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湾大酒店:John?Mauldin?:「欧罗号」谁主浮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24:18

John Mauldin :「欧罗号」谁主浮沉?

(2011-11-17 09:43:53) 转载标签:

财经

欧罗区

每日电讯报

菲茨杰拉德

欧洲央行

杂谈

分类: JOHNMAULDIN牛眼投资法始创人

航行于北美洲大湖区历来最巨型的货轮「大菲茨」号(正名为菲茨杰拉德号,SS Edmund Fitzgerald)跟欧罗区有何共通之处?给各位一个提示:货轮最终沉于湖底,再也不见影踪。正如今期为大家介绍的「奇闻异见录」(Things That Make You Go Hmmm…)通讯作者威廉斯(Grant Williams)所言:「令人不禁想到……欧洲为了拖延时间把地上空罐一路向前踢,直至本周或已走上穷途末路。」

作者全方位检视「欧罗号」一遍,得出如下结论:「现时局势大致尘埃落定,欧罗号船主已别无选择:要不大量印钞,要不就让欧罗区解体,从此放弃欧罗;可行办法,仅此而已。」威廉斯长驻新加坡,与笔者天各一方,却对欧洲问题抱持一致看法。

笔者周内将到华盛顿国会山庄,跟国会「削赤联合特别委员会」(超级委员会)一名成员会面。如有任何重要消息,当于周末向各位汇报;希望到时有好消息。笔者引颈以待,由华盛顿重返亚特兰大瑞银财富管理会议,出席经济学家罗戈夫(Ken Rogoff)与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平两位主持的专题小组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


「欧罗号」谁主浮沉?

威廉斯 | 2011年11月13日

「为承担欧洲货币的集体责任,欧洲各国亦将要为境内经济作出集体决定。既有欧洲央行,欧洲经济就须有集体领导。若欧洲经济的决策上没有一个对应欧洲央行的机构加以平衡,则欧洲联盟建设工程就无法完成,这也正是目前的状况……即使工程尚未完成,货币联盟到底也是跨越国界的制度……欧洲各国今后只要力所能及,就应将所属主权的传统元素,逐步移交欧洲联盟。」
意大利时任总统钱皮(Carlo Ciampi)
《法兰克福汇报》,2000年2月8日

「欧罗是欧洲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契机。欧洲各国在财经政策上各自为政的年代已成过去。」
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1998年12月31日

「即使经济如何同步增长,亦无法令全球债务彻底消失。无论怎样向债权人、债务人及纳税人推销这个想法,不仅徒劳无功,而且有害无益。时间长短无关宏旨,债务只能以金钱或实物资产抵偿。」
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布罗德斯基(Paul Brodsky)与匡尼坦斯(Lee Quanitance)

昵称为「大菲茨」的「菲茨杰拉德」号,听来像重量级冠军拳手,是1970年代中期纵横北美洲大湖区的货轮,负责把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市(Duluth)出产的铁燧岩,运往当时繁荣兴盛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及俄亥俄州托莱多市(Toledo)。

这艘货轮在1958年下水,船身全长729呎,船宽75呎,吃水深度25呎,载重26,000吨,最高速度14海里,船员29名,是当时航行于北美洲大湖区最巨型的货轮。「菲茨杰拉德」号17年来经常穿梭于大湖区第一大湖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之中,由于船身硕大无朋,而且屡创运货纪录,因而深受当时的货轮迷欢迎,更被尊称为「大湖区铁达尼号」。

1975年11月9日,大菲茨号从威斯康星州苏必利尔市上货,如常在苏必利尔湖上驶向底特律市,谁料这次航程竟是最后一次。就在翌日,货轮遇上飓风吹袭,海面卷起35呎巨浪,久经考验的44岁船长亦透过无线电跟附近船只表示:「遭遇有生以来罕见的风浪」。

偌大巨轮 顷刻葬生

数小时后,大菲茨号朝着怀特菲什湾(Whitefish Bay)进发,仅差17哩,就抵达这个位于密歇根州上半岛(Upper Peninsula)东北端、海面相对平静的海湾。与大菲茨相遇的另一艘船还报称,「大湖区铁达尼号」仍安然无恙。

但随即发生怪事。

电视「历史频道」报道:……就在几分钟之间,菲茨杰拉德号从雷达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调查发现,这艘货轮下沉过程来得非常突然,事前没有发出任何求救讯号;从救生艇的状况看来,亦不见任何弃船迹象。

