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猴2016出生什么命:美国走向衰落和强大依旧 哪个是错觉 (三篇文章) 2011.11.18. BZRXZ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21:59
1、美国走向衰落和强大依旧 哪个是错觉
2011.11.18.   BZRXZ  转帖
2011年10月31日 07:00:13
来源: 新华国际
核心提示:进入2011年,世界上“唱衰”美国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的确,看看今日美国,受困于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冲击,美国国内经济低迷依旧,就业形势严峻。此外,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中“扛大旗”的美军,此次北约对利军事行动中,却放弃主导权,甘居幕后。通过这些迹象,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正走向衰落。
但是另一面,我们还看到美国在科技实力和军费开支等多方面依然是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也无人能及。这正如一些专家所言,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但是在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下滑的趋势并不明显,某些表现还更加超群了。
其实,无论美国衰落与否,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美国国内出现危机,美国政府也会拼命把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无论美国好与坏,我们都要时刻警惕,不被其所左右,而是要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主宰自己的命运。
为何说美国在衰落?

6月2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宣布下调今年美国经济的预测增速,将美国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4月份预计的3.1%至3.3%下调到2.7%至2.9%。新华社/路透
失业率持续上升
9月1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各州就业统计显示,8月份美国各州中超过半数失业率继续上升,共有30州的就业人数下降,有26个州连续三个月失业率上升,失业率较上月下降和与上月持平的均为12个州,8月份的就业报告是将近一年来表现最差的一个。这表明全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来源:人民网)
经济低迷 美联储缺医少药
美国经济持续走弱不仅困扰普通美国人,同样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迷茫。伯南克6月2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不清楚经济为何持续疲软。
伯南克当天告诉媒体记者,近期美国经济恶化迹象令美联储措手不及。他预测,这一趋势可能持续至明年。
伯南克22日表态是他迄今对经济在2012年可能面临严峻挑战的最明确警告。过去数月间,他一直强调不利因素“暂时”拖累经济增长。
就在8个星期前,美联储称就业市场逐渐回暖。可自那以后,经济数据开始“变脸”。据官方数字,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以1.8%的年率增长,本季度预期增速无望。<<<详细
贫困线以下人数创新高
目前,全美国有超过4600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几乎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贫困。美国统计局从52年前起就开始统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如今这个数据达到最高水平。
主权信用破天荒首遭降级
8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评级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该机构表示,已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原来的最高级AAA下调至AA+,因为它们认为国会8月2日通过的赤字削减计划无法使美国的债务状况稳定下来。
有知情人士说,奥巴马政府认为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分析结果有“严重和根本性的缺陷”。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说,除调低信用评级外,将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于负面观察名单。这意味着该公司未来两年内仍有可能继续调降这一信用评级。该机构称,在此期间,如果美国政府削减的开支低于国会和政府达成的数额,或出现利率升高和新的财政压力,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将有可能降至AA。(来源:新华国际)
渐显战争疲劳症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关于进行当中的“两场半”战争(确切数字要取决于如何计算利比亚行动),美国人正变得日益厌倦,出现了疲劳症,他们想要去影响政策,尤其是通过他们所选出的国会代表的行动。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中,阿富汗战争是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而且现在已经是美国开战的第十个年头。这场战争一直是民众感到不耐烦的对象。在不到两周之前,众议院要求奥巴马政府加速从阿富汗撤军的一项决议差一点就获得通过(票数是204对215)。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颇有影响力的民主党人、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国防小组委员会的高级官员诺姆·迪克斯如今已经成为阿富汗战争直言不讳的批评者。迪克斯说:“我只是认为美国目前逐渐出现了战争疲劳症。而且我认为总统必须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在共和党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对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详细
“占领华尔街”剑指美国制度 表明美神话破灭
“占领华尔街”是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抗议运动。分析家们认为,无论结局怎样,这次群众运动都必将深刻影响美国的政局。从目前情况看,左翼力量和工会组织的活跃表现尤其值得注意。左翼力量在呐喊“终结资本主义制度”,工会组织在呼吁“争取劳工权利”。可以看出,示威者对华尔街的不满和愤怒正在转向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党派争利及美国的政经制度和社会体系。
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对示威者多半抱着嘲讽的态度,但仍然不得不承认,“占领”运动说明,“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美国民众已对本国政治制度相当不满”。调查表明,对现行政治制度不满的美国民众达到80%,他们认为这种制度在处理经济等问题时效率低下。<<<详细
为何说美国强大依旧?
