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景霄武器:讲解浮游矶钓(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8:46
浮游矶钓,不知其名之所由来也!有人说就是「轻矶钓」,也有人认为它是「针对浮水鱼」的钓法,更有人引用日本名词说它是「矶上物钓」或「浮卡世(注)钓法」……,到底哪一个对?实在令人雾煞煞!

  其实严格讲起来,上述各个称呼都有一点对又都不太对,因为:

  一、「轻矶钓」主要是相对于重矶钓而来的称呼,意思是指用较轻便的家俬,在矶岩海岸钓取比较小型的对象鱼;但这名词并未表达出「浮游」的意义。

  二、「针对浮水鱼」一说中的浮水鱼是什么?表层回游鱼吗?应该不是如此狭窄吧!但若硬要把底栖的鹦哥和近底层活动的黑鲷也归类为浮水鱼,则显然十分牵强,所以此种讲法会令人搞不清楚状况。

  三、「矶上物钓」中的矶上物三个字,意思跟浮水鱼很接近,说不定所谓的浮水鱼还是由这个日本词汇勉强翻译过来的呢!所以,讲矶上物钓同样有涵盖面不够周全的问题。

  四、「浮卡世钓法」(fukase-tsuri)意思是漂浮仕挂的钓法,亦即用有浮标的、很轻巧的钓组去钓鱼。有人认为必须浮标很轻且子线很长、不加任何咬铅(全漂)才算浮卡世钓法,但那是日本比较过时的讲法,而且如此定义也嫌严苛了一点,基本上只要有使用浮标、钓饵能够相当自由的随流与浪漂晃,且钓组上没有太多、太重的额外装备,就可以算是漂浮仕挂了,所以日本钓界近来倾向于把浮卡世钓法一词用为相对于诱饵笼矶钓法(日语发音为 kako-tsuri)的称呼。

  但在台湾,使用恐龙蛋加诱饵笼搞远投钓黄鸡,算不算浮游矶钓?应该算对不对!所以浮卡世钓法也不能完整形容我们的浮游矶钓。

  另外,日本矶钓界还有一个比较被大家忽略的名词「浮标钓法」(日语发音叫做 uki-tsuri),也在某种程度上颇能传达浮游矶钓的含意,它代表包括浮卡世、诱饵笼、矶上物、矶底物等各种钓法,只要有用浮标、钓组重量(或曰粗细)不太夸张--没有大到像吹气球搞放流那样的程度者,都算。

  我们的浮游矶钓应该也是指包容以上各种玩法的活动,只要有不太庞大的浮标、家俬不太笨重、在矶岩(包括防波堤)海岸下竿、钓组能够自由漂晃(打沈底就不算啦)等等,原则上都可以归类为浮游矶钓。

  那么根据这种原则定义出来的垂钓方式,应该包含哪些重点呢?

  一、因为使用浮标,故钓棚深度有重大意义,但此一深度却跟下竿地点海底的实际深度不尽相同,而是需要取决于钓手主观意念和鱼群吃饵泳层的相互搭配。(打沈底则几乎不必考虑此点,反正都是直接搞到海底的!)

  二、为让钓组漂晃自然,钓者必须充分掌握水流,并运用娴熟的操竿控线技巧驾驭浮标、钩饵,以达狙击水中大物的目的。

  三、既然是在岸边下竿,而非在船上靠鱼探机找鱼群,适当的使用诱饵就有其必要了,并且这打 A-SA 的功夫还得跟水流、风浪、标点状态、当天鱼只脾性相互搭配,更必须符合钓手自行设定的钓棚深度。

  看起来很难做到是不是?其实还好啦!运用一些基本知识,再加上许多许多经验,任何人都能玩好浮游矶钓,只不过经验必须靠自己不断累积,别人帮不上忙,所以本文就在基本知识方面做一简单介绍吧!

  鱼在哪里?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在海里!只不过……海太大啦,我们还得把范围再缩小一些。

  多数矶钓鱼种在找东西吃时都有几个共同特征:

  第一、除非要长距离移栖,否则牠们都宁愿逆着水流觅食而非顺流找食物。

  第二、牠们都懂得利用海底礁岩为屏障,躲在周围(特别是后方)伺机进食。

  第三、牠们常常会守在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激起的白沫带外围,或甚至直接冲进白泡沫堆里找食物。

  但为什么鱼儿要逆流觅食呢?这么做不是挺费力的吗?

  其实不然!因为:

  一、假如顺流找,除非牠游的速度跟水流很不同,否则会一直跟着同一块水团运动,假如这团水里食物有限或根本没有的话,那牠岂不就要挨饿了?

  二、如果牠的泳速跟水流大不相同,那么即使是顺流运动,也还是要花费很大力气的(这是物理学上「相对速度」的问题),那可就不一定比逆流等食物送上门来得划算矣!