事后,对菲茨杰拉德号顷刻间翻沉、葬生于530呎湖底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

「历史频道」报道:菲茨杰拉德号肇事起因之一或在于超载,深陷水中的船身在巨浪冲击下易于翻侧。官方调查报告还指出,载货区舱门损坏,可能因货物倾侧而引致沉船。

无论如何,「大菲茨」在风高浪急中几经挣扎,搏斗了数小时,本来安然无羔,却突告沉没,而且速度之快,导致船上29名船员在冰冷的苏必利尔湖水中悉数罹难,无一获救。

本周适逢「大菲茨」沉没周年纪念的日子,笔者不禁想起欧罗目前的处境,亦有如在惊涛骇浪中挣扎求存,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作为统一货币,欧罗正历严峻考验。区内各国债务显已不胜负荷,部分成员国根本不具备加入欧罗区的资格,政客更是笨拙无能之极,但尽管如此,欧罗至今仍然支撑得住。今年1月沽空欧罗的投资者,现时损失了6%左右【图1】。

近10个月以来一直密切留意市场发展,但仍因沽空而损手的投资者,即使久经风浪,亦不免措手不及,彷徨无计。事实上,世事如棋,哪管曾经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动,也有可能遭逢突变而翻船。

本周的局势发展,令人不禁想到欧洲为了拖延时间,而把地上空罐一路往前踢,此时此刻,却已走上穷途末路。

希腊帕潘德里欧政府终于在上周倒台,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政权亦迅即瓦解,若非布鲁塞尔等欧盟各国官僚诸般阻挠,欧洲定当进一步迈向万众期待的结局。

现时局势大致尘埃落定,「欧罗号」船主已别无选择:要不大量印钞,要不就让欧罗区解体,从此放弃欧罗;可行办法,仅此而已。

欧洲推行类似美国的问题资产纾困计划(TARP)或量化宽松,主要阻力来自德国。荷兰、芬兰,甚至奥地利对货币宽松也许始终口惠而实不至,但随着昔日强国纷纷卷入周边危机的漩涡,就连实力稍逊的「核心」成员也面对被波及威胁的当下,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动力泉源必须设法说服国民,支持印钞票这项他们最厌恶的行动。本周奥地利与德国10年期债券息差大幅扩大,正能反映这一点【图2】。

穷途末路 势必印钞

德国人大都对威玛共和国时期的恶性通胀记忆犹新,正如弗格森(Adam Fergusson)在其议论精辟的《货币灭亡时》(When Money Dies)一书中指出,德国极力反对大量印钞的立场可说其来有自:

德国大部分地区房顶上的铅都渐遭搜刮一空;汽车中的汽油也给抽干。虽然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已甚为普遍,但现在连黄铜以及燃料等日常用品亦用作购物和付款。一堆煤可换一张戏票;一瓶煤油可买得一件衬衫;衬衫又可以换作马铃薯让家中老少果腹。1922年奥斯藤先生以半磅奶油的代价给女朋友支付每月房租;到了1923年夏天,月租已涨至一磅奶油。普斯陶女士说:「中世纪日子又再重临。」

德国各小区自行「印钞」,以马铃薯、黑麦等货物为货币单位。鞋厂以鞋债券当工资,工人可到面包店换面包或在肉店换肉。

外币自然最受欢迎,而且最容易检到便宜货。例如美元,实际上已远超名义汇率。奥斯藤1923年初单凭一美元纸币一张,就足以请六个朋友到柏林吃晚饭再到夜总会消遣,翌日口袋里尚有余钱。当时更有不少以下的传闻:有美国人拿着五元美钞却在柏林找不到一处地方有足够马克找换;有顾客用餐或购物后以币值更高的外币结账,结果因为没足够马克找换而要记账(在马克大幅贬值后结算);更有外国留学生单凭生活津贴就买下一整排房子!

此外,当时德国还不时听说有人偷掉装钞票用的篮子或公文包,却把钞票弃在路旁;或者有人靠每天从一条长金链上拆一个环来变卖过活;而随着汇率一天内浮动多次,餐牌的价钱也相应调整,以至一杯点餐时索价5000马克的咖啡,在结账时涨价至8000马克的故事也时有听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财长朔依布勒(Wolfgang Schauble)与央行总裁魏德曼(Jens Wiedmann)在大量印钞问题上坚守反对立场,也就不难明白。然而,本周欧罗区局势濒临失控,显示欧罗已走上不归路。

欧洲央行现时要不为境内诸国贷款救急,置德国情意结于不顾,就只有放弃欧罗一途。

意大利10年期债券孳息率上周四一度急升至7.5厘。欧洲央行「证券市场计划」(Securities Markets Programme)大手购入意债(欧洲央行网站下周一更新持债总量时可望见端倪),应是意债孳息没有进一步攀升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意债迅即在上周五回落至6.5厘水平【图3】不论原因何在(没理由是因为新总理蒙蒂〔Massimo Monti〕预料将接替贝卢斯科尼吧?),也并不表示意大利已摆脱债市缠绕。

