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言网 官网:老说新解之“虎父未必无犬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4:48:12

老说新解之“虎父未必无犬子”

 

“虎父无犬子”这句俗语不无道理,古往今来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古时有并称 “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如今有继承父母衣钵、名扬世界的“中国长城”姚明;国外有“世袭”母亲居里夫人诺贝尔奖章的伊伦·居里……

不过,世间万物有无相生、向无绝对,“虎父犬子”自然也屡见不鲜。且不远说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您知道电影《火烧圆明园》中那个戴洋帽、穿白西装带领侵略军闯入园中,将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的汉奸是谁吗?他竟然是清末著名思想家、爱国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当然,也不能说龚橙完全“不肖”,史载:龚橙自幼聪颖、与父亲一样精于经学,文字学方面也颇有见地。龚自珍曾不止一次对朋友夸耀:“犬子日后必成大器!”可惜,犬子果然只是“犬子”,大器却也成了“大气”。幸亏当时龚自珍已经逝世,否则岂不被这“犬子”气断肝肠?

掩卷细思,龚橙的堕落固然与自身修养有关,但作为父亲的龚自珍也确实有所失职。天公降下的人才不应仅仅限于学识、谋略方面的出众,更多要追求品行、操守方面的高洁,而对于儿子的糜烂堕落,爱子心切的龚自珍采取了宽容、放纵的态度。最终,龚橙生活上的腐化导致了他人格上的变节,后人记起龚自珍时不仅仅为他慷慨激昂的诗句热血沸腾,也为他教子失败、贻害家国而扼腕叹息。

当然,也有与以上两种不同的情况:那就是普通、甚至比普通犹不及的家庭也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子女。《名贤集》中有一脍炙人口的佳句: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该句意义不在于“寒门、白屋”,我们都明白,寒门白屋并不是成就孝子、公卿的必备因素,它们只是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外在物质条件,那种内在的教育理念是我们的眼睛所看不到的,比如:孟母为什么不辞辛劳远离坟地和集市迁家至有温文尔雅的官员出入的学宫附近?为了就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模仿对象、好的成长环境。试想,倘若孟母一生居于坟地附近,孟子长大后顶多不过是帮人主持殡葬赚点柴米钱维持家计而已吧,何来“亚圣”?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从家庭教育看子女成就,遗传基因和物质财富只是外因,它更多决定了性别、身高、体型、相貌、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等方面。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大局的还是内因——家庭环境的优劣以及父母言行对子女的熏陶引导。进一步说,家长本身的能力和文化水平再高,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虎父”,忽视家庭教育的、或者主观信赖自己的教育经验而不积极进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成长氛围,孩子的发展也未必会很好。我国商界有流传“富不过三代”、“爷爷是龙、儿子是虫、孙子什么也不是”的言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虎子”、“犬子”之说并不绝对,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榜样力量才是着二者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