  三、假如顺流觅食,牠会很快离开匿居的场所,因此除非牠想搬家,否则还得再费力游回来。

  那么鱼类又为什么喜欢躲在水底礁石后方?原因是:

  一、岩石后方比较闪流,可节省体力。

  二、可躲避回游性掠食大物的猎捕,因为牠们多半在本流里面讨生活。

  三、自己可以机动冲入流水中攫取食物。

  四、食物经常会自动送上门--流水在石头后方形成倒卷的窝流,会把食物卷进来。(请见上一期第八十九页插图)

  至于白沫带的意义是:

  一、矶钓鱼种多半对吃海藻颇有兴趣--尤其是生长在潮间带的藻类,而白沫带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的现象。

  二、就算不爱吃藻类,岸上或靠近岸边的海域也是供应食物的重要所在;当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会带着许多生物、有机物等等一起灌入深处,然后再随着白泡翻涌出去,因此鱼群常守在白沫带外围捡拾这类食物。

  三、波浪从石上灌回海里时,还会将空气卷入水中制造大量溶氧,使鱼类乐于聚集在此。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每一种鱼的生态习性并不一样,所以即使白沫带、海底礁岩均有其重要性,各鱼种的活动范围也还是颇有差异的。比方说黑毛类好了,通常尾长黑毛(红皮拢,或称细鳞仔)喜欢在流区边缘出没,而口太黑毛(菜毛,又叫粗鳞仔)则多在矶际缓流区生活;此二者都会随水温高低而有活泼与否的差别,但也都有可能被诱饵吸引到某个特定深度(甚至水表面)。

  其它鱼类如白毛比较喜欢趁着涌浪,冲到岩石边啃咬脚白菜、鹿角菜之类,或者混迹白泡沫中捡食被浪刷下来的藻类,因此勉强可算是接近上层水域活动的族群;臭肚的活动变化很大,牠们可以为了抢食物跑到水面打尾,也可以一大群窝在水底厮混,不过总的来说其生活水域并不太深,通常均在二十五尺以内。

  黑鲷就不一样了,牠是相当底层活动的鱼种,而且不只浅海沿岸有鱼踪,深达七、八十尺之处也钓得到牠,就算偶尔跑到中上层水域,也必然是在有屏障之处(例如岩石、堤防、蚵棚等等)。此外,黄鸡也属于深水区讨食的鱼族,但牠们却并不贴底活动,而是单纯的喜欢在较深处出没。

  所以,钓者可将各鱼种的生态习性与水域环境综合起来研判,就不难找出鱼群活跃所在了。

  流水怎么看?

  日本矶钓名人小里哲也曾说,选择标点有三大考量要素:潮流、暗礁、白沫带。这里面暗礁与白沫带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且即使是初学者也不难看出它们的位置,但潮流呢?它有哪些种类?我们又如何知道它在哪里?

  方法其实很简单:

  一、寻找本流--所谓「本流」,并不是某种特定流况的固定称呼,而是相对来说一个区域内比较强大的、速度快的、最主要的一股水势。通常那种方向固定(意指在涨潮或退潮过程中方向固定,潮水转换后方向即可能改变。)且表面波浪起伏甚大,浮标钓组一进入就会被迅速带走,即使用恐龙蛋也无法停留的所谓「流沟」,就一定会被称为本流,但有的时候流速并不那么强劲、波浪起伏也不那么大的水势也会被叫做本流,其原因就是它跟钓场上别的流水比较起来要强大些之故。

  二、寻找支流--这「支流」二字也不是专有名词,乃是相对于本流而言比较小区域的、速度慢的、不容易引起波浪变化的水势。此类潮流有沿着海岸推送者,也有冲向海岸或往外流出者,其成因包括风力、波浪、潮汐现象与本流的分支等等,且多半会受海岸地形、海底状态影响而改变方向、速度、规模。一般说来,这种流水不大容易凭海洋表面状态加以分辨(至少初学者常常看不出来),但却不难靠某些左证来发现它,那就是借观察漂流物、诱饵、浮标等的走向而加以判读。

  三、寻找潮目--所谓「潮目」,就是方向不同的两股(或以上)流水相互交会、撞击,或方向虽相同但流速不同的两股水流相互摩擦,因而造成一个表面比较平整无波、看似甚少流动、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区。这种地方也不难凭肉眼分辨,你只要看到上述平整无波、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域,把钓组投入后可见它会持续在里面打转而不容易漂走的,是即潮目矣。

  四、寻找回流带--运动中的潮流如果碰到障碍(例如暗礁、凸岬),或海域深度改变,抑或是从静止水域旁边擦身而过之时,都容易造成一坨翻涌打转的水团,这就是「回流带」。钓者只要注意看前述有障碍之处、深度变化之处、静止水域与流水交界之处等等,就很容易发现它了。

  五、寻找反拨潮--一道道涌向岸际的波浪,带着大股大股的海水打上礁石,然后再返身灌回大海,这些水必须有个路径流出去,此种路径就叫做「反拨潮」,其方向均为从岸边往外海流者。要寻找反拨潮时,除了可利用浮标当左证外,还可以注意看波浪造成的白泡沫,假如有一条持续往外拖出去相当距离的白浊水域(所谓白浊是指细碎白泡沫造成的水色泛白而非真的水浑浊),那就是了!