不过,由于意大利现时录得基本预算盈余,所以除非无法以够低的利率举债,否则应不致面临经济崩溃。以一年前的4厘而言,意大利在履行偿付责任同时,应可逐渐调整债务比率。这虽然不易做到,但意大利人不似爱琴海岸诸国国民般挥霍无度,储蓄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高踞前列位置;虽然,如【图4】所示,近五年来该国储蓄率已见大幅下降。

「欧罗号」谁主浮沉?

若不经过政治上连场角力,欧罗建基的相关条约以及成员国的组合实在难以大加修订。例如,允许希腊以至其他欧盟弱国退出,另组财政联盟,由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甚或让德国退出欧罗舞台之举,至少直至本周为止,都绝不可能成事。


英国《每日电讯报》:据欧盟消息表示,法德两国官员已就彻底重整欧盟计划进行磋商,研究如何整合组织或缩减现有规模。

一名欧盟高层官员在布鲁塞尔向路透社表示:「法德两国近月来已从不同层次就此议题进行广泛咨询,」由于议题敏感,该名官员拒绝公开身份。

上述官员续称:「我们固然必须审慎行事,但实情是,我们也有必要确定哪些成员国已萌去意,哪些成员国已无力留下。」

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周二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向学生演说时,透露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提出所谓「双速欧洲」之说,亦即欧罗区成员国以较欧盟27个成员国为高的速度发展,认为这是未来唯一可行的方向。

以上言论语气相当坚决,但随即给法国政府「发言人」公开否认:

法国财政部发言人否认有任何减少欧盟成员国的计划。

发言人表示:「法德两国政府从未就缩小欧罗区进行过任何会谈。」

但时移世易,德国确已明言退出欧罗区并非没可能:

德国一名高层官员表示,缩减规模有助于壮大欧罗区。

「欧罗的名称可以维持不变,不同的只是区内成员较少而已,」该名官员没有指出退出的是哪些成员国。

上述官员续称:「以目前的组成方式,欧罗区实在难以达成共识,果断行事。一国一票根本行不通,」他所指的是成员国「议而不决」的议事方式已令危机恶化。

字里行间,已隐含德国官方有意设法向国民推销短暂的印钞行动。减少欧罗区成员国建议只是打响头炮而已,下一步将提出「强国」另组联盟的大计;而默克尔已公开为此鸣锣开道:

《商业周刊》:默克尔所属政党基民盟的国会金融事务发言人迈斯特(Michael Meister)表示,德国将不会为求欧罗区稳定而汰弱留强。

他说:「缩减规模之举,将可能对德国造成致命打击,因为最终会形成一个小欧罗区,情况一如瑞士,」身兼基民盟国会党团副主席的迈斯特接受电话访问时并称:「这对德国之类的出口国将造成致命打击;任何不符德国利益的事,我们都会竭尽所能加以制止。」

通胀野马 易放难收

这正是德国说服国民的第一步,指出实行欧洲版TARP或某种形式的量化宽松,将在德国「掌握之中」,不会导致德国人视为梦魇的恶性通胀。有关建议或将包装成专为纾缓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所受压力而设的计划,同时强调美国在推行量化宽松后,消费物价指数(CPI)相对温和,可见印钞亦未必引致恶性通胀。虽然,美国CPI自第二轮量宽实行以来已上升了近3倍,拾级而上之势在【图5】清晰可见。

德国政府在上述提议中未有提及的是:美国经调整货币基础在量宽推动下的走势【图6】,或英国CPI【图7】,已见上升,现已高达5.2%,逐渐抛离2%的通胀目标。德国政府亦将向国民保证,订立欧洲央行不会越雷池半步的通胀上限,而有关纾困计划将在大概两年之内收缰,到时一切将重纳正轨。

当然,上述计划假设大量印钞之缰能放能收,但历史上德国有威玛共和国;津巴布韦有央行总裁戈诺(Gideon Gono);阿根廷有前总统杜阿尔德(Eduardo Duhalde);甚至在1980年代美国也有联储局前主席伏尔克(Paul Volcker),而种种前车之鉴,在在说明量化宽松实则有如脱缰野马,易放难收!

