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大学生申请书: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50:35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标题: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0 22:01     标题: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杜波吾思  2010-03-22

1、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比如说:心胸开阔点,心情不好时晒晒太阳、和亲友谈谈、或者运动运动出点汗;按时作息、把觉睡足了,中午最好午休一小会;少吃(最好不吃)饼干、方便面之类的垃圾食品;禁绝烟酒;晨起喝杯水;保持大便通畅;有钱多买点水果吃吃、多买点粗粮吃吃等等等等——对大多数乙肝人来说:这样做,肯定比花天价乱买药、吃大量的药更安全、更有效、更省钱。——医贩子们看到我说这话,肯定很上火;不是没有好医生,而是太少了。

吴阶平:“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下决心戒除不健康的坏习惯,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2、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如果不是马上威胁生命的急症):建议你把其他的乱七八糟都先停下来,建议你一心一意调理好你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调理好了,就能比较好地“以不变应万变”了。

3、身处尘世,何处无尘?---戴上放大镜,哪个地方没有灰尘?!戴上显微镜,谁的身上没有病毒?!

4、西方60年代以来,对于疾病的看法已经从“杀灭疾病”转型到“人与疾病长期共存”,只要疾病不发作,不危害个人健康,则可基本视作健康人。实际上,“全然健康”是几乎不可能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的只占5%,…——网易专题《乙肝,被夸大的恐惧》

5、大学期间,我把学校图书馆的中医西医书几乎翻遍了;我的最后感悟是:大部分乙肝人,尤其肝功能正常的乙肝人,其实只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严格戒烟限酒,不要老熬夜什么的,那他妈的根本不算什么事。都是医药贩子为了开发一亿人的肝矿市场的需要,才有了乙肝被说得如此恐怖的结果。

中外的医贩子们,出于开发肝矿市场的需要,联合炮制了一个弥天大谎:“乙肝,到目前为止,无法治愈”。其实,大部分乙肝携带者,压根就“不需要治疗”,而不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

6、乙肝转阴是一个意义和难度都未必很大,但医贩子绝对不会真的去推动相关科研的事情

在乙肝人反歧视运动取得实质性成功之前,乙肝人反歧视运动的敌对力量——医贩子/药贩子团伙——必然十分强大(反推法); 而医贩子/药贩子团伙的力量既然十分强大,那么,它们必然会不遗余力地维持现在这种模糊化的战略,把转阴这件意义和难度都未必很大的事情说得很重要,把乙肝对人的有限的危害性描述得很恐怖,把乙肝的传播方式描述得隐隐约。而且,也绝不会去研究出一种能够消除乙肝标志物的药品。

——要是能把乙肝标志物清除的药品问世了,医药贩子们赚谁的钱去?

7、我们总是忙于向普通民众科普,却往往忽视了,对我们的一些战友进行科普。少一个受骗的战友,不仅对这个战友的健康有好处,而且还能让医贩子、少黑到一些乙肝人的血汗钱;也就能让贩子们少一些发布魔鬼化乙肝人的广告的本钱!

8、我认为,真正的医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智慧,是没有中西之别的,也是不必有门户之见的。


------------------------------
延伸阅读

医贩子的狂欢盛宴:出厂15.5元的药品,医院卖213元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931540-1-1.html

也谈“攻克是假的”:很多乙肝人的乙肝根本无须攻克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912628-1-1.html

传染性≠传染!谁要求100%,谁就是敌人!
h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890416-1-8.html

[ 本帖最后由 生存权利 于 2010-5-23 17:20 编辑 ]
作者: 八级木匠    时间: 2009-10-31 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7:33

乙肝 是典型的慢性病,绝大多数人来说,病情发展缓慢。正常人肝细胞每半年就更换一遍,肝细胞的增值足够代替坏死细胞。
大部分携带者只需要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锻炼,等待将来医学发展,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问世。

目前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达到所谓的“保肝”效果。大三高HBV DNA需要抗病毒的,一部分人可进行2到3年的抗病毒治疗。


营养和作息,只需要注意一些常识,充足睡眠,戒烟戒酒,食物来源多样化,充足蛋白质,新鲜水果和蔬菜,低油低脂,适当锻炼。
并不存在某种特异的食物和作息习惯,可以显著增加自然转阴的概率。也不需要渲染神化某种特殊的食谱或作息习惯的治疗作用。

[ 本帖最后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07:37 编辑 ]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07:39

既然目前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那就不要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吧,支持养生,支持楼主!!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7:41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乙肝。也没有任何特异的生活方式和食谱可以治愈乙肝。

有些抗病毒药物可以以一定概率降低HBV DNA的浓度,并在一定概率的大三阳转小三阳。
目前这个概率还不太高。还需要等待医学发展,提高治疗的有效概率。
作者: 我爱你心肝    时间: 2009-10-31 07:41

很好!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7:44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07:39 发表
既然目前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那就不要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吧,支持养生,支持楼主!!