  需注意者,上述各种水流状态对垂钓的重要性,并不是排在越前面就越重要,相反的,后三者更常成为寻找矶钓标点的依据。

  标点在哪里?

  想当然尔,鱼群在哪里,标点就是哪里!但以下几个原则可以让你减少许多摸索的时间:

  一、除非你要钓拉仑、青旗、烟仔之类外道鱼,否则就不必让钓组在水势汹涌的本流里厮混了,拿它来当「钓组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标点在本流边缘回流带或潮目处。

  二、当你发现钓场上有较小型、较弱的水流时(意即非水势湍急的本流),请特别注意它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假如是平行海岸的流水,标点多半在岸际地形突出或凹入之处,不然就是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会产生回流带!)

  三、前述水流如果是向岸边立足点冲进来者,因为会把钓组一直往里推,使你既难以向外探寻鱼群又容易挂底,故需找水流碰到岸边后转折出去的(在外礁地形则是找绕过岛礁之后的)回流带。

  四、至于远离海岸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其途径上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跟另一股水势交错、合并、撞击的话更棒,这些位置就是一级标点!

  五、若是钓场上有明确反拨潮,它的边缘、整个路径上、甚至波浪撞击岩石造成之大量白泡沫的正下方,都有可能成为鱼群聚集的标点。

  六、如果在峭壁型急深海岸(例如东引)下竿,请特别注意岩壁呈阶梯状变化的转角处,或者是有垂直裂隙、转折之处,各种鱼只都会找此类地形藏匿;同时下竿时也不可让钓组离开岸壁太远,否则必然扛只大龟回家!

  至于具体的寻找标点技巧,基本上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一、用眼睛观察,看看海岸岩石构造如何?潮水动向如何?岸边有无白沫带?哪里有暗礁(接近水面的暗礁一看即知,看不见的也会因流水变化而暗示出其所在位置)?从而找出最有机会的下竿区域。

  二、假如海底地形不易观察出来,那就要善用潮流,让流水带着钓组去探询水下状况。

  三、不要怕挂底;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也就是说应尽量轻敏、灵巧,不要太笨重,钓棚设定也不可太离谱,并善用「拉拉放放」的N字操竿法(相关技巧请见前期第九十一页),而非把钓组往水里一丢就不再管它,一般而言是不大容易挂的。

  四、就算挂底也不坏,至少,你因此而确知了一处水下障碍的所在和深度--别忘了,鱼群是喜欢有暗礁庇荫的。

  五、搞清楚潮流与水下环境状况之后,再把前述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套进来,试试看牠们是否聚集在你所预期的位置。(注意:这种位置钓场上不会只有一处,所以要各点都试,直到有目标鱼咬饵为止。)

  六、万一实在无流无浪,且缺乏明确下竿标的,那就靠自己撒诱饵的功夫制造标点。

  总而言之,要是你懒得记那么多「楣角」的话,特别注意「潮流与暗礁交会」、「暗礁与白沫带交会」、「白沫带与潮流交会」这三个微妙的处所就八、九不离十了!

  如何确定钓棚深度?

  知道标点在哪之后,是不是就能开始享受大咬了?不见得!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必须掌握,那就是鱼群泳层。「层」这个字日语发音是 TALA,现在已被日本钓界广泛引用为指称「鱼的泳层」之意,而这泳层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钓棚,所以如何找出鱼群泳层也就等同于如何设定恰当的钓棚。

  掌握钓棚有两个方法,一是慢慢找出来,二是自己设定--亦即使用诱饵来把鱼群集中到你希望的位置。具体作法为:

  一、基本上,除非是外洋性回游鱼类,否则牠们不会没事干就跑到缺乏隐蔽的空旷水域去,因此在沿岸矶钓场上,所谓的鱼群泳层,其实还是在海底附近的(意指有暗礁、沟崁之处),只不过有「深处的底部」和「浅处的底部」之别而已。这即是说,钓者首先就应搞清楚:下竿当时鱼群在什么深度的海底附近?

  二、据日本人观察,当水温较暖时,像黑毛这类矶钓对象鱼的活力会比较旺盛,泳层也高些,水温低的话则活动力降低,会跑到流缓而深的地方窝着不出来。依这个条件来看,当你到达一处陌生钓场时,如果当天水温不低,可将钓棚由两噚(约十尺)开始设起,而水温低时则由三噚(约十五尺)开始下竿,没有鱼咬的话就拉深个两、三尺再试试看,如此直到中鱼或钓组拖底为止。

  所谓水温高低,我并不想用数字来表达,因为几乎没有人钓鱼时还会带支温度计去量水温,更何况水下温度跟表面是颇有差异的(甚至可能会有好几层不同温度),所以比较合理的方法是用手触摸南极虾、钩子、咬铅、转环等物品,假如感觉十分冰冷,那就是该水层温度很低的表征,反之,如果只是凉凉的而非冰冷,那就表示水温不算太低。

