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红肿痒发热怎么办:浅谈言论的论说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6:54:31

周广军

有位知名作家谈到创作准备时说,要多读历史名著和当代佳作,熏染他们的花香。这样,在创作时“说不清在什么地方,可能熏染到某种气息,如同茶叶熏出了一点茉莉的花香”(徐怀中:《创作准备三题》)。作家在这里说的是文学创作,但同样适用于包括言论在内的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
笔者偏爱言论,并对言论的论说技巧作了一些探索,现奉献给大家,请多加批语指正。
一、注重“比”的艺术
攀比,是一种常见而有必要加以引导的心理现象。稍微留意便会看到,报刊上说“比”的文章不少,而且各有巧妙。一篇题为《“比”的艺术》的议论是这样议论的: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这个问题历来是作为笑话“考”人的,但我觉得问的也有道理。比如,虽然同是一斤,放在水里,铁会沉底,棉花则会浮在水面上,有了水的浮力,棉花比铁轻。而如果放在真空里,失去了空气的浮力,这棉花又会比铁重。可见,情况不同,即使是天平称过的,也很难在任何情况下都划上绝对的等号。
至于人与人相比,情况就更复杂了,根本不可能样样用天平称过。所谓“××不如我,为什么级别和我一样?”“我比××平高,为什么反不得提升?”等等,许多是难免主观片面的。这样的比法,往往会越比越糊涂,越比越烦恼。
那么,就完全不要比了吗?不是的。最好的比法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写的:“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这种比法,才能越比越胸怀开朗,越比越朝气蓬勃。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是能使愚昧者聪明、糊涂者清醒、彷徨者坚定,一句话,就是使人明智。这与言论的作用是一致的,况且在一定意义上说,言论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载体,是一种靠议论、证明,靠逻辑、说服力让读者“认知”一定事理的教育形式。尽管科普工作人员与言论作者有着明确的分工,但互相借鉴甚至“引进”一下,却往往会产生更好的灌输效果,如同果木的嫁接会带来更甜、更丰的果实一样。你看《“比”的艺术》,劈头一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饶有趣味,不由你不往下读。作者接着告诉你,棉花与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比较结果,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和思考中,自然得出哲理性的结论:任何比较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尔后,文章十分自如地从物引伸到人——“至于人与人相比,情况就更复杂了。”由于有物与物相比的道理在先,这一句以一当十,极为经济。最后,作者以简洁的文字告诉人们,正确的比法是什么。全文三百多字,可谓言简意赅,匠心独具。可以相信,不少读者在自己或朋友出现攀比情绪时,记忆的屏幕会再现一斤棉花一斤铁哪个重的信息,会以比较应当有条件、有选择的观点劝解自己或开导朋友。
二、有“理”还需有节
一篇有感于游人在陵园、名胜等公共场所,信手乱涂乱画现象的言论,在提出问题后这样写道:
……凭吊烈士,观赏名胜,情怀激动,题词铭志,留字纪念,本来应该称道,可惜这些同志写错了地方。那天,我们目睹了许多“红领巾”,在小本本上恭恭敬敬地抄写诗文。如果我们像这些小朋友那样,把诗文写在笔记本上,常常翻看一下,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不是很好吗?
