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败的耽美宠文:太极拳的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32:35
太极拳的定位2011/8/24 04:47 作者: 纵横四海 浏览次数: 1279 共有评论数: 6 【论坛浏览】作者:二水居士回顾近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从杨露禅从学陈长兴、武禹襄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原本只流传于陈沟族人之内的武术形式,开始藉“太极拳”之名,得以“借壳上市”,并且经过杨家三代人的努力,“...作者:二水居士


回顾近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从杨露禅从学陈长兴、武禹襄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原本只流传于陈沟族人之内的武术形式,开始藉“太极拳”之名,得以“借壳上市”,并且经过杨家三代人的努力,“太极拳”开始传遍大江南北。而今,经过各派太极拳前辈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拥有近一亿太极拳爱好者。有识之士,已经强烈意识到了数字背后的危机感。本次会议的议题:“武术(太极拳)走向国际,现状与对策”,这显然就是直面危机,而未雨绸缪。二水不揣浅陋,想就太极拳的“定位”问题,谈些看法,望前辈和老师指謬。



一、不同历史时期太极拳的定位:

定位,是一个营销广告界的专用术语。是美国营销专家埃尔.列斯、杰科.特罗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定位,不是要对产品做什么修改,定位是对产品,在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理所当然的位置。也就是说,定位能使该产品在潜在客户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当仁不让的位置,从而使该产品树立起独特有利的地位,并且形成强势的核心竞争力。

太极拳,作为一项独特的“产品”,从杨家三代推广开始,自觉不自觉的在运用着“定位”这种高级的营销手段。

杨禄禅,学得时人称之为绵拳或陈家拳之后,返回故里,以授拳为业,永年儒生澄清、汝清、河清武家昆仲三人随之学拳。武汝清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后荐杨禄禅到京城授拳。武澄清于咸丰二年(1852年)得中咸丰壬子章鋆榜恩科进士,授职舞阳知县。时年,武禹襄奉母命赴舞阳省兄,从舞阳某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从此,无意仕进,醉心于太极拳。武家昆仲承王宗岳余绪,显微阐幽。从此,这种原本称之为绵拳、跑捶或陈家拳的武术形式,得以藉“太极拳”之名,而“借壳上市”。时值满清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太平军已抵长江沿岸,登基不久的咸丰帝,面对重大事件无所决策,迷于酒色,荒废朝政。而身处危机之外的儒生,依然是尊崇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从李亦畲手抄的老三本《王宗岳拳论》的文字来分析,“意气君来骨肉臣”、“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立身须中正不偏”、“气以直养而无害”等,字里行间,随处可见知识分子君臣纲常、安身立命、正心养气的理念。也由此可见,陈家拳或绵拳,从一开始被冠之以“太极拳”之后,就已被明确定位在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层面上了。“太极拳,修身养性”,这一鲜明而得体的定位,为这位来自永年乡间没有读过书的杨露禅,日后在京城授拳,而倍受知识界的推崇创造了条件。

1866年,杨露禅经武汝清举荐到京城授拳后。此时的清王朝,饱受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战火,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母子同治”的清皇朝,开始顺应时势,一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开海禁,办洋务,兴办新式工业,创办新式军队,另一方面,不甘心全盘的西化,企图以夷制夷,以传统势力来牵制洋务势力,从而稳固深宫的垂帘与集权。摇摇欲坠的清廷,得以暂时的喘息,迎来了为期十来年的所谓“同治中兴”。洋务期间,面对“西学东渐”之风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大肆侵袭,传统文化显得不堪一击,巍巍大中华,甚至连皇者自尊,都被西方文明的枪炮打得稀巴烂。傲慢的慈禧也开始学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显然是传统文化在面对被全盘西化时,所做的最后的抵抗。这个口号之下,蕴含着当时知识分子内心复兴儒学价值观及礼制纲常制度的伟大理想。此时,一种被冠之 “太极”之名的武术形式,被当做是圣人之学,藉以慰藉国人脆弱的心。皇宫贵族、达官贵人于是群响众应。成稿于其时的《杨氏太极拳谱》中《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等文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拳论的捉刀者,他们的内心有着明确的政治主张与抱负。从存世的几本《杨氏太极拳谱》来看,文字虽多衍讹,但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耳提面命、谆谆嘱咐的十六字心法。这在他们看来,象是华夏文明的火种盒,关乎天下苍生,家国命运。而太极拳生逢其时,正担纲起承载圣人之道的道器。这便是太极拳在京城传授期间明确的市场定位。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袁氏当国后,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有识之士所不容,人们意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才能普及民主共和思想,进而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因此,全国上下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激进的革命者,在“文学革命”的大旗之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甚至还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不甘心彻底被西化的人们,还是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赖以自尊自信的“国粹”。太极拳,于是又被当做是“尽美尽善之体育”,被赋予了“强种强国”的重任,很多人企望通过太极拳来改变中国人的“品种”。而身处孤岛租界的人们,太极拳又被当做是夹缝中求生存,游刃有余的“养生之道”。

