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色尽享,妖娆女侯:感触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孔丘的三次‘失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3:50
',1)">',2)">
序言
记得还是小的时候,我就把中国的几部古典文学名著读了个够。有时和大人聊起来也能让他们脸红心跳,沾沾自喜之余颇以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了若指掌了,人大概都有过井底之蛙的经历!不过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对传统文化的定义感到模糊和迷惑。难道它只是意味着唐诗、宋词和那几部名著吗?那些中国辉煌的文化难道不是附着在历史的皮上吗?!换言之,它何曾脱离得了历史、政治、哲学、经济而单独存在?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于深厚的土壤,是上述这些因素让它酝酿和发酵而成的一坛陈年美酒。严格的讲,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包含几千年的发展进化而形成的一股势力。孙子兵法也讲势,这个势好比高山上转动的巨石,它一旦从高处下落将势不可挡!不管传统经不经得起推敲,但它基本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有时它作用于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时它又反作用于这些因素而让他们服从于我。直到今天,一提中国文化首先就想到的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老外如此心醉于中国的文化而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其魅力所在还是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我有一个感想:越深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你越觉得它的背后深邃悠远,仿佛一个硕大无比的黑洞,也许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换言之,我们目光视力所及之处也许永远只是盲人摸象、各执一端,或许永远无法窥及全貌。不过我尽力把自己的视界放得再宽一点;把自己的感触写得再深刻一些。无可否认心地决定见地!恐怕有些得失也无可避免,只有待有识之士指点关窍了!
1.孔丘的三次‘失态’
毋庸讳言,二千多年的政治历史生涯中,儒家几乎占据了不可动摇的绝对地位!虽然几经风雨洗礼,但还是刘邦的名臣陆贾那句话说得好:‘您在马上打天下,难道也得在马上治天下吗?’历朝历代开疆拓土的奠基者无不以道家、法家行道,但太平盛世则儒家行之。因为儒教提倡礼治,‘百善孝为先’,儒家以孝为仁的根基,扩而充之:仁、义、礼、智、信,把中国的君臣伦理制度发挥极致。可以说,我们几天的中国社会所尊奉的次序、法则几乎脱离不开儒家的法度。我们都知道孔子其人,圣人是也。可大家不一定知道圣人辉煌的背后也有几多辛酸和叹息,孔子的一生为他的政治理想而奔走不停,可以说四处碰壁。这一点和孟子很相似,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学生,两人差了四代!但二人的经历又极其相似:游说各国君王而不被其重视,虽然大多君王也乐于亲近他们,但好像孔孟二人的道德之名更重于他们所提倡的学理思想。可以想见当孔孟二人一提出政治的见解,那些君王们就无不大呼难行了!的确,东周的四百年间,已没有正义的战争!君主的道德水准同祖先文王相比无法相提并论,周天子的威名早已形同虚设。天下的诸侯君王们一个个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子干的却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营生。梁惠王的一句:“叟至,必将有利于我”经典格言,把这些表面上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们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圣人在下,过在一身;圣人在上,过在一世’,高高在上的君主们言不离‘利字’,上有好焉,下必甚焉。可以想象天下成个什么体统!也可以想见圣人尴尬的人生际遇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孔子与孟子落落寡合。形单影只如丧家之犬,不仅要承受君主的冷落,还要防备嫉贤妒能者的围追堵截。‘嗟乎,微斯道,吾谁与归’!