这张美国国防部提供的照片显示,3月20日,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飞往俄罗斯的飞机上接受媒体讲话。盖茨当日说,他反对扩大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并表示美国将在未来数日内将军事行动指挥权交给其他方面。新华社发
经济仍具有极强生命力
美国的总体研发费用仍然居于首位,大学排名仍然居于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仍然居于首位,创业指标仍然居于首位。世界经济论坛上个月发表的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的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名第5。中国则排名第26位。此外,就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尖端技术而言,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这可不像是经济绝对衰落的局面。
再看一些经济数字。按现价美元计算,2009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1.119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中国和德国的总和。这么多年美国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量保持世界第一的国家。2000年就达3213亿美元,2001年恐怖袭击后降为843亿,2003年创下新低638亿,但2008年已经恢复到3283亿美元。美国的投资环境仍然吸引着世界上最多的直接投资。美国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34890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6360美元,十年增加了1万美元。
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具有勇于创业和权力分散的特点。尽管美国在历史上经常对移民问题感到担忧,但从中获得了莫大好处。2005年,出生在外国的移民参与创建了之前10年出现的2 5%的技术企业。新加坡的李光耀说,中国可以调集13亿人口中的人才,但美国可以调集全世界70亿人口中的人才,而且美国的多样文化具有汉族的民族主义所不具备的提升创造力的作用,可以在这种文化当中把他们重新组合起来。稍微查一些资料和数据,其实不难发现,这个国家依然十分强大,其老大地位难以轻易动摇。
自然资源
美国的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三,人口也为世界第三,3亿人生活在916万平方公里之上,看起来很均衡。它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四,可耕地面积为世界第五。重要的是它的能源储备很丰富。比如石油储量191亿桶虽居世界第12位,但产量为每日914万桶,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三。天然气储量为245万亿立方米,世界第五,产量为21万亿立方米,世界第二。其他的诸如煤炭储量世界第一,发电量、总电力消费均居世界第一。千人拥有机动车辆820辆,主要经济体中居第一;铁路总公里数达22.7万,遥遥领先于各国,航空运输总量905万架次,也是世界第一。
科学教育
美国的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也继续确保其世界领先的地位。美国在研发上的投入近十年基本保持在GDP的2.6%,从绝对数量上看更是高居世界第一——2000年为2680亿,2006年高达3400亿美元。1998年,美国人发表科技类文章210357篇,三倍于排在第二的日本,十倍于排在第九的中国。2008年这一数字为275625篇,是中国的两倍。教育的支出增加了近一倍,2000年为5456亿,2009年为9720亿,绝对数字仍是世界第一。在高等教育、技术持有和创新能力上分别居世界第九、第十七和第一位。
军费开支
美国的军费和军力开支,2009年为6610亿,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3%,相当于排名第二至第十五的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而且十年间增长了75%,人均军费开支达到了2100美元,也居各国之首。
如此说来,无论从哪方面讲,美国还将长期占据全球第一或世界前列的位置。无论是上个世纪的越战危机,还是本世纪初的恐怖袭击,或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相对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而言,转嫁危机的能力也很强。(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崛起导致美国衰落?

中国GDP连年大幅度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大胆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似乎又给西方一些观察分析人士有关中国崛起是美国衰落主因的时髦说法增加了“新的证据”。
“美国真的在衰落吗?”“是中国崛起主要导致美国衰落了吗?”北京的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美国正在衰落的命题和判断颇具争议,即使它确实正在衰落,中国的崛起也不是其主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规模将增加到18.8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我们会对‘美国衰落’这一命题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更确切的说,美国实力目前处于绝对增长和相对下滑的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说。
他表示,按照横向对比,美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势头明显,领先于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但按照纵向比较,新兴经济体更为迅猛的发展确实带来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现象。
不过这位美国问题专家同时强调指出,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但是在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下滑的趋势并不明显,某些表现还更加超群了。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尽管有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下滑,但以不变价格计算,美国GDP还是增长了21%。
但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美国在一些指标上出现了下滑。2000年,在二十国集团中,美国GDP占其余19国GDP总和的61%,到201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2%。2000年,美国GDP规模是中国的八倍多,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跌落至不到三倍。
“二战后美国GDP占全球总额一度超出一半,现在则维持在四分之一左右。从GDP角度衡量,美国实力确实是相对下滑的,这也导致美国从之前的‘一方独大’转向‘多边合作’来处理国际经济问题。”倪峰说。<<<详细
外媒:美国衰落并不意味被中国取代

约瑟夫·奈(Joseph Nye),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国防部长助理。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相互依存理论”而闻名。他还是“软实力”(Soft Power)和“巧实力”(SmartPower)概念的首创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10月7日文章】题:美国衰落覆灭论的衰落与覆灭(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美国正在经历困难时期。2008年之后的复苏放慢了速度,有些观察家担心欧洲的金融问题会把美国和世界经济拖入二次衰退。
此外,美国政界由于预算议题而持续陷于僵局。2012年大选将至,共和党人希望经济问题能帮助他们掀翻奥巴马总统,所以将越发难以达成妥协。有鉴于此,许多人预言美国将衰落,相对于中国而言尤其是如此。