北伐胜利后,百废待兴,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短时期内,经济国力得以长足发展。在以肃清官员腐朽生活方式为宗旨的“新生活运动”中,太极拳被时任总统蒋介石奉为“自强之道”(蒋介石题姜容樵、姚馥春《太极拳讲义》),同期,蒋介石又为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题写“锻錬身心”,为黄元秀《太极大要》题写“自强不息”。一位总统,为太极拳三次题字,太极拳之于党国的意义,也可想而知了。民国黄金十年中,太极拳以“自强不息”的君子之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盛世”。以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郝月如、陈子明等为代表的各派太极拳家,纷纷在这“黄金盛世”中,展现太极拳的魅力。

解放初期,全国卫生条件极其低下,瘟神四起,于是,政府开始想通过国民自身的锻炼来改变体质。于是,太极拳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罗普大众,在榔头铁搭之余,开始为革命而锻炼身体。其时,国家体委组织全国太极拳专家,编排易学易教的24式简化太极拳。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自上而下,太极拳作为政治任务,在全国各地得以广泛的推行。在此之前。太极拳一直是被定位为“崇高”人士才得以受用的“燕翅鲍”,而今,太极拳开始成了全民健身的快餐。

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全球的反华排华的大背景下,太极拳在海外,还充当过整合海外华人意志力的纽带。甚至还一度成为海外华人帮派势力拓展市场的工具。



二、太极拳的现状:

2006年,第三届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会在马鞍山召开,与会代表签署了一份《马鞍山宣言》,称:“太极拳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参与活动人数最多的一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中国功夫与武术健身运动的结合体。百余年来,它已发展、衍化、形成为太极拳功夫、太极健身运动与太极体育竞技三大体系。我们客观地认知太极拳三大体系的存在现实,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全力支持三者的发展、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地、更充分地服务于现代社会。我们互相理解、衷心尊重每一位承传者为太极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所有太极拳的承传者,无论侧重于何种体系,属于何种流派,只要彼此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团结一致,共同为弘扬太极文化、传播太极拳功夫、发展中华国粹做实事,那么,中国的太极拳必将造福于全人类”。

将太极拳割裂成“太极拳功夫”、“太极拳健身运动”与“太极体育竞技”三大块,显然是与会者均衡利益后的无奈之举。这种举措,也反映了目前阶段太极拳界的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现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许多名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撰文提出要为太极拳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吴文翰先生曾在《武当》2007第10期撰文说:“很多人包括我也在内,都希望能够看到对太极拳有一个百字以内的定义。做好这件事实际上非常困难……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尚无定论”。浦汉健先生于2007年《精武》第10期发表的《怎样给太极拳下定义》一文,虽然对吴文翰先生的疑虑作为回应,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实质。

两位先生,都是当今太极拳界的笔杆子。对他们来说,为太极拳下一个纯粹形意逻辑意义上的定义,不算难事。他们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二水以为,他们也是面对太极拳纷繁复杂的现状,流露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很多明明属于“体操”、“舞蹈”范畴的,也归类于太极拳之中,很多明明属于摔跤、散打范畴的,也归属于太极推手之中。这种概念的混乱,直接影响了太极拳在人们心中的“定位”。太极拳究竟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这么问。是武术?是气功?是舞蹈?是体操?有些人一听到年轻人练太极拳,就满脸疑惑:你也练太极拳啊?潜台词是说,你还没老到学太极拳的地步吧?而有些年轻人,即便是向往传统武术,一听到太极拳就摇头,太极拳有啥好练的?这些现象,无疑都是由太极拳定位不明确造成的。所以,走向国际,在未来的潜在客户心中,为太极拳找到一个准确的、与众不同而又当仁不让的定位,就显得十分的紧迫而重要。



