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刘瑾原文:选择担当才能称为“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16:23

选择担当才能称为“专家”

(2011-09-05 10:03:33) 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本报报道 课改中国行·专家篇 杜金山、任永生、于春祥、徐翔、刘爱军、张雷、崔振喜、李雪涛、付秀娟、李炳亭,10位课改推动者志愿参与到“课改中国行”大型公益宣讲活动中,用行动诠释当代教育家的情怀。30天,他们走进一线,与局长对话,与校长对话,与教师对话,不断地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志愿源于使命,使命提醒良知,良知铸造信仰。
    我们整理其中6位宣讲人的核心观点,让那些此次“课改中国行”没有走进的地区,也能感受到“红动中国”的课改热潮与前沿理念。同时,从他们写的随行感受与思考中,体会他们对教育的情感。

 

■任永生:
传统课堂有三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传统课堂把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支撑课堂,它的基本表现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存在着先天缺陷。一是无法解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二是无法解决教师专业提升与职业幸福感的问题。三是无法解决学生综合素质与应试能力同步提升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深化改革,找到通向素质教育的光明大道。
课改标志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我们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从本质上说,不是教学条件决定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育人模式不变,即课堂不变,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改变,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如果不变,教育就不会变,所以改变教育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观念。我的结论是,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打破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大壁垒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最核心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制度的变革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我认为,要想真正深化改革就必须打破三大壁垒,一是必须推翻教育的功利主义。即推翻以少数人升学为目的而放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功利主义教育。二是必须推翻教育的本位主义。即推翻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的本位主义。三是必须推翻教育的僵化模式。即推翻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教学模式。
教育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教育工作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我们做任何工作必须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发展不发展这一基本前提。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就是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不能离开课堂谈素质教育。“坚持教为学服务”,搞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关键是如何教。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课堂教学的实质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彰显的生活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发展智力,不断创新,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所谓课堂生产力,就是学生探索规律,掌握知识,形成优秀品质,构建健全人格的能力。所谓课堂生产关系,就是在学生形成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当课堂生产关系适应课堂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要改革课堂生产关系,实质就是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学者也教、教者也学、教为不教、教学相长。这8项原则就是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把利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坚定教育信仰确保课改成功
    首先,必须有自己信奉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当前,我们搞高效课堂,是想通过课堂寻求对整个基础教育的突围。我们应该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一步审视理论框架,让理论必须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理论。其次,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把“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奉为自己的教育信仰。真正的教育信仰体现在我们心中有爱、心中有道、心中有术、心中有行,所有的思想、观念、方法和行动都是由教育信仰滋生出来的。
   随行感受:
    我随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的队伍去了杭州、宁波、沈阳、聊城宣讲。 
    在与教师校长的互动对话环节以及采访座谈活动中,我深为许多校长和教师所感动。他们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想,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光辉的教育人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在探索着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他们从实践中梳理出来许多宝贵的经验。
    还令我高兴的是一些地区的教育主政者,认识到了课堂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想从课堂上进行突破。
    当然也有许多让我忧虑的地方,忧虑之一,我们很难唤醒一些教师的教育信仰,他们不是缺少理念和方法,而是缺乏一种责任,他们在传统的温水中尽情享受,而没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忧虑之二,一些传统的优秀教师转变观念确实很难,他们都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信奉的以师为本,以教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所以转变观念成了他们的难点。忧虑之三,一些地区没有真正去研究国内课改名校的课改精髓,不认为这些经验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各个学校的特色。所以,唤醒教师的教育信仰,转变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推行科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通过“课改中国行”,我看到了课改这一关系民族命运的大事逐渐地在中国的大地上落地了,“课改中国行”播下了课改的种子,我相信这些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和结果。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课改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但无论怎么说,我们在路上,我们要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充满信心,更要为这一重大变革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长)

