个味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众将士(白)——怎么回事啊? 
  将士甲(白)——唉,我明白了。 
  众将士(白)——你明白什么啦? 
  将士甲(白)——这必是刘邦得了楚地了,招的兵丁都是咱们的乡亲,所以唱出来的歌声跟咱们家乡的腔调一个味儿,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将士(白)——对,对,对…… 
  将士甲(白)——哎呀,这下可危险了! 
  众将士(白)——怎么啦? 
  将士甲(白)——你们想啊,自从困在垓下,咱们大王爷天天盼着楚军来救,如今刘邦已得楚地,后援是断绝啦,就剩这八千子弟兵丁,是日有损伤,再加上个个思乡,他哪还能有抵抗的力量,这,岂不是入了危险之境喽! 
   
  (虞姬听得此言,未免心生焦躁,反复捏手) 
   
  众将士(白)——那可怎么办哦? 
  将士甲(白)——依我看,咱们还是散了回家吧! 
  将士乙(白)——哎,别介,别介,咱们大王爷军令森严,让他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哪,干什么吆喝什么,还是巡更守夜去吧! 
  众将士(白)——嗳,走走走…… 
   
  (虞姬上) 
  虞姬(白)——适听得众兵丁谈论,只因救兵不到,俱有离散之心。哎呀,大王啊大王,只恐大势去矣! 
  (唱)——适听得众兵丁闲谈议论,口声声露出了离散之心。 
  (画外传来将士歌声——“田园将芜胡不归,千里从军为了谁? 
  虞姬(唱)——我一人在此间自思自忖,猛听得敌营内有楚国歌声。 
   (白)——啊呀,且住,怎么这敌人帐内尽是楚国歌声,这是什么缘故啊?哦,我想此事定有跷蹊,不免进帐,报与大王知道。 
   
  (虞姬进帐) 
  虞姬(白)——大王醒来,大王醒来! 
  项羽(惊起,白)——何人? 
  虞姬(白)——妾妃在此。 
  项羽(白)——妃子,何事惊慌? 
  虞姬(白)——妾妃正在营外闲步,忽听敌人帐内尽是楚国歌声,不知是何缘故啊? 
  项羽(白)——哦?哦?有这等事? 
  虞姬(白)——正是。 
  项羽(白)——待孤听来。 
  虞姬(白)——请。 
   
  (画外传来将士歌声——“沙场壮士轻生死,十年征战几人回? 
   
  项羽(怒,白)——吒,吒,吒,吒,哇呀呀……妃子,四面尽是楚国歌声,莫非刘邦已得楚地不成? 
  虞姬(白)——不必惊慌,差人四面打探明白,再作计较。 
  项羽(白)——言之有理。 
  虞姬项羽(同唤侍从)——近侍哪里?! 
  近侍(上,白)——参见大王有何吩咐? 
  项羽(白)——四面尽是楚国歌声,吩咐下去速探回报! 
  近侍(白)——遵旨! 
  (近侍退下) 
  项羽(白)——啊,孤想此事,定有跷蹊。 
  虞姬(白)——且待近侍回报。 
  近侍(复上,白)——启奏大王,敌营确是楚国歌声,特来报知。 
  项羽(白)——详细打探再来回报! 
  虞姬(附和催促)——快去! 
  近侍(白)——遵旨! 
  (近侍退下) 
  项羽(白)——妃子,敌军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大势去矣。 
  虞姬(白)——此时逐鹿中原,群雄兵起,偶遭不利,也属常情。稍捱时日,等候江东救兵到来,那时再与敌人交战,正不知鹿死谁手! 
  项羽(白)——妃子啊,你哪里知道,前者各路英雄各自为政,孤家可以扑灭一池再战一池,今各路人马一起来攻,这垓下兵少粮尽,是万不能守。八千子弟兵纵然勇猛刚强,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孤此番出兵,与那厮交战,胜败难定。啊呀,妃子! 
  虞姬(白)——大王! 
  项羽(白)——看来今日,就是你我分别之日啊……了! 
  (虞姬掩面而泣) 
  项羽(唱)——十数载恩情爱相亲相倚,眼见得孤与你就要分离。 
   
  (营外乌骓马嘶) 
  项羽(白)——忽听战马声嘶……马僮,将马牵上帐来! 
  (马僮牵马上) 
  项羽(白)——乌骓啊……乌骓!想你跟随孤家东征西讨,百战百胜,今被围垓下,就是你,也无用武之地了! 
  (唱)——乌骓马它定知大势去矣,故而你在篱下沙沙声嘶…… 
  (乌骓嘶声愈烈,不肯退去。虞姬作手势叫马僮牵马出帐。马僮与马齐退下,项王追至帐门,久久伫足…… 
   
  虞姬(唤项羽回帐,白)——大王,大王!大王。 
  (项羽回过神来,缓步进帐) 
  虞姬(白)——好在这垓下之地,高冈绝岩,不易攻入,候得机会,再图破围求救,也还不迟……备得有酒,再与大王对饮几杯。 
  项羽(白)——如此,酒———— 
  虞姬(白)——大王,请—— 
  (两人移步桌前,斟酒) 
  虞姬(白)——大王请! 
  项羽(白)——妃子请! 
  项羽(白)——想俺项羽乎! 
  (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白)——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泪下。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 
  项羽(白)——如此有劳妃子! 
  虞姬(白)——如此妾妃出丑了! 
   