不要“轻易”使用药物治疗。
作者: changfengge    时间: 2009-10-31 08:22     标题: 支持楼主的看法

支持楼主的看法!!!!!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09:12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把这一亿人当成一个巨大的肝矿市场来开发的想法和行动?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中,剪刀浆糊出一堆“乙肝恐怖论”的“科学数据”来?

------------------------------------------------------------------
将260毫克70码成200毫克,制造出来的,是滚滚的商机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44、P45

致病风险因素的认定,已被刻意设计成人人都有某些毛病。方法如下:首先找来许多健康的人测量实验值,例如找捐血者、新兵和体育系学生来做。下一步是求出平均值,任意将中间95%定义为“正常区域”,剩下的位于标准区域上下的5%被归类为“超标区域”,数值在这一区域的人即使很健康,也被认为为达到健康指标。照这种算法,可能全人类都有病。如果每个实验值都有5%的人属于超标群,那么每测验一个项目,超标群的百分比就跟着增加,例如求出20中实验值后,只有36%的人完全健康,做出100种之后,只剩不到1%的人是健康的。有的医生昧着良心根据这样的结果下结论:所谓健康的人,是还没有做检查或者没有经过彻底检查的人。

还有更严重的,部分致病风险因素从一开始定义就有问题,不是只有那5%的人属于危险群,而是直接把所有人一网打尽。就拿胆固醇来说,几年前德国的标准值设定,让多数人纳入“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正常”。

怎么会这样?某项大型研究在巴伐利亚找了10万人,算出平均分升血液含有260毫克胆固醇。而全国胆固醇协会(由13名教授组成的利益团体)却在1990年建议将正常值设定为低于200毫克,并宣称将实际采用该数值。 这群胆固醇协会的医生其实代表了几个利益团体,包括近似企业的德国抗高血压联盟、血脂联盟以及德国实验医学学会。他们在一份“策略报告”中呼吁大幅扩张诊断范围:“每位医生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病人的胆固醇有多高”。

在唯利是图的医生宣布下,大多数德国民众变成高危险的潜在病人。根据前述随意定出的临界值,30~39岁的年龄层中,有68%的男性和56%的女性,胆固醇高得不正常;50~59岁这组中,不正常的男性甚至高达84%,女性则是93%。

这样的临界值带来荒谬的结果:经检测有潜在风险的人,却感觉健康自在。若真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应该是对诊断结果感到异常不对劲。维也纳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说得好:“诊断是最常见的疾病”。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09:15

楼主的贴子非常好,强烈支持.
楼主的贴肯定会得罪一些人的,要挺住.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09:19

诊断是最常见的疾病----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现实社会中肯定存在唯利是图的人,为了钱六亲不认的人大有人在,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医学界,那是对全人类的伤害.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09:19

体检大厅科普宣传夸大乙肝传染性——乙肝歧视的来源之一

2009-10-28  作者:蔡皓东(地坛医院医生)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 ... p;extra=&page=1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09:21

请问尊敬的特深沉先生,您是否承认这一点:

为了更多地卖药、更多地收回扣,很多医生都患有如下疾病——喜欢把没病的人诊断成有病、把小病的人诊断成大病?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9:26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09:21 发表
请问尊敬的特深沉先生,您是否承认这一点:

为了更多地卖药、更多地收回扣,很多医生都患有如下疾病——喜欢把没病的人诊断成有病、把小病的人诊断成大病? ...


是的。出于很多种原因,医生都会倾向于这样,比如避免误诊和漏诊。
医生面临治疗过度和漏诊的双重风险。而治疗过度医生不承担责任,并有更大利润;而有病没有发现而漏诊,医生将承担误诊责任。
这些原因都使医生倾向于过度治疗。


但当你有小病或大病的时候,也不能自我漏诊和讳疾忌医。病人同样面对过度治疗和讳疾忌医的双重风险。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9:28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09:21 发表
请问尊敬的特深沉先生,您是否承认这一点:

为了更多地卖药、更多地收回扣,很多医生都患有如下疾病——喜欢把没病的人诊断成有病、把小病的人诊断成大病? ...


