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爱成婚之枕上逃婚txt:琴棋书画----中国象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6:39
 

 

收藏日期:2011年11月19日 
         棋是以对弈为主,其中有互相的博弈。包括围棋,国际象棋,象棋,军棋,跳跳棋等等。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英文现译作Xiangqi)。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现将“中国象棋”项目名称更改为“象棋”。此外,高材质的    象棋也具有收藏价值,如:高档木材、玉石等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为象棋谱写了诗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种文化色彩。
根据出古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在波斯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沙特兰兹,经丝路传入中国成北周象戏、在唐代成为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现在的中国象棋。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试图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但后来证实比吉夫此说错误,因为印度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恰图兰卡。晏殊的《类要》记载象棋是在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目前国际仍以印度起源说为主。   

古人对弈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关于象棋的名称 ,但是指象牙作的六博棋子,如:《楚辞 · 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六博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六博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有说法棋子种类有为:枭、卢、雉、犊、塞(二枚)。但古文物证实六博棋子非多兵种,这是因错把樗蒲混为一谈,枭、卢、雉、犊、塞是樗蒲掷具的排列组合,不是兵种。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六博是“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以获得多博筹为胜,不同于吃王为胜的象棋,没有演化关系。就如丘处机与吴承恩都写有同名的《西游记》,六博与中国象棋只是曾有同种称呼。   后来又出现一种叫“”的棋戏,但与象棋也无关。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六博、塞戏、象棋这三者间无论是规则、棋子、棋盤都大相迳庭,并无演化关系。   网络宣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指称象棋是中国依据占卜而发明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因他在书上《中国科学技术史》第6册二十六章物理学(i)磁学和电学中(8)磁体、占卜与象棋原文讲的是与《灵棋经》同样用于占卜的星棋,而不是象棋。   象棋游戏最早称为象戏,此一词出现在北周,意思是象徵的游戏。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后周武帝依当时的象棋编制《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戏名称由此而来,称为北周象戏。后来演变的唐代宝应象棋,形式为八乘八的黑白棋盤,棋子为立体造型。释念常《佛祖通载》卷二二,载「始以车、马、将、卒代日、月、星、辰者,岂异人乎,正牛僧孺耳。      

北周武帝宇文邕发明的象棋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宣称武则天梦见与大罗天女下象棋的说法,则为以讹传讹,根据《唐国史补》、宋元话本小说《梁公九谏》中〈第六谏〉、《狄仁杰传》、《天中记》、《渊鉴类函》,武则天是梦见下双陆棋。"武后尝问狄仁杰云:「朕昨夜梦与人双陆,频不见胜,何也?」对曰:「双陆输者,盖为宫中无子,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久虚储位哉?」"   现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学家程颢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说:“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他诗中还没提到炮,炮这兵种,是最后加入的,当然是要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器之后,才反映在象棋上。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北宋当时的象棋有大象戏与小象戏,皆已有炮棋子。小象戏大至为为近代象棋的形式,有 32 枚棋子,盤大小定为纵十路横九路,将帅待在九宫之正中,没有士而有偏、俾两棋子。之后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爱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为一种职业。   至南宋象棋一词才开始指现在的中国象棋。南宋时,小象戏已成为现在象棋的形式,将帅待在九宫底,已有士这棋子。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记载了最早的两局完整的象棋棋谱和最古老的排局「二龙出海势」。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橘中秘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棋具、走法与记谱法

象棋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棋子的初始棋位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只至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己方的棋子始终使用己方的线路编号,无论棋子是否“过河”。   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象棋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   棋子种类说明如下表:    红方名称黑方名称每方棋子数可以到达的范围帅将1己方九宫内车车2全盘的任何位置炮炮2全盘任何的位置马马2全盘任何的位置相象2己方区域内(实际上是7个非常特殊棋位)仕士2己方九宫内(实际上是5个非常特殊棋位)兵卒5己方区域内只可向前,对方区域内可向前、左、右  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子的走法

  帅(将)      

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士)   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相(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口语歌:   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   车走直路马踏斜,相飞田子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棋谱的记录方法

  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   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   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黑方均为由己方底线从右向左数),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   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   以下是一个完整对局的前8回合(第8回合局面如右图所示):      

飞相对进7卒 第8回合局面

1. 相三进五 卒7进1   2. 马八进九 马8进7   3. 车九进一 象7进5   4. 车九平三 马2进1   5. 兵三进一 卒7进1   6. 车三进三 炮8退2   7. 兵九进一 炮8平7   8. 车三平二 车9进1 象棋基础知识

棋子的子力价值

  车实力最强,炮马相当。早期的兵实力可以忽视,后期双方的兵力损耗得差不多时,兵的实力仅次于车之下

象棋杀王法

  双车错:双车交错将军取胜;      

白脸将杀

白脸将:利用双方将帅不得直接对面的规则取胜(右图以己方帅占中,车照将对方老将取胜);   马后炮:马定将,炮在后面将军;   肋马车:车在肋道,马协助杀将;   天地炮:中炮和底炮牵制对方中线和底线,利用其它棋子(多为车)将军取胜;   铁门栓:中炮牵制对方中线子力,用己方车从底线将军取胜;   大刀剜心:中炮牵制对方中路子力,弃车强砍对方中士构成铁门栓局势取胜。同样局势下,用兵则为”小刀剜心“;   重炮;双炮构成一线攻击对方老将取胜;   夹车炮:车和双炮攻击对方老将取胜,双炮的作用等同于一车;   三进兵:兵(在炮保护下)的步步推进将军取胜;   海底捞月:车、炮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炮方夺取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老兵搜林:车、底兵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兵方夺取对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卧槽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钓鱼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金钩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八角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高钓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胜负的判定

  当棋局中出现一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   帅(将)被“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   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   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   长打(即长捉、长将、长杀、或一将一要杀)的一方通常判负;   行棋违规、违纪、超时等情况判负。   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作和:   双方理论上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   符合“六十回合规定”——从任意一步开始,六十回合内双方均无损失一子;   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   长跟、长兑、长拦、长献、一捉一闲、或一将一闲,循环三回合后可判和。

象棋术语

局面术语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们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起着:开局第一着。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棋盘术语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行动术语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双将:亦称双照将,一方走动棋子后由两个字力同时攻击对方帅(将)。三照将同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三方寻路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杀还杀”(“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象棋根:若棋子甲被吃后、棋子乙能在下一步吃回对方同一位置上的棋子,乙就是甲的“根”。甲则称为“有根子”,反之,则叫做“无根子”。

棋子术语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大胆穿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进一。   重炮: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军,使对手之将军设防也不行,不设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

象棋杀招

  马后炮:泛指炮在马后,以马限制对方将帅的退路,兼以炮向对方叫将。   天地炮: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泛指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   两头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阵式。   高兵: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过河兵:高于己方河头线的兵(卒)。   兄弟兵: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二鬼拍门:双车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宫上角,一士守在宫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顶帅/山顶公: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无守备的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