  不过呢……有一点必须提醒看倌:台湾纬度较低,气候温暖,不大会受来自北方的亲潮影响,一般说来即使在隆冬时节,海水温度也很少低到能让黑毛躲起来避寒的程度,反倒是因为水温高而经常有杂鱼太多的问题,所以对我们来说,设定深钓棚的意义往往不是目标鱼泳层在那里,而是为了避开小鱼!但这又是另一个课题了,以后再讨论吧。

  三、当必须自己设定钓棚时,你最好先搞清楚附近海底几多深,然后视所要钓的鱼种决定钓组放多长(即浮标到钩子的距离);例如在水深超过两支竿子的地方钓黄鸡,就可直接把钓棚拉到一支半竿子以上的长度试试看,而在水深二、三十尺之处钓黑毛时,不妨以一支竿长为度开始尝试。

  但这方法必须跟诱饵性质与施打技巧密切搭配,且需考虑水流、风浪对诱饵、钓组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比方说,当你使用比重大、黏性高的诱饵时,就应该先了解它会以较快的速度下沈,比较不容易漂远,也不易在水中化散;反之,比重小、黏度低的诱饵下沈较慢、较易化散,所以在流水中容易漂远、不大能沈到深处。这就是钓棚深度必须跟诱饵性质配合的原因。

  在水流与风浪的影响方面,前者是搬移诱饵的首要因素,后者则会对化散速率造成影响(浪越大散得越快、范围越广);可是基本上这些作用都是发生在水表面之下的,跟钓组被影响的方式大不相同,原因为浮标漂在海水表面,上方还牵着一条长长的母线,因此很容易被风吹动产生位移,假如这风跟水流的方向不同时,钓组运动的状态就很难跟诱饵一致了,甚至,很多时候还会造成子在线扬、钩子离开钓棚的状况发生,故钓者需谨慎因应。
你都习惯用几号竿、几号线垂钓?还是说,会看场合机动调整所用的家俬?

  许多矶钓初学者都对这问题感到疑惑:为什么各种用具都要分那么多号数?难道没有人想过,当要把这些东西应用到一起的时候,其排列组合上的变化有多么令人昏倒?所以绝大多数刚开始接触矶钓的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装备,既省却了伤脑筋的状况又解救了荷包。

  但不幸的是,越有经验的钓手多半都越倾向主张随机应变,也越会准备一拖拉库各种不同型号的家俬。

  当然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有些看起来钓龄等身的人,不管到什么样的钓场钓什么目标鱼,都始终坚持使用某种固定号数的组合下竿?

  其实这类人数量相当少,且他们的功夫往往相当高强,颇懂得如何凭一套装备吃遍天下(事实上他们也颇喜欢如此考验自己,并为此颇引以自豪!),所以我们偶尔会看到生毛带角之辈拿○?六号竿配二号母线,既钓四指宽小雀鲷消遣又拼斗五十公分以上大黑毛。

  可是呢,在他们进步到这种能够以气御剑、飞花伤人的地步之前,还是必须先学会看场合选用鸡丝头、必须先花很多很多时间去锻炼功夫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怨叹,媳妇熬久了终有成婆的一天,等你艺业精进到反璞归真之境时,用什么家俬也就都不重要了!(我在写什么呀?)

  选用器材的原则

  基本上,选用家俬时需要考虑风力与风向、鱼种特征(包括其食性、口的形状等)、鱼体大小、钓场地形(岸上、海底都要考量)、水流状态、标点条件(远近、深度等)、浪况大小、钓法类别、钓饵种类等等,以及同场下竿者多寡、使用何种钓法与家俬、施打诱饵的手法如何 etc.

  很复杂对不对?没办法,钓鱼本就是一种玩物丧志的嗜好。我们就约略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好了:

  一、在深度变化不够大的波蚀棚浅岸下竿时(譬如东北角香兰地区),往往需要把钓组往外「撑」出去或放流出去,才比较能够企及鱼只所在位置,且搏鱼时也常需避免线系被岩石割断,故应使用较长的竿子--譬如说二十一尺以上--才妥当。

  反之,若在陡峭的急深海岸下竿(例如东引地区),好标点多半都贴在岸际,搏鱼时又较无挂底之虞,致使长竿不但显得笨重,更还有不方便把钓组维持在标点内的麻烦,所以十五尺(甚至更短)就够了。

  二、当标点在矶际或近场时,通常目标鱼体不会太大,对母线长度的需求也并不夸张,因此能够容纳四号线一百米的中小号纺车式卷线器即已十分足够,但对本流型钓场而言,由于需要持续放线,且来咬的常常是大号尾长黑毛,甚至拉仑、红魽等「粗鸡丝」,是故具有缠绕五号线一百五十米以上实力的大力撸才够看。

  三、就浮游矶钓的特征而言,母线最好选那种入水后会悬浮在海面下一、二十公分以内的产品(一般尼龙线多能达到此一要求),因为这种情况可使钓组较不受风的影响而产生你不想要的动态;但假如你玩的是沈式钓法(例如在钓组上挂了超量的咬铅以拉沈丹锥,或直接以沈水天狗浮标下竿)就不同了,此时母线必须能随钓组下潜,所以要有较大的比重才符合需要,可是太会沈的母线也不合用,因为那将使钓组乘流性大打折扣。(纯粹的碳纤线就不适合,必须找那种尼龙与碳纤混和抽制的钓线,才比较有可能适合所需。)