三、太极拳,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

二十余年来,太极拳始终在二水心中占据着一个明确的位置。这一明确的位置,也让二水对太极拳矢志不渝。二水心中太极拳的定位是:太极拳,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

首先,太极拳是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课题的这样一门学问。通过一套拳架、通过四正四隅、进退顾盼中的训练,来调控自己的身体,进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种自我调控,其实是与古人反求诸己、正心修身一脉相承的。这一层面,也相对应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招熟”的过程。

其次,通过太极拳推手的训练,调控自己身心的同时,还能调控对手的身心。这也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太极拳中武技的成份。但是,调控对手的身心,绝对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打斗、顶牛或摔扭等的胜败输赢。老辈常常揶揄说:太极拳是“讨打”的拳。这“讨打”,就是建立在调控对手身心之上的。太极拳推手训练,说到底是通过相互的喂劲、摸劲,进而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攻防体系。对应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一层面,就是“渐悟懂劲”的过程。

第三,通过完整的太极拳训练体系,能够让习练者逐渐进入到一种“太极”的生活状态。太极拳像是一个台阶,让习练者由下往上,沿着台阶,一步步的走上去,一直上到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叫做“神明”。王宗岳说:“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阶及”的阶,就是台阶。《淮南子·兵略训》曰:“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王宗岳所倡导的太极拳,也就是这样一种学问:它通过一套拳架,我们逐渐的通过练拳,来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了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让我们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共处。说到底,太极拳是一门生活的学问。

下面我想就第一层面“调控自己的身心”中的“调控自己的身躯”部分,谈些看法。为了便于交流,先梳理几个传统的概念。

阴阳:阴阳的观念,是古人特有的思辨模式。譬如我们平时喝茶的茶杯。西方人看到茶杯,首先会考虑,这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什么方法做的。西方人善于直接从茶杯“有形”的部分来考虑。而中国人看到这个茶杯,首先会想到,这个茶杯是可以用来喝茶或者喝酒的,因为要盛水,所以起码会拿起茶杯,朝杯底看一眼:漏不漏?可见,中国人善于从无形的空间来反视有形的杯体,之后才会考虑怎么来制作这个杯子。古人讲的“体用”,就是这个道理。从无形出发,来考虑有形的问题,从“用”来考量“体”,以“阴”来衡量“阳”,这就是太极式的思辨特征。有形与无形,背面与正面,这些都是“阴阳”的基本概念。在武技上,东西方也有差异的。譬如说西洋拳击,他们研究的是单手出拳拳量有多少磅,速度要多少快,每秒出多少拳。太极拳所研究的是:怎样与对手组成一个阴阳球体,怎样将自己身躯外的空间,与对手联络,与对手沟通,然后再调控对手的身心。所谓“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布形是调整己身有形的姿态,候气则是将己身身躯之外的空间,笼罩对手,进而调控对手的身心。

阴阳这一思辨模式,反映在太极拳上,首先是“阴阳的平衡”。“冲气以为和”,阴阳平衡,旨在构建“和谐”。不树敌,不折腾,化解矛盾,人与自然平和相处。第二,以“无形”去考量“有形”,或者以“用”考量“体”,体用合一。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就是以“用”考量“体”的。一些人只练拳架,不练推手,只求拳架,不讲使用法的。体用不一。就像一个杯子,外形很美,而杯底却是漏的,其实,这也不能叫做杯子了。第三,太极拳是一种用最小的能量来发挥最大功效的一种技术。所谓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这一层面上的要领。套用时尚的概念,太极拳是一种低碳、低能耗的运动方式,而达到的养生、武技效用却是最大化的。

