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 电子书 下载:什么是穴位,现代科学对于穴位结构的研究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59:37

什么是穴位,现代科学对于穴位结构的研究

1楼 发表于 2009-11-29 07:4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本帖最后由 无明 于 2009-11-29 07:47 编辑

什么是穴位,现代科学对于穴位结构的研究

               
(一)穴位结构的解剖学特点
        针刺进穴位后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不同穴位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利用现代解剖学方法从宏观方面对穴位进行的层次解剖、断面解剖等研究,初步证实了穴位同神经、血管、肌肉、肌腱之间的关系。
      1.穴位与神经(nerve):上海第一医学院对十二经324个穴位的解剖研究表明,其中323个穴位(占99.6%)均与周围神经有关。徐州学医学院的研究也证实,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神经主干者205穴(占56.8%),其中靠近皮神经主干者104穴(占38.8%),靠近深部神经主干者122穴(占33.8%);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个穴位的解剖观察表明,针刺进穴位后直接刺中神经干者152穴(占49.19%),针旁0.5厘米内有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说明十二经穴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穴位与非穴位比较,非穴位区神经干支比穴区较少。如Nakazo等对动物及人体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作光镜、电镜观察,并经计算机统计发现,两者神经纤维密度之比为7.22:5.26(约1.4倍)。穴区与非穴区比较,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包含的特异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得多。如Kellner曾对11个不同穴位进行过12000个组织学的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经穴部位是效应器和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一个感受器所支配的皮肤表面面积在穴区仅为2.80mm2,而非穴区为12.83mm2,两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2. 穴位与血管(包括血管壁上自主神经) 穴位与血管(bloodvessel)的关系也很密切,仅次于周围神经。如徐州医学院研究发现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动脉主干者58穴(占16.1%),靠近浅静脉干者87穴(占24.7%);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穴针下结构的观察也表明,针刺入穴位,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大连和福建医学院也有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穴位同血管分布间也有密切关系。
       对7条经脉上的295个穴位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主要穴位及其循行路线同神经和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的植物性神经丛支有密切关系。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区恰是腓总神经、胫深神经至胫前动脉血管支的汇合区;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发出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这些事实说明在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性神经之间的机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植物神经性效应往往伴同发生的原因之一。
       3.穴位与肌肉、肌腱 穴位的断面层次解剖发现,穴位处肌肉(muscle)、筋膜较肥厚且集中,人体55%穴位正位于肌肉群上,肌肉外包裹着深浅筋膜,针刺必须穿过筋膜到肌肉组织中,因而提出穴位即肌肉反应点。有人统计穴位分布和肌肉肌腱(muscletendon)的关系,结果发现占经穴总数62.5%的穴位是在肌肉分界处有神经干支进入的部位,符合古人认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观点;还有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加拿大的C. C.Gunn等(1976、1979)对70个穴位的研究也证明穴位的所在部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位于肌肉运动点上,这正是肌肉神经最接近皮肤的位点,对电刺激最敏感,此类穴位有35个,占研究穴位总数的1/2(如阳白、颊车、合谷、外关、曲池、三阴交及一些背俞穴);②位于躯体正中矢状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处的交点上,共14个穴位,如任、督二脉穴属此类型;③位于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共21个(如下关、晴明、风池、环跳、阳陵泉等)。此后Gunn又发现有些穴位位于肌-腱连接处。
      4.穴位的立体构筑 对穴位部位所进行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迄今没有找到目前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所见到的都是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故有学者提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 (three-dimensionalconstruction),与非穴位处相比,在已知组织的配布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相对特异性。采用CT断层扫描研究,发现三阴交穴的皮下组织,浅筋膜层的组织间隙均较小;肌肉、深筋膜层组织间隙较大,认为其软组织的厚薄在穴位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介于穴位局解与显微解剖之间的巨微解剖方法对足三里穴的血管网进行组织结构研究,发现通过穴区的小血管分支多,微血管相互交叉,相互吻合,形成致密毛细血管网。非穴区小血管仅呈树干样分支,多呈稀疏分布状态,证实足三里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TOP

无明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无明 当前离线
金币
1565  
最后登录
2011-1-31 
威望
75  
魅力
436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7-11-6 
阅读权限
90 
帖子
1142 
精华
积分
1565 
UID
15414 

分区版主

金币
1565  
最后登录
2011-1-31 
威望
75  
魅力
436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7-11-6 
阅读权限
90 
帖子
1142 
积分
1565 