病人为了省钱或其他原因,会面临漏诊和误诊的风险,将小病耽误成大病,失去治疗机会,进而失去生命的风险。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09:33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09:26 发表

引用: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09:21 发表 请问尊敬的特深沉先生,您是否承认这一点:为了更多地卖药、更多地收回扣,很多医生都患有如下疾病——喜欢把没病的人诊断成有病、把小病的人诊断成大病?

... 是的。出于很多种原因,医生都会倾向于这样,比如避免误诊和漏诊。
医生面临治疗过度和漏诊的双重风险。而治疗过度医生不承担责任,并有更大利润;而有病没有发现而漏诊,医生将承担误诊责任。
这些原因都使医生倾向于过度治疗。

.


看来,咱俩的观点,还是多少有一丁点交集的地方的。
感谢您在这个回帖中的坦诚。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09:36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 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09:38

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非常重要.既可以规范误诊漏诊又可以增强医患关系增加医疗效率.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09-10-31 11:51

吃好 睡好 心情好 很重要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15

楼主,请教几个问题,请赐教。
我的问题是,CCCDNA是否和HCC无关?乙肝携带者是不需治疗还是无药治疗?你觉得给战友灌输大而空的医贩子理论对战友的帮助大,还是给战友细而全的乙肝相关知识帮助更大?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19

个人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的文章看起来很有道理,操作起来却没有操作性,根本不能教会战友如何辨别医贩子。如果你能细化,告诉战友,什么样的乙肝不治疗,靠保养,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岂不是好事儿一件?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24

政府的口号现在都在转变,要务实。务实才能得民心!空洞的口号,绝对不是民心所向。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10-31 12:30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09:12 发表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把这一亿人当成一个巨大的肝矿市场来开发的想法和行动?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中,剪刀浆糊出一堆“乙肝恐怖论”的“科学数据”来?

---------------- ...

我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楼主反复强调你的签名的问题,,,,说卖药的怎么怎么的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10-31 12:32

乙-肝恐怖论的幕后黑手---推销疾病以卖药的医贩子团伙

在肝胆相照你反复论述这么一个问题,,,意义何在??能说明什么??你发的帖子我关注了很久了,今天终于憋不住了想问你一下。。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34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0 23:36 发表

医生是否赚钱,赚多少钱,跟你自己是否需要治疗无关。你自己是否需要治疗,只关乎:疾病恶化的风险大小,目前药物的治疗效果概率,和经济情况。


现在的体制决定医德不好,不可能为此,而拒绝所有医生的治疗。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12:36

原帖由 无所谓呀 于 2009-10-31 12:32 发表
乙-肝恐怖论的幕后黑手---推销疾病以卖药的医贩子团伙

在肝胆相照你反复论述这么一个问题,,,意义何在??能说明什么??你发的帖子我关注了很久了,今天终于憋不住了想问你一下。。 ...

呵呵,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封CCTV982了,虽然你人不错,可毕竟是站在西药厂家利益一边的,从你说的这几句话里已经表露出来了,
其实楼主写的很好,但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包括我曾经也得罪过.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40

原帖由 mtv982 于 2009-10-31 12:36 发表

呵呵,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封CCTV982了,虽然你人不错,可毕竟是站在西药厂家利益一边的,从你说的这几句话里已经表露出来了,
其实楼主写的很好,但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包括我曾经也得罪过. ...


西药中药之争只是药品选择之争。和楼主的思想无关。你不要混淆视听!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12:44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2:40 发表


西药中药之争只是药品选择之争。和楼主的思想无关。你不要混淆视听!

你的思想有很大问题,把不好的现象比如行贿受贿都归在制度上,并认为任何人在这样的制度下都必须这样做,这和叛徒因怕死而向敌人投降并反咬己方有什么区别呢?
需好好提高思想觉悟.看来你已中毒较深了.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2:49

原帖由 mtv982 于 2009-10-31 12:44 发表

你的思想有很大问题,把不好的现象比如行贿受贿都归在制度上,并认为任何人在这样的制度下都必须这样做,这和叛徒因怕死而向敌人投降并反咬己方有什么区别呢?
需好好提高思想觉悟.看来你已中毒较深了. ...


