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题目及答案:四合院历史沿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25:52

  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

  谈及北京四合院,人们往往会想到元代建都北京及其街坊胡同形成的历史。其实,在中国,这种四合院式居住建筑形式的形成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目前能够见到的史料看,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的居住建筑就已采取了四合院的形式。 岐山风雏的西周建筑遗址 平面呈矩形,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 为门道、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有廊相通, 院两侧为前后相连的厢房,中间形成两组院落,是一座相当工整的四合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四合院。到了汉代,这种四合式院落的发展已很普遍。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庭院,很明显地看出四合院的格局。汉代有钱人的第宅常有前堂、后寝、大门、中门以及楼、阁、室、井、灶、庑、囷等内容,由一个或多个四合式院落构成。在汉明器中还可看到坞堡式四合院落,隋、唐时期四合院式第宅的史料更加丰富,无论从绘画、明器,还是壁画、绢画中,均可看到这种四合院式宅第。至于宋代留下的有关四合院式住宅的资料就更多了。无论是宋画《文姬归汉图》中的大型住宅,还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中小型住宅,都可以看出四合院式的格局。可见,四合院这种居住建筑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追溯到元代在北京建都。元代四合院目前在北京已无实物,唯一能供参考的就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掘出来的 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 。这座遗址所反映的院落布局、开间尺寸、工字厅、旁门等内容,与历代的四合院十分近似,说明元代四合院与历代居住建筑间密切的承袭关系。

  明王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明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并分别从浙江、山西等处迁进数以万计的富户,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在明代,制砖技术空前发达,这也促进了建筑业和住宅建设的发展。这个时期出现的《鲁班经》、《三才图会》等书籍,说明明代不仅第宅建设的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而且有理论方面的指导。 

  为维持封建秩序,明代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作了严格规定。如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 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这些规定,为当时不同阶层人士营造宅第的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明代住宅保留至今的,除安徽等地有少量遗存以外,在北京已极难见到实物。从《三才图会》、《鲁班经》等书中的插图可以看到,明代住宅仍沿袭了元代四合院的形式。 
    
  清代定都北京后,大量吸收汉文化,完全承袭了明代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对北京的居住建筑四合院也予以了全部继承。清王朝早期在北京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城内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内城只留满人居住。这一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外城的发展,也使内城的第宅得到进一步调整充实。

  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筑是宫室式第宅,这就是官僚、地主、富商们居住的大中型四合院。称之为宫室式第宅,主要是因为它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古代宫室建筑的特点。这种大中型四合院均设有客厅、饭厅、主人房、佣人房、车轿房等建筑,院落二三重乃至多重,气派而豪华。

  明清北京四合院与元代四合院相比有较明显的变异,这主要表现在院落布局的变化、工字形平面的取消以及占地面积的减少。元代北京后英房等四合院遗址中, 前院面积较大,明清四合院前院(外 宅)面积较小,后院(内宅)面积增大,使院落面积的分配更趋合理。明清 四合院还取消了前堂、穿廊、后寝连在一起的工字形平面布局代之以正房、厢房、抄手游廊组成的四合院式布局,这种变化同明清两朝北京城市居民成分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东西南北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此外,由于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增长较快,元代每户八亩地的大院落已不敷分配,明清四合院占地普遍较小,小者一亩,大者也不过三五亩(王府等大型府第除外)。这些是明清四合院与元代四合院的主要区别。

  清代四合院在北京的遗存很多,至今仍在沿袭使用,成为当今北京古都文明风景线的重要内容。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古代诸多传统民居形式中颇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集各种民居形式之长,在华 夏诸种民居建筑中堪称典范。它的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特殊政治历史地位是分不开的。长期居住在北京这块土地上的各朝代贵族、士大夫阶层对家居环境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就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北京四合院的发展与完善;加上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传统民俗,共同构成了北京四合院独具特色的传统居住建筑文化。

  清代是北京四合院发展的巅峰时期。自清代后期起,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北京四合院的发展也开始逐步走下坡路。

  在外族入侵和西方文化渗入的影响下,北京传统住宅建筑也受到一定影响。这个时期建造的四合院,有的或多或少加进了一些西洋建筑的装饰成分,最典型的就是圆明园式随墙门的出现。受“西学东渐”之风影响较深的人为标榜自己为“新派”代表,也有一些在宅内兴建“洋楼”的例子,但为数不多。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北京的传统民居基本保持了明清型制。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市民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很多原来住独门独院的居民已没有能力养更多的房子,只好将多余的房子出租,以租金来补贴生活。居民的住房越来越少,院里的房客越来越多。独门独户的四合院开始变成多户杂居的大杂院,四合院的居住性质发生了变化。

  1949年以后,北京传统四合院在使用上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所有制的变更,很多清代遗留下来的王府、宅院由私产变为公产。它们不再为昔日的贵族所占有,转而成为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工厂、幼儿 园、俱乐部等公用住房。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得建筑本身与使用者的需求之间产生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最终的结果,不是人服从建筑,而是建筑被人所改造。那些仍作为住宅用的院落,己不再为独家占有,变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这些用途上的变化,使四合院再难保持昔日的深邃、安谧、幽雅和温馨,四合院被分割、改造、瓜分成了普遍现象。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是北京四合院罹难最为严重的时期。60年代末的红卫兵“扫四旧”,将四合院中精美的砖雕、木雕、石刻、彩绘尽行扫荡,无数价值极高的艺术品,或被砸成碎块,或被抹上泥灰,能得以幸存者为数寥寥。紧接着发生的为“备战”搞的全民挖洞运动,进一步破坏了四合院的原有格局和排水系统,造成严重后果。1976年唐山大地震更是雪上加霜。为避震灾,在已经很拥挤的院子里塞满了“抗震棚”,随着人口增长,这些抗震棚后来都成了永久性建筑,把四合院搞得面目全非。 文革以后,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四合院保护方针,使上述恶化趋势有所控制,但紧跟而来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四合院的保护又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如何解决好旧城改造和四合院保护的矛盾,仍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80年代初至今的十多年中,北京的四合院聚集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一些移居北京的侨民和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人们,抱着怀旧心理和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追求,在四合院集中的地方买下 旧院,重新翻建新四合院。有些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也征地建房,住进了传统的中国民居。这种 新四合院大多采用传统建筑的外形和色彩,室内则是暖气、上下水、卫牛间、空调等现代化设施和高档装修。经过翻建的四合院,由多家居住的大杂院重新变成一家一户的私宅,院落宽敞,花草丰茂,景致幽雅,安恬静谧,四合院似又回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种新的景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大有蓬勃发展之势。这种现象,是北京四合院的复苏,还是传统住宅建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日前尚未有人进行研究和界定,但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已在北京四合院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新的一笔。

  北京四合院是我们祖先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改革、遴选、优化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优秀的住宅建筑形式。它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辛劳智慧的产物,是—代代华夏儿女艺术才华的结晶,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寄托着炎黄子孙深厚的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有分析地吸收外宋文化为我所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认真学习传统、弘扬传统,为创造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