如果你认为孔孟之道应该就此被历史淘汰出局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二千多年来儒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得以流传,而且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刻上了无形的烙印!或许更准确的说,应该在士大夫之流的被统治阶级身上体现得突出。而历代的君主们似乎很少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君君臣臣之说也仅仅局限在臣道的尽忠职守上,没有人去苛责当政者,好像他们可以超脱儒家的法则约束。由此可见,儒家之学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御人的统治之术,这也是孔子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吧!那么孔子既然在政治领域不得伸展他的抱负,他的学说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众所周知,孔子门下三千弟子,最有名的就有七十二个学生。其中颜回、子路、子贡、曾参、子夏等等皆是它的高弟。可以说各有所长,我们可能更清楚颜回的道德操守和子贡的应世之才吧。没有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我们就无法了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实意义!没有子贡的独自为老师守丧三年,也许孔子一生的伟大事迹就无法流传至今!孔子一生授业可以说倾尽毕生所学。那么孔子学问的中心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是:不读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编辑的《诗经》和《礼经》是他学问的基础。《诗经》是高雅的语言艺术,你没有读过《诗经》就不知道如何说话、写文章!同样《礼经》是做人的准则,没有学习就不会做人处事,就不能在社会立身处世!这是他对儿子伯鱼的的谆谆教导,也是对其他发奋立志求学之子的人生导言!没有什么神秘的、隐藏的做人秘笈啊!做人其实很实在、很简单,难道还有什么复杂的可隐瞒的学问吗?只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去踏踏实实的做罢了。孔子说的真是实话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的好或坏难道是突变的吗?‘飓风起于青萍之末’,都是在平时一点一点的小处积累,就像人身上的疾病一样,到时就给你个样看!南容三次朗读‘白圭’之诗,孔子就把侄女儿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当时孔子的心理,这个青年一心向往纯洁无暇的美玉,那么他的品行操守志节理想一定也是如此的吧!这个人一定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我要把侄女儿嫁给这个好青年!孔子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也影响了千秋万代的后人!做人一定要向儒家看齐,一板一眼,马虎不得啊。儒家素来提倡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一举一动,行住坐卧都有很高的行为标准!《中庸》中说:人的喜怒哀乐还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才符合至中的圭臬,一旦表达出来都切中切节,就叫‘中和’之境。这是子思所阐述祖父的思想境界。从今天来看,好像的确有点佛家的特色,或许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圣人之心不谋而合吧!当然儒家只是点到为止的说明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对人正常思维的影响,而思维意识又决定了行为的发展,可以使人产生激动、暴躁、过分的反常情绪。我们常说遇事不要心急,也是让人冷静思考,不要盲目作为。那么作为儒家首屈一指的圣人孔子究竟又做得如何呢?究查孔子的一生,我奇怪的发现孔子有三次失态。所谓失态就是他违反了以上做人的原则,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如果是普通老百姓我们或许大可不必如此斤斤计较,但‘圣人在下,过在一身;圣人在上,过在一世’,圣人身上的缺点也好比天上的日月星辰一样那么醒目,他的言传身教、榜样力量会影响天下无数的普通人。所以我们不得不深究他三次失态的原因。这三次失态分别是‘杀人、骂人和打人’,呵呵,孔子还杀人、骂人和打人啊!对!孔子在当鲁国大司寇的时候诛杀了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散布异端邪说,足以蛊惑世人,为了纠正风气孔子下令杀了他。