圣人是少数。封建社会才讲求明君才讲求清官。不可能要求绝大多数人都是圣人。西方国家更清廉,不是因为他们圣人多,是因为他们法规详细,并能够切实执行。
懂了么?
另外,你的话题不是楼主的思想。请勿再离题。
作者: 无所谓呀    时间: 2009-10-31 12:51

原帖由 mtv982 于 2009-10-31 12:36 发表

呵呵,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封CCTV982了,虽然你人不错,可毕竟是站在西药厂家利益一边的,从你说的这几句话里已经表露出来了,
其实楼主写的很好,但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包括我曾经也得罪过. ...

你口口声声说我封了你??你有证据吗??张嘴就来。。。随便你怎么说,,,清者自清,明者自明,你要用自己的眼光看别人那是你的自由,我不爱解释什么,,,

对于这个帖子的发布着我对他提问是因为他的帖子的论调。。。才提问的。请你看清楚一些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2:58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2:15 发表
楼主,请教几个问题,请赐教。
我的问题是,CCCDNA是否和HCC无关?乙肝携带者是不需治疗还是无药治疗?你觉得给战友灌输大而空的医贩子理论对战友的帮助大,还是给战友细而全的乙肝相关知识帮助更大? ...


1、不必拿术语来唬人;科学从来就是一工具,并不能自择其所向。当社会的整体制度环境很差时,70码是普遍现象,科学也因此反而能够提高利益掠夺的效率。

上世纪,希特-勒为了发动侵略,雇佣一帮科学家一再论证犹太人的劣-等性;几百年前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势力,为了更好地奴役黑人,一再论证黑-人的脑容积比白人小、黑-人的智商介于黑猩猩和白人之间。章立凡先生说:没有民-主撑腰,科学与文化在砖制之下都是婢女,在利禄面前只有腐败。诚哉斯言!

2、防火防盗防医贩子——这一防范意识,不仅对战友们的健康有好处,而且,对于改善整个乙人群-体的生存困境有好处,因为,少一个受骗的战友,医贩子们就能少黑到一些钱,也就能少一些发布魔鬼化乙肝人的明广告、软广告的本钱。

3、大学期间,我把学校图书馆的中医西医书几乎翻遍了;我的最后感悟是:大部分乙肝人,尤其那些肝功能正常的乙肝人,只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严格戒烟限酒,不要老熬夜什么的,那他妈的根本不算什么事。都是医药贩子为了开发一亿人的肝矿市场的需要,才有了乙肝被说得如此恐怖的结果。中外的医贩子们,出于开发肝矿市场的需要,联合炮制了一个弥天大谎:“乙肝,到目前为止,无法治愈”。其实,大部分乙肝携带者,压根就“不需要治疗”,而不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

4、乙肝转阴是一个意义很小、难度不一定大、但中国大陆的医界绝对不会真的去推动相关科研的事情。在乙肝人反歧视运动取得实质性成功之前,乙肝人反歧视运动的敌对力量——医贩子/药贩子团伙——必然十分强大(反推法); 而医贩子/药贩子团伙的力量既然十分强大,那么,它们必然会不遗余力地维持现在这种模糊化的战略,把转阴这件其实不重要的事情说得很重要,把乙肝对人的不大的危害性描述得很恐怖,把乙肝的传播方式描述得隐隐约约。而且,也绝不会去研究出一种能够消除乙肝标志物的药品。
——要是能把乙肝标志物清除的药品问世了,医药贩子们赚谁的钱去?

5、看看很多所谓的科学是怎么出笼的

(1)将260毫克70码成200毫克,制造出来的,是滚滚的商机 http://www.hbvhbv.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73212

(2)制药业的真相 > 伪装成研究的推广(1)

   --------------------------------------------------------------------------------
  “我们公司已经将草稿写完了,现在只需要一个作者”

   Neurontin的案例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它的治疗癫痫症药物Neurontin采用的就是第二种策略。帕克戴维实验室是华纳兰伯特制药公司的一个分支,……。
   
   ……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外称这个计划为“发表战略”。它将赞助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论文,然后收买学术研究人员在这些论文上署名。这些研究规模很小,而且设计得很差,依据它们来得出正确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论文甚至连一点新数据都没有,通篇都是对Neurontin的溢美之词。它雇佣医学教育和传播公司来准备论文和寻找作者。有家公司准备了12篇论文,每一篇都获得了12 000美元的报酬。而如果“作者”愿意署名,就可以得到1 000美元。显然,这执行起来不会太容易。在帕克戴维实验室收到的一份进度报告中,一家教育公司抱怨道:“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作者在电话里对我们爱理不理。”它在报告中重点标注道:“我们公司已经将草稿写完了,现在只需要一个作者。”