  至于母线的颜色和号数,基本上以容易辨识、够力为选用原则,但也必须考虑抛投是否顺畅(太粗的线当然不好抛)、受风与流的影响会不会太大(这也是粗线的困扰)、与其它装备是否匹配(你总不能拿一号竿配八号线吧--除非那条线比那根竿子还贵)等等。在颜色方面,一般矶钓母线都做得十分醒目,这对掌握钓组位置、状态自是有所助益,但如果你用的子线不太长(通常一噚以下就算短了),就不宜采用太过鲜艳的母线,否则容易引起鱼只的戒心。

  四、现代矶钓子线几乎都是用碳纤维(其实应说「氟碳树脂」才对,详见本刊一一六期「线县家族内幕大公开」)制成的,而且越新的产品越克服掉了线体太硬挺的缺点,所以其基本性能已相当可以接受,重要的是:该用几号线才恰当?

  大多数钓者都主张子线号数不可大过母线,否则挂底时容易拉断母线,导致整套昂贵家俬(浮标、水中等等)随波而去。其实这样讲并不尽然正确,因为第一、相同直径的碳纤子线拉力值比尼龙母线大很多,所以即使拿四号母线来跟三号子线比,也极可能是母线先断。第二、通常在垂钓的时候,从竿尖到钩子这段距离内,母线的长度要比子线长得多,而尼龙线又是具备相当延展能力的,这使得它拥有比较宽裕的「缓冲」空间,故在受到大力拉扯时,即便是三号母线搭配四号子线,也往往是子线先断!

  是不是有点矛盾?其实不会啦!这是很正常的物理现象,也是那些仙角级人物敢拿○?六号竿、二号母线去拼五十公分大红皮拢的原因--他们的子线很可能超过三号。

  五、那钓钩又该怎么选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被冠上某种鱼类名称的钩型去钓该种鱼!所以黑鲷就用矶奴(黑鲷的日文发音)钩来对付、苦累(黑毛的日文发音)钩则当然是用来钓黑毛的。

  可是要钓白毛、猪哥、黄鸡之类没有专属钩型的鱼时,该怎么办?也不难,你可以第一、就用前述两种钩子给他「准」过去!因为对一般人来说(所谓「一般人」是相对于「龟毛人」而言的),这两种钓钩几乎已能应付所有矶钓鱼种矣。第二、采用以下原则:会咬线的鱼使用钩柄较长者,拉力超猛的鱼用钩骨粗者,小嘴巴鱼拿钩腰窄的对付,吃饵龟毛的鱼以小钩子料理牠!

  但有两个常常被忽略的小重点应该提出来说一下,那就是钩子的颜色和重量。

  以颜色来说,基本上黑色、亚黑色(有一点黑又不太黑的那种)、金色、不锈钢色、茶色等,是普遍可见的钓钩外表,另外还有少数厂商针对矶钓需要,推出粉红色(号称南极虾色)、绿色(谓之为藻饵色)等稀有颜色。

  跟钩身色泽最相关事项的就是钓饵种类,例如当你以南极虾下竿时,金色、不锈钢色、粉红色钩都算合适,钓菜时则应选黑色、亚黑色、茶色、绿色钩,否则会显得十分怪异。(试想:假如你是一尾大黑毛,在快乐觅食的当儿,赫然发现一坨绿色海藻之中藏着根弯曲的金色金属,你是会一口吞下它还是会掉头而去?)

  在重量方面,通常钩骨越粗、钩身越大者,其重量也越重,这即表示它越容易下沈、越难随着子线自然漂晃,所以将越不适合用在流缓的场合;但换个角度来看,较重的钩子却比较能在急流里维持较佳深度,也更能迅速带着钓饵穿透杂鱼抢食水域,发挥狙击理想大物的效果。

  浮游矶基本钓组配置

  根据日本人的说法,使用浮标的矶钓方式共有三大基本仕挂,即固定式、游动式、移动式(此三者都是根据浮标在母线上的状态而言的),然后从这里面又衍生出二段式、阿达利式、双丹锥、子线浮标等等变化。不过为避免占用太多篇幅,本文还是锁定三个根本组合作一介绍就好了,其它衍生物请翻阅本刊一○七期「矶上物钓之超精敏策略」,里面有相当详细的说明。

  一、固定式钓组--简单来说,如果浮标是直接安排在母线上某一固定位置,而不能自由上下跑来跑去者,就是所谓的固定式钓组。这种配置法可以单纯到只有一条母线、一个丹锥、一支插梢、一个转环、一根子线、一颗咬铅、一枚钩子,如此而已。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连转环都省掉了,而改用母、子线直接结的方式下竿;或也有连咬铅也不加,而改采承载力几乎为零的极轻敏浮标者。

  在组合钓组的时候,此法浮标与钩子间的距离不应超过三噚,否则当收钓组上来换饵或搏鱼完毕准备下捞网时,浮标会被收得太过接近竿尖丝道环,使挤断竿节的危险性大为提高。而且,丹锥浮标是整个钓组上重量最重、体积最大的部位,如果它必须高高的顶在竿尖附近,子线、钓钩下垂的长度才不致太长的话,那么抛投工作势必会变得相当困难。