身心:古人将自己的身体,分作“身心”两部分。这也是用“阴阳”的思辨模式,从有形的“身”与无形的“心”两方面,来考量自己的身体的。古人的“心”,与西医的心脏,不是一个概念。心是君器,是可以主宰身躯的。从现在概念来讲,心,是大脑的活动,是一种思维,一种情绪,一种心理活动。再者,古人的“身”,也是从“阴阳”两部分来认识的:一是指躯体百骸,一是指五脏六腑。用西方医学的理论来讲,躯体百骸,是指由动物性神经来调控的器官。五脏六腑是由植物性神经来调控的器官。而脏腑系统中,脏,是相对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半封闭系统;腑是有来龙去脉的,是相对开放系统。基于“身”的这两部分的构造,中医又建立了两大理论体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旨在构建五脏六腑与肢体百骸的关联。经络学说,旨在梳理脏腑系统与肢体百骸之间能量的输送渠道。

经络,奇正相生,经纬交融。正经十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里,手三阴、足三阴这些阴脉,都跟“脏”有关。手三阳、足三阳这些阳脉,都跟“腑”有关联。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云:“盖正经犹夫沟渠”。这十二正经就象是十二条河流。这些河流,都有发源,都有流经流向的。十二正经由脏腑发源,流经手脚,直接将脏腑与躯体肢体发生了关系。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借助经络学说,医生可以通过有形的肢体百骸,来了解无形的脏腑系统内的阴阳辩证。也能通过调控有形的肢体百骸,进而来调控无形的脏腑系统的阴阳平衡。这里联络有形与无形的介体,就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气。传统文化里的气,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手上脸上所呈现出来的气色,到脏腑所产生的能量,都包含在这“气”这一概念中。 “气”字,气功界写作“炁”。“炁”字下面的四点,是“火”字的简化,火代表一种能量。望文生义,“炁”字,就是表面看不见的,没有形状的一种能量。流行于十二正经中,沟通于身心有形、无形之间的这种能量,就是“炁”。“炁”是哪里来的?我自己个人的看法,这无形的能量,来源于体液的流动。水流,能够发电,产生能量,体液的流动,也自然能产生能量的。我们先撇开其他体液,单就血液循环而论,身体内所有的静脉、动脉,倘若我们将身体内的血管拉直,这河流,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了。而且,这河流还有很高的落差,有压力,有血压。这些流动着的血液,它所产生的能量,就是“炁”。

譬如生活中,有人手热有人手凉。西医喜欢讲实证,不管是手热还是手凉,只要身体不发烧,用体温计测出的体温是一样的,所以西医就无法来解释这个问题。倘若你一定要问西医,手怎么会热会凉呢?西医只能告诉你,你的神经末梢有错觉。西医没有第二种解释的。但是手热手凉,是真实的,不但自己能感知,别人也能感知的,说是“错觉”,就很牵强。同样的问题,中医的回答就很简单:气血畅通了,手就热,气血不畅,手就凉。而反过来,西医又很疑惑,用解剖的方式来寻找脉络,一刀下去,只见骨头、肌肉、肌腱、血管、神经末梢等,

哪来的经络啊。我们古人从汉朝时就认定的,中医赖以辩证施治的经络,究竟在哪里?其实,用太极的思辩模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的。还是以茶杯为例。茶杯的杯壁,是有形的,但是,用来盛装茶水的空间是无形的。同样的道理,身躯内的骨头、肌肉、肌腱、血管、神经末梢等都是有形的。这些组织器官,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是无形的。倘若用西医的解剖方式,我们将茶杯杯壁解剖开来后,杯子打破了,肯定找不到用来盛装茶水的空间了。同样,经络,就是无形的能量赖以流动的空间。只是这空间,是由肌肉与肌肉、肌肉与肌腱、肌腱与神经、肌肉与骨头等之间的空间所构成的。肌肉紧张状态时,肌肉与肌肉、肌肉与肌腱、肌腱与神经、肌肉与骨头等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受到了挤压,空间小了,或者被堵塞了,那么气血就不畅通了。肌肉处在松弛状态,肌肉与肌肉、肌肉与肌腱、肌腱与神经、肌肉与骨头等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就宽舒了,气血就得以畅通。

