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美剧:衡阳佛寺众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1:57:09

 

时间:(2009-4-7 10:17:13)   来源:湘江网   作者:        点击:60

      雁峰寺    在城南回雁峰上,始建于梁天监十二年(514年),梁武帝敕赐乘云禅寺。唐天宝元年(742年),律师范化奉敖重建山门殿阁塑诸佛像,其后至十四年(756年),因无量寿佛驻锡于此,称活佛道场。宋绍兴十二年(1162年)大慧宗果禅师复修,元末遭毁。明洪武九年 (1377)僧齐正重修,前有望岳亭、亭东有楼,日望雁,明崇帧十六年(1643年)全毁于兵。清顺治十六年(1660年)僧空且募建大雄宝殿,清康熙二年(1664年)知府刘进礼塑正佛金身准提像,又募塑左右大佛,及大悲阁,寿佛殿等。抗日期间,雁峰寺惨遭日机炸毁。民国35年 (1946年),住持少康、监院慈云在天王殿废墟上,搭建临时佛殿。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被毁。1985年在修建雁峰公园时,将雁峰寺观音、寿佛两殿修复,重塑寿佛、观音像和十八罗汉,现为省重点寺庙。

  花药寺    座落在岳屏山下。寺西有“春溪井”,水清见底,倒映寺上的雕龙画像,柯椰如生,故有“花药春溪龙现爪”的诗旬,为衡阳八景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市文化科将天王殿修茸一新。1966年文革期间,天王殿佛像全部被毁。1971年,将寺院拆毁,改建“展览馆”,现为衡阳市文艺学校。

  西禅寺     座落在城南区天马山,宋时(960~1279年),由花药寺开派而来,道光年间 (1821年),由碧涯和尚中兴十方,开单接众,追随大罗汉寺的道风。咸丰中(1885年)僧普明重建寺院,弘扬佛法。民国33年(1944年),寺被日本飞机炸毁,仅存天王殿和禅堂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寺院由衡阳市民政部门接管,办“儿童生产教养院”。1985午因修建蒸湘路拆毁。