但无论如何,目前欧洲面对的各种问题都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欧盟官僚将千方百计避过恶性通胀之险,而力主以大量印钞为权宜之计。

除了迈斯特的警世之言,从本周各报章标题中,亦可隐见即将有重大宣布的迹象。虽然有违设立欧罗的原意,但要挽救欧洲以及欧罗,以量化宽松为短期措施在所难免。「危局」当前,必须「行事果断」,同时「深信」欧洲领袖有力确保货币化政策不致引起严重通胀。各路英雄显然已经齐集……

《纽约时报》:欧洲经济前景上周四再现阴霾,当日欧盟委员会警告欧洲大陆经济体发展停滞不前,面临双底衰退威胁。

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雷恩(Olli Rehn)在布鲁塞尔向记者表示:「欧盟复苏已经止步,经济衰退危机再现。」

他补充说:「上述预测实际上是最后的警钟。」

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总统奥巴马今晚呼吁欧洲就意大利等国将有能力清偿债务作出「有力」保证。

「当前问题一日未能解决,欧洲经济亦将难望大幅增长。这将对全球整体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夏威夷峰会上表示:「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欧洲各国为表对欧罗区成员国的支持,必须团结一致。」

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表示,欧洲必须「迅速行动」,以控制日渐蔓延的债务危机,因为市场波动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

他说:「我们都直接受到欧洲危机的影响,但今天齐集于此的所有经济体,由于处于较一般国家有利的位置,因此在欧洲当前压力下应采取刺激增长的行动。」

盖特纳还补充说欧洲复苏基本条件不俗。

他说:「但我们必须应金融市场期望迅速付诸行动,从而令投资者恢复信心。有关行动已经展开,我们现在只需略为加快步伐,稍微加大力度就行了。」

TODAYonlin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干事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昨日警告,除非各国齐心协力对抗威胁增长的挑战,否则全球经济或将陷入「迷失十年」。

拉加德在一个财经论坛上发言时指出:「欧盟与美国等先进经济体……显然已风起云涌,假如我们不马上一致行动,只会令不明朗因素进一步恶化,各国财政趋于不稳,全球需求崩溃。全球将在今后十年内陷于低增长高失业的困局。」

英雄齐集 高呼量宽

且看各国是否真的齐心行动:美国总统、美国财长、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专员、IMF领导、德法两国首脑,都已相继亮相。局中尚有何人?

路透社:捷克财长卡劳塞克(Miroslav Kalousek)响应路透社查询时表示:「我不打算就所谓『双速欧洲』作任何揣测,这有违捷克共和国的利益。」

但捷克共和国不是还未加入欧罗区的吗?

于是只剩得中国这一大国:

Brecorder: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周六警告全球经济面临威胁,呼吁各国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贸易自由化。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峰会举行前发表演说,他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深受整体局势不稳与不明朗因素影响。」

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胡锦涛表示全球必须致力「确保强劲增长,为亚太以至其他地区的经济注入动力。」

由此可见,上述刻意经营的安排,将有助于德国以全球大局为重,暂时放弃反对印钞的立场,雄踞国际政经舞台。一个号召「救世」的国际委员会于焉诞生。

观乎本周「奇闻异见录」所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上述「救世」大计(或应唤作「庞兹骗局」)正来得及时:

英国《周日电讯报》:欧洲的一万亿欧罗救市基金被迫吸纳自己发行的债务,因为外来投资者日益担心欧罗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会继续恶化。

欧洲金融稳定设施(EFSF)上周宣布,旨在支持爱尔兰的总值30亿欧罗10年期债券悉数售出。

然而,本报得悉, EFSF出手购入数亿欧罗计的债券后,上述售债目标才能达到。

消息人士指出,由于承销银行只能筹集约27亿欧罗的外来投资,EFSF须耗资逾1亿欧罗购入债券,才能达到融资目标。

笔者实在无言以对。

结束本周讨论前,且再回顾一下「欧罗号」这艘货币市场的巨轮,在风雨飘摇中挣扎的境况如何。虽然「欧罗号」至目前为止的表现可算令人满意,但从技术角度而言,实际情况却一直急速恶化【图8】,不可避免的印钞计划一旦付诸实行,欧罗就难以维持强势,其中尤其不利的因素包括:法国贸易9月份录得63.03亿欧罗的赤字,为该国历来第七大单月贸易赤字,按月贸易平衡更大跌46%;法国出口跌至2008年至09年的低位;德国工业产值9月份跌近3%,工业订单按月跌幅达3.6%,该国失业率亦在28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升幅。

欧洲央行新任总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已着手减息,但好戏还在后头。欧洲利率预料将低见1厘以下,一旦量化宽松或欧版TARP展开,「欧罗号」这艘巨轮,哪管曾经在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动,也许亦会在毫无预兆之下突然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