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灵验求子方法:远去的列宁·周末报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00:44
远去的列宁

  ■关 飞

  2007年,一位瑞士籍公民驾驶着俄罗斯老牌汽车“拉达”从波兰一路狂奔开进了白俄罗斯,到白俄国家海关截住他时,他声称自己是来白俄罗斯申请政治避难的,警方在他的汽车后备厢里发现了一箱子《列宁选集》,他是如假包换的“列宁粉丝”。

  就在外国的“列宁粉丝”竭尽全力地投靠列宁的故国之时,在俄罗斯国内,列宁所遭受的待遇却很是不妙。

  

  受到疯狂攻击的列宁

  2010年3月,一个名叫谢尔盖·卡朋特兹托夫的俄国小伙子来到莫斯科红场西侧的列宁墓,沿着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便可见那个世界闻名的水晶棺。尽管古埃及有制作木乃伊的先例,但在近代,去世后通过防腐技术使得遗体容颜依旧的,列宁是第一人。

  巡逻的警察发现谢尔盖举止怪异就上前询问,结果被谢尔盖用气手枪打伤,情绪失控的谢尔盖接着用气手枪对列宁的遗体进行扫射,他还试图爬上国家元首检阅士兵的高台,但未遂被捕。有人认为谢尔盖是精神错乱,但被捕时他神志清醒地说:“我原本想用冲锋枪对准陵墓进行扫射的,但有人建议我不要这样做,因为陵墓上有装甲保护。”

  对列宁的“毁灭性攻击”从未停止。2009年4月1日愚人节那天,一个后果严重的“愚人手段”降临在列宁“身上”。随着一声巨响,圣彼得堡芬兰火车站前的列宁铜像一侧发生爆炸,损毁严重。事后一个名叫“扎列斯基飞虎队”的极右派组织宣称是他们干的,破坏者是凌晨4点多趁着天暗无人时安放的爆炸装置。

  两个多月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列宁像的鼻子和左手被铲掉了,破坏列宁像几乎成了一种时髦的行为艺术,在原属于苏联的各国层出不穷。

  早在1998年,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最后一座列宁像就已经被拆掉了,因为塔吉克斯坦人要在那里安放他们的塔吉克古典文学始祖鲁达基。列宁的位置,被诞辰1150年的草原诗人给挤占了。 如果说塔吉克人用草原诗人换掉列宁,是力图恢复苏联时期被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所压抑的民族文化的话,那么,俄罗斯国内对于列宁像与列宁墓的攻击就几乎是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分歧了。尽管列宁躺在有装甲护体的水晶棺中,可有人总想把他请出去。

  

  有关列宁遗体的争论

  谢尔盖在用气手枪扫射列宁遗体水晶棺被捕之后,就说他是想让人们注意到他的立场:他主张将列宁墓迁出红场,把那里改建成钟楼。而这,绝非只是一个情绪冲动的年轻人的极端想法而已,是否埋葬列宁,这个争论从列宁死后就开始了。

  先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交锋,托洛茨基主张火化列宁,斯大林主张埋葬在克里姆林宫下,最后两位科学家研制出了防腐制剂,遗体免于火化,自然是斯大林占了上风,因为托洛茨基自己都死在斯大林之手。

  使得列宁免于火化的是斯大林,但第一个“侵占”列宁墓的人却恰恰是斯大林,死后的斯大林也经过防腐处理放进了水晶棺,而且占据了列宁墓中央的位置,把列宁水晶棺挤到了一边。1961年,赫鲁晓夫坚持将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士兵以红场阅兵彩排为由封闭了广场,悄悄把斯大林弄出水晶棺放进棺材,埋葬在克里姆林宫墙根下。这样,列宁的水晶棺又回到了墓室正中央的位置。

  此后的1995年,叶利钦也动了“打扰列宁”的念头,想把列宁遗体迁往圣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公墓与列宁母亲合葬。而戈尔巴乔夫也主张埋葬列宁,他说现在去掘墓不应该,但是早晚有一天列宁墓会失去意义。

  相较于斯大林的“挤占”,以及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搬家理念”,普京与梅德韦杰夫这个组合似乎还是对待列宁墓态度最为缓和的领袖。

  “群体差异”

  在列宁的家乡乌里扬诺夫斯克,也有人要求将城市名字中的列宁名字去掉,改回老市名辛比尔斯克。列宁是化名,他的真正全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今日乌里扬诺夫斯克报》说:“执政党未经任何公决便决定给城市冠以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捷尔任斯基和勃列日涅夫的名字。”如果连家乡人都拒绝这个人,那么他的辉煌历史真的就宣告终结了。

  在有人高呼把列宁“搬出红场”、“赶出家乡”之时,也有人在默默地维护列宁。

  在顿河畔的城市罗斯托夫,一位老人自愿在列宁纪念碑旁守着鲜花,因为每年列宁生日时,鲜花总是被孩子们偷走,老人愿意守护鲜花,因为他觉得人们应该记住列宁。

  对于俄罗斯社会对待列宁的不同态度,俄罗斯媒体的一份调查可以看出这种“群体差异”。这份由全俄舆论研究中心网站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十月革命期间的历史人物是尼古拉二世(44%)、列宁(42%),最反感的是斯大林(48%)。调查显示,对列宁和斯大林有好感的人数在逐年下降,对尼古拉二世有好感的人数却在逐年上升。年轻人中有47%喜欢尼古拉二世,35%喜欢列宁;60岁以上的老人则对列宁最有好感。

  不可预知的未来

  “2000年时,我在莫斯科参观列宁墓,那天的场景很感动人,下着大雪,很多面目上看像是中亚国家的人拉着孩子去列宁墓祭奠列宁,他们排队举着列宁画像,有的举着横幅,写着‘列宁我们永远思念你’”。曾经客居俄罗斯多年的新华社《参考消息》记者吴学兰向记者讲述10年前在列宁墓见到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

  “但短短10年间,俄罗斯国内发生了很多变化。”吴学兰介绍说,这10年间,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变化,俄罗斯经济始终在低谷中前行,俄罗斯人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存,理想、历史等一系列词汇都逐渐淡出了俄罗斯人的生活。“现在俄罗斯国内很少有人提到列宁。去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40周年,但只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小报报道了列宁诞辰,而且标题还是《今年列宁的生日静悄悄》,所有的俄罗斯主流媒体都没有任何报道。”列宁诞辰日当天,去列宁墓的人不超过10个,其中还有几名是外国游客。

  对于列宁墓是否会迁出红场的问题,吴学兰说,其实俄罗斯国内大多数人都同意将列宁墓迁出红场,之所以现在暂时未动,就是想等反对者(以老兵居多)去世之后不再有阻力之时再埋葬列宁。

  摘编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