我们再仔细的去看少正卯是什么人?在当时的春秋时代少正卯也和孔子一样设席开馆,教传弟子,而且当时的名望来头甚大,几乎不亚于孔子本人。被称为鲁国的‘闻人’,原先他聚徒讲学,所持政治观点与孔子相反,他曾对孔子的学生施以诡辩之术,致使孔子的学门‘三盈三虚’。后来少正卯入仕成为掌管政事的大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迷惑了不少大夫和士人。他心术不正,又擅长拨弄是非,致使鲁国君臣上下不和,影响甚坏。难道是孔子嫉贤妒能?这岂不有失圣人身份?因为恰恰孔子是个身体力行的大教育家,深知‘圣人在上,过在一世’的严重性!少正卯如果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自己研究学术思想也就罢了,可他偏偏也是‘教育家’,作为一个老师,他的门下弟子众多,如果都学习了他的理论思想,世风岂不日下?可以想象少正卯的学术思想一定是和孔子相违背!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这些理论,但能够促使孔子下决心去杀一个人,他一定是触犯了刑律!史书中记载了少正卯在鲁国君主定公面前挑拨是非,颠倒黑白,不仅中伤孔子的礼治政策,而且还扰乱国家政事,暗地里指使下属官吏反对国君。最后搬石头砸了自己脚!我们只是知道杀了少正卯并没有激起民愤,要知道少正卯的弟子众多。从这一点上说,少正卯应该是罪有应得。我们也知道历朝历代都有异端邪说,这些所谓的学术理论充其量不过是一些骗子借以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而已。好比近世的法轮功,李洪志说他比释迦牟尼的道行法力高上百万倍!好像他已超脱在三界之上,成了一个头戴圣环、身披金光的超人(何止是圣人)。再看他的举动,不是鼓动弟子去和国家对抗,就是指使弟子自残身体,搞得是乌烟瘴气、邪风四起。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他们绝非单纯的理论家、思想家,还一定是十足的野心家!少正卯就是这样的人,他煽动群众,妖言惑众。所以作为鲁国的刑罚执掌者,孔子毫不犹豫地诛杀了他!诚如孔子对子贡说的:“少正卯有五大罪恶是不能容忍的:一是‘心达而险’。二是‘行辟而坚’,三是‘言伪而辩’,四是‘记丑而博’,五是‘顺非而泽’。总之。少正卯是小人之中的‘闻人’,是‘小人之桀雄也’。这种人是祸乱之源,不杀掉他,难以治理鲁国。从古到今有仁德的明君帝王和大臣都是这样做的。那商汤就杀了尹谐,周文王诛杀了潘正,周公杀了管叔,太公杀了华士,管仲杀了博乙,子产杀了史何。这几个被杀的人虽然不属同时代,但他们的恶劣行为都是相同的,他们的罪恶无法赦免。近日少正卯同具这样的恶迹。”伟大如孔子而言,又岂是嫉贤妒能之辈!恐怕所有疑古派们都是以今人的不厚道去衡量古人的厚道吧!从这个事件也看出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为人师表!孔子在这里呼吁的是师德的建立和完善!
孔子的第二次失态是骂人。当然圣人绝不会污言秽语的,孔子骂人也是文绉绉的。他是这样骂的:有一天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宰予吃完中饭后躺在那里睡大觉,孔子指着他对别的弟子说道:“真是块朽木啊!我能在上雕出什么图案呢?算了吧!”。我们熟悉的‘朽木不可雕也’就是出在这里。孔子的骂也恰恰说明了求学问的态度,学习来不得半点懈怠,态度决定了一切。从上面的故事也说明了古人是不睡午觉的。尤其是孔子的学生们,中午吃完饭后就加紧温习功课,继续学习新知,须知学无止境。而且个人的学问和修养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是必然的。孔子这个人一向珍惜光阴,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他经常和学生一起砥砺品学,有时走到河边,也不忘向学生阐发道理:“同学们,你们看人生的大好光阴啊,就像这条东去的流水,日夜不停地逝去。你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啊!”所谓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有人认为,宰予白天睡觉在现在看来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会招惹孔子发那么大的脾气呢?孔子把仁礼作为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比法更为重要。而礼的起点正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宰予昼寝违礼,看似违背小礼小节,实际上干系重大,甚至可以同治国安邦联系在一起。孔子严厉的责骂,并不是单单指责他懒惰,而是针对他昼寝的违礼行为,因此孔子的心情可以想见。