  (虞姬下,未几,持双剑复上,背对项羽抹泪……半晌,暗喊了一声,转身为项王舞剑) 
  虞姬(唱)——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白)——有劳妃子。 
  (虞姬一曲舞毕) 
  近侍甲(急上,白)——启奏大王,敌军四面来攻,特来报知。 
  项羽(白)——吩咐众将四面迎敌! 
  近侍甲(白)——遵旨。 
  (近侍甲退下,近侍乙急上) 
  近侍乙(白)——启禀大王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 
  项羽(白)——何等! 
  近侍乙(白)——遵旨! 
  (近侍乙退下) 
  项羽(转对虞姬,白)——妃子,快快随孤杀出重围! 
  虞姬(白)——大王啊,此番出战,倘能闯出重围,请退往江东,再图复兴楚国,拯救黎民。妾妃若是同行,岂不牵累大王杀敌?也罢!愿以君王腰间宝剑,自刎于君前。 
  项羽(急问)——怎么! 
  虞姬(白)——免你牵挂。 
  项羽(急白)——妃子,你,你,你,不可寻此短见啊! 
  虞姬(白)——大王啊! 
  (唱)——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妾妃何聊生。 
  项羽(白)——哇呀呀!妃子,不可寻此短见啊! 
  (虞姬欲夺其腰间宝剑,项羽转身避开) 
  项羽(白)——不可寻此短见! 
  (虞姬再索宝剑,项羽再次避开) 
  项羽(白)——妃子你,不可寻此短见! 
  (虞姬第三次索要宝剑,项羽又复避开) 
  项羽(白)——妃子,不可寻此短见啊! 
  虞姬(指向帐门处,白)——汉兵,他,他,他,他杀进来了! 
  项羽(不知有假,转身看去,白)——待孤看来…… 
  (待他方一回头,虞姬即抽出他腰间宝剑……未几,项羽意识到受骗,忽一低头,惊见腰间抽空的剑鞘—— 
  项羽(猛回头向虞姬,惊呼)——啊!这—— 
  (话未出口,已见虞姬自刎于前,项羽顿足不已) 
  项羽(痛悔,叹)——哎呀! 
  (众侍女扶虞姬下)
歌曲:精忠报国
歌手:屠洪刚 
 
 
 
演唱:屠洪纲
作词:陈涛
作曲:张宏光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霸王别姬
屠洪刚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抹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毫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我心中你最忠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毫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抹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毫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我心中你最忠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毫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项羽本纪 原文 翻译

项羽本纪 原文

《项羽本纪》读后感

《史记》中《项羽本纪》令我对项羽有了很深的感触。
     武功盖世,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俯览天下,傲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
     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在四面楚歌之时与美人纠葛,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这应该出于项羽的柔情重义。也缘由此才有了《霸王别姬》之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项羽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人们,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在一个“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中,竟然还有一个失败了的项羽受到如此的礼赞。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叹息、让我感概、让我敬佩。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评价着。

 

项羽本纪读后感,

《史记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历史场面,生动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 
  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他只是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方针与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举措,终于导致了垓下的失败。在失败之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强调这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这些缺点使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总之,项羽是一个少有大志,要学万人敌,而且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人;他有军事上的组织能力,带着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但因眼光短浅,刚愎自用,不能提拔人,不能信任人,而终至于失败,铸成了终生的悲剧。

《项羽本纪》读后感-----最爱项羽

《史记》许许多多人中,最偏爱项羽。 
  那顶天立地的奇男子,盖世风流的伟丈夫!
 
  项羽的一生,是一个"人"的一生,他不靠显赫的家世,不凭异兆祥端,只凭自己的雄才伟略,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项羽,从不掩饰自己,他有着赤裸裸的征服欲和表现欲,他敢于在秦王朝最强大时宣称:"彼将取而代也"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风流!
 
  为达目的,他不顾惜手段:
 
  他剑杀殷通,夺了军权
 
  他矫杀宋义,夺了领导权
 
  他刺杀怀王,夺了君权
 
  甚至,他一举坑杀20万降卒,巩固了政权
 
  何其残酷!何其暴虐!
 
  但我不能不原谅他!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总是残酷的,战场上没有道理,不同的军服就是杀人的理由,能生存就是战场上最残忍但是最有用的道理!
 

  项羽是一血性男儿,他有勇而少谋,他在政治上太幼稚,他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他有的是青年人的朝气,却缺乏一个成年人的圆滑。他平生战胜了无数英雄,最后却败给了一个市井无赖,实乃悲剧!
 