一个人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十二正经是通畅的,但这十二条河流,相互之间是不沟通的。倘若心脏系统功能好,那么由“手厥阴心包经”或者“手少阴心经”所流通的能量就特别的足,气血就旺盛,倘若肝功能不好,那么身上与肝相关的“足厥阴肝经”的能量就不足。或者胃系统不好,那么与胃相关的“足阳明胃经”所流经的能量就不足。就像是长江水泛滥了,黄河缺水了,或者黄河泛滥了,而长江缺水了,两条水系没有沟通,相互之间,没有补济,旱涝不匀。因为十二正经相互之间的缺少沟通,于是就需要有奇经八脉。李时珍说:“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意思是说,奇经八脉,能够将流行于十二正经中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这河系周边的湖泊中。二水认为,奇经八脉不单只具有湖泽的作用,还相当于有着运河的功能,能够赖以联络各河系之间,且具有相互的补济功能。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身体中所有的阳脉,都是它来统领的。倘若督脉通畅了,那么手三阳、足三阳这些阳脉,都可以通过督脉来相互联通,通过督脉来调配能量。任脉,总任一身之阴脉。任脉通畅了,能使周身的手三阴、足三阴相互有了联络。这些阴脉所流通的能量,就可以通过任脉整体的来调配。损有余而补不足。任督两脉就是奇经八脉中最为重要的两条脉络。这个意义上说,奇经八脉更像是运河。另外,奇经八脉中的带脉、阴跷脉、阴维脉、阳跷脉、阳维脉、冲脉等,相互作用,与十二正经共同构建了全身上下由内而外的能量输送管道。而太极拳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通过“心”对“身”的调控,来疏通奇经八脉,进而达到让己身十二正经所流行的能量,相互之间得以调剂,相互之间得以补救,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损多余补不足,这也符合中医的“补泻 ”理论。“补泻”之间,以达成阴阳平衡。

调控:练太极拳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古人养生的观念,就像是保养一辆汽车。我们身体这辆车,倘若象是出租车一样,二十四小时,成天在马路上跑,这辆车,三年就得报废。反过来,这辆车,倘若摆在车库里,一天都不开,也很快就要报废的。人身体这辆车,要适度的开,而车身内部,需要经常保养。同样,身躯需要适度运行,脏腑需要时常保养,人身这辆车,才能保持在“太极状态”。竞技体育、奥运会项目,这些运动都只是磨练动物性神经所调控的器官,只是训练躯体百骸,“更高,更快,更强”的磨练躯体,就像是成天高速超长距离的折腾汽车,这不是传统的养生理念。太极拳是让身体处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浑身每一毛孔都得以舒展的状态下,去享受太极态的运动乐趣。人,就像一辆汽车,躯体百骸,就像车身、车轮子,会动,而里面的五脏六腑,就像承载在车内的乘客,车身在动,乘客只是坐着,不动的。太极拳,作为内家拳,讲究的是脏腑系统的内动。脏腑器官运动起来后,就能产生更多无形的能量,这些能量,又能反过来滋养外部的肢体百骸。



二水平时调控身躯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寻找太极阴阳球

像是画图一样,要将己身与外部空间共同构建一个太极阴阳球,先得从“找点”开始。

1、找点:

平行步站立时,通过身躯的前移后荡,中轴在两脚的前脚掌到后脚跟之间移动,寻找中轴与两脚涌泉连线的中心点。找到了泉涌这一点,所谓“劲如泉涌”。像是地下一眼清泉,被踏开了泉眼,这泉水就会往上喷射出来。从物理学上说,这一点正是全身地心引力以最佳角度得以反馈的“点”。平时,重心前后移动时,当人的重量,寄于两脚涌泉连线的中心点上了时,全身间架处于舒展状态,人会觉得轻松便利,最不用力。找到这一点后,人站立状态下,原本一部分由腰椎骨所承受的重量,也会悉数松沉,像是泥工砌砖头一样,每一块砖都叠的很平整,都是沿着一条垂直的平准线来叠放的,那么,整个墙体的重量,就只承受在最下面的这一块砖头上。如果,这墙体砌的弯弯扭扭的,那么,所有的弯曲处,就会承受上面几块砖头的重量。

2、找线:

《杨家老拳谱》之《太极平准要顶解》云: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囟門也。上下一条線,全憑兩平轉。尾閭至囟門一线,下垂于地面,与两涌泉连线的中心点相接,便是我们要找的第一条线。囟门-会阴-两涌泉连线的中心点。这一条线,只是半条经过身躯,半条在两脚下,不经过身躯的。之所以强调半条有形、半条无形,目的是要着意于两脚下这无形的半条。太极拳运动时,着意于半条有形、半条无形的整进整出,那么,每招每式之间,都会有平送身躯的意味,前移后荡中,也自然会带着身边的整个空间一起鼓荡,像是人置身于游泳池里一样,整潭的水,就会鼓荡起来。这一条或许就是所谓的“无根树”。