但是,还有人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误誊,比如梁武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看法是“昼”字是“画”字的笔误,昼(晝)与画(畵)的繁体字字形很是相似;所以后世流传的《论语》的本字有可能就传抄错了,宰予的“昼寝”就成了“画寝”,他们认为宰予是在寝室的墙壁和柱子上乱画,破坏了环境,所以才遭到孔子的批评。但这种有趣的解释很牵强,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孔子对宰予说出那么生气的话来。孔子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字面上是在说宰予不可教育,但不一定是在骂他不勤奋,而是因为宰予不能坚持周礼,才向宰予提出了那么严厉的批评。实际上孔子责骂宰予,也是无奈之举,体现了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期望。
孔子第三次失态是打人,还是拿着木棒打人。打哪呢?打人的脚跟。这就很值得思索了,为什么呢?他的老朋友原壤(也是年纪比孔子大的学生)对自己要求很放松,也不好学深思,经常半途而废,没有一件事做成功。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没有友爱,对人生含糊一世,对自己没有交代,年纪活得这么大了毫无作为。孔子作为朋友非常痛心疾首。我们发现即使是圣人门下也是良莠不齐的,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医门多难疾,大匠多弃木’。你医术越是高超,到你这看病的人也自然就多,同时各种疑难杂症也就来了。而一个好的木匠在他手里一定出手艺绝活,可他必定也是一个对木料求全责备的人,所以他屋外丢弃的废料也同样很多!孔子正是这样的人,由于对学生爱之愈深所以痛之愈切!他拿木棍并不是重重的责打,否则打坏人也要吃官司的。他只是轻轻地捶打原壤的脚跟。请看好是脚跟部位!这有什么特别的吗?当然了!因为你脚跟稳你就站得稳!换句话说,我们做人求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不得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孔子用木棍捶打朋友的脚跟等于是骂:“我叫你脚跟不稳,做人不踏实!腿跟没有落地,作了一辈子人,只是好比无根的草,与土壤同腐而已。”哈,他又开始骂了。综上所述,孔子的三次失态表达了圣人的忧虑和思考。他切中时弊地指出了当时时代和他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大的足以影响世道人心,小的也足以决定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圣人一直在说:“我们不要放松自己,要珍惜时间,脚踏实地的求学问啊!做人不可走歪门邪道,否则不仅贻害世人,也毁了自己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究其事物的本源,来达到获取知识真理的目的。而求学之路上,又要求人端正思想和态度,用正确的思维见解培养自己的正气,即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也是孔子的‘之天命所归’。只有契合了天地宇宙运行的法则,即不断自强自新的信念,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的活力,才能永远奋发向上!儒家由自我的闲邪存诚,培养身心正气,进而推己及人,也即佛家所言的自觉觉他,扩而充之达到整个家庭的和谐,这是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保障。历史上所谓的太平盛世,也就是个人及家庭都能达到一个和乐融融、健康向上的理想境界!孔子在《礼经》大同篇所说的大同世界和道家描述的华胥国一样都是这么一个理想中的世界!毛泽东大力提倡发扬的人民公社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思维模式,但大同社会是基于一个很高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理想社会,脱离了物质基础单单追求精神的超越升华岂不是空中楼阁?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人类精神世界的充实,别忘了精神依附于物质而最终会超越物质!否则人类将永远是物质欲望的奴隶!
附录:孔门之下著名的弟子
孔子创办私学,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一说法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下面列出其中最有成就的弟子名单及其简要事迹。
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很高。