■杜金山: 
我给课改一个最简单的理由: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变,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江山未改,面貌依旧确是不争的事实。试想,负有引领社会和服务社会两大职责的教育,用30年之不变去应对30年之社会巨变,又怎能不陷入天怒人怨的尴尬境地?
    本次课改,自上而下,彰显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作的深谋远虑。自下而上,显现着一线教育人的智慧及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勇气和担当。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这应该叫做“上顺天意”“下符民心”。持观望之态、怀疑之心、逃避之举者,该羞煞愧煞!
    从“课改”到“改课”是课改的必然:
    课改深处是改课。如果说课程改革主要是政府的行为和责任,而改课,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决不能逃避的职责。没有课程改革,中华民族未来的营养结构不健全;没有改课后的新课堂,再好的课程,也将在泯灭人性的传统课堂上被异化,从而使课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落空。
    目前改课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新课堂标准。
    中国有课堂标准吗?有,但那是旧课堂标准。旧课标准瞄向的是教师和教师的教,而新课堂要求瞄向学生和学生的学(发展);旧课堂追求知识(科学)目标,不关注师生生命和缺乏人性关怀,而新课堂要求既关注知识(科学)更关注人,关注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由此可见,旧课标准和新课标准,原本就是方向不同的两个“靶子”。当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被国人普遍接受的新课堂标准。我认为,新课堂标准应具备如下要义:
    新课堂必须能够承担起,在让学生高效快乐地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和老师都得到发展的重任。因此,新课堂要关注三度一性,即广度、深度、精准度和发展性。
    广度,是课堂的量,内含3个层次的要求。首先是学生的参与度,简单地说,新课堂要保证让所有的学生都处在课堂的学习状态中。其次是课堂信息提供的广度,这里不独指信息量要大,还指课堂信息的丰富性。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资源来进行开发、培植和利用。再其次指学生课堂反应的广度。
    深度,是课堂的质,也包含3个层次的要求,即动身、动脑、动心。新课堂,要尽可能达到动心的深度。
    精准度,指设计的精准,传输的精准和学生反应的精准。
    发展性是指关注和保护师生学习、发展的兴趣、动机和能力,通过关注兴趣、动机和能力,使课堂在更具人性关怀的前提下,获取更高的学习力和发展力。
   随行感受:
    在本次“课改中国行”中,我参与了随州、安陆和赤壁的活动,三场讲座、两次座谈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教师报主办这次大型公益活动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州一中,作为湖北省国办重点高中的8大名校之一,他们有很高的升学率,深受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信赖,但校长和老师对真教育的渴求和对当前教育弊端的切肤之痛,让我深深感动。
    安陆,已经率先进行了近一年的改课探索,他们没有坐而论道,而是真正的“做中论道”——一位校长一口气提出了12个有深度的问题,让我为遇到课改的同道而开心欢喜。
    赤壁,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城,局长《零距离接触美国教育》的考察报告让我耳目一新,顶着压力进行课改的决心,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
    一路走来,在播撒先进课改理念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和见解。感谢中国教师报!感谢“课改中国行”!(作者系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刘爱军:
   