第二条线,前后步站立时,前手的食指根节、前肩里根、前胯里根、前脚涌泉等,这些点勾勒成一条曲线。而后肩里根与后胯里根之间,像是插一杆标枪,一直下垂到后脚踵,这是第三条线。这三条线,构成了汉字的“川”字。“找线”训练,其实只是我们通过大脑,在自己的身躯中,去寻找赖以指挥身躯变化的标杆。通过这种“寻找”,使得我们的身躯更加的便于接受大脑的调控。在调控这三条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将这三条线,这个“川”字三笔笔画的间距,尽量的拉宽。将三条线的间距拉宽,就会使得身躯前面的空间变得更大。杨家太极拳中的“川字步”,讲的就是这层含义。拉宽三条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开肩、开胯的过程。通过开肩、开胯的训练,使得胸腹肌肉、肌腱舒展开来。倘若肌肉硬的、紧张的,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空间就被缩小了,那么气血就不通畅了。肌肉一旦舒展,经络就畅通了,气血就畅通了。

3、找面:

点、线、面、球,在川字步的前提下,就能来找面。

第一个面,用意念想象着,在两肩处,套上一个呼啦圈,且不能让这个呼啦圈掉下来,意思是,肩打开后,像是气球充气,将呼啦圈胀住了。这几乎是一个有形的圈。

第二,在腰上,也套上一个呼啦圈。腰上这个圈,一半有形的,夹脊扒开来,命门稍稍外凸了,拔背其中的一个要领,就是在命门处左右上下都有对拔的意思。这时,就像京戏里,有身份的人出场,男的女的,腰上都套着一个圈,这叫“玉带”。有了玉带,气宇轩昂了。

第三,用意念,在膝盖上也套一个呼啦圈。靠腿一侧之外,几乎是无形的一个圈。两腿内像是有个气球,在不断的充气,这样才能把这个呼啦圈固定着的感觉。孙禄堂先生描述的,两脚有内开之意,无内开之形,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找到川字步三条线,又分别在肩、胯、膝上,用意念套上了三个圈,我们还要尽量的让身躯放松下来,舒展开来,不能缩,不能紧。这样,我们对自己身形的调控,就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空间感了。这个空间感,从形态上讲,有点像卫星电视的信号接收锅。

4、找球:

在三条线、三个圈的前提下,再用意念想象着,用头顶开始到后背、后腰,再用脚底向胸前,套一个大圈,好像整个人被套在了一个大圈里。这样,我们的躯体,就构成了有形与无形所构成的有机体了。身躯有形的三个部分脚、躯体、手,与无形的三块空间,共同构建了一个阴阳球体。手、脚、躯体,武术上称作是三大节。脚为根节,像是树根。躯干,是中节。手呢是梢节。是树梢。相对于这三大节而言,两脚下的空间、两手下到胸腹前的空间、两眼内视反听后,眼线沿着两耳朵尖向前,涵盖虚拟对手所形成的空间,这是通过调控身躯后所必须调控的与身躯有形部分相关联的三块空间。

在大脑的指控下,逐渐的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球的去寻找这个太极阴阳球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间架结构,这个间架结构,就会均匀的来承担自身的重量,甚至能够承载来自对手的重量和冲击力。整个人就会象是一个冲满气的气球一样,两脚与地面之间,会有若即若离的感觉,所谓如履薄冰。这样,肌肉和骨架都会处在最为放松的状态了,人体内的经络就会最大限度的通畅。

第二步基本功:运动的层次

找到“太极阴阳球”后,就该开始用大脑去灵活的调控这一球体了。为了便于大脑对这一“太极阴阳球”的调控,我们不妨先将运动分作一些层次,来单独训练。

1、内动:

太极拳的松柔,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不松走向松柔的过程。用球体来譬喻,假设一个气球,在没有充气时,这气球瘫在地上,这样的状态,是一种“懈”。如果将气球充的狠饱满,像是实心球一样了,那么这个球就过于硬了。球体这一状态,也不能叫做松柔。先把这个球体,将气充足,然后再适当的放掉一些气,这样的球体,用手去按它,也能按得进去,但是越用力按,越会觉得来自球体的反弹和转化。这样的球体,就可以称作是“松柔”了。同样的道理,自身的这个太极阴阳球,由小变大,再由大适当的变小一些,身体的太极阴阳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将身体走向“松柔”的过程。这一充气过程,体现在基本功里,就是“内动”。

2、脚踝骨的运动:

脚踝骨因为承受了人体的重量,不容易放松了。人体一旦受外力作用,身体所受的外力,就会传导到脚踝骨处,倘若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相连处没有放松,就无法释解这些外力,最后,脚底就离地了。脚踝骨越紧张,身上所受的外力,就直接对抗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人就越会被跌出。所以说,脚踝骨其实充当着脚底板与小腿胫骨之间的缓冲功能,一旦脚踝骨松灵了,它就具有一种缓冲功能的,身体所受的外力,传导到小腿胫骨之后,就被脚踝骨与脚底板之间给缓冲了,这样,脚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足以抗衡业已缓冲了的外力,人就变得很稳了。拳论中“一动无有不动”,其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讲脚踝骨的运动。只有脚踝骨处运动了,才能带动全身身躯的整个运动。

由于脚踝骨的前后左右的运动,使得人的重心,在两脚之间,前后左右,有一个圆形的缓冲空间。人维持重心的范围就会变得大一些。人重心所维系的这个区域,我们叫做“际缘”。人的重心,在这个际缘范围内,是稳定的,一旦超出际缘的范围,就会失去平衡。所以说,人维系重心的这个际缘,它的范围大,平衡功能相对就好。你的这个际缘范围大了,你就有资格将别人的重心,逼迫到他的际缘边沿,那么对方就会失去平衡,或被跌出。

3、中轴的平整移动:

中轴的概念,常常容易被误解。重心的概念与中轴是有区别的。古人其实不习惯讲重心的。重心是西方物理学的概念。譬如一扇门,门的重心应该是整扇门中间的那一中心线与地面接触点上。而门的中轴就不同。门的中轴,可以装在门的左边,也可以装在门的右边。或者干脆象旋转门一样,门轴是在中心线上。门轴在中心线上,“中轴”就与“重心”合一了。门轴在左右向时,就与门的重心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太极拳运动,要求中轴可以前后左右平整的运动,目的是练到两脚虚实分明。

4、胯不动转腰:

中轴能前后左右平整移动之后,身体就可以以腰胯为界,分作上下两半,就像一个球体,上下两半球像是瓶盖与瓶子,上半运动时,下半不动。相对来看,上下两半球就成反向运动了。就身体而言,腰以上是一部分,胯以下是另一部分。人体在左右向转动时,其实是转动腰以上的这半个球体,胯以下的半个球体,尽量要固定住。就像是古时候的磨盘,两个盘重叠着,转动上面这个石盘时,下面的石盘是不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双手随着腰左右向的运转后,与下盘胯以下相对固定后,与胯以下的双脚构成了反向的作用力。就像是杠杆原理中,动力臂、作用臂与支点这三者关系一样。太极拳左右向的运动方式,都要注意腰胯的分离。这种胯不动转腰,老辈有称之为“扭脊”的。



第三步基本功:规矩与法度

在拳架中,几个层次的运动是一种有机的组合。初次调控阴阳球时,会出现顾此失彼或力不从心的现象,身形、手脚不听大脑的调控,这叫“妄动”。懂得身躯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的规矩和法度,动必有方,太极拳就能“以小搏大”。太极拳运动中的规矩与法度,主要有:肢体局部的定位、主被动关系、腰胯分离、劲路的方向与运行轨迹、手与身躯之间构成的角度变化等。这些规矩与法度,都是为了满足太极拳武技内涵中的力学原理和心理学因数。



太极拳是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通过调控自身的身心,能够影响对方的身心。明确了太极拳的这一定位,就不会有好胜斗狠之心了。而是通过自身的修为,来达到影响你周边人的,甚至能够改善周边这群人的身体状况,全身心的去享受太极拳所带来的愉悦。这样,太极拳的造诣就会提高到一个层面,最终让我们进阶到一种“太极式”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