作如是想的不光是专家。皮尤中心最近民调显示,在22个接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有15个国家的多数民众认为中国将要或者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要超级大国”。不过,说到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人自己也莫衷一是。
美国人有着错误估计自身实力的漫长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卫星后,许多人认为苏联可能会占美国的上风,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如今是中国。但是,美国的负债可能会在10年后与国民收入持平,笨拙的政治体系无法应对国家面临的根本挑战,难道“衰落论者”终于说对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在于中国未来的变化。经济增长将帮助中国在实力资源方面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但这未必表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和不寻常的经济增长率,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十有八九会在10年内超过美国。但是,如果以人均收入计算,中国再过数十年也赶不上美国。
此外,许多现有预测数据也只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依据,而忽视了美国在军力和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的地缘政治劣势。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试图制衡中国,所以欢迎美国的存在。
说到绝对衰落,美国存在实实在在的问题,但美国经济仍然具有极强的生产力。美国的总体研发费用仍然居于首位,大学排名仍然居于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仍然居于首位,创业指标仍然居于首位。世界经济论坛上个月发表的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的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名第5。中国则排名第26位。此外,就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尖端技术而言,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这可不像是经济绝对衰落的局面。<<<详细
港报:美国“缓慢衰落”符合中国利益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3日文章】题:衰落与覆灭(作者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和发展研究院教授相蓝欣)
美国副总统乔·拜登抵达中国时,中国媒体正在就美国的衰落展开热议,这极具讽刺意味。随着“衰落论者”占据上风,先前有关美国是否陷入了衰落的争论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一些重要的评论人士甚至在公开谈论“接班”问题。一个关键的论点是历史必然性。正如一句中国流行的谚语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即便如此,中国精英阶层似乎仍然低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衰落的程度及其后果。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衰落莫衷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管目前由无力偿还债务的美国所承担的许多责任。美国的迅速衰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中国希望美国有一个缓慢和“相对”衰落的过程。<<<详细
美报:美国正在经历“缓慢衰落”
【美国《纽约时报》8月7日文章】题:共赢还是共输(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达成了极度令人失望的预算协议。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需要在美国所有港口和机场的入境大厅悬挂一条新标语:“欢迎。您即将进入美利坚合众国。以往的优异表现未必表明未来有丰厚回报。”
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最可怕的衰落——一种缓慢的衰落,慢到我们可以不断地欺骗自己说,只要未来与过去大抵差不多,就根本没有必要实施变革。
两个问题相互关联
美国缓慢衰落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造成的。首先,自冷战结束以来,我们听任经济增长的5根基本支柱(教育、基础设施、高智商革新者和企业家移居入境、鼓励冒险和创业的规则、政府资助的促进科技发展的研究项目)不断削弱。
我们错误地认为,冷战结束是一次使我们从此高枕无忧的胜利。事实上.我们从此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中国、印度和东欧,我们帮助20亿民众挣脱了束缚。如果想与他们展开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如果想维系美国梦,我们必须更努力地学习,更聪明地投资,更迅速地创新,更及时地改善基础设施,更机智地工作。<<<详细
如何判断一个大国的衰落?

资料图片:这是8月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证交所拍摄的交易员观看股市行情时的表情(拼版照片)。受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新华社/路透
美国现在的确有了一些衰落的征兆,有些危机还十分严重,但离真正衰落的阶段还十分遥远。即便美国衰落,那么,中国是不是可以替代美国的位置?我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
受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长期难以走出低谷,近来美国“衰落论”的声音再次喧嚣尘上。英国《卫报》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经济复苏的希望较小,文化堕落已经处于晚期,失业率高,如此等等,结论是:美国已经与历史上那些衰落大国面临的局势相同。与此论调相反,也有评论指出,美国虽然呈现出一些“衰相”,但是离真正的“衰落”还很遥远。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大国是否衰落,大国衰落有何征兆?南京大学历史系陈晓律教授通过分析大英帝国衰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对照分析了美国的现状,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大国衰落论有一定的启示。
从上个世纪开始,探讨大国衰落就一直是西方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这种热情的背后,是整个世纪的国际格局不断地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每个大国都试图在这种变化中为自己谋取最有利的位置,同时也急切地想了解以前的大国之所以落伍的原因,以免自己在发展过程中重蹈覆辙。
目前学术界探讨大国衰落最热门的国家是英国。这主要因为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大国,它在衰落过程中的很多特征,对我们探讨大国衰落问题,显然有着重要的关联。
大国衰落的具体表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
经济指标是衡量大国是否衰落最重要的标准。厉以宁先生认为,作为英国经济衰落的典型现象,即“停停走走”的英国病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而经济因素主要是随着“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因素,在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后,原来的优势开始转化为一些沉重的包袱,这些包袱包括:陈旧的生产部门,墨守陈规的技术,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等。
