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老师写一封信:再登武定狮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53:45
国防战士803
国防战士803的个人空间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再登武定狮山

热度 1已有 104 次阅读 2011-11-16 13:43 |关键词:center 武定

 

再登武定狮山

 

 

       从黑井古镇一路颠簸,我又来到了阔别二十余年的武定。吃过垂涎已久的菌子火锅,我便盘算着再到狮子山一游,我第一次游狮山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是云南武警部队推荐到云南日报学习的一名学员,有幸随报社老领导李鉴钊到过狮子山。

       武定狮山被誉为西南第一山,不仅是这里的山水秀丽,还因为狮子山和建文帝之间的一段奇人轶事。说是明朝建文皇帝在“靖难兵变”之后流落西南,到狮子山正续禅寺住了一段时间。至今,狮山禅寺的山门前还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明朝那些事儿乱麻麻的,我不想去考证它的真伪。到狮山去释放一下我压抑已久的心情倒是真的。我和武定的朋友缓步登上通往狮山续禅寺的幽径,两旁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树叶青翠欲滴,一股清凉之意油然而生。

      大约半小时的功夫,续禅寺终于雄壮威严地站在我眼前。4000多平方米的殿宇建筑,寺内外随处可见百年古树,奇花异草。这么一个清幽静雅之处,想必建文帝定是乐不思明。
  那幅烂熟于心的匾联,真真切切的再一次扑入我的眼中。反复念读,细细品嚼,我的眼泪就差点流下来。朱允炆21岁登典成为大明第二代皇帝,仅仅四年,便使暴虐的大明帝国闪出一丝具有人性曙光。但是永乐打败了建文,也就是叔叔打败了侄子,凶残打败了善良。这种凄惨的故事,中国历史上已经上演很多次,在我们西双版纳古代的部落王国争斗中也有这样的故事,同行的武定友人也说,当年武定土司府内有婆媳两个也曾为继承土司王位而斗得天昏地暗,每每听到这些故事我就会感到无限哀怅,唉,都是让权力闹的啊,当年李鉴钊老人还不是因为一首小诗就被小人整了的,其实所有的一切,转眼就是过眼云烟。当年狮山,朱允炆黄袍褪下僧袍加身,当时他的心,定是沉静如水。只是到了晚年,他还是有了思乡、思京之意,重整山河之情。有诗为证: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云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据说一位官员看这首诗以后,非常不舒服,曾动议要将其铲除,其实这又何必呢?不单武定狮山有这首诗,贵州长顺白云山白云寺有这首诗,陕西省南郑县挂榜崖遗迹也写有和这一模一样的天书。一系列的建文帝遗迹,隐约能让人感受到600年前一个逊国皇帝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或许,这天书是号召部众东山再起的一纸号令,或许,是某一天他给失散属下的“留言”……不管它是什么,它在此地已经几百年了,就不要再动它了,惊了建文帝的驾反而不好。

       也许是进入景区要交门票钱,普通百姓进不来,所以寺里人很少,只有一个守庙的老奶奶见我在功德箱里放了钱,便很和气的对我说:“捐了功德可以在‘功德簿’上登记”。武定友人说,在寺院的旁边还有个牡丹园,我决定去看看。武定友人说,在寺院的旁边还有个牡丹园,我决定去看看。迎着幽幽的暗香,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高架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这里池水荡漾,烟柳低垂,绿丛波光之间隐隐露出亭榭楼台,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园,让人疑心是否已置身飞花流翠的江南水乡。当我们穿过长廊,就到了牡丹园。牡丹园共培植牡丹4万余株,品种百余,园中还有一株白色牡丹,传说是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亲手植种,历经500余年沧桑,仍长开不败。此花花径达28厘米,被喻为“中国牡丹之最”。

     我到时花期已经早过,我无法亲睹狮山牡丹艳冠群芳,国色天香的风采了。我只看到些正待来年开放的花苞和几株还未开败的菊花,秋天的阳光下,牡丹花的枝头已经慢慢的长出新芽,有的已经结出花苞,它们和园内那一尊汉白玉雕成的牡丹仙子雕像一样,双目含情又略带忧伤,似企盼、似哀怨,引人无限遐思,我想它们是在等待春天吧。。

       相传,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仓皇逃出京城,随行属下纷纷逃离,最后只剩一清丽姑娘相伴,建文帝深为感动。孰料一路跋山涉水,姑娘双脚溃烂无法行走。为了不影响建文帝,姑娘终触石自尽。她死后坟上竟然长出一株花冠硕大、花瓣白润的牡丹。为了答谢红颜知己,建文帝怀揣此花,脚登芒鞋,千里迢迢带到云南的武定狮山,亲手种植,每逢花开,他便在旁精心呵护、寸步不离。数百年来此花来一直芳泽如斯,盛开不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琼台月下逢”。诗仙李白对牡丹的赞赏,令后世无数才俊为之倾倒。牡丹,贵为群花之首,以它神韵非凡、美轮美奂的气质受到人们的钟爱。我听河南的朋友讲过,洛阳牡丹艳动京城,名扬四海的故事。我在武定狮子山虽未欣赏到牡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的风采,然而,这未开的花却带给我许多心灵的震撼、我已经领略到牡丹无穷魅力了。不是吗?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花明年还会开的,人的时运也会有好转的时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建文皇帝和牡丹仙子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给狮山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凄美。联想起传说中的建文皇帝被迫云游四方,牡丹花神不畏权贵、被武则天贬到洛阳的神话,我突然领悟到什么。我年轻时游狮山不过是走马观花,而这次来却是真心来、真心游,真心悟,我悟出建文皇帝对人生的无奈,我悟出了花红数日的牡丹之所以有众香国里最娇艳的外表,更有纯洁高贵的气质,是它历无数经贫寒、曲折的结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如这狮山的牡丹,寒冬来时,韬光养晦,等待一夜春风来,自是国色天香竞一流!行走在牡丹园中,我恍恍惚惚,似乎看到了绽放的牡丹花,一片片、一簇簇竞相吐艳怒放,异香扑鼻,引无数蜂蝶翩翩而至,姹紫嫣红、灿若锦屏;或高贵典雅、或清丽素淡、或低首含羞,或笑容灿烂……。它们是那么美,是那么气韵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