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曾得恶疾难愈,孔丘说是他命不好。
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
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有才艺,以政事闻名。

仲由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
宰予字子我,鲁国人。口才极好。因为白天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于是闻名百代。孔丘很不喜欢这位巧舌如簧的门生,每拿话来艮他。宰予在齐国混了个临淄大夫的官,后来与田常作乱被夷族。孔子耻之。
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之出使救鲁。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银子挣得哗哗的。每次出使,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孔子死后独自为老师守墓三年。孔子没有白喜欢他。

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说“商始可以言《诗》已矣。”鼓励他要做“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死后,于西河行教。治学严谨,敢于怀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说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该是‘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卫人以之为圣。魏文侯师事之而谘国政。

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后娘待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
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宓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孙子家语》作四十九岁)。做过单父宰的官,有才智,仁爱,孔子赞他是君子。

原宪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子贡为卫相,摆着大排场去看他,见其衣冠褴缕,耻之,说:“夫子居然乐于过这种生活,真是有病!”原宪答道:“我听说,没钱花是贫穷,辛辛苦苦学了道却不去行道,才是有病。象我,是贫穷,而不是有病。”子贡大惭,为轻易说错了话而后悔了一辈子。

公冶长 字子长,齐国人。大肚量,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耻辱。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

南宫适(《史记》作南宫括。古读“括,适”同音。)字子容。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南容三复‘白圭’(三次朗读《诗经》里‘白圭’这首诗),孔子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
公皙哀 字季次,齐国人。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孔子特叹赏之。

曾点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须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像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
颜无由(《家语》作颜由)字路(《家语》作季路)。颜回的爸爸,父子俩共师孔子。颜回死后,他打过孔子的车的主意,想讨来给儿子做棺椁。孔子没给。

商瞿 字子木,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
高柴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家语》作四十岁)。长得比较侏儒,身长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不怎么看重他。曾被子路提携,作了个费郈宰的官。后来卫乱,子路死,高柴逃归。孔子反又赞他明大义善保身。

漆雕开 字子开,(《家语》作子若),蔡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

公伯僚 字子周。(《家语》中没有这位。)

司马耕字子牛(朱熹《四书集注》谓名"犁")。宋国人,"大恶人"宋国司马桓(鬼隹)的弟弟。孔子周游过宋,不知怎么惹恼了桓(鬼隹),要杀了他;时孔子正于大树下与弟子讲礼,桓司马就把树给拨了。因为这个过节,司马牛每觉不安。孔子安慰他说,只要平素所为无愧于心,"内省不疚",则就不必优惧。子牛为人性燥,多言语。

樊须字子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曾向孔子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孔子以是薄之。子迟曾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知人"。

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家语》作三十三岁)。博学强识,雅好古道。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只是他徒有孔子的长相,没有孔子的学问,众门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赶下了师座。

公西赤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
巫马施 字子旗(《家语》作巫马期,字子期。《论语》亦作巫马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
梁鳣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家语》作三十九岁)。到三十一岁时,他老婆也还没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于是生心想休了她,后听同门商瞿劝说,未行休事。两年后得子。

颜幸(《家语》作颜辛) 字子柳,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
冉孺 字子鲁,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
曹血阝 字子循,小孔子五十岁。


伯虔 字子析,小孔子五十岁。

公孙龙 字子石,卫国人,小孔子五十三岁。
以上三十五人资料相对较详,闻见于书传。以下四十二人唯知其姓名:
冉季 字子产

公祖句兹(《家语》作公祖兹) 字子之。

秦祖 字子南。

漆雕哆(《家语》作侈) 字子敛。

颜高 字子骄。(《家语》无此人)

漆雕徒父 (《家语》无此人,却有个叫漆雕从,字子文的。疑为误笔,如三豕己亥故事。)

壤驷赤 字子徒。(《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亦疑为彼此笔误。)

商泽 字子秀

石作蜀 (《家语》为石子蜀) 字子明

任不齐(《家语》作任子齐。应亦为笔讹) 字子选

公良孺 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

后处 字子里。(《家语》作字里之,应谬。)

秦冉 字开。

公夏首 字子乘。

奚容箴 字子皙。

公肩定 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
颜祖 字襄。(《家语》无此人)。

枭阝单 字子家(《家语》无之)。

句井疆 字子疆。

罕父黑 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
秦商 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
申党 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
颜之仆 字子叔。

荣祈 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
县成 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
左人郢 字行(《家语》无之)。

燕(亻及) 字子思。

郑国 (《家语》作薛邦) 字子徒。

秦 非 字子之。

施之常 字子恒(《家语》作子常)。

颜哙 字子声。

叔步乘 字子车。

原亢藉(《家语》作原[忄亢],字子藉)。

乐咳(《家语》作乐欣,应为错误) 字子声。

廉洁 字子庸。

叔仲会 字子期,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
颜何 字冉(《家语》无此君)。

狄黑 字皙(《家语》为字皙之)。

邦巽(《家语》作卦选) 字子敛。

孔忠(《家语》无之。而有一个"孔弗字子蔑"的,应与之是一个人)。

公西舆如(《家语》作公西舆) 字子上。

公西点 字子上(应误。《家语》作字子索)。
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悬亶三人,为《史记》所未载。附录于后:

琴牢 字子开,一字张,卫国人。

陈亢 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论语》载之。

悬亶 字子象。

这样加起来,正好八十人,比法定的七十二人整多出了八个。至于哪八个是混珠的鱼目,因年代久远,而资料极乏,已难考正。这八十人中,除了极有影响的几个人外,姓名每有差谬,而且看得出差不多都是抄刻之错讹。以儒家要典,尚且如此,遑论其它杂著。上古出版业之不堪恭维,远古所谓‘遗迹’、‘真本’之不可轻信可见一斑。这对盲目祟尚古本,并一本正经拿古本来做严肃研究的人,是一个挖苦,一声棒喝。孔子的学生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所以不能单独说最钟爱。基本上,各个方面都有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学生。比如,子贡(端木赐)的辩才与商才;公西赤的谦;南宫括的德;公冶长的忍等等,所以才有十二先贤,七十二哲。但是我个人认为,孔子最喜欢的有两个学生:颜回与曾点。首先是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死,孔子哭之极恸,甚至捶打自己的胸脯说道:“真是不公啊!这是老天绝我啊!”这个是对其仁德的最大赞赏。孔子不但对颜回称赞有加,而且把他作为自己道德学问的继承人。孔子曾说:“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认为颜回最为‘好学’,即在德性修养方面做的最好,能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颜回短命而死,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可见孔子对颜回的寄望之深。孔子之所以这样高度评价颜回,是因为颜回在道德文章方面最了解孔子。比如,在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陈蔡绝粮,弟子们面对困境心生疑惑之时,孔子问学生们:“《诗》云:‘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何缘由?’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受困在这里?”这其实是考验学生们如何理解当前的困境。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的修养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则认为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不满意,他说:“伯夷、叔齐是仁者吧,却饿死在首阳山。这说明仁智的人也会不遇时而遭厄运。至于降低标准,迎合世俗,实际是放弃理想,更要不得。”孔子问颜回如何理解。颜回说:“老师的主张是伟大的,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道已经完善而不被采纳,那是执政掌权者的耻辱。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高兴地说:“好样的,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意替你当管家!”可见在孔子看来颜回最能了解自己。颜回不但最理解孔子的思想,而且最能仿效、最能落实孔子之道。颜回曾感叹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他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颜回的赞叹,表明他对孔子之道有深入的理解和强烈的向往。传说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而颜回自己也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孔子走得慢,颜回也走得慢;孔子走地快,颜回也走得快,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曾点 ,字子皙,曾参之父,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是过去的礼貌,学生晚辈在老师长辈面前,不敢随便就坐,只有站在旁边。这是记载子路等四个高才生站在孔子身边,孔子就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事实上孔子有很多年龄比他大的弟子)就认为我了不起,我也和你们一样。“毋吾以也”,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孔子以这样诚恳的心情自我表白,是一个大宗师的气度,这就是所谓“满灌水不响”了。他又说平常你们在背后说“不吾知也!”认为我不了解你们,假使说了解你们,那你们又将怎样呢?你们把自己的心意,讲给我听听看。孔子要诸弟子各言其志,子路的个性,大家已经了解,这位急性子的老兄,听过以后,就冒冒失失地说话了。他说,假使有一个“千乘之国”——这是当时诸侯中大型的国家了,而这个千乘大国,是处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在强敌环伺下,又经过了连年的战争,而且内部财政上也非常艰难困苦,不断地发生灾害饥荒。