这一切不仅削弱了英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利润率过低或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迫使英国资本流向国外。这一点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不同,即资本的大量输出并不是与垄断统治在国内的确立直接联系在一起,而是在垄断统治确立之前,资本过早地涌向国外。这又反过来影响英国经济的增长率,使得英国工业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详细
美报文章:美国“衰落论”错得离谱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日文章】题:未来依然属于美国(作者:美国巴德学院教授、《美国利益》杂志特约编辑沃尔特·米德)
专家一直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美国走向衰落、出现后美国世界的时代。21世纪将属于美国之外的国家。由于受到国内债务的拖累、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东久拖不决的战争的影响,美国巨人已回天乏力。与英国一样,美国正走进全球退休大国的养老院。
这种流行观点错得离谱。的确,美国面临诸多严重问题。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国债和更多账面以外的债务能让任何人踌躇不前。在我们的冷战盟友深陷衰退时,新兴大国正在挑战国际秩序。
但美国的独特之处并不是我们的问题。今天,每一个世界大国都面临不同寻常的挑战,而且21世纪会给我们提出更多的挑战。但面对这个动荡的世纪,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优势来抓住机遇或处理危机。<<<详细
美国高喊衰落的几个历史瞬间

10月11日,抗议者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游行示威。当日,数百名参加“占领华尔街”活动的抗议者在富人聚居的纽约曼哈顿上东区集会游行,在多名亿万富豪的寓所前抗议示威。 新华社发(樊夏 摄)
一周前,美国度过了它的第235个独立纪念日,在美国各界为其“庆生”之际,不少媒体却在诉说着这个全球唯一超级大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局面:国内,国家债务危机积重难返;国外,正面临崛起中国的挑战。美国衰落了吗?应该说,美国的绝对实力在当今世界依然不可撼动,但其地位的相对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衰落”这个话题曾被不断提起、放下,甚至有专家统计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有过8次高潮。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半世纪来令美国人记忆深刻的几个衰落时刻。
苏联卫星重创美国人心理
1945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时,美国达到了国家实力的巅峰。对此,人们可以列出一系列清单来:航行于大洋上的最强大海军;世界上出现的规模最大、最具攻击力的空军部队;地球上最大的国家工业产量……家底是如此雄厚,以至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当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不无自豪地说道:“(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许是所有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事实,是一个并不因为我们有些人相信它是事实才成其为事实的事实。”几年后,杜鲁门在竞选连任时,不止一次申说这一主题:“再持续1000年,这个国家仍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然而,1957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美国人大受震撼。
1957年10月4日,苏联塔斯社宣布,“苏联已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看来今天的这一代人都将亲眼看到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以自己解放了的自觉劳动,如何将人类最大胆的梦想变成现实。”这颗卫星被称作“斯普特尼克”,意为“旅伴”。
对美国来说,这件事引起的震惊之强烈,不亚于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据作家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记载,尽管不少人刻意贬低苏联这一成就,如美国政府发言人称这是一件“极有科学意义的事”,报界不应小题大做,但美国人明白他们落后了。艾森豪威尔总统最亲密的助理说,他真想“绞死”预算局长。华盛顿州参议员亨利·杰克逊要总统宣布“国耻民危周”,阿肯色州的富布赖特说,“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己涉及到我国社会的根本……”《时代》则评论说,“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突然间在全国出现强烈的沮丧情绪。”
接着,当美国人刚刚喘过气来,苏联的卫星二号又于11月3日上天,这次还将一只狗送了上去。整个美国舆论大哗,一只狗的出现,清楚地表明苏联人最终是要把人送到月球上去。因此,美国人对总统的沉着态度感到不能忍耐。《时代》周刊说:“这场风暴势将成为艾森豪威尔从未遇到过的最严重的一场风暴。”《匹兹堡新闻报》的一个大标题是:“艾克,发射卫星吧。”<<<详细
中国与美国 哪个是发展中国家?

7月11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今天上午在八一大楼与来访的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海军上将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晓伟摄
中国五年规划中各方面目标的具体程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中国计划到2016年将碳排放量减少17%。同时,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扩大到15%。
说实话,这个话题令人尴尬。中国在管理经济时的谨慎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还坐拥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多年来的财政管理工作十分糟糕,对—场可能出现的希腊式灾难不当回事。>>>详细
美国像是第三世界新领袖
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认为,国际政治历来是大国政治的游戏。然而,近年来,这一历史规律出现了松动,小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尾巴摇动狗”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小国虽然国力不济,或处于地缘政治要地,或周旋于大国之间,或掌控丰富资源,或奉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它们望风而动,伺机而起,犹如周旋于大人国和小人国之间的格列佛,稍不留神就会惹出一番万众瞩目的故事来。
小国效应在当今世界的凸显,折射了大国政治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奉行“国内事务优先”的原则,不大情愿承担国际责任,每逢国际社会有纷争,完全按照美国自身利益行事,在客观上给“小国效应”提供了行动空间。>>>详细
美国霸权主义入不敷出
在利比亚问题上,华盛顿“将借助他人之手推动事情的发展”,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幕后领袖”的意思。也许,对奥巴马抱有好感并想凸显这位官员巧舌如簧的记者们以为这种措辞更吸引读者眼球,但事实上却立刻招致共和党人的嘲笑,因为任何人都明白,当“幕后领袖”是不可能的。
出现这种措辞的原因也同样昭然若揭。美国国家自身实质要求美国当领袖。但作完全意义上的领袖在今天已不可能,没有资源,没有政治、人力及金融资源。所以,为了避免美国霸权终止这种新闻伤害到民众,只好用这种矫揉造作的辞令来替代实际的外交步骤了。
在美国人短暂的历史记忆中,几乎没有想到国家一直入不敷出,举债度日,而且当前债务的很大一部分是上届总统共和党的布什造成的。奥巴马政府决定用传统的民主党药方,即用预算开支刺激经济来同遗留的经济危机作斗争,而上届总统的做法却有别于此,他把钱都花到对外事务上了,主要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前不久的一项研究揭示,这两场战争,再加上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至少投入4.4万亿美元。>>>详细
中国与美国 哪个是发展中国家?