(3)《医药代表自曝与医生的暧昧关系》,2009年04月15日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夏金彪

    ……

    暧昧的学术营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生评职称需要学分、论文时,会由医药代表所在药企凭其关系为医生搞定;若某专家需要做一个课题研究,药企则会通过与医学组织合作的方式拨一定资金给专家。

   在业内,由药企资助、各种医学会组织的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对医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处方药销售占了药品市场的大约85%,其中绝大多数处方药是通过医院销售出去的,而医生是决定处方药销售的关键。

  “我知道,很多医学组织依赖药企的赞助生存。”刘斌说。他们大量接受药厂的广告费、研究基金、会议赞助、活动资助和咨询费。“因此不难理解,他们已经成为药企的代言人,并在制定治疗指南时为药企的产品说话。”

  近年来,这类事件不断被曝光,“全国牙防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卫生部下属的医学学术组织,全国牙防组通过为企业认证的方式,敛财两千万,成为企业利益的代言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也向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所谓“学术营销”的内幕:在一次中型学术会议上,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学术会议全由药厂包办了。参会的每个厂家交3万元至10万元的赞助费不等。参会的共有15家药厂,所交赞助费60多万元。讲课的专家一概由药厂出面邀请,支付的讲课费一次2000元到4000元不等;其吃、住、旅游、来回机票全包,每人费用至少需4000元。

   ……

  “医学学术营销也是行业的潜规则。”刘斌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医学学会权力很大,集医疗事故鉴定权和医学科研成果评比权于一身,它又要企业化运作,经费没有保障。因此,与药企合作很自然。在医学组织的杂志上,与赞助商产品有关的临床研究报告得到优先发表,而有关公共卫生和其他治疗方法的文章则越来越少。此外,他们还在医学组织制定的指南上推荐赞助商的产品。”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3:04

原帖由 无所谓呀 于 2009-10-31 12:32 发表
乙-肝恐怖论的幕后黑手---推销疾病以卖药的医贩子团伙

在肝胆相照你反复论述这么一个问题,,,意义何在??能说明什么??你发的帖子我关注了很久了,今天终于憋不住了想问你一下。。 ...


意义在于:从利益格局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乙肝歧视的根源——有一股力量,需要制造和贩卖乙肝恐怖论。

一、医贩子

医贩子的最大任务:使用——“乙肝恐怖论→发动群众斗群众→推销疾病以卖药”——这一屡试不爽的肝矿营销理念,利用医政部门在相关条文中或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无数“后门”,让相关非歧视法规变得“口惠而实不至”,让中国大陆的肝矿市场,不断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医贩子喜欢回避什么:为了达到魔鬼化乙肝人的目的,很多医贩子都习惯于对乙肝疫苗的作用避而不谈、对成年人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避而不谈(成年人即使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下感染了乙肝病毒,他成为携带者的概率仍小于5%)、对流行病学的一个基本规律避而不谈(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传染就不会发生)。

乙肝恐怖论的载体:在卫生部准备出台取消入学、入职中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节骨眼上,夏雪芹版DNA论,使得渭南技校几十个乙肝学生被迫退学。作为“医贩子”一词的发明者,本人预计,活跃在中国大陆的数百万医贩子,下一步,很可能会把“乙肝恐怖论”的载体由两对半变换为DNA。

乙肝恐怖论的最新样式:很多医贩子甚至于使出冒充乙肝人、故意把乙肝说得很恐怖——这样的卑鄙伎俩,以乙肝人的口吻编造出“我把我的亲人传染了,我感到我有罪”之类的谎言。这是看不见的刀子。容易蒙骗很多普通民众,甚至容易蒙骗很多乙肝人。


二、乙肝人

乙肝人的最大任务:破除乙肝恐怖论;对魔鬼化乙肝人的医贩子进行揭露、打击。揭露的工作很多战友做了很多,但打击的工作,还没有提上日程。其实,后者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那些受药厂资助的医学书籍的作者敢于明目张胆得魔鬼化乙肝人?为什么那些收受了医院药厂的巨额广告费的报刊杂志电视台敢于明目张胆得魔鬼化乙肝人?……因为他们发现了:明目张胆得魔鬼化乙肝人,不仅能够从医院、药厂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而且,基本上不存在被乙肝人反击、而利益受损的风险,所以,他们魔鬼化乙肝人的行为,才越发肆无忌惮。只有让医贩子在魔鬼化乙肝人的事情上得不偿失,才能遏止他们的魔鬼化行为。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3:05     标题: 我重复一遍

