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眼 每晚都亮灯吗:常识、知识与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00:59

学校里、课本上、书籍中的信息其实只不过是“常识”。常识不仅要学,还要不停地学。没有“没用的常识”,顶多只有“不用的或者对某个人来讲用不上的常识”。之所以不停地学,就是因为谁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用得到呢?

比如,在电脑上给文件取名字的时候最好用“.”或者“-”替代“ ”(空格)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换言之,文件名中最好不要有空格)。我知道很多读者会觉得“这有什么用啊?”讲一个实例就明白了:

2008年10月31日晚上,北京。一位高三学生正在我的办公室里往commonapp.org上提交自己的申请文件——不知道为什么第二个文件总也提交不上去(第一个已经提交成功),错误提示也语焉不详。她以为是自己正在用的计算机有问题,于是换另外一台机器。可是一口气换了好几台机器都是同样的结果——就是提交不上去。第二天11月1日就是ED申请的最后期限了,她比将要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都沮丧——耶稣还有机会复活,她可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我正好赶了回来。我看着她重复了一遍提交失败的过程,也一时半会想不明白究竟怎么回事儿。琢磨了一会儿,我告诉她,“你这样,把那文件名中的空格删掉,然后再提交试试看。”她照做了——奇迹发生了,“提交成功”!我看了看表——2008/10/31, 23:47。

commonapp.org的服务器显然采用的是UNIX操作系统,且在设置上竟然不允许文件名中有空格存在(尽管这么设置“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大多数申请者正在使用的是PC,操作系统更可能是Windows而不是Mactonish或者其它nix类操作系统)——并且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说明。

我只不过是拥有一点常识而已,知道有些服务器是UNIX操作系统,且设置上可能不允许文件名中存在空格而已。可是,那天如果我没有赶回办公室,如果那位同学并不是我的客户,那她就很可能仅因为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常识”而导致不能在最后期限之前提交申请材料,进一步导致申请失败。顺便说,她在一个多月之后,获得了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USNEWS排名12)的录取通知书。

这就是常识,这就是常识的(巨大)作用。


常识习得之后,并不一定马上用得到。某种意义上,“能用到”甚至要凭运气。就好像我帮那个女生提交申请材料一样,许多年前我记住那个常识的时候,怎能想像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会在这样一个地方以这样的一个方式用得到?——并且效果惊人:不亚于“救人一命”。

实践需要机会,而机会往往难得。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告诉学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的最根本原因——因为那是“第一个可能运用已经习得的常识的机会”。

“实践机会”很难得,尤其那种可以真正大量深入地运用已经习得的常识的实践机会。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学很容易习很难”的道理,以为学会了就拥有了一切(其实要学的和能学的都只不过是常识而已),于是常常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

就在不久前,我还提到:

如果有机会,可以仔细观察那些工作没多久就被解雇了的人。他们几乎会无一例外地如此安慰自己:“毕竟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事实上,那只是因“初始状态下进步最容易获得”而造成的错觉,那个感觉上“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在终点上观望的话只不过是“起点”而已——只不过是一个“点”而已。

只是,解雇他们的人抑或没必要做出如此清楚的解释,抑或也不懂得如何做出如此清楚的解释,抑或就算做出了如此清楚的解释对方也无能力理解或者不愿意理解而已。


通过“学”获得的只能是常识而已,而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掌握;而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才有机会通过更广泛的观察、更深入的思考、反反复复的总结归纳和推敲——即所谓的“感悟”——来获得“智慧”。很多人有智商却没有智慧,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他们尽管可能“学”的很快(因为他们智商并不差,甚至很高),但基本不参与实践,就算参与了也不够久,所以最终竟然没知识、没文化(今天这个世界,与五十年前不同,不再是“识字了就不再是文盲了”),更不用提“智慧”了。

 

在“为什么大家都努力,最终却有更多的人不成功?”中我提到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

……4) 非常努力但努力得不够久

已经做对事情的人,某种意义上与已经选中了一支必然大涨的股票的人一样幸运。不过,在股票市场上,很多人有选中的好运,却往往因过早卖出而没有“足 够的好运” 赚到只需要通过再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的“暴利”(牛市中大多数人过早卖出;反过来,熊市中大多数人过早买入,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与股票操盘不一样 的地方在于,学习不能只靠把握时机而后耐心等待,学习要靠挣扎、努力、坚持。学习不仅要很努力,往往还要努力很久。需要多久呢?Hayes与Bloom的研究表明,在许多领域,都需要大约10年时间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是《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 推荐给所有有心学习的人看(不只是学编程的人而已)。Peter Norvig在这篇文章中引用Samuel Johnson(译注:英国诗人)的话,认为就算10年也不一定够用:“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只能通过一生的努力来获得;稍低一点的代价也换不来。 ”(Excellence in any department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the labor of a lifetime; it is not to be purchased at a lesser price.)为什么要那么久呢?答案是,因为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1]


Footnotes:

  1. 顺带说,我在去年12月中旬拿到Malcolm Gladwell于2008年11月出版的《Outliers: The Stories Of Success》,心中多少有点遗憾,我和Gladwell要说的事情其实是一回事儿,可是他的书却先出版了……尽管这么说在很多人看来显得“自以为是”,可这只不过是事实。不过,我又释然的原因在于,Gladwell确实是个讲故事高手,正因为他在讲一个我自己原本就要讲的故事,才使得我能有机会比其他读者更深入地学习他讲故事的技巧——正所谓“理解能力首先需要能力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