    我喜欢把高效课堂比作深宅大院,当你还没有走近它,只是远远驻足观望时,请不要说,你已经知道高效课堂,了解课堂,说它只不过是眼前的几座房子,几面墙而已,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它至少包含三重门。
    第一重门是课堂教学系统,它居于院子的最前面,每个接触高效课堂的人,最先看到的往往是它,尤其是师生在课堂上自由挥洒、神采飞扬的生态景观,经常让那些多年来只熟悉传统课堂的人惊呼:原来课堂也可以是这样汪洋恣肆、奔放潇洒。
    但是,被课堂教学沉迷吸引时,请别忘了关注高效课堂第二重门。这一重门居于课堂教学系统之后,容易被忽略,但却是课堂教学的支持系统。没有它的保障和支撑,课堂教学难以呈现动静有序、疏密有致的节奏和氛围,这就是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体系。其“扁平化、网络状”的管理结构,“人人管理,管理人人”的交互式多向度管理关系,“集体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的捆绑式评价方式,“动态化、高密度”的督查节奏,以及由原来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到上下相通、左右勾连的对话式管理,使得所有领导师生都担当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双重身份,形成了自我管理、高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特色。
    当然,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体系的畅行无阻又得益于它赖以生存的根源和土壤,即高效课堂第三重门——高效课堂文化系统。积极、开放、阳光、向上的文化特质,是课堂改革最终成功的心理和环境因素。以文化人,以人化文,注重高效课堂文化系统的创建和营造,做到显性文化到隐性文化,制度文化到行为文化的转变,形成一个影响师生生活和生命的巨大磁场,才可以使高效课堂改革由一个教学概念成为教育概念,成为影响和造就一代新人的意义深远的历史活动。
   随行感受:
    暑假,报社召集课改战线各路人马,组织声势浩大的“课改中国行”。作为长期战斗在课改一线的战士,我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盛事。此次活动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愿与同仁分享:前进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小问题前进一小步,解决大问题前进一大步。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没有通过实践而预设的问题有许多都不是问题。问题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问题即矛盾,矛盾即关系,解决矛盾就是处理关系。问题即课题,我们要想真正提升自我,就必须在大海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研究战争。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高效课堂研究中心主任)

■于春祥: 
   
    所谓新课堂,即生命活力和课堂效率和谐统一的课堂。只有靠生命活力支撑的效率,才是真正的高效率。时代呼唤新课堂,但是,新课堂的创建依然步履艰难。那么,在建设新课堂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困境?我们应该怎样突围?以下5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第一,专业信仰的困境与突围。专业信仰,即指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尊崇与热爱。当下教育最上位的问题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专业信仰。我们不妨用3个追问加以验证:对我们手头从事的这份职业,你喜欢吗?对于任教的学科,你痴迷吗?对于每天都要面对的学生,你热爱吗?突围的智慧其实很简单:喜欢=快乐,痴迷=成功,热爱=幸福。快乐、成功、幸福,不在他人的恩典,而在自己手中。从被动到主动唯有自动。
    第二,师生关系的困境与突围。用易经的“否”卦注解传统课堂。天在上,地在下构成否卦卦象。恰好可以用来比喻师生关系,师居天位,生居地位。《象》曰:天地不交,否。新课堂呼唤师生位置的回归,教师应该有勇气把学生当作天,心甘情愿当作地。什么时候老师能够心甘情愿地说“同学们,你们就是老师的天哪!”那就会呈现否极泰来“泰”卦的气象:“天地交。泰。”其实,所有的改革都是关系的调整。
