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马的诗句大全:将“工业建筑”化为“展览 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59:11

 


     
将“工业建筑”化为“展览 建筑”
   

   上海企业联合馆

 原江南造船厂飞机库

 

中南美洲联合馆

 

原上钢三厂轧钢厂厚板车间

 

原南市发电厂 资料照片

 

城市未来探索馆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世博园选址黄浦江两岸中心区,这里恰好汇聚了中国百年工业文明的遗迹。远眺近观,上钢三厂、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这一个个跨越了百年的名号下,一栋栋外表斑驳的百年老厂房依然静静伫立。

  城市需要留存记忆,世博需要空间支撑。两者一度成为一对矛盾体,是拆还是留?在激烈的碰撞间,同济大学的一批教授们走上前台,找到了化解之道,他们提出:创新,可以让“工业建筑”转化为“展览建筑”,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延续城市文脉”与“世博空间需求”之间谋求双赢。

  2010年的5月,放眼浦江两岸,上海世博园这巨幅壮阔、绮丽的画卷上,一幢幢造型别致、风格迥异的建筑相继跃出图纸,拔地而起,蔚为大观。细心的老上海人会发现,在世博楼群间,有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隐身于间,它们的外表被披上了“新装”,显得时尚生动,但其背后却深藏历史遗韵。

  在同济教授们的努力下,如今,世博园区内再生利用的产业遗存累计近30万平方米,占到了整个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也创下了世博会举办以来保护利用历史建筑规模之最。

  最长的车间      中南美洲联合馆

  上海世博会的浦东片核心区,原为上钢三厂厂区,这里,曾经是我国第一家由民族资本家兴建的钢铁企业,聚集了大量厂房和历史建筑。2005年初春,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知名建筑学家莫天伟教授带着学生们走进厂区考察,一看到厂房,他就认为:“这些车间厂房都打上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印记,不论是最初的建设,还是后来的改扩建,都印证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轨迹。一旦全部被拆毁,就会完全抹去城市工业文明的珍贵记忆。”

  可是,“保护”不能沦为空谈,只有将老厂房适时进行有效利用,才是对它们最大的保护。

  这些厂房现存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可用于服务世博,是毋庸置疑的。它们极大的空间资源,恰好契合世博展示的功能需求。莫天伟说:“对大面积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并再生利用,确保了城市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延续性发展,这正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最好诠释。”

  在莫天伟和他的团队努力下,原上钢三厂轧钢厂“厚板车间”的改造方案跃然纸上。它总长一公里,曾是上海最长的车间,在世博园区规划中原定位于非洲联合馆,后又改作集中南美洲联合馆、物流库房及餐饮、服务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也是世博会唯一利用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国家展馆。

  如今,一座漂亮的“中南美洲联合馆”已经亮相世博园区,它完美体现了莫天伟“智慧+激情”的设计手笔:尽量减少改、加建量,尽量保持内部空间完整性,同时,将新、老建筑元素穿插、融合,实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对话。

  飞机库      上海企业联合馆

  如果说,世博园区浦东片区上钢三厂部分钢铁车间最终得以成功留存,同济人是最大功臣,那么,世博园区浦西片以原江南造船厂和求新船厂为主的这一区域,2004年即已被确定为整体保留,同济人同样功不可没。

  在上海申办世博会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专家郑时龄教授就在一篇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情况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位于浦西世博会选址规划控制区域内有10多家工厂企业,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建筑,都应该得到有效保护并改造成为工业、商业类博物馆。”

  自2007年起,同济大学常青教授率研究室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世博浦西片区江南造船厂飞机库、海军司令部、将军楼、江南造船厂总办公楼、求新船厂厂部办公楼、求新船厂厂部红楼等6栋保护建筑,陆续进行了测绘和历史研究。以此为基础,继而承担了其中4栋优秀经典历史建筑的修缮设计工作。

  “工业建筑”改作“展览建筑”,这并非一道易解之题。尤其是原江南造船厂的飞机库,要用作世博期间的企业展馆,在功能类型上转变很大,对设计师来说是个大挑战。

  飞机库的纪念价值,不言而喻。这是中国首家飞机制造工厂——成立于1918年的海军制造飞机处的一间飞机制造车间,后用作普通机修车间。常青教授率领的团队首先复原了珍贵的历史印痕。常青介绍说,“我们依照历史照片并结合现场研判,对飞机库主要立面进行复原、整饬,包括海军标志和7个大字,以及立面门窗洞口。同时,要保护飞机库原有的建筑结构。”常青认定,“建筑的历史纪念性和内部空间的特色是其首要价值。”然后,他根据新的商业功能和展览要求,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商业空间,原来工业厂房的元素成为商业空间的“背景”。

  如今,“飞机库”已经演变成一座崭新“企业馆”,馆内明亮的布局、馆外清洁的墙面让人耳目一新。常青说,世博会6个月的使用期非常之短,在世博会后,这些历史建筑应当以更好的状态生存下去。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保护为原则、以世博为契机、以再生为目标”的设计原则,在保护与再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性。这些历史建筑个个已经“强骨健体”,可以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百年电厂      城市未来探索馆

  2009年12月初。毗邻黄浦江畔的一栋既显现代雅韵、又具工业历史风貌的建筑,重又进入公众的视野,它就是始建于1897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其主厂房已变身为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一——“城市未来探索馆”。这座建筑已入选我国环保建筑中最高奖项“三星级绿色建筑”,老厂房能享有这一殊荣,此举创国内首例。

  从“传统燃煤电厂”转型为“绿色能源中心”,这出自同济大学又一位优秀青年设计师章明博士娴熟的设计手笔。章明介绍,这幢建筑以“绿”着色,原来百年电厂的斑驳锈迹如今已化为盎然生机。绿色混凝土、透水砖块、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人工导光、膜处理水回用技术等十余项环保节能绿色科技,在一张张改造设计图中交融。这,恰恰是打开了一扇“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之窗。

  尽管已经转变了一幢“绿色建筑”,但“城市未来探索馆”还保留了旧工业文明记忆。这里,特地保留了代表传统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组和大量附属设施,作为日后追寻的记忆线索和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我们希望人们在这里既能呼吸到历史的气息,又能感受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生活模式。”章明博士说。

  2010年5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共同聚焦中国,聚焦上海——盛大恢弘、壮美绝伦的上海世博会大幕隆重开启。可以想象那一刻那一幕:在5月的阳光下,一幢幢历史工业建筑以一派崭新容颜和特别景致,敞开怀抱,迎来川流不息的游客驻足流连;园区内还会挂出“上钢路”、“南厂路”这样一些路牌,时时唤起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过往印痕的探寻与追忆……

  而置身世博建设的同济人,将尤感光荣和自豪,因为他们曾以学者的学术担当和纯熟的专业手笔,为这一部上海世博会雄壮激昂、气势磅礴的和谐城市交响曲,奏响了历史产业建筑风雨中重生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