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钻石商业广场:印光大师谈圆泽禅师的教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31:03

印光大师谈圆泽禅师的教训

          未有所证,自然不出轮回;即令有所证,尚未断尽烦惑,亦难出离生死。至如唐之圆泽禅师,则已能知过去未来,而尚不能了生死,况但去得好者,岂能即了之乎?!

    唐李源之父,守东都,安禄山反,杀之。李源遂不愿为官,以自己洛阳住宅,改作慧林寺,请圆泽做和尚,伊亦在寺修行。过几年,李源要朝峨嵋,邀圆泽同行。圆泽要由陜西,李源因不愿至京,一定要从荆州水道。圆泽已预知自己不能再来,遂将后事一一开明,夹于经中,但不发表,遂同李源乘船去。
   至荆州上游,将进峡,其地水险,未暮即停。忽见一妇,著锦裤,在江边汲水。圆泽一见,双目下泪。李源问故,圆泽曰:‘我不肯由此道去者,即为怖见此妇故。此妇怀孕已三年,候我为子。若不见,犹可避免;今既见之,非为彼子不可矣。汝宜念咒,助我速生。至第三日,当来我家看我,我见汝一笑为信。过十二年,八月十五夜,至杭州天竺葛洪井畔来会我。’说毕,圆泽坐脱,妇即生子。三日,李源往视,一见,其孩即笑。后李源回慧林,见经中预言后事之字,益信其为非常人。
   越十二年,李源即往杭州。至八月十五夜,至所约处候之。忽隔河一放牛童子,骑牛背,以鞭敲牛角,唱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闻之,遂相问讯。谈叙既毕,又唱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

    各位试想,此种身分(能知过去未来),尚了不脱生死,况但话头看得恰当,去得好,即能了乎?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难;仗佛力了生死,有如彼之易。而世人犹舍佛力而仗自力,真莫名其妙!今可以二语为之说破,(不靠佛力者)即是要显‘我是上等人,不肯做平常不稀奇的事’之障见耳。愿一切人,详思此五人之往事,如丧考妣,如救头燃,自利利他,以修净业,方可不虚此生此遇也!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当今之惟一无上法门。惟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即佛,则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或以为‘我既是苦恼凡夫,何遽能了生脱死,惟求来生不失人身可矣’。此两种人,皆不明因果之故。
    需知众生即佛者,谓其具有佛性之真因耳。设不修念佛妙行,佛性无由显现,何能即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实果?譬如宝镜蒙尘,光明不现,实未稍失。若肯用力揩磨,即可照见一切也。至言‘我是苦恼凡夫,不能生西方,了生脱死,以至成佛’者,乃业深障重,自甘堕落之言。夫今世之人,有为下棋斗牌而不顾生死者,不知若干。若能以此勤劳,修行念佛,何患不往生西方,上证佛果。

   …… ……
禅则专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实益。净则兼仗佛力,凡具真信愿行者,皆可带业往生。其间难易,相去天渊。故宋初永明延寿禅师,以古佛身示生世间,彻悟一心,圆修万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深恐后世学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简偈,俾知所趋。其偈曰: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它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此八十字,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学者即生了脱之玄谟。学者先需详知何者为禅,何者为净土,何者为有禅,何者为有净土。禅与净土,乃约理,约教,而言。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而论。理教,则二法了无异致。机修,则二法大相悬殊。语虽相似,意大不同。极需注意,方不负永明大师一片婆心也。   (录自《印光大师护国息灾法语》)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使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印光大师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请常念那摩阿弥陀佛,那摩观世音菩萨!


莲池大师: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生?’此意如何?”
  子谓此实最上开示,但执之亦能有误。请以喻明:假使有人颖悟同于颜子,而百里千里之外,有圣如夫子者,倡道于其间,七十子,三千贤,相与周旋焉。汝闻其名,往而见之,未必不更有长处。而自恃颖悟,拒不觐谒,可乎?虽然得悟,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在。何者?天如有言:“汝但未悟,若悟,则汝净土之生,万牛不能挽矣!”深矣哉言乎!
             《云栖莲池大师语录》(外集)
              (选自《禅宗经典精华》卷十三)

蕅益大师: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

或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净土否?
蕅益大师答:

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莲池大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明·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净土十劝
劝君一,长时念佛须真实,归依佛语莫生疑,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唯思念佛无余事,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临终心净见如来,似月清光照碧潭。

劝君四,莫令念佛心移忘,临终极乐宝华迎,观音势至俱来至。

劝君五,莫辞念佛多辛苦,思惟长劫生死轮,更向何人求出路?

劝君六,念佛时中恒相续,假使不念顺凡情,何日得离生死狱?

劝君七,念佛莫令三业失,专专敬礼愿西方,去见弥陀无上日。

劝君八,教修念佛牟尼法,应须遵奉本师言,命尽得往弥陀刹。

劝君九,念佛真心为上首,临终化佛共来迎,七宝莲华随愿诱。

劝君十,念佛常须戒乘急,思量业海苦轮深,生死无常悔难及。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