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奇侠人物排名:毛泽东秘书柴沫死因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3:07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毛泽东秘书柴沫死因真相》2010-06-18 19:15 2010年06月10日08:28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 家发布散木所写《揭秘:毛泽东秘书 柴沫死因真相》,并注明”请无转载“。海外的星岛环球网于6月17日以《毛泽东秘书 死亡真相 被陈伯达当替罪羊》为标题转发了全文,可以直接进入阅读,五柳村就不再转发,仅将人民网分四篇发出的全文介绍如下:

揭秘:毛泽东秘书 柴沫死因真相(一)
柴沫,早在延安时期曾任职于中 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并且是毛泽东的秘书。1962年,柴沫参加了田家英率领的赴湖南的农村调查组。调查组 根据实际情况,向中央反映了农村的现状,主张实行“包产到户”,田家英和柴沫等因此受到毛泽东的冷落。1966年“文革”发动后,陈伯达在中央马列主义研 究院组织了对柴沫的批判,并指责他是“田家英的人”、搞所谓“秘书长专政”等。此后,随着“文革”的升级,对柴沫的批判也愈演愈烈。1966年9月4日, 柴沫在被隔离审查之后,绝望自杀。此后,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亦告解散。
毛泽东于1972年11月4日、12月5日曾分别在反映柴沫情况的两份来信 摘报上批示说: “纪、汪酌处。”“纪(登奎)、汪(东兴)处理。似不应除名。(逼死了人,还要开除吗?)”按理说,有了毛泽东的明确批示,柴沫问题的处理似乎应该不成问 题了,然而一直到了“文革” 结束后的1977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才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柴沫的骨灰安放仪式。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主持仪式,原研究院副院长胡 绳则在悼词中揭批了陈伯达的罪行,正式为柴沫申冤昭雪,恢复名誉。

揭秘:毛泽东秘书 柴沫死因真相(二)
柴沫其人---柴沫,原名厉全起,1917年9月出生于浙江慈溪县厉家村(今属慈溪市掌起镇)的一个农民 家庭。初中只读了一年就随族叔到上海一家烟纸店当学徒。自学成材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冬,到延安,入陕北公学。1938年1月入党。毕业后分配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工作。1959年,进中央党校学习。1961 年,经田家英推荐,调任中央政治研究室秘书长。

揭秘:毛泽东秘书 柴沫死因真(三)
在一次调查 中命运发生转折---1962年2月底,即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之后不久,为了了解农村贯彻执行 《六十条》的情况 和问题,毛泽东让田家英组织一个调查组赴湘潭韶山、湘乡唐家坨和宁乡炭子冲等地开展调查。田家英要柴沫共同带队去。调查中,社员们普遍提出了实行“分田到户”的强烈要求。调查组在报告中作了反映,并 且认为只要允许农民这样做后,“就会精耕细作,两三年就能恢复生产”,“粮食可以增产,家庭副业也能很快发展,社员吃得饱,征购好完成,政府也买得到东 西”。报告还认为它表达的是农民恢复生产的强烈愿望,“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作解释”。
北戴河会议(即1962年8月6日至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的工作会议)以及稍后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 泽东严厉批评了“包产到户”的主张,并大讲“阶级斗争”,提出“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尽管当时毛泽东还没有公 开批评刘少奇等一线的中央领导人,但已公开而且严厉地批评了田家英,并且说他“把持政研室”此后,田家 英不再负责政研室的工作,柴沫则做了一次自我检讨。

揭秘:毛泽东秘书 柴沫死因真相(四)
被陈伯达 当做替罪羊
---1964年春,原来中央政治研究室扩大 改组为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陈伯达,副院长有胡乔木、周扬(兼党委书记)、胡绳,秘书长兼党委副书记 是柴沫。1965年12月开始准备,到1966年2月,根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 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的精神,研究院大批判组撰写了两篇文章,并分别在《红旗》和《人民日报》上发表。其中有根据胡绳的指示由柴沫和洪廷彦等撰写 的《论海瑞》一文。这篇文章在被《红旗》编辑部排印之后,撰写者柴沫等感到“批判的调子较低”,要求退稿,却未能如愿。5月9日,陈伯达来到研究院,当众指责柴沫搞“秘书长专政”,“走田家英的门子”,“听中 宣部的话瞎写文章,不听他的话”。研究院批斗柴沫以及“柴沫一小撮”的大会和小会持续不断,致使柴沫在精 神上和肉体上遭受到 严重的摧残。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批判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同 时,也 将田家英划为了批判的对象。5月23日,田家英自杀。在 田家英自杀后三个多月,柴沫也愤然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