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呼吸对睡眠有效:文盲老太和于丹教授哪个的国学更正宗 - Qz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08:20



文盲老太和于丹教授哪个的国学更正宗
   

这几年,似乎于丹教授成了传统文化的教母,大学讲坛上,一级出版机构和媒体,似乎论语与孔子的关系,远不及和于丹的关系一般。趁着长假,拜读了著名杂文家李建永(南牧马)的新作《母亲辞典》,以往没有读到的篇章此次得以补齐,心中的牵念与遗憾终得落实。掩卷沉思,依然留香扑鼻。

《母亲辞典》对当今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和方式的可行性与效果提出了追问,促使人们反思一系列问题:鸿篇巨制的国学著作与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哪个与人的优良品行养成更有关系?国学是为了养成个人健全的身心体魄、良善的婚姻家庭观念和淳朴道德,还是故作玄虚的张狂、勾心斗角的谋略,抑或维护某种既得利益、膨胀某种需要、掩饰某种虚弱?是埋头苦读研习典籍还是包装炒作大红大紫?

建永兄的新作就对解释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母亲辞典》的开场白说:“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我的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但她却能随口说出许多富有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俗谚。”这些谚语之于家教的作用,正如《母亲辞典》里的一条所说:“父母一言一行,儿女受用终生。”只不过到他这里,读过大学的小猫对不识字的老猫的猫经开始了典籍注释。建永兄每天一大早从通州梨园倒坐车到土桥,就为找个座位阅读。十几年的耙梳追寻,终成沉稳持重的典籍,完成了父母辈到自己之间一种文化现象的代际升华。

《母亲辞典》除了对先祖保健养生、风俗人情来龙去脉的追寻和解说,警句和善意提醒尤为精彩。“从小无志,到老无奇”、“自大一点臭”、“好手不如合手”、“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交友如立千秋业”、“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一个炕上不睡两种人”、“满载的金银填不满烟花巷”、“省吃俭用免求人”、“每于退让见英雄”、“好汉跌倒怨自己”、“跟心不放心,放心不跟心”、“千臭万臭马屁不臭”、“前悔容易后悔难”……这些土得掉渣的说道,读来让人有被惊醒或被抓了心的感觉的谚语,更是具有隽永价值,值得终生铭记。

建永兄的学习和生活,就是母亲谚语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完美结合。嫂夫人娴熟秀雅,北大尖子生的掌珠聪慧收敛。建永兄孝敬父母,疼爱兄弟姐妹,大家小家琴瑟和谐。他说:女人和钱财上我是绝对不会栽的。男人不在这两处栽,还有多少地方可栽?

我俩在西单一家老字号里吃羊肉泡馍,他说给女儿买了漂亮衣服,鼓励谈恋爱。我说这就对了,该干嘛时就该干嘛,名也罢利也罢,都比不上美满健康的家庭生活。人生就是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的过程,其他云里雾里的,都是些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劳什子。爱读书,勤劳作,扶老携幼,克己宽厚,身体健康,就是美满幸福的人生。个人如此,家即安宁,国即安宁,何用圣人理论武装?国学又能算个什么东西?把玩卖弄下得了。仅仅如此。

对笑,继续吃。

笔者对文学没有造诣,就是学习之后涂鸦几句,著名作家和学者们的评价,必然更为得体。现摘几段:

从维熙(著名作家):

建永用“草根”的意识,以平民之笔墨,用几年时间将其编织成这部《母亲辞典》,让传统的国学与流传于民间民谣民谚进行对接,在弘扬中华国学中填补国学之圆,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雷达(著名评论家):

《母亲词典》是一个首创,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我没有想到作者断续用了十年的心力,潜心搜集和研究谚语,写成了这样一部对谚语进行重新挖掘相关语义并加以主体化的现代意义的再阐释的著作。这部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扩大精神资源,除了向传统资源,外来思想资源,革命思想资源汲取营养,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向民间文化汲取资源,而谚语正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作者所做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收集谚语,而是开掘谚语的文化意义,潜在意义,相关意义,现实意义。这就与现实生活打通了。民间文化资源被人遗忘得太久了,现在“突然发现”了!正因为《母亲词典》汲取了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营养,故对读者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李辉(著名作家、学者):

《母亲词典》的价值就在于,尊重文化本体,深入研究解读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里面的”东西;以前人们并没太留意它的丰富性,而现在建永正在做这项有意义的工作。《母亲词典》既是建永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

   柳萌(著名作家):

建永以《母亲词典》的形式,把口头的民间谚语,以文学笔法编写成书,无论是对当下还是未来,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部小百科式的“谚语大全”。它在一定程度上充填了图书品种空白。

 张耀铭(《新华文摘》总编辑):

 书名大气,底蕴深厚;体例独特,构思巧妙;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寇日明(中国再保险集团副总裁、理学博士): 

《母亲词典》确是一本有利于身心的好书。既养心,又养生;既说情,又说理;既劝学,又劝善。

 焦加(《中国青年报》评论员、著名杂文家):

《母亲词典》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文化含量。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都是干货,没有注水。许多词条通篇用格言写成,不仅题目来自谚语,行文也充斥着谚语。许多谚语直接来自民间,是第一手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又将其放在丰厚的文化背景上加以观照,所以揭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韩小蕙(《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编、著名作家):

民俗与典籍相衔,传统与现代相接。 提升了民谚的文化地位。 强化了古籍的生命力。 直抒胸臆地袒陈个人世界观。 书名独特且有来历。

 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理论处处长、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全书以二十四节气贯之,以谚语经纬之。字里行间大量引用流传深广的谚语、俗语,琅琅上口,精辟深刻。作品语言的精炼与其对谚语俗语的巧妙运用相关,也与作者的精心打磨修饰有关。在章节、段落间,作者处处引经据典,博采古今诗词歌赋,风趣掌故,使文字生气盎然,引人入胜。书的题旨在于教诲引导,但面目亲切蔼如,毫无生硬矫作,令人亲近。这样的语言风格感觉就像是一位岁月沧桑长者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导。因此,这是一部有益、有用、值得收藏、可以推荐给青少年和子孙们阅读的智慧书、哲理书、童蒙书、励志书、人生教科书。全书信息、内容丰厚,同时又是一部风俗、民俗、文化普及读物,囊括人生百态浓缩社会万象的百科。作者的文笔晓畅凝练,生动有趣,作品内涵深蕴,同时可被视为一部优美的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