7月11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今天上午在八一大楼与来访的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海军上将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晓伟摄
中国五年规划中各方面目标的具体程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中国计划到2016年将碳排放量减少17%。同时,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扩大到15%。
说实话,这个话题令人尴尬。中国在管理经济时的谨慎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还坐拥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多年来的财政管理工作十分糟糕,对—场可能出现的希腊式灾难不当回事。>>>详细
美国像是第三世界新领袖
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认为,国际政治历来是大国政治的游戏。然而,近年来,这一历史规律出现了松动,小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尾巴摇动狗”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小国虽然国力不济,或处于地缘政治要地,或周旋于大国之间,或掌控丰富资源,或奉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它们望风而动,伺机而起,犹如周旋于大人国和小人国之间的格列佛,稍不留神就会惹出一番万众瞩目的故事来。
小国效应在当今世界的凸显,折射了大国政治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奉行“国内事务优先”的原则,不大情愿承担国际责任,每逢国际社会有纷争,完全按照美国自身利益行事,在客观上给“小国效应”提供了行动空间。>>>详细
美国霸权主义入不敷出
在利比亚问题上,华盛顿“将借助他人之手推动事情的发展”,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幕后领袖”的意思。也许,对奥巴马抱有好感并想凸显这位官员巧舌如簧的记者们以为这种措辞更吸引读者眼球,但事实上却立刻招致共和党人的嘲笑,因为任何人都明白,当“幕后领袖”是不可能的。
出现这种措辞的原因也同样昭然若揭。美国国家自身实质要求美国当领袖。但作完全意义上的领袖在今天已不可能,没有资源,没有政治、人力及金融资源。所以,为了避免美国霸权终止这种新闻伤害到民众,只好用这种矫揉造作的辞令来替代实际的外交步骤了。
在美国人短暂的历史记忆中,几乎没有想到国家一直入不敷出,举债度日,而且当前债务的很大一部分是上届总统共和党的布什造成的。奥巴马政府决定用传统的民主党药方,即用预算开支刺激经济来同遗留的经济危机作斗争,而上届总统的做法却有别于此,他把钱都花到对外事务上了,主要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前不久的一项研究揭示,这两场战争,再加上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至少投入4.4万亿美元。>>>详细
2、美国的危机感和美国的现实危机
2011年11月17日 10:14:5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60多年来,关于美国是否已经或开始衰落有过多次争论,事实如何,可以商榷。但有 一点是具有启发性的,即美国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成为超级大国后,仍经常保持忧患意识甚至危机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推动美国不断改革和创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可能的危机,迄今仍保持着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持续不断的忧患意识可以给其他大国应对风险和挑战,提供诸多启示。
数次“对博”数次“脱身”
1945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次演讲中自豪地宣称:“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许是 所 有 历 史 上 最 强 大 的 国 家 。 ”1948年杜鲁门在竞选连任期间不止一次重复这一主题:“再持续1000年,这个国家仍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但是,60多年来,美国国内已有五次关于美国衰落之争。
苏联卫星上天 美国踏上月球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卫星。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突然间在全国出现强烈的沮丧情绪。”同年11月3日,苏联发射了第二颗卫星,并将一只狗送入太空。1960年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还在抱怨,共产主义在世界的每一个领域都在稳步前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苏联卫星上天,这是美国遇到的严峻挑战,美国国内开始争论,美国是否正在走向衰落?华盛顿州参议员亨利·杰克逊甚至要求总统宣布“国耻民危周”,阿肯色州的富布赖特认为,美国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已涉及到美国社会的“根本”。这次美国衰落之争的主要影响是,在肯尼迪总统领导下,美 国 在 空 间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进 展 。1961年5月,在宇航员小艾伦·B·谢泼德完成美国第一次绕轨道不满一周的飞行后不久,肯尼迪要求国会着手制定“阿波罗计划”。参与实施这一计划的有成千上万名科学家、120所大学、研究机构和2万多生产企业,实际参与者达400万人,在科研人员中华人占1/3以上。美国举国上下参与和支持实施的登月计划被称为“管理学的革命”案例之一。
1969年7月20日下午3时17分,在美国休斯敦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人们听到了“阿波罗”11号飞船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从月球传回的两句话:“这里是静海。飞鹰号已经着陆。”12秒钟之后,世界各地的数十亿人得知这一消息证明:美国超过苏联而在空间探测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利用汇率手段 日本跌入圈套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派特种部队进驻越南。据统计,越南战争期间(1964-1972)美国军费开发超过2 5 0 0亿 美 元 , 占 美 国GD P的12%,6万美国士兵死亡,30多万士兵受伤,1970年美国经济陷于停滞,1971年出现20世纪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