你的文章看起来很有道理,操作起来却没有操作性,根本不能教会战友如何辨别医贩子。如果你能细化,告诉战友,什么样的乙肝不治疗,靠保养,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岂不是好上加好?
你要帮助人,要教人识别医贩子的方法。你只是自顾自的喊口号,能有什么用?战友知道有医贩子,而且医贩子众多,但还是不知道怎么辨别,那又有什么用?
另外,你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我一个问题。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3:15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3:05 发表 你的文章看起来很有道理,操作起来却没有操作性,根本不能教会战友如何辨别医贩子。如果你能细化,告诉战友,什么样的乙肝不治疗,靠保养,什么样的乙肝需要治疗,岂不是好上加好?
你要帮助人,要教人识别医贩子的方法。你只是自顾自的喊口号,能有什么用?战友知道有医贩子,而且医贩子众多,但还是不知道怎么辨别,那又有什么用?
另外,你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我一个问题。 ...


1、医贩子的形态千变万化,今天可能表现为广播电台里“邻家大妈”对“神医仙药”的“感激涕零”,明天可能表现为一个70码出来的科研论文,后天可能是一场冠冕堂皇的“社区义诊”……永远都没有如何辨别医贩子的标准答案。最关键的,是要有“防火防盗防医贩子”的防范意识。

2、我早就说了我的观点:大部分乙肝人,尤其肝功能的乙肝人,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压根不需要治疗。我不敢说我的观点一定正确,但是,我坚信,只有一个声音,肯定非常危险。

我希望战友们能够多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而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医贩子的跑马场。

[ 本帖最后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13:17 编辑 ]
作者: 广州小小草    时间: 2009-10-31 13:15

支持、支持、支持楼主!!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3:21

耀眼的药品商机背后,那些“租来的唇舌”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11】


就在乱七八糟的花费拖累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制药工业却大发其财。在普遍不景气的2001年,全球十大药厂获利反倒节节高升,足足涨了18%。这些富有的企业的营销费用高于研究费用。大药厂为求药品攻占市场,不惜砸下1/3的利润和1/3的人力。就这样,疾病被一步步注水膨胀,或根本就是凭空臆想出来。

“做营销的总是夸大产品,这就是天生的职业热忱”。这是澳大利亚罗氏药厂负责人纳杰里安对《英国医学杂志》提出的解释。上世纪90年代末,罗氏药厂想让自己的抗抑郁药物欧蕾思打入市场,该药据称有助于解决社交恐惧症——一种病态的害羞。罗氏药业赞助的一家媒体宣称,100万以上的澳大利亚人患有这种“摧毁心灵”的综合症,必须采用行为疗法和服用药物双管齐下的方法来治疗。

眼看市场庞大,纳杰里安早已摩拳擦掌。但是,接下来他和手下根本凑不齐足够的受测人数来进行临床实验。……纳杰里安承认:“这次失败凸显出制药行业的一大问题,就是逐渐走向夸大的趋势”。他还表示:“如果把所有统计资料拿来加一加,将算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病约有20种。这些病很多都是从头夸张到尾”。……先是小问题传遍街角,再经过流行病学上站不住脚的研究来扩大成超级大问题……

……

在德国,知名大学的教授为制药工业做担保,似乎见怪不怪。这些“租来的唇舌”只要发表一场演讲或现身一场记者会,马上又三四千欧元入袋;公开为特定疾病和药品打广告的也大有人在。

波士顿塔夫兹夫学卫生专家桑诺夏阴这么表示:“科学最悲惨的地方,就是医学专家为了帮助制药公司牟取利益,随时准备出卖自己的专业鉴定能力”。

对部分药厂、仪器制造商和医生团体而言,目标明确地把人类问题医疗化,构成了他们的商机基础。媒体也是从中获利的一员,他们用不负责任的报道向大众贩卖疾病。“很多记者、编辑用一堆没内容的医学用语,造成大家对新疾病疫情的恐慌,当中还夹带最新的灵丹妙药的消息”。这是《英国医学杂志》一篇文章发出的控诉。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3:39