  这种仕挂堪称所有浮游矶钓功夫的敲门砖,特别适合用在海水深度不大和鱼群容易被诱集到浅钓棚的场合,且由于浮标被固定在母线上,线系一有动静它就会跟着移动,因此普遍被认为是鱼讯反应最敏感、直接的钓组。

  二、游动式钓组--相对于前项的将浮标位置固定住,所谓游动式钓组,就是允许丹锥在母线上有一段自由上下活动的空间,而依此活动空间之不同,还可有全游动与半游动的分野。

  半游动也者,就是把丹锥浮标的活动范围用上下两个线挡拘束起来(其间距离可为几公分到四、五噚左右),用以搜寻钓棚深度在三噚到五、六噚(约五公尺到九、十公尺)之间的水域;全游动则是丹锥完全不受线挡限制范围(指浮标上方而言)的组合方式,但这并不表示母线上不能有线挡,而是说浮标上下两线挡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垂钓深度大得多,使得丹锥的活动不致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全游动钓组的攻击深度并非能够无限延伸者,相反的,此种装置法也跟半游动钓组一样,通常仅用在钓棚深度约三到六噚之间的环境内,假如你需要把钩子搞到更深的水域去,那就得采用移动式钓组了。(但在某些极端特殊的情况下会有例外--譬如东引某些超深峭壁钓点,就可能需要以半游动或全游动丹锥钓组去钓超过十噚的水域。)

  为什么全游动钓组也跟半游动钓组一样用在不太深的钓棚?这是因为它俩最大的差别在于操作观念与应付的状况不同,而非那个上方线挡的位置在哪里!

  看倌有没有发现:全游动式钓组的母线是能够在丹锥中心孔内自由活动的,这就表示当你在操竿控线探寻鱼踪时,钓组的搜索范围会比较大;而相对的,当鱼来咬饵时,牠所感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小!可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全游动钓组显然受风浪影响较大,操作不熟练时也比较容易挂底。

  反之,半游动钓组受风浪影响较小(必要时甚至可以加超量咬铅,使之成为沈式钓法),也比较不易挂底(除非上方线挡位置有误),但鱼只吃饵时通常需要拉动浮标,故其感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大,钓组搜索范围亦较受限制。

  三、移动式钓组--讲到这个,我就觉得日本人实在该打 ASS,居然把「游动」和「移动」两个容易令人混淆的词汇,用来称呼完全不同的两种钓组,害得国内一狗票大师、名人、高手……通通「失察」,发表出一大堆会错意、表错情的「高见」,却跟其真正精神差了十万八千里,真是害人不浅啊!

  移动式跟游动式的主要不同点有三个,曰:钓棚深度、浮标型态、钩子攻击范围是也。这三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搞错了可就「抬」笑大方矣!

  先说钓棚深度,因为游动式钓组使用的范围其实并不太深,若是碰上需要快速攻击十米、十五米甚至二十米以上深层水域的状况时,该怎么办?因此移动式钓组乃应运而生。可是如果延续游动式钓组的基本架构,采用中通的丹锥浮标来担负承载钓组重任,那么当钓组下沈时,钓棚深度越大丹锥在母线上滑动的距离就越长,使得母线与浮标中心孔内壁产生持续的摩擦阻滞,此时万一钓场上又有潮流的影响,则恐怕经常会钓组漂离了标点,丹锥都还没就定位吧!

  所以移动式钓组的第二个特征,是以高载重的外挂式长杆状浮标来代替丹锥。其原因显而易见:外挂长标只凭一个小环(通常是用一个外加的太空豆)跟母线连接,所以就算深度极大,摩擦力的影响也还算很小,再配合上它自身拥有的较大浮力(相对而言即载重量大),更能够让钓组迅速潜入深处,而浮标自己则会快速「往上」爬到母线的上挡豆位置。

  然后因为是使用高载重的长标,钓组配重方式就也跟丹锥大不相同了;一般丹锥钓组多使用不只一枚咬铅,且这些咬铅的位置都比较平均分布于整个钓组上,目的是要让子线容易拉直并打斜,而长标却多采集中原则,把大部分重量放在一颗离浮标相当远(相对而言就是离钩子相当近)的转环铅上,以求钩子迅速下抵预定钓棚、浮标赶快直立起来就定位。

  于是移动式钓组的第三个特征出现了:此种家俬的子线通常相当短,而且钓钩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转环铅到子线末端这一小段长度内而已,并不如丹锥钓组那样,从浮标以下到钩尖都算其活动范围。

  水中浮标怎么用?