1971年7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向新闻界介绍情况时说:“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 时 , 今 天 世 界 上 有 五 大 力 量 中心。”他提醒美国人民:“现在,让我们看看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美国运用汇率武器,成功地击溃了日本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威胁,有效地应对了美国遇到的这次挑战。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这被称为“尼克松冲击”。美国完全抛弃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强化了美元霸权地位。美元与黄金脱钩特别是美元贬值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所谓“滞胀”困境。1985年9月22日西方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纽约广场饭店会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为日本扩大对外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日本在国内大炒股票和房地产的同时,掀起了全球出击、“购买美国”的狂热。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其中对美国投资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投资额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每年1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180亿美元。日本代一保险公司买下花旗银行在纽约总部的大部分资产,索尼公司于1989年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电影业巨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投资者在美国购买的不动产占美国不动产总量的10%。1991年出版《即将与日本发生战争》一书作者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头号敌人已是日本。与此相呼应,美国媒体普遍刊载“日本威胁说”等文章,宣称比苏联更可怕的是日本的经济侵略。克林顿交给《日本第一》一书作者、哈佛大学教授艾兹拉·伯肯鲁一个任务,让其研究如何不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表示,决不能让日本成为冷战后的赢家。
汇率战并未改变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地位,直到2002年,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仍达609 .9亿美元,占日本外贸顺差总额794 .2亿美元的80 .9%。但是,美国运用汇率武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整体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历“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仍在谷底徘徊。如今,日本已经不是争世界第一,而是与美国整体经济差距重新拉大。
实施星球大战 耗尽苏联能量
俄 罗 斯 总 理 普 京 曾 将 苏 联 在1991年解体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2011年8月17日在接受英国《卫报》独家专访时列出了至少5个失误,不仅导致他本人的下台,还造成苏联解体。西班牙《起义报》10月1日刊登法国《外交世界》月刊前主编拉斯内特题为《新的“世界体系”向多极化发展》的文章指出:当年,美国强行把苏联拖入军备竞赛,耗尽了苏联的实力,最终导致其土崩瓦解。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曾参与策划瓦解其他国家的施魏策尔在《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介绍,1981年初里根入主白宫后立即与美国安全委员会和内阁中少数要员制定了搞垮苏联的战略和政策。3月26日,里根总统在日记中写道:“苏联经济汇报会。他们的境况极其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切断对他们的信贷,他们就不得不呼喊‘大叔’,不然就得挨饿。”苏联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由于油价上涨,从1973年到1982年,苏联石油出口增加不到一倍,而收入增加了14倍。198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凯西到中东和西欧,以供应武器为条件说服主要产 油 国 增 加 产 量 、 降 低 油 价 。 到1986年8月,国际市场油价从1980年11月每桶57 .17美元降至每桶7.9美元。油价下跌大大加剧苏联的经济困难。1983年3月23日,里根提出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从1986年到1990年,苏联军费开支年均增长8%,几乎是国 民 收 入 增 长 的 两 倍 , 曾 达 到 占G D P1/4难以承受的水平。曾任苏联外长的别斯梅尔特内赫指出,美苏军备竞赛加速了苏联衰落,苏联将军卡卢金认为,美国实施搞垮苏联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美国花费数万亿美元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在国内大幅度降低富人税率,实施被称为“劫贫济富”的税收政策,导致财政赤字急剧增加。里根在位8年期间,财政赤字达到13387亿美元,超过从美国建国到1980年206年财政赤字之和。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1987年出版《大国的兴衰》一书,其中一节是“相对衰落的美国”。美国是否衰落?在美国又一次引起争论。美苏区别之一是如何对待经济结构调整。从1964年起,苏联领导层已把改革束之高阁,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后,苏联领导完全高枕无忧了,1973年苏联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美国中央情报局向里根提供的资料显示,苏联军工技术的50%是从西方获得的并越来越多依赖从西方进口消费品。里根在1983年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经过官员和专家们一年半的调查研究,里根政府明确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八年期间,美国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从1991年3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十字路口 两种前景
2001年9月11日,美国金融和经济中心纽约与政治中心华盛顿遭到恐怖袭击。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003年9月14日刊登该报撰稿人劳拉·塞科尔题为《那种沉沦的感觉》一文认为,“9·11”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对于美国经济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如此。文章介绍曾任克林顿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查尔斯·库普钱2002年10月出版《美国时代的终结》一书中的看法:“从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的行为,可以明显看出美国现在无法找到停靠的归所而四处漂泊。”法国《回声报》2011年9月5日刊登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特别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题为《“9·11”与“美国世纪”的终结》的文章认为:“2001年9月11日或许是一个历史时刻,它并不是新世纪的开始,而是‘美国世纪’终结的开始。”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12月延续到2009年7月持续18个月的美国经济衰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重的一次经济衰退。“美国衰落论”进一步盛行。美国学者法里赫·扎卡里亚2008年出版的《后美国世界》一书中写道,世界在过去500年内曾经发生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开始的美国的崛起,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当代世界正在经历现代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权力转移,世界历史正迈进一个多元势力共同支撑的“后美国时代”。但扎卡里亚反复强调,“后美国世界”不是一个美国衰落的世界,而是一个“他者崛起”(theriseof therest)的 世 界 。 美 国 《 外 交 政 策 》 杂 志2011年1/2月号刊登英国《金融时报》专栏记者迪恩·拉赫曼题为《重新思考“美国衰落”》一文认为,受中国的潜在优势全面且突出、美国自身优势日益削弱、全球化发展偏离美国的意志等因素的影响,“美国衰落”很可能成为现实。美国《纽约时报》2011年8月7日刊登托马斯·弗里德曼题为《共赢还是共输》的文章认为,美国正在经历“缓慢衰落”“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最可怕的衰落———一种缓慢的衰落,慢到我们可以不断地欺骗自己说,只要未来与过去大抵差不多,就根本没有必要实施改革。”