  香林庵     在城南区龙泉巷二号,回雁峰下,是湘南地区唯一的“比丘尼十方丛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民国30年(1941年)春,香林庸遭大火,焚毁殆尽。民国36年(1947年),重新修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市政府决定将香林庵,园觉庵发还给佛教团体,作为衡阳市佛教徒生产自救、学习和活动场所。1994年6月第三次重修,至1995年底止主体工程告竣,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南台寺     在瑞应峰下,素有“天下法院”之称。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79年),海印禅师、无际大师希迁皆住此修行。唐天宝初年 (742年),希迁禅师来到南岳衡山,结庵于南台寺东大石上,称为“石头和尚”。相传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弟子有道悟、樵严等二十一人。他们弘扬佛法、刨立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其中以曹洞宗更为昌盛,形成南宗禅,影响深远,法嗣遍布天下。南宋时(1127~1279年),临济、曹洞二宗传到日本,日本佛教界曹洞宗一直视南台寺为祖庭。南台寺几经废圮,到宋代乾道元年(1165年)才重新修缮。明初(1368年)寺院荒废,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无碍和尚重建。清初,寺院又废坦,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衡阳人淡云和尚与其徒募捐一万八千余贯,于乙巳年(1905年)建成。寺院宏大,超过历代规模,分为四进两厢;一进山门,挂“"古南台寺”匣额,二进为弥陀殿,三进为大雄宝殿,四进为说法堂、祖堂、云水堂。两厢各有斋堂、禅堂、客房等。日本曹洞宗法脉高僧梅晓和尚,曾专程来南台寺礼祖,并赠藏经六部,共七千三百余册。清朝学者王间运应淡云之请,撰写了《日本僧赠南台寺藏经记》一文,刻于石碑上,永作纪念。可惜藏经和石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如今南台寺已修茸一新。1981年旅居泰国华侨黄彰任捐赠铜佛像一尊,供在大殿。1984年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福严寺    在掷钵峰下,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是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禅师在陈光大元年(567年)创建的,为南岳最古老的古刹之一。唐太宗(627~649年)曾赐御书麓经五十卷给该寺收藏,唐先天二年(713年),怀让禅师到南岳后,将般若寺辟为禅宗道场,通过他弟子道一传法。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976~984年),般若寺改名为“福严寺”。寺院依山而建,占地约四亩。砖木结构,院殿依次为山门、知客室、岳神殿、大雄宝殿、祖堂。第一进是山门,红墙绕寺,山门东北向,门上刻:“天下法院”,两旁有联:“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第二进是知客室,大门正东向,廊柱上刻着檀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第三进为岳神殿,殿中有岳神塑像一尊。据《南岳志》记载:“陈后主因崇祖岳神像,铜铸万三千斤,合立佛三座,共历千秋。”第四进是大雄宝殿。第五进为祖堂、方丈室、说法堂。寺院两侧是禅房、斋堂、香积厨,长廊把整个寺院连串,高低起伏,别有风趣。新中国成立后,该寺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寺内所有文物荡然无存。寺院被南岳药材场占用,作为职工家属宿舍。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进行全面维修,重塑佛像,并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上封寺   在祝融峰顶,旧为光天观,有司天霍王庙,隋大业中(611年)始易为佛寺,为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唐僧佛心和尚曾驻锡于此,为南岳十大丛林之一,香火特别旺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奉旨建祝融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旨查明上封寺田四百四十八亩一分零。是南岳最富有的佛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原有四进,尚存两进。寺前左右各有石牌坊。现存的有左牌坊,坊额上有“上封寺”三宇的汉白玉嘎一块。两边石柱上刻着对联:南国记饼檬,江汉侨民齐景仰;岳神隆望祖,西天古佛共蓉香。山门之后,天王殿,为宋代所建,殿内曾供有明代嘉靖年间铁铸的四天王像,重达五千斤。1950年天王殿遭到火灾,连同有名的宋朝建筑窝林阁,一并化为灰尽。今在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政府拨款25万余元,其余由南岳佛教协会自筹资金,重新修建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斋堂、禅堂、知客堂、祖堂、方丈室、客房、库房、香积厨、钟鼓楼等。均用铁瓦、钢筋水泥石墙结构。1991年全面修复并举行了开光法会。

  祝圣寺   位于岳庙的东南面,南岳镇东街出口处。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初年(743年),为弥陀和尚承远所创,故又名弥陀台。开创时,寺舍简陋,后来他的弟子法照和尚,逐渐扩大寺宇。法照在唐代宗年间(762~763年)曾任国师,他在唐代宗面前极力推荐师父承远和尚“有异德”,使唐代宗“南而礼之”。到唐德宗贞元年间(785一805年),寺又扩建一次,改为弥陀寺。唐武宗年间(841~846年),寺院又废坍,直到五代楚王马殷(896~929年)重建,恢复寺院,改名为报国寺。宋初年间(960年),由于道教昌盛,寺院变成道观,改名神宵宫。后来,宋太宗(976~984年)送来御赐匣额,改道观名圣业寺,从此香火旺盛,成为南岳佛教十大丛林之一。渭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湖南巡抚赵申乔监修岳庙,为了迎接康熙皇帝南巡,又将寺院扩建为行宫,后康熙皇帝未来,在公元1714年改行宫为祝圣寺,沿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仁瑞寺   在衡南县歧山。清顺治五年(1648年)释智大,号懒放,卓锡于此,僧侣聚集者达400余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寺院遭受火灾,佛像经书被焚。田静和尚欲修建殿宇,募化十方,到达北京时,揭下慈槽太后求医皇榜,为太后治愈沉菏,圣眷隆握,钦赐藏经5048卷,小铜佛1000尊,大铜佛120尊。敖建殿宇,三年后(1891年),光绪帝御书“万寿仁瑞寺”金字匣额,又赐藏经全部及藏经阁汉白玉碑,风波铜大香炉等。派钦差大臣护送到湘,衡州知府、清泉知县迎接并陪同送至歧山。自此,仁瑞寺名震江南,声誉倍增。1984午10月,对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佛像进行重塑贴金,于1990年7月20日举行佛像开光法会。现为省重点寺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