    第三,知识结构的困境与突围。“知识是结构化的、关联的、分类的,依据内涵排序,并且是以人为中心的。”(钱学森语)如果知识学习不能实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系统化,就不能建立生命的智慧融合,其效率可想而知。突围之道就是逐步完善以学科知识结构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素养。制定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具体规划,不妨参照“一年学段厘清,两年跨段完善”的思路,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
    第四,课堂模式的困境与突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10个年头,但是,仅仅有要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这样的理念抑或口号是不行的,理念要变成行为模式,需要有模式流程的引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可用以下顺口溜说明:“三维目标记心间,学展点练四连环。没有学,没有展,紧闭尊口不发言。有了学,有了展,师生一起再点练。课堂原本很简单,模式一变一重天。”
    第五,执行力的困境与突围。为什么课改陷入问题怪圈:校长怨中层,中层怪教师,教师怪校长——执行力危机!大家不妨尝试用“12345”新课堂攻坚工程来强化课改执行能力。“1”,新课堂呼唤重建新的学习观。主张在课堂教学中,重建尊重学生主体,重视小组合作的“以学定教”的课堂学习观。“2”,即抓住预习和课堂作业两个突破口。“3”,努力做到“三个整合”,即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4”,即是实现“四个变革”。一是“设施”变革,诸如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黑板的添加;二是“形式”变革,诸如课堂座序更换,小组合作学习等;三是“模式”变革,教学模式要体现“以学定教”的要求,模式构建要简约,忌繁琐;四是“评价”变革,认真落实课改专项评价,促进高效课堂建设。“5”,即重建新的“五环节”课堂模式,即“目标认定—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靠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倡导各学校根据学段、学科的不同特点,构建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行感受:
    8月5日,8月7日,我先后参加了河南新乡凤泉站和福建三明大田站的活动。参与其中,深受教益,三点感动,三点忧虑,与您分享。
    先说三点感动。一是感动于中国教师报的课改使命担当。中国教师报作为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教育主流媒体,坚持打课改旗、办课改报的智慧和勇气让人敬佩。推动课改,就是造福师生。二是感动于承办方的课改热情。不管是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还是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他们都在利用课改这一抓手,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有道是,教育纵有千万难,课堂改革第一难。他们这种知难而上的改革精神,令人敬佩。三是感动于宣讲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盛夏酷暑,他们放弃休假,不计名利,*****演绎课改智慧,奉献点燃课改使命。
    再说三点忧虑。一忧课改的集体不作为。课改就其顶层设计而言,从理念到实践,都应该是清晰的,可操作性也不算不强。但是,长时间的、大面积的、集体化的不作为,叫人忧心忡忡。二忧城市课改的步履蹒跚。大凡全国的课改名校多处在农村地区,而许多城市大校、“名校”,对课改似乎并不感冒,“农村包围城市”的课改现象值得人们玩味。课改呼唤城乡一体的大背景、大格局。三忧名师群体的课改自觉。“以讲为主”的课堂模式,会让名师们的讲授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当“以学为主”的模式需要正名的时候,有些名师难以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其课改带头作用就难以发挥了。我们要向李镇西那样,能讲的要学会少讲或不讲。为了成就学生的学,教师要甘于牺牲过多的讲。
    但愿,中国教师报把“课改中国行”制度化,每年都坚持下去,就算是星星之火,只要坚持,我们就会见到全国课改的燎原之势。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特聘专家)