  鸿门宴,他败给了刘邦,他太"仁",太轻信!
 
  封汉王,他再败给了刘邦,他太低估了刘邦
 
  至于四面楚歌时,他已经一败涂地了!
 

  别虞姬,自刎乌江,项羽完成了他一生的最后塑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惊天地!泣鬼神!
 
  项羽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
 
  他有真性情,他是个真男子!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一切重新来过——《项羽本纪》读后感

项羽,西楚霸王也!

再三读过了司马迁的《史记》,忽然觉得重新认识了项羽,每一次的感觉都是那样的不同,这恐怕就是这部千古名著的非凡魅力吧。

司马迁作为一代史学大家,自然对历史、对历史人物有过人的认识与感受。而我,一无名小辈,也斗胆于此细评一下这位英雄。

项羽,本非帝王,司马迁却给了他“本纪”的待遇,由此可见项羽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的,司马迁崇拜项羽,这个横扫千军的大将,真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数挫秦军,面对千军万马,毫无惧色。危难之时,立斩宋义,破釜沉舟,巨鹿激战,终得以全胜秦军,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项羽确实可以用“英雄”来形容,在他,绝对担得起这个头衔。

但是项羽最后却落的乌江自刎的下场,实在悲矣!应了那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的,项羽当然也有他的缺点,这个缺点最终成为了他失败的源头,那就是:刚愎自用。他力能扛鼎,勇可将兵,但是,一次又一次毫无挫败感的胜利,使这位本就有点自大的将军越发自命不凡。任何人,任何事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他就是规则,就是天命。就这样,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这样的做法,招致诸侯的判心,在众人的“作壁上观”和刘邦等人的“围困垓下”,项羽走上了乌江自刎的不归路。

项羽是个英雄,而刘邦只能算是枭雄。

英雄与枭雄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的认识不同。项羽要的是名声,他要众人对一个英雄的膜拜,所以他不屑刘邦的反复无常,所以他没有看出了刘邦“鸿沟之议”的缓兵之计;刘邦要的是天下,所以,一切可以帮他的得天下的,即使并非光明正大,即使反复,他也会做。

 鸿门一宴,项羽错过了一生绝无仅有的一次转折点,从此以后的项羽,虽然也曾打过无数胜仗,但是其势却呈下降的趋势。人人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我以为不然。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坐拥四十万大军,一个小小的刘邦,十万兵马,在他看来根本不足为惧。项羽再一次的妄自尊大,放掉了刘邦,放掉了最终胜利的机会,这种机会,转瞬即逝,最终使得项羽无力回天。

刘邦回到霸上,“立斩杀曹无伤”。说到曹无伤,忽然深切同情这位政治与战争的牺牲者,身在沛公军,却为项羽通风报信,最后为这个自大的家伙所出卖,实在是悲惨。原因在于,他真的很笨,看错了人,项羽的自大,怎么值得托付,虽然崇拜英雄是古人的通感,但是,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曹无伤虽然厌恶刘邦的小人性,但是,项羽就值得托么?他不曾把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放在眼里,还暴虐无道,这样的人,怎么担得起天下?

天下,不是英雄能拥有的,英雄只能拥有天下人的敬仰,而不能承担天下人的衣食住行。坐拥天下者,必须要有容人之量,要有虚怀若谷之心,项羽恰恰就缺少这一点,太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他人的劝谏,并深切地将这种思想融汇于他的一言一行,气走亚父范增,使得霸王失去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分封诸郡之时又不懂得收买人心,反而给自己分封了最肥美广博的土地;火烧阿房,大火三月不息,暴戾之气毕现。这些不安定的因素一点一点,聚沙成塔,终于在垓下之战爆发。他最后只能拥有致死追随的乌骓马和美人虞姬。四面楚歌之后,乌江自刎。

项羽当然是敢做敢当的。他致死不愿渡乌江复见江东父老,虽然这里面也有极大自尊心作祟,但是,项羽选择自刎,说明他光明磊落,李清照,生长于宋朝动荡之际,面对外敌侵犯宋王的匆忙逃亡,使这位一向外柔内刚的女词人愤然写下了千古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强敌,就应该拿出项羽的精神,至死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即使失败也虽死犹荣。

同时项羽亦是悲壮的,司马迁在对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赞扬之时,也没有忘记要以一个史学家的客观角度评判项羽的自大:“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其不谬哉!”司马迁是成熟理智的,他没有被盲目的英雄膜拜所蒙蔽,客观地说出了项羽的不足。他的自大,即使上天给他再一次的机会,如若自大的个性不改,还会是一样的结果。

历史的长河依旧,英雄终会辈出。但是,项羽只有一个,独特的悲剧命运,汇聚了一个独特的项羽。假如时间从头再来,他,能否再一次辉煌,甚至改变历史?

没有答案,希望不会是“蝴蝶效应”。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