药价暴利其实还不是最无耻的。

最无耻的是:很多“疾病”根本就不是疾病,很多人压根不需要吃药,却被医贩子们忽悠着吃药和治疗。

---------------------------------
以前,制药公司推销药物是为了治病。现在,恰恰相反。它们推广疾病以促销它们的药物。

药厂获利的一大来源,就是“创造新疾病”。“9-11”事件后不久,制药公司就为推广治疗焦虑的药物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广告上不断地播放世贸中心被撞毁的画面,可是有谁不为这件事感到焦虑呢?但是这个广告暗示着,即使是这样合时宜的焦虑也应当被当作疾病加以药物治疗。《纽约时报》对此做了最精辟的总结:“制药公司是为利润而感到焦虑,却把广大市民定义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了。”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3:47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2:15 发表
楼主,请教几个问题,请赐教。
我的问题是,CCCDNA是否和HCC无关?乙肝携带者是不需治疗还是无药治疗?你觉得给战友灌输大而空的医贩子理论对战友的帮助大,还是给战友细而全的乙肝相关知识帮助更大? ...


目前临床上评价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这些抗乙肝病毒药物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其评价指标主要是肝功能的改善与否、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等。诚然,这些指标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而言非常重要和实用,也是临床医生选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时的依据,然而对于何时停用抗病毒药物、停用抗病毒药物后乙肝病毒是否会重新复制活跃导致乙肝复发则缺乏客观而有效的指标。开展肝细胞内乙肝病毒cccDNA的动态的定量监测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治疗前后肝细胞内乙肝病毒cccDNA的含量的变化应该纳入到抗乙肝病毒药物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能够彻底清除乙肝病毒cccDNA的药物,才能算是真正“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Schultz等用鸭干扰素-γ(DuIFN-γ)分别在DHBV感染前后作用于原代培养鸭肝细胞,发现100U/ml的DuIFN-γ可使细胞内cccDNA水平下降至1/10~1/20。在DHBV感染前1天加DuIFN-γ,感染后4天细胞内仍然可以检测到cccDNA,但仅相当于不加药对照组感染后1天的水平,说明在DuIFN-γ作用下,新感染病毒的rcDNA仍然可以转化为cccDNA,但子代rcDNA通过细胞内通路扩增形成cccDNA的过程受到抑制。Mason等以拉米夫定治疗WHV感染的土拨鼠,结果发现可使血清病毒的滴度下降至初始水平的0.3%甚至更多,但在维持治疗3~12个月后,95%的土拨鼠肝脏细胞中仍然能检测到病毒,cccDNA水平无明显改变,但有3只土拨鼠感染肝细胞的比率和肝细胞内cccDNA的水平有显著下降(给药组2只,对照组1只),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免疫清除的结果而非药物的作用。Dandri等[15]以不同剂量(1μmol/L、10μmol/L、100μmol/L)的阿德福韦(adefovir)作用于原代培养的WHV感染土拨鼠肝细胞,发现均可使WHVDNA合成下降90%,病毒颗粒的分泌量下降98%,但对cccDNA的合成没有影响,对包膜蛋白的分泌和RNA的合成无作用。即使在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作用14天以诱导细胞转化(turnover)发生分裂,但细胞内cccDNA水平仍无变化,提示cccDNA可被从母代细胞转运到分裂形成的子代肝细胞中。

L-Fd4C(2',3'-dideoxy-2',3'-didehydro-beta-L-5-fluorocytidine)是近年来发现和研究较多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体外抗病毒活性至少较拉米夫定强10倍。Zoulim等用Fd4C作用于原代培养的鸭肝细胞,发现它对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强于拉米夫定等其它胞苷类似物,具有持久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对cccDNA的水平没有影响。当用Fd4C处理病毒感染的鸭和土拨鼠时,对病毒血症和DNA的合成也强于拉米夫定,但是停药后很快复发,因为cccDNA在肝细胞内持续存在。上述结果均说明,尽管核甘类药可以抑制HBVDNA复制,但不能清除cccDNA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3:53     标题: 发一个有颠覆性的文章