面对一些“到此一游”者,愤然地指责其为弃图附庸风雅、留名千古,或虚荣、无聊,恐怕也不算很过。但作者不。文中虽无令人捧腹的趣笔,却满是心平气和、娓娓道来的家常话,可以视为古罗马诗人阿畏条斯说的“含笑谈真理”。
有的同志写起这类言论来,有时自恃有理,气壮如牛,不大讲究方式方法,不大讲究语气和用词。虽然出于好心好意,道理也不错,但由于声色惧厉,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某些言论之患,也在好为人师,以训人的面孔出现,拒人于千里之外,诱发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当然,被批语者不应斤斤计较批评文章的态度和语气,问题是言论不是文件和法令,读不读、服不服,均强迫不得。因此,既要有好的动机,又要顾及效果。否则,即使你说的全是道理,别人不接受又有何用?但是这样有两条应当提及,一是不能一味“含笑”,而失去批评的原则和严肃性;二是关键是言论的针对性,否则不管你“含笑”与否,都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采用适当的论说技巧
欲擒故纵,为36计之一。《中华成语大辞典》这样解释:为了捉拿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36计今译》则为,“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尽管稍有分歧,但两者对基本含义的解释却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先放松一些。这种战术,同样可以借用于言论,尤其适用于对错误倾向、糊涂观念的驳论。请看下面这段议论安全工作厌烦情绪的文字:
最近听少数煤矿干部说,安全工作天天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言外之意:厌烦了!的确,煤矿一年到头,一次一次的安全会议,一次一次的安全教育,一次一次的安全检查,月复一月,接连不断,很有些冷饭重炒、老生常谈的味道。但能不能因此就此止步,不闻不问了呢?绝对不行!劳动保护各项工作与职工的健康紧密相连,与他们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我国有句古话:“人命关天”。“关天”之事即大事。凡大事,就得花力气,有韧性,有耐心,抓紧抓好,持之以恒。
……
当然,厌烦情绪的产生,还说明一个问题,即我们的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生动性,而是千篇一律,老方法,老形式,老问题,老不解决。这一点倒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克服的。但是话又说回来……
你看,作者的本意是批语厌烦者,却一个“的确”,先肯定有厌烦情绪不奇怪,有一定客观原因。尔后一个“但是”,笔锋一转,指出这不能成为安全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理由,提倡仍要持之以恒。不难想见,读者对这样的议论不觉武断,易于接受。这是因为,许多糊涂观念或价值目标,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和历史原因,并非无缘无故和荒谬绝伦。你对此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他不仅依然信他的,而且对你所言产生抗拒心理。那么,积极的办法就是姑且“纵”之,不妨对该肯定的加以肯定,能谅解的给予谅解,尔后再从容不迫地“擒”来,把正确的观点讲透,将既定的文章做足。同时,这不仅仅是做文的“战术”,而且是实事求是的要求,仍以上面的引文为例,厌烦情绪的产生,的确与我们一些人的工作方式陈旧刻板有关,那就应如实道来。这样,文章才较为完满,辩证,令人信服。
四、多留点思考给读者
有时候,作者满是道理,讲着讲着就嘎然打住。一篇谈注意“自身形象”的短文正是这样:
人,只要不是像鲁滨逊那样独处荒岛,总要和别人打交道,总会对别人有些看法,也自然会想到别人对自己有些什么看法。
问题是:考虑“别人对我怎么看”的时候,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一种是:唯恐别人看不到我某一个小小的优点,生怕别人发现了我的某一个缺点,整天担心:别人不要对我发生了什么“误会”吧;会不会看不起我;也许对我有什么意见……于是装腔作势,甚至勾心斗角。
另一种人,如向秀丽那样。她大面积烫伤后,也考虑别人对她的看法……丈夫来看她,她说“再苦战一个月我就能出院了,你别担心,工作的时候不要想念我。”她是怕丈夫为自己痛苦而影响了工作。……
全身烧伤的人,翻一个身,是多痛苦啊,然而,向秀丽一声不响。因为她知道,这有利于治疗,怕喊了痛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
同样是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向秀丽和前面那种人截然不同。
从“我”出发,还是从他人出发?首先为我,还是首先为大家?当处理自己和别人关系的时候,和向秀丽同志对比一下,是不是可以处理得更正确一些呢?
别人对“我”怎么看?问而不答——不以一般假设、分析作答;和英雄比一下,是否处理得更好一些?引而不发——不发多余的议论。笔者觉得,这不失为高明的手法。高明在于,作者围绕问题的要害,没有用直白的话语去表达,没有把话说尽,而是点到为止,留下一点“空白”给读者,为读者提供了深远的思考余地。反观我们自己的有些言论,洋洋洒洒,罗罗嗦嗦,论起来理无巨细,似乎滴水不漏,貌似无懈可击,实际上并不入耳入脑,达不到预期目的。这里,有两点不能不考虑。一是别淡漠了自己发议论的动机。笔者觉得,发一通议论如果是为了给读者一些现成结论,就远不如给读者一些新鲜思路和思维方式。当然,如果确实言之有物,属独到见解也还值得。二是要相信读者的思考能力。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得好:“俏皮的写作手法还在于:他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它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这样一些关系、条件和界限,——只有在这些关系、条件和界限都具备时说出来的那一句话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可见,十分只说八九分,留点“空白”给读者,结论由读者自己悟出,既省笔墨,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