■张 雷: 

创新课堂的本质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学决定教,所以学与教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与师的关系,学是根本的生产力,教只有适应学才能更好实现学,生产力决定了课堂中必须是这样的生产关系,即师必须为生服务,建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是新课堂的唯一目标。
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
    它的核心是育人,再往下说是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如果用一句话表述: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从学生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变教中心为学中心。这个变的基本含义是:捍卫学生学习的权利;为学习提供一切必需的条件;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起来叫自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
    高效课堂有3大系统作为支撑,即教学系统、评价系统、文化系统。教学系统的核心是学中心,评价系统的核心是以学评教,文化系统的核心是开放搞活,文化系统还可以叫“动力系统”,它是整个高效课堂的生态,也可以叫做土壤。缺失了这套文化系统,高效课堂很难结出硕果。因此,课改往深了做,就可以称为“新文化运动”了,再深一步,那你可以把整个教育都理解成这句话:“教育即信仰”,其实做教育就是做信仰。信仰即“信而仰之”。信即坚信一种精神目标,仰即仰望一种人生追求。
建立学的法律,打破教的定律 
    建设新课堂的新型人际关系必须从改变学与教的关系入手。
    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第一专业,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角色”转变,即变“二传手”为放手发动“一传”的那个人;所谓二传,是指传统课堂上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所谓一传,是指课堂学习形式,即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教师不再乐于充当“传递者”。
    教师角色能否转变到位,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一放到底,就不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无法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高效课堂其实就是从“自主、合作、探究”6个字中生发出具体的操作技术,而前提必须是“学权”归属于学生。教师不是讲师,但教师一定是“为了学”、“设计学”、“服务学”的重要他人。
    教师是一个学习“环境者”,或者说教师即生态,他是为学习的发生构建环境、提供条件、触发动机、创造可能的人。
    讲的课堂、表演的课堂显然是低效的。那么,教师如何能上出高效的课?简单来说,第一,要编制一张导学案,即指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导学案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因此导学案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第二,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第三,给学生一个学法指导,即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第四,要有一个课堂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尤其是展示,展示即暴露,不暴露问题又如何反馈?反馈要做到有的放矢。展示是教师做学情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千万别轻视展示,高效课堂还有个别名,叫展示课堂。第五,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即学会不会的。教师千万记住“学会不会的”这句话,知识无限、生命有限,以人为本就是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当然高效课堂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系统,既然是系统则不止以上5条,但这5条真的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新课堂与新学校
    创新,体现在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具备新型人际关系的学校才是新学校,其根本关系是学与教。
    创新课堂是中国教育的新出路,因为彻底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非具体环节的新变形。创新课堂是新课改的出发地,只有从创新课堂出发,从改变学与教的关系出发,才能重建教育的所有关系,回归教育的本来目的。
   随行感受:
    中国教师报发起的“课改中国行”,是深入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壮举,是暑期中国教育人的盛事。中国教师报敢于担当中国教育改革的神圣使命,它的现实和未来意义已远远超出媒体的有限影响,必将在中国课改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领导力。
    在我所行走的天津、沧州两个城市中,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校长和广大教师显示了强烈的课改愿望并做出了实际的课改行动,为教育同行作出了示范与引领。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从理念到观念,从方法到文化还需要中国课改人坚持不懈的奋斗。教育的希望在新教师,出路在新课堂。没有新课堂就不会有新课改,也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学生。
    向中国教师报致敬!向中国教师报人致敬!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

■崔振喜: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跨入了信息时代,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规律。学校将如何适应这一突变?
时代特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时代使社会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少年成为了网络的主人和主要消费者,他们可以从网络上得到几乎所有知识和新闻,由此网络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革,以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信息环境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重塑教育关系,重新界定教育的有关概念:新社会、新教育、新学生、新教师、新学习。
课堂教学的变革就是重建新型教育关系
    在新教育成为社会一个新的教育特征的同时,社会必然要重新界定相互关系,社会道德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需要用新的道德标准进行构建,既保护传统的成人世界价值平衡,也接纳“新型人类”的社会追求。道德课堂的确立就是让学校构建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的课堂,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家园,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成功与成长,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我们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教育理念,既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但可以改变学校的生态文化,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网络的普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文化,也是东西方两种势力PK的重要途径。把网络作为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不但符合青少年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发挥了青少年的学习优势、智力优势,当然也会极大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品质。我校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展示、检测、讲评,承载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就是网络环境系统和数字化学习平台,不但维护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彰显了青少年的优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精神引领。
    总之,新时代造就了新的文化和新的教育,而新的教育也必然带来学校新的变化,最终导致新学校文化的建立。作为学校,要主动适应新的变化,担当起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以时代性构建新的课堂文化。
   随行感受:
    我先后到安徽宿州和阜阳地区进行了课程改革的调研和交流,亲身感受了一线校长和教师的课改情结,他们课改的迫切愿望和实践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宿州与阜阳都是安徽北部的地级市,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中国教师报能够利用自己宝贵的暑期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主动担当起国家级教育专业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实属中国基础教育的大事,也是基层教育者的福音。
    一线教师和校长,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自己的学校和课堂,平时忙于自己的业务和行政工作,确实难有机会接触首都的教育专业媒体,而教育专业媒体也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困顿于报社的办公楼中,相互之间必然要产生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次中国教师报的重大举措,是通过自己的辛苦付出走到了一线教师面前,走进了教师心中。通过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形式,与一线教师面对面进行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解决众多长期形成的困惑和疑问,必然会引发自己去思考教育多年来遇到的问题和不解。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102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