乙型肝炎“小三阳”比“大三阳”预后更差


林永焕
陕西省人民医院传染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小三阳 大三阳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05)04-0373-02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据调查感染率高达60%-70%,在这些HBV感染者中,约20%左右转为慢性HBV携带者,约10%左右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约1.0%左右转为肝癌,而80%-90%以上肝癌是继发于HBV感染后肝硬化,每年死于肝硬化或肝癌者估计有数十万或更多。在两组309例肝癌的资料中,91.68%是继发于HBV感染之后,有些肝癌患者(特别是农民)因未检查,虽未发现HBV感染病史,但发现肝癌后进一步检查却是继发于HBV感染后转变为肝硬化而发展为肝癌,而感染HBV后发展为肝硬化者则更多,约占肝硬化的80%-90%,估计有上千万。因此,肝硬化和肝癌与HBV感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肝硬化则认为是肝癌的前期病变。

感染HBV后有几十种临床表现模式,但最多见的是“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包括HBsAg与抗-HBc阳性的小二阳)。如何看待“大三阳”与“小三阳”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国内一直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即HBeAg转阴,抗-HBe转阳作为抗毒治疗有效指标,转阴了即为有效,否则无效,而且认为“小三阳”,特别是HBV-DNA同时阴性者,病毒不复制,没有传染性,也没有活动性,不需要治疗(包括保肝和抗毒)。但笔者一直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大量肝硬化和肝癌病人是由“小三阳”发展而来的临床事实,是一种错误指标,常常对病人造成误导,对病人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使病人失去了警惕性。

实际上临床中存在的是大量的“小三阳”患者。因为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80%-90%都是以“小三阳”的模式存在。从上述两组309例的肝癌患者中,继发于“小三阳”者(包括和HBsAg抗-HBc阳性)分别为53.09%和59.6%,而发生于“大三阳”者仅分别为4.3%和32.2%,即“小三阳”发展为肝癌比“大三阳”高12.3和1.85倍。另外笔者对两者又分别进行了HBV 5项定量(放免法)和HBV-DNA PCR定量检测,初步观察发现,不管是“小三阳”或“大三阳”HBsAg 和抗-HBc含量均很高,部分患者甚至超过检测时滴度的最高值,而HBV-DNA检测约60%左右均为阳性,其中50%以上含量均很高,就是30%-40%左右HBV-DNA定量为“0”的患者,HBsAg和抗-HBc含量也同样很高。结果说明,“小三阳”患者,即使HBV-DNA定量为“0”,HBV并未消失,并没有停止复制,同时具有传染性和活动性,仍可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而且其危险性比“大三阳”还大,上述两组309例肝癌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小三阳”并不比“大三阳”好,其预后甚至更坏,因此,转HBeAg阴并无临床实际意义。另外,同时还说明,HBV-DNA为“0”的“大三阳”和“小三阳”者,HBV也没有消失;也没有停止复制,也没有中止传染性和活动性,仍可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故不可掉以轻心。因为HBV-DNA侵入肝细胞核,并与细胞核的核蛋白DNA发生整合,处于稳伏状态,复制非常微弱,HBV-DNA含量非常微少,检测不出来,呈正常水平或呈阴性。因此,笔者早已指出:“e 抗原转阴不能高枕无忧”(健康报1997年4月4日第4版),“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不要片面追求阳转阴”(陕西卫生报2000年5月13日第3版,实用新医学,2001年第五期404页),同时强调必须以“保肝为主抗毒为辅”的治疗原则(健康报1996年8月29日第4版“抗毒保肝双管齐下”,1999年3月9日第4版“保肝抗毒防硬化”)。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情况下,不能确切有效清除HBV,故治疗应以防止肝硬化为最根本的治疗目的,而不片面追求阳转阴,因为即使HBsAg、HBeAg和HBcAg转阴,三系抗体转阳了,病毒也没有从体内清除,但只要不转变为肝硬化,就极少发展为肝癌,预后非常良好。

根据研究,“小三阳”多数HBV-DNA与肝细胞核蛋白DNA发生整合,整合后HBV复制即可中止或明显减弱,HBeAg或HBV-DNA含量明显减少,甚至转阴,并出现抗-HBe转阳,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约50%-60%左右的病人自动转阴,因此,HBeAg转阴并不都是抗毒治疗的结果,这也是临床存在的大量“小三阳”的原因。被整合的肝细胞为不正常肝细胞,这种异常肝细胞可不断分裂增殖或HBV又不断侵入周围肝细胞,使感染不断扩散,由单个或少数异常肝细胞逐渐扩大成为异常肝细胞团,同时在整合的肝细胞周围,有进行性炎症改变,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将异常肝细胞包围,并破坏小叶结构,逐渐形成假小叶,表现为肝硬化,被包围的异常肝细胞团不断增大,最后形成肝癌。这