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从了朕吧:太极与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9:13:17

太极与人生

当今社会,是个性解放、个性张扬的时代。家长放纵孩子,老师搞素质教育,挂在社会人口边的“有个性,我喜欢”,国家宏观上倡导的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都是对人生中应保持个性的肯定。诚然,个性化时代充满竞争、角逐、刺激,为整个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表象之下的问题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那就是争斗下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凶杀暴打、血雨腥风、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男盗女娼、物欲横流、绝情寡义、六亲不认乃至于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归根结底,这都是个性惹的祸。                                                  个性使人锋芒毕露、棱角分明。所谓“枪打出头鸟,霜打露头青”,所谓“钢硬而易折”,就是中国人借助古代哲学思想对人生作的朴素的提炼和概括。换言之,有个性易受伤害,不如隐蔽锋芒,顺应社会。这样可能有“圆滑世故”之嫌,却比身败名裂、身心俱焚而又一无所获好得多。说到“圆”字,我想到“太极”。“太极说”追根溯源属古代道家哲学。在春秋战国时代衍生的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也广为人接受。至于儒家与道家哪个更好,不能一言概之。不过与人生联系在一起,那要好理解的多。人生可以分为许多阶段,为了与儒家、道家对应,我只把它分为两段:青少年期和中老年期。儒家正如人的青少年期,以初识社会的新鲜感而斗志勃发、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古代所说“入世”或“入仕”均是儒家思想使然。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就是对儒家思想的践行。由于儒家思想能催人奋然前行,进而驱动社会这辆战车披荆斩棘、踏沟越坡艰难推进,更由于儒家思想的天真与单纯,铸就了全社会儒士的天真和单纯,所以历代封建帝王均倡导儒家,他们倡导儒家不是因为儒家的完美,而是因为儒家能促发展、保稳定、利统治。而道家呢,正如人生的中老年期,经历了青少年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时还会四处碰壁、头破血流。对人生开始重新认识(我想古代道家学说也是这样随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道家是在给儒家做善后,在为儒家打扫战场。儒家带来的社会疮痍尤其是人心理上的疮痍总要有人医治。于是道家使用“太极图”这幅灵丹妙药给人答疑解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反映出了儒道两家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影响。万物以圆为生存方式,人不例外,所以圆润为美,团圆为美,珠联璧合为美,东西合璧为美,刚柔相济为美,乃至于一切圆物皆为美,许多宝物皆成圆。人们崇尚圆是因为人们从世事纷争中悟到:对抗易损,化解受益。沿着圆的轨迹行走,才能顺利前行。人们把车轮制成圆形,把锅碗瓢勺做成圆形,就是为了在磕磕碰碰中让它们减少或避免损坏。人生求圆,方入化境。这化境就是人生最高境界。求圆的人生才是成熟的人生、完美的人生。人生由小到大,由单纯到成熟,就是一个破镜重圆的过程,也是由个性随意张扬到学会收兵自保的过程。当然,一味求圆并非太极真谛。太极物均在运动中,圆中寓动,圆中求动,才是太极图告诉我们的人生秘诀。若把太极人生一味的理解为求圆,则必遭天谴,更遭人谴!一味求圆者,必成寡廉鲜耻、唯唯诺诺的“软骨头”、“窝囊废”;一味求圆者,必成行尸走肉、乌龟王八蛋。太极图告诉我们的是以圆为外壳作自我保护,在坚不可摧的圆外壳保护下积极运作,不停的运作,你追我赶的运作,合乎自然规律的运作。在运作中时时保持警惕,瞪大眼睛,及时发现人生危机并顺势加以化解。

太极世界变幻莫测,玄机四伏,人生亦然。若把太极与人生联系在一起感悟,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机”,什么是“缘”,什么是“完美”,什么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