美国公共事务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实力的未来》一书中认为,把21世纪大国权力更迭简单描述为传统霸权的衰落是不准确的,美国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强大。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不会看到一个“后美国世界”的出现。美国《华尔街日报》2011年7月2日刊登美国巴德学院教授沃尔特·米德题为《未来依然属于美国》的文章认为,面对21世纪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优势来抓住机遇或处理危机。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形势有利,意识形态气候回暖,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美国的影响力将更大。新加坡《海峡时报》2010年5月17日介绍,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预计,后美国时代可能还需要30-50年。中国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都无法与美国相比,购买力也与美国相差甚远。在30、40甚至50年时间里,东盟将从美国而不是中国获得更大利益。
《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9月16日-22日一期刊登纪念“9·11”十周年访谈文章介绍了几位学者的观点,其中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何泰德·卡彭特认为:美国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它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前进。笔者认同这种看法,美国是走向衰落还是保持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关键在于美国能否调整对内对外战略和政策,特别是能否在科技、体制和政策等领域再次率先有所创新和突破。
美国衰落之争的启示
综观美国235年历史,美国国内的忧患意识甚至危机感就不曾中断过。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甚至危机感,推动美国科技、体制和政策不断创新和改革。美国衰落之争为其他大国如何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提供了几点宝贵的启示。
忧患意识甚至危机感
奥巴马总统2009年就职演讲中说:“现在我们都深知,我们身处危机之中。”不仅政治家有忧患意识甚至危机感,而且学者、媒体人和包括移民在内的美国广大群众能够协力应对风险和挑战。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离开白宫11年后在2011年11月推出《重返工作》新著,他在声明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热爱祖国,对我们的未来感到忧虑。”学者们争论美国是否衰落重点也是为政府如何应对挑战出谋划策。扎卡里亚新著《后美国世界》的着眼点是如何应对“他者的崛起”,如何在一个权力日益分散的国际社会中继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扎卡里亚认为,只要美国应对得当,这次权力转移仍将首先有利于美国。约瑟夫·奈在《实力的未来》一书中建议:美国需要构建将软、硬实力资源有机结合的“巧实力”战略。
托马斯·弗里德曼2011年8月7日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共赢还是共输》的文章建议:“我们需要帮助民众去杠杆化,削减某些开支,增加某些税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并且以此作为国家复兴的综合战略。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计划单靠一党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国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通常会采取的集体行动。我们越是早些团结起来,效果就越好。”
2011年9月17日开始的反华尔街活动,到10月8日已经蔓延到波士顿和华盛顿,从“占领华尔街”到“占领华盛顿”,抗议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这次美国的群众抗议活动,矛头主要指向少数富豪的贪婪和腐败。抗议者敦促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一些学者认为,这次抗议活动将推动政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
抓牢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
1850年,美国结束了完全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走上工业技术创新之路。电力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完成在美国。在美国,贝尔1876年发明了电话,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电灯,这些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电气化热潮,使人类迎来了“电气化世纪”,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1903年,美国在自行车行业工作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12马力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航空时代。自20世纪初以来,核武器、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首先在美国完成的。1946年美国制成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 N IA C,拉开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