像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交到我子路的手上来,我只要花三年的时间去治理,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每个人都能够站得起来,每个老百姓都知道如何去走自己该走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子路这个话讲得实在蛮够气魄的,不但有英雄气概,而且有大政治家的气魄。可是孔子听了以后“哂之”,露了牙齿:“嘻嘻!”微微一笑,笑中充分表露了否定的意味。冉求说话的态度谦虚多了,他说只要方圆六七十里的一个小小的国家交给我,或者更小一点的国家让我来治理,花上三年的时间,我可以使这个国家社会繁荣,国民经济发达,全民进到康乐的境界,这是我可以做得到的。从冉求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管仲的高见“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放之于全世界,无论古今中外,都是站得住的。所以谈中国政治思想,离不开管子。再者,透过这两句话,可知社会国家的富强、教育文化的兴盛,要靠经济做基础的;要衣食富足了才会知荣辱,仓廪充实了才礼义兴。所以有人说,最大的是穷人,连裤子都没得穿了,拚命都不在乎,还怕什么?有地位有钱的时候就怕事了。就是这两句话的道理。可见文化的建立,要靠经济作基础。从冉求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说,一个小国家交给我去干三年,我可以使他经济基础稳定,社会政治稳定,至于文化的建立,则要“以俟君子”。这就还要等一段时间,乃至要请比我更高明的人来。这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真话。公西华这个人,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容很端肃,应对之间很得体,是一个标准的外交官。他在这里表现的也是外交官的风度,一开口就是外交官的口吻,与众不同。(这段《论语》,实在是很好的文学作品。)他说,老师,我是一无所能,不过愿意跟着学习就是了。这里三个人讲话,表达不同。第一个子路“率尔对曰”,咚咚就讲出来了,就干了。轮到冉求就谦虚了:“小一点的地方……。”问到公西华就说:“我并不是说我有才能,我很差,不过愿意学习。”学习什么呢?“宗庙之事”,这里宗庙就代表了国家。以前是宗法社会,每一个国家的社稷以宗庙为象征,所谓宗庙之事,就是国家大事。“会同”,开大会。等于说现在开国民大会,或者立法院会、行政院会。“端章甫”,大家都穿上礼服,很有礼貌。“愿为小相焉”,辅相是一位很好的幕僚长,或者等于国民大会的秘书长。公西华对孔子说他可以去学习,慢慢在工作中求取经验,以便做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位优秀的国民大会秘书长可不容易作,一个重要会议中的小相,是很不容易作好的。小相就是总务人才,也就是宰相才;真正的好总务,就是宰相,像萧何就是最好的总务人才。历史上的这类人物是屈指可数的。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孔子听了子路他们三人的报告以后,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说,曾点,你怎么样呢?说说看。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瑟音渐稀,接着,弹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曾点离开了弹瑟的位置,站起来对孔子说,老师你问我啊!我和他们三个人刚才所讲的不同,我的思想和他们是两样的。这里有一个问题,从这一段描写,我们看到曾点的恬淡、宁静。大家在讨论问题,而他在搞他的音乐,应该是没有听到子路他们的讨论。可是孔子问到他的时候,他又说自己的想法、作法和子路他们三个人不同。可见刚才别人的话他都听到了,这是很高的修养。这里就看到曾点高雅清华的风度,孔子听了他的话,态度也不同,他说这有什么关系,并不会矛盾、冲突的,只不过是关起门来,表达各人自己的思想而已,你尽管说好了。于是曾点说,我只是想,当春天来了,冬衣一换,穿上舒适的衣服,农忙也过去了,和成人五六人,十几岁的少年六七人,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大家悠哉游哉高兴的玩,尽兴之后,快快活活唱着歌回家去。这个境界看起来多渺小!虽然渺小,可是孔子听了以后,大声地感叹说,我就希望和你一样。孔子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这么孩子气!所以说这段书很难懂。我们国家历经这六十年的离乱阶段——国家、社会、天下事,经过那么大的变乱——才了解国家社会安定了,天下太平了,才有个人真正的精神享受。不安定的社会、不安定的国家,实在是做不到的。时代的剧变一来,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遍地皆是。所以古人说“宁为太平鸡犬,莫作乱世人民。”而曾点所讲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美国的,而是我们大同世界的那个理想。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真正享受了生命,正如清人的诗“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在我年轻时候,经历过唐山大地震,那时我们都住到临建里,有家难归。我们一群孩子成天在野外玩耍,没有觉得有多痛苦。的确经历过这种境界,觉得一天的日子太长了,哪里像现在的社会,每分钟都觉得紧张。如果我们有一天退休,能悠闲地回家种种菜,看看有多舒服!