  如果仔细分析,你将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进往往遵循一个相同模式,即由简单、粗糙渐变到精致、繁复,而后再逐渐回归到简约、单纯。

  水中浮标就是属于矶钓发展史上比较前段的产物,它主要系用来弥补单纯阿波钓组对某些水流或钓场状况较难掌控的缺憾,以比重大于水但小于铅的黑檀木为主要制造材料,藉其体积较大(比咬铅大很多)的优势增加钓组水阻力,好让水流将线系推出一个适当的打斜角度。

  通常有三种情况会需要用到水中浮标:

  一、钓棚太深时--大多数钓者都不曾注意一个事实:即使在地形单纯、变化不大的钓场里面,一道方向与速度都甚稳定的水流,也会出现表层流速较快、底层流得较慢的现象;假如这个钓场又碰巧深度很大、钓棚很深、流势不太强时,水中浮标就是辅助钓组的重要装备了。

  理由应该很明显吧!不算强的水流所能作用到咬铅、转环、钩子、子在线的推力必然不会很大,但表层较快的水势却会对体积甚大的浮标产生明显推送效果,于是钓组会变成相当不良的状态(浮标在前、钩饵拖在后面);想当然尔,有经验的钓者此时都会努力操竿控线去修正错误,可是又因为钓棚太深,即使带住母线抑制浮标的移动,子线、钩子很可能还是不情愿往前漂(咬铅较重时更会如此),故将一部份咬铅重量换由体积很大的水中浮标来承担,则整个钓组的残存浮力状态并未改变,深层部位的水阻力(或曰乘流性)却可大大提高,因而能够达到制造打斜效果的目的。

  二、表层与下层流不同向时--这跟前段所讲的并不相同,此地说的是当海流出现分层现象,或者潮水受地形影响而发生紊乱的变化时,容易导致浮标和钩子各走各的,而不幸的是,由于浮标体积远大于下方所有钓组对象的总和,所以会造成丹锥拖着子线、钩饵跟随表面水流漂移,但子线、钩饵却因另一种流向的牵扯而乱摆、上扬。

  这种时候使用水中浮标,就是为了增加子线以下的稳定性与乘流性,并配合钓者的操控技巧,克服浮标被表层水流带走的影响,使整副钓组尽量跟着钩饵的动向运作。

  三、风与流不同向时--一般钓者最熟知的水中标用途就是这一种了,可是很多人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用起来荒腔走板,根本发挥不了该有的效能。

  上一期曾经提过,因为母线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被风吹动产生位移,使钓组状态也跟着改变,故风大且方向与水流不同时,常会导致钓饵无法跟诱饵同步行进,甚至发生子在线扬、钩子离开钓棚的现象。此时加挂水中标当然有助于钓组的稳定与提高乘流性,但钓者却不能因此就「放牛吃草」,以为有了水中便一切搞定!

  理想的作法是尽量压低竿尖、减少母线在空气中的份量(收短滞线或设法让母线沈在水面下),并适时操纵钓竿往顺流方向拖带丹锥浮标,给予钓组运动上必要的协助,使风力的影响降至最低。

  看到这里,相信聪明的看倌都已明了:即使用了水中标,也还是要持续操竿控线的,而且因为有了它之后钓组变复杂了,其在水下碰到的变量将更多,故钓者必须很清楚所用的那一颗水中标之特性、用法与使用条件,且操控的技术层次必须更加提高,否则难免会弄巧成拙而被搞得更加迷惑!所以说,虽然这东西解决了某些问题,但也会带来另一些新的问题。(事实上这问题还跟下一期要谈到的「张线技术」有关,请大家别忘了继续锁定本系列报导。)

  另外在日本钓具厂商的说词里,这玩意的机能和性能都要复杂得多,除了上述几项外,还包括什么帮助抛投啦、自动晃饵啦、勘查水流啦等等的,不一而足。可是它真的那么神勇吗?我的看法刚好相反!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优点,其实都是决定于钓者而非器材的,使用人如果以为挂上水中之后那些优点就会「自动发生」,那事情恐怕将会非常的出乎意料之外!

  就拿「自动晃饵」机能来说好了,它其实来自于水流冲刷水中浮标所造成的不规则摆动,这就好像用电风扇吹一条纸带一样,纸带末端必然会劈劈啪啪的乱甩乱飞扬,而这种不规则摆动是非自然的、很难由水面上来控制的,所以说它是优点实在有点……

  再者,一般水中浮标造型多不外乎泪滴状或倒香菇型,理论上这样可以提供更佳的「捕捉水流」效果,可是跟目前市售各种丹锥浮标一样,这些水中标成品也都没有经过流体力学的详细检验,所以它在水里的表现可谓都不尽理想(居然还能美其名为具备晃饵机能,小日本真能掰!),使垂钓作业更加困难。

  所幸绝大多数使用者都不知道(或没注意到)此点,所以这些商品也就仍然很快乐的继续在市场上流通,也许改天我会写一篇「水中革命」之类的文章,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南极虾挂饵法

  有一本日本钓鱼期刊曾发表过一篇大作,名为「南极虾挂饵法五十种」,并且附上每一种的示意图、原理及使用时机等等。当我初见那标题时,心里跟大家一样吃惊:单单一个南极虾,竟然就有五十种挂法?我怎么只会三、五种而已!简直逊毙了。