100多年来,美国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原因是美国妥善解决了宏观协调与科技人员自由创新相结合的问题。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国家资源委员会的信中强调,科学研究是“最伟大的国家资源之一,联邦政府在鼓励支持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要重新考虑。”1943年6月,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扩展为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万尼瓦尔·布什为主席。1944年11月17日,罗斯福总统致信布什,要求他研究如何把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战时的经验“用在未来和平的日子里,增进国民的健康、创立新的企业并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准。”在由杰出的科学家所组成的四个顾问委员会的协助下,布什主持起草的《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于1945年7月19日发表,“报告”试图在政府支持、资助科学和保障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试图在国家与科学家之间、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协约。政府有效宏观协调和保障科技人员自由探索的科学研发环境,吸引大批科学家流向美国。1942年8月美国开始实施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工程”,在研究设计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实验室共设七个研究部,这些部门都由移居美国的欧洲著名科学家领导。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0年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全球62%的“明星科学家”集中在美国,仍有大批精英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
适时调整体制和政策
美国人不止一次担忧国家实力衰落,但都没有发生。扎卡里亚认为,原因在于美国体制富于灵活性,善于应变,能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恢复实力,阻止了美国走向衰落。
1929年美国爆发大危机后,民主党人罗斯福在竞选期间,指责“垄断限制了各种机会”,把政府看做是希望所在。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施“新政”的核心内容是加强政府干预,率先实现了政府干预(“有形的手”)与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相辅相成,新政的基本精神被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采纳并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
1980年共和党人里根在大选期间把批评指向政府,执政后鼓吹自由化,要求结束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导致垄断进一步加强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从1988年到1998年,铁路行业五大公司占有市场份额从59%提高到76%,五大百货公司占有市场份额从46.5%升至75%,波音公司并购麦道公司后几乎独霸美国飞机制造领域市场。到2000年,1%最富家庭支配着全国财富的近40%,而40%贫困家庭拥有的财富仅占0.2%。
在美国深陷经济衰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下降的形势下,奥巴马抓住机遇,高举“变革”大旗,赢得大选的胜利。但是,奥巴马执政三年的成就不大,债务急剧增加,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美国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奥巴马能否获取连任,继续进行变革?或者在2012年大选中出现一位罗斯福式的政治家,扭转乾坤?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是走向衰落还是继续保持超级大国地位。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长久
3、英媒:美帝国崛起迅速衰落更快
2011年09月05日 11:01:18
来源: 新华国际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日前发表题为“美帝国的迅速崛起和更迅速的衰落”文章,以下为主要内容:
正如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失去世界主宰的地位,在一段短暂得惊人的时期后,权力再次转移。
二战后接近巅峰状态
历史加速发展,就像人的衰老也会加速。我可以解释自己有生之年历史上发生的六七次重大转变。我生于1928年。当时,帝国的力量对比使英国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美国是工业领袖,但大英帝国是最伟大的强国,地球上每六个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英国国旗下。
然而,金融力量已经转移到大西洋的另一边。1931年,美国经济被大萧条削弱,英国被迫脱离金本位制而让英镑浮动。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当时,英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帝国。美国崛起为占统治地位的金融力量,德国则要求支配欧洲。
二战彻底改变了这种格局。美国接替大英帝国的角色成为世界警察。美国是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强国,同时又通过好莱坞逐渐在文化上取得统治地位。
1931年,不同的强国都在不同领域要求领导地位,但美国成为最大的世界强国。世界都指望美国的领导,而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这三任总统也提供了这样的领导能力。
1951年,我首次访问美国,当时的美国接近巅峰状态。对于一个来自英国的年轻旅行者来说,那里与战后的欧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机会。
我应邀参加在美国大学的巡回辩论赛。我只记得一场辩论:我们争论的是美国霸权不可能永远延续的历史理由。我们对权力轮换法则的描述不太受欢迎:它似乎不现实。身为一个英国青年在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华盛顿就像一个英国青年在凯撒时代的罗马。这是可见的权力———而且伴随着似乎取之不竭的财富。
霸权地位短暂得惊人
此一时彼一时。美国的优势不再像过去那么强大、体现的领域也不像过去那么多。不错,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军事强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能够打一场世界大战。但是,美国在打小规模战争时不那么突出,而且缺乏使自己不战而胜的关键实力。
美国的霸权地位短暂得惊人。这其实始于1941年华盛顿加入二战:珍珠港事件带来美国霸权的高潮阶段。美国经济第一的位置预计将在2020年结束,普遍认为中国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现代帝国的确似乎越来越短。希特勒希望千秋万代的帝国只持续了12年。法国预言家诺斯特拉达穆斯预测,大英帝国将持续300年。照我看没这么长,从1688年的不流血革命开始直至1913年一战前的最后一年。这样算来,英国的优势地位持续了225年,中间只被拿破仑和失去在美国的殖民地所打断。但是,这仍然使大英帝国领先于美国:2 2 5年对7 9年。当前这个时代的新兴强国是中国,中国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金融储备。
中国经济的增长依靠出口,而美国的繁荣靠中国持有美债的增长来维持。两国遵从同样的金融模式。就算一个国家想要放弃这项政策,那几乎也是不可能的。美国和中国因贸易和经济增长上的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对世界和平或许有利。强国之间的战争(比如法德冲突)通常有关领土。中国和美国并不接壤。两国都不需要冒欧洲战争那样的风险。
从历史上看,中国并不喜欢鲁莽冒险。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套革命的思想体系,但它在中国被儒家思想所调和,后者从本质上说是保守的教条。2011年的情形和1931年相反。
1931年,英国在衰落,而美国在崛起。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衰退当中,美国在衰落,中国的财富、力量和领导地位则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