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多夫之秋:八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59:54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作者是代的刘禹锡,本文体裁

二、翻译句子:

1. 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室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三、 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文中表现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⑥从反面写出陋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⑦用类比赞美'陋室',并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问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

答:①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②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4.作者在本文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答: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用下句,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又画龙点睛,强调了陋室不陋的主题。

5.文章是在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答:此句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葛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

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正,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榜样,去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北代哲学家周敦颐,本文体裁是,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翻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处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对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三、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高度赞扬莲的品质的语句)(主旨句)

2.高度概括莲花高洁形象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描写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美好形象的语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最后总括莲的品格的语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牡丹、莲各自的象征意义是: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含蓄地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的语句:

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四:问答题:

1、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2.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委婉批判。

3、本文的对比和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

4.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象征君子

①身处污浊环境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

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濯清涟而不妖)

③豁达大度,正直不苟,特立独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美好的资质(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志洁行廉,令人敬重,不敢轻侮(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3.从哪几方面描写莲花?

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言外之意?

答: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鄙视和委婉批判。。

《核舟记》

一、文学常识

《核舟记》选自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末人。体裁是记。

三、理解性默写。

1. 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泰山旅游网^(]p(mr?nH

2.用一个词来评价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奇巧”。表现王叔远雕刻所用原材料体积小,表现范围广,有多方面成就的语句是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体现王叔远构思精巧,技术高超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雕刻技艺的灵活精巧。

4.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东坡“左手扶鲁直背” 的动作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动作、神态描写中看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忘记现实烦恼,陶醉画卷的美好意境的豁达放旷的胸襟。从对佛印矫首昂视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洒脱不群的性格特点。

5.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若啸呼状”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的悠闲自在,而左边舟子“视端容寂”的神态则显出他的专注。

9.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材料体积之小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和雕刻容量之大相对比,再次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0.总结全文,点明全文中心,赞扬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语句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二、问答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空间顺序。先介绍船的正面,再介绍船的背面。在介绍船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部分,再介绍船头,再介绍船尾。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引人入胜,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大道之行也》

一、文学常识。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孔子 的著作,家经典之一, 西汉戴圣 所撰。本文的两个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理想社会

二、理解性默写

1.默写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2.默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使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4.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表意相近的语句。外户而不闭

三、问答题。

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它们都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安居乐业,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大同社会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具体表现,都体现出人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的特点;而桃花源内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与大同社会讲信修睦一致。

2.如何评价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是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安居乐业,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是有积极意义的。两千多年来,它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但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时期,它是不可能实现的。

3.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⑴“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⑵“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⑶“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拿现实社会跟“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和平、安定的美好前景。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翻译句子:

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打渔的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

4.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屋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7.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9.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1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1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村里的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说啊!”

14.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1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三、默写: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和平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描写桃花源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语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本文借老人小孩写人们生活幸福愉快,与《大道之行》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相近的语句是: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8)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

四:问答题:

(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顺序:时间先后

整体思路:忽逢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答: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评价: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摆脱剥削,摆脱压迫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作者从几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这些方面内容各有什么特点?

答: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⑤社会风尚: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4)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5)文章结尾,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答:① 使桃花源显得似有还无,似真似幻,增添神秘感和传奇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③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6)本文出现的成语:

①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②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③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答: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作用?
答: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10)“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答: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况,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11)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2)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3)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14.“桃花诗”知多少?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夜景》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桃花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15.湖南常德开辟了桃花源风景区,请你为景区写一份简介。(设计两种活动)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雾凇(   )吉林砀沆(   )(          与余舟一芥(          铺毡(   )对坐       强(   )饮{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张岱 宗子,号陶庵  明末清初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

(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

(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

二、阅读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豪情壮志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增强语势。

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兴奋和豪爽愉悦的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0.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痴怎么理解?.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1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这段文字有什么特色?白描手法有何特色?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这段文字运用白描手法,简练自然,不事雕琢;高度概括了景物的特征,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15.中心概括:本文描写了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翻译:哪一夜没有月光?那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填空:

(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月下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4)本文的线索是月光    上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4、简答:

(1)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文中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3)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答: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4)闲人理解: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自豪。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5、重点字: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盖:原来是。

 

答谢中书书》:

1、              中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本文选自《           》,作者是(    ),南朝梁。被誉为u“山中宰相”

3、重点自: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对偶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对偶借代

7.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9结尾句的言外之意: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着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