2楼 发表于 2009-11-29 07:47 | 只看该作者 (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
       如果说用肉眼尚不足以发现穴位的特殊形态结构的话,用显微镜观察能否有所发现呢?尤其是在穴位局部产生针感并引起效应的点是否存在区别于周围组织的特殊结构形式呢?对此,国内外许多单位都结合针感,用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化学或形态结构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上对穴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使人们对穴位功能的形态学基础、针感与针刺效应的发生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1.穴位组织形态学(morphology)的一般特征 早期在人类新鲜尸体或拟定截肢的病人肢体上,对穴位及非穴位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研究发现穴区的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及血管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支或各种特殊感受器。但全身不同部位的穴位中,上述组织的种类、数量和组合形式差别很大。例如,指尖部穴位,在表皮的基层细胞之间有新月状或小环状游离神经末梢;真皮网状层有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和克劳终球,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有大量环层小体。在血管丛周围有粗、细两类纤维构成的神经丛伴行。足趾部穴位(如隐白、大敦等)镜下所见主要是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有毛部位的穴位下则以毛囊感受器和各种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麦氏小体、克氏终球、环层小体等多见。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则以肌梭、肌肉内的神经或血管较多。但耳穴内既能见到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尚见到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等。总结以上研究,用显微镜在穴区内所见到的主要是血管(包括血管壁神经丛)、游离神经末梢及穴位深部的多种感受器等已知结构,未见到新的可作为穴位或经络普遍特征的任何特殊结构,但是在同非穴区组织结构对比中发现,每个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和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而非穴区则否。例如合谷、内关等穴区内肌梭密度远较周围非穴区大;足三里穴区内压力感受器密度也较非穴区大得多。这些事实均表明,穴位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较非穴区组织内存在有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
      2.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在穴区内由浅层到深层全面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和特点,未能看到穴区和非穴区的明显差异。如果能把研究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集中到与针感有关的一个点的组织结构上,必然能使研究目标更加集中,其结论也将更加精确。
                      (1)穴位针感点的定位:为了探寻穴位中产生针感的确切部位,以判断或鉴定其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常用某些方法标记穴位得气部位。
     针感点定位方法:利用患者将要截肢的肢体,在手术及麻醉前针感反应尚正常时,针刺穴位,测定针感,同时设法将颜色标记留在产生针感处的组织里,待截肢后找出被标记的组织,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鉴定。目前通用的针感点标记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等。前二种是根据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原理设计的,后二种是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无害染料来进行标记的。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是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利用此原理在因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50u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待肢体被截下后,用1%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
       穴位针感点的分布:用蓝点法或改良蓝点法研究证明,穴位下针感点可存在于自皮肤到骨膜的各层组织中,但大多数分布在深层组织内。例如,1974年首先有人用蓝点法证实足三里等穴位的35个针感点均分布于深层组织中;也有人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感觉的方法研究了偏历穴等13个穴位中的30个针感点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6个针感点是在皮下结缔组织中,其余的均在深部组织内。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外膝眼等14个穴位的44个针感点,结果发现,11种不同性质的针感可分别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以及关节囊内、外的各种组织中,但深层组织内者约占90 %。
       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改变的结构和装置。感受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感受器就是外周感觉神经的末梢本身,如体表或组织内部与痛感受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是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再包绕一些特殊的结缔组织的被膜样结构,如分布在各种组织中与触压感受有关的环层小体。用改良蓝点法对足三里、内关等穴的16个针感点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在蓝点1~4平方毫米的范围内见到组织结构的比例为:神经束35.2%,游离神经末梢14.8%,肌梭4.5%,血管45.5%。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等穴的44个针感点周围1.8毫米直径范围内的组织结沟,发现神经干、支和小血管(管壁神经丛)为100%;游离神经末梢为54%,肌梭为37%左右。其中神经干、神经支、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与针感呈平行关系,这些事实表明穴位下的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有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如有人发现在针刺兔“足三里”引起肠蠕动增强的效应中,先后切断后肢的皮肤、肌肉、坐骨神经和股骨后,该针刺效应依然存在,只有切除该侧骼外动脉或用石炭酸在股动脉上环形涂沫一周后,该针刺效应即消失。病理检查证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可能是这一针刺效应的传入途径之一。组织化学的研究也证实穴区内小血管上确有植物神经纤维,其中有的属肽能神经纤维,它们与躯体神经及其游离末梢分支到血管的纤维相吻合,形成了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血管丛的汇合区,也可能是针刺穴位时产生针感反应的组织形态学基础。
       穴位所处环境与感受器种类的关系:不同穴位内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所含神经感受装置的种类也不同,究竟是哪种感受装置同针感性质有关,尚难以从形态学研究做出判断。不过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规律。通过形态学和穴位肌电,以及神经细束分离法等研究发现:在肌肉丰厚的穴位(如合谷、内关等)下,肌梭密集分布并同手下感有关;肌腱附近穴位(如昆仑、曲泽等)中主要是环层小体最多;肌与肌腱接头部的穴位(如承山)中心则以腱器管为主;头皮处穴位(百会、印堂、攒竹和丝竹空)中主要是游离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穴位(内外膝眼)则以露菲尼小体为主。可见同针感有关的神经装置,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认识穴位针刺时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也许会有所帮助。
     针感性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患者主诉的方法,以及直接刺激不同组织时产生的感觉与针感的对比研究发现,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到肌肉多引起酸胀感。同时还发现,同一神经干,当用手术器械碰它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酸感,手术刀分解它的鞘膜时又产生麻感,手搓它时产生重的感觉。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说明针感可产生于各种组织之中,但针刺作用于不同组织时产生的针感性质不同,但同一组织内,由于针刺手法不同(刺激方式及质和量不同)也可能引起不同性质的针感。这可能就是针刺不同穴位可能产生多种性质(酸、麻、胀、重等)针感的原因。针感除被试者的主诉外,还应包括施针者捻针时手下感,手下感产生与肌梭结构有密切关系。
     (3)穴位下的肥大细胞(mastcell):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结缔组织中,尤其以接受外来刺激较多部位的皮下及粘膜下层。它一般规律地排列在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在神经末梢、神经丛处大量聚集。肥大细胞胞质内布满异染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多种具有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组胺、肝素、5—HT、缓激肽等。在一定条件下,肥大细胞以脱颗粒形式释放这些活性物质到组织中发挥效应。在某些肥大细胞内还含有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它们是机体内调节性多肽,椐此有人认为肥大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关于穴位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已有不少报道。辽宁中医学院报道,截肢标本各穴区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存在,呈弥漫散在或成群分布。有研究表明,人体主要穴位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位多,多沿经络线走行方向的小血管、神经束分布。有作者取人体上下肢30个穴位,对其结缔组织浅深层的肥大细胞进行了观察,深层中心区肥大细胞呈梭形密集成群,与周边比较有显著差异;浅层单个存在,数量少,与非穴区比较无显著差别。深层穴区CGMP显色反应强,CAMP显色反应弱,而非穴区显色差别不明显,由此说明穴区肥大细胞代谢旺盛。
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数量和形态有一定影响,如有人观察到针刺诱导20分钟后,大鼠“足三里”穴深层筋膜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针刺或电刺激可观察到大鼠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用电镜对电针后穴位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也发现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活性物质。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如乙醛酸诱发组胺产生荧光)观察到电针后肥大细胞荧光减弱或消失,提示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主要是组胺类物质。上述物质作用于血管及结缔组织中的植物神经末梢及间质细胞,有扩张毛细血管及静脉作用,并有可能使血管内皮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导致经穴皮丘带出现。近期有人发现人皮肤真皮深层SP样轴突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触突联接。穴位受到刺激兴奋了支配该穴位的神经末梢,一方面有冲动直接传入中枢,产生针感。与此同时还经轴突反射在轴突分支末梢释放SP,进而诱发邻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弥散到相邻节段的神经末梢,再次引起其兴奋传入,由此反复进行,形成外周神经末梢跨节段信号传递。该现象被认为是产生循经感传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由此提示穴位肥大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针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穴位形态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进行中:如①采用大体、巨微、超微解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穴位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探讨穴位的“立体构筑”;②从组织与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与经穴相应区域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液晶物质等表现,从细胞分子水平、离子通道等角度探讨穴位的结构;③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穴区灌流等方法检测针刺穴位下微量物质变化,探讨穴位下分子事件的发生及与脏腑机能变化的关系; ④用电生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及微量元素示踪、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寻求穴位与脏腑之间反射弧的联系途径等。上述研究在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及阐明穴位结构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TOP