这里孔子问这四个学生的话,其中孔子与曾点的一段话,可以说进入了最高潮,师生之间,说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政治的目的,不过在求富强康乐,所以这一段可以说是大同世界中,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侍坐的四个学生,答复了孔子的问题以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已经走了,还有一个曾皙留在最后。因为孔子除了对他的话发表了意见以外,对其他三位同学的话还没有表示意见,意犹未足,再向孔子请教,他们三位同学所作的答案,老师认为怎么样?孔子说,没有什么,只是每个人报告心得,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此而已。曾皙又进一步问道,刚才子路说的话,老师笑他,为什么笑他呢?我们也许觉得子路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很对胃口,有什么可笑之处?孔子告诉他,子路说的是国家天下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养,不是那么简单。而子路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了,所以我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对国家的理想并没有错,我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至于冉求的那套话,讲得也蛮好,实际上那就是政治家的作为,事实上方六七十和五六十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我们可以引用老子的话来作一解释。现在有些研究老子哲学的,对“小国寡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现在的青年们,在大学里研究文学的也好,研究哲学的也好,研究政治学的也好,拿硕士、博士学位的论文,很多写老子。什么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经济思想、老子的什么什么思想都来了。老子当年自己只写了五千个字,以后几千年来,几千万字都说不完。这些巨著,如果老子自己看了,一定会笑掉大牙。而今日那些论文中的老子,究竟是哪一家说的老子也不知道。真正的老子思想很简单其实,只有五千字。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注意这个“烹”字,是慢慢地用文火来炖,小火来烧。小鲜是小鱼小肉,如用大火,一烧就烧焦了,必须用文火,慢慢地烹。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作人,乃至处世的一个大原则,在混乱之中,不能心急,任何一个时代的混乱,都有一个关键,慢慢来,逐渐解决。利用太极拳原理,四两拨千斤,就是顺其势,慢慢来。如果想一下子用突变的方法把它改过来,往往突变还没有变好,新的毛病又出来了,所以他主张“小国寡民”。换句话说,他是以地方政治为基础做起。这也是和孔子说的“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论地方大小,治理之道都是一样,并没有两样。而孔子这样说冉求,并不是说冉求不对,只是说冉求的思想,用来治大国、治小国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如引用到我们自己的身上,就是不论我们职位大小,责任是一样的,事功是一样的,问题在做得好做不好。至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那也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但是他话说得谦虚。实际上一个“宗庙会同”,主持一个庞大联合会议,各国的元首、阁员都参加,而能够担任这种会议的秘书长,作主席。公西华说这是小意思,学习学习,话是讲得谦虚,口气是蛮大的。他说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什么大事?根据上面这一段,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另一方面。子路等人的抱负思想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从这里看出来孔子和很多著名的高才生一起谈理想,只有点与老师的精神和思维一致,也算是知音了!曾点的学问和抱负是没得说的,唯一不足的是脾气不好。有一天儿子曾参去田里除草,一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把儿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这个曾参可就是日后继承孔子衣钵,并且写下《大学》的那个人啊!
2.管鲍之交
3.孟轲与苏秦
4.禅是一枝花
5.诸葛亮和《告诫子书》
6.跨青牛的李耳
7.孙子与厚黑启示
8.白马驮经后的中国
9.中国各朝首都纵横
10.五代与南北朝
11.中国历代皇帝的性格特征
12.司马迁的‘太史公曰’
13.未来中国文化的走向
14.四大古典名著都说的是什么
15.唐诗宋词背后的凄凉
16.长城以里的中国
',3)">
⊙当你把脚印留在我家园,你就走进了我的心田里,我会用感激的目光注视你,紧追寻着你离去的足迹,把幸福与快乐给你带去。五象之鹰图书馆祝你开心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