  可是细读完全部内容后,我发觉那里面除了少数几种以外,实在并没多少可取之处,换句话说,所谓的「五十种」其实大部分都属哗众取宠之作,没太大实用价值,所以本文将以台湾地区比较适用的几种方法为标的加以介绍。

  一、顺钩法--把虾尾摘除,钩尖由其身体末端刺入,顺着虾身自然弯曲弧度往前一直勾到虾头部位,使钩身整个被虾体包住,而虾脚收在身躯弯曲弧度的内侧。这大概是最普通、最不需要学习的本能式钩法了,任何人看到南极虾的样子应该就知道可以这么钩。

  此法也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招,在大多数场合(只要流不太急、吃饵不太龟毛、杂鱼不太多)都相当合用。

  二、背钩法--跟前条刚好相反,当你摘除虾尾后,要把钩尖从其末端逆着虾身弯曲弧度穿进去,借钩身形状硬把虾体撑得反向弯曲,好让虾脚向外突显出去,形成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

  这种钩法对付盗饵小鱼十分好用,那些伸展于外的须脚可以让小鱼忙一阵子,使虾体本身得以在钩子上保留较长时间,好让大家伙有机会咬到。另外在鱼只食欲不振时也可采本法试试看,尤其是当你发现诱饵打下去后看得见鱼影,但牠们却只吃 A-SA 而不咬钓饵时。

  三、单只直挂法--类似第一或第二种钩法,但钓钩并不一直穿刺到虾头部,而是衡量钩柄(绑子线那一段直的部分)长度有多少,在钩尖进入虾身该等长度之后就穿出虾腹或虾背,并将虾体推到钩柄处,使钓饵变成由绑子线处直直挂下来的样子,钩尖、钩腰都显露于外。

  此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在流水中不易打转,所以是对付本流钓场或搞放流时的必要手段。当然,其它任何你觉得流太急的情况,也都可以拿出来施展,并且你不必怀疑钩尖露出一大截是否会影响鱼只就饵,只要流水活络而你能恰当操竿控线,鲜少有鱼不会直接吞钩的!

  四、二匹直挂法--首先仿照前一条的钩法挂好一只虾,然后拿第二只虾来,同样摘除尾扇,再将钩尖由其腹部刺入,并向尾部穿刺到虾身将开始弯曲时止;完成后钓饵的样子应是面对面、脚对脚、头朝下、感情很好的两只虾子!

  这种钩法也可用在流水里,同样有不易打转的好处,但就算潮流不急,当你想挂不止一只南极虾的时候,也不妨如此操作,好让整个钓饵看起来漂亮又容易入口。

  五、多只混挂法--假如想挂三只以上的虾子该怎么办?通常在杂鱼实在太猖狂时,以及目标鱼群很努力吃诱饵却不大注意钓饵的时候,可采这种「重赏之下必有勇鱼」的方式下竿。方法是第一只和最后一只虾照前条所述去挂,但在这两只虾之间可任意再穿挂若干只南极虾,而穿刺的部位大约以虾身中后段为原则。

  想当然尔,如此挂出来的钓饵必然不会很漂亮,反正是一坨虾就对了!并且这种挂法也不适合用在急流里,否则你只要一牵线带住浮标,钓组必然就会开始拼命打转。

  六、掐头去尾法--大多数钓客都会怕虾子太小鱼看不到,所以尽量找 LL 甚至 3L 级的当钓饵,但就是有少数 PRO 桑嫌饵太大鱼吞不下,因此出现头尾都摘除、只用虾身的挂法。

  一般说来,把南极虾支解成此种模样之后,也只剩下第一条那个顺钩法可以用了,不过会采这挂法的人多半并不在乎这一点,反而比较讲究另一件事:钩子要小一点才好用!

  七、剥壳挂法--此法就更猛了,不但掐头去尾,还连虾壳也都剥掉才挂上钩子,真有点吹毛求疵。为什么要这样搞?据说当鱼儿就饵真的很龟毛时,唯有让牠们吃得嘴里没有任何不舒服感觉,才能骗到好收获。

  跟前一项不同的是,剥壳虾不见得只适用顺钩法,反而是多只混挂法更恰当,因为一只南极虾经掐头、去尾、剥壳之后,实在也没剩下多少东西了!

  八、头部入钩法--前述各种挂饵法大抵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钩尖由虾体尾端进入;这一项却刚好相反,它是将钩子从虾头戳进去,然后朝尾巴的方向挺进,直到虾头顶到钩柄绑子线处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挂?据说如此饵才比较不容易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采前述顺钩法或背钩法时,钓饵放入水里打滚一阵子之后,虾头就都显得摇摇欲坠,几乎要与身体分家了,而这一挂法却可改善该现象,使钓饵经常保持良好的外观。(不过我必须先声明:本人试用的结论是「没什么差别」!)

  不晓得有没有人会问:为什么挂钩之前要先把南极虾的尾部摘除?是为了方便钩尖刺入吗?

  那只是次要理由,真正原因是虾尾外观呈扇状,在水流中特别容易造成钓饵打转现象,而正常的、自然的食物在水中是不会乱转的,是故必须予以拿掉,以免聪明的大物拒绝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