廖荣伟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廖荣伟 当前离线
金币
5248  
最后登录
2010-7-8 
威望
20  
魅力
14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9-8-10 
阅读权限
50 
帖子
144 
精华
积分
5248 
UID
29091 

高级会员

金币
5248  
最后登录
2010-7-8 
威望
20  
魅力
14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9-8-10 
阅读权限
50 
帖子
144 
积分
5248 
3楼 发表于 2009-11-29 1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廖荣伟 于 2009-11-29 16:46 编辑

古人言:经穴者,非返观内视,不可以知其道道也!中医有着系统的教育方法,再说过去学习经络穴道也没有现在种种的先进手段。。。
    “经络者,行气血。”气如何生,血如何生?气血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现?又是如何络四肢,连脏腑的?气血的变化就能反映疾病的变化。。。如果用解剖的方法来说明经穴的实质,那么“气”的形态就没办法说明了,因为死人是没有“气”的!
     版主您用心良苦!可是正因为中医教学西化,一直用解剖的方式来教中医经络学,才致现在无数的中医学子对经络似懂非懂!毕业后用于临床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后由于疗效不佳而放弃中医者,比比皆是!可惜啊。。。
     本人学医是家传,早年从气功入门,并不是科班出身,在这里大言不惭,实在不应该!但真的不愿意看到中医路子再这样走下去,所以。。。有不是之处,恳请原谅!
     过去我练气功时(学医前),常常感觉到有一股气流沿着不同的路线游走,时常有一些地方莫明其妙的跳动,偶尔关元穴(丹田)处灼热或如大浪翻滚,有时还能看到身上发出种种奇光异彩。。。后来师父告诉我,这就是气!气是沿着经络行走的,跳动的地方便是“穴”;何为穴?洞也,由洞进去,便是隧道(经络)。。。
     穴者,如水谭,如深渊。。。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气至而动,所以跳动也!又可能通道受阻,大气来冲(通)之,故亦能跳也!
     就在这个月的一天,我处有一病人,也曾练过几年气功,我给她用针的同时,给她发功辅助治疗。起针后聊天时,她告诉我说,刚才她看到了她自已左腿的骨头,还有血管,和血液在流动!历历在目,一点都不含糊!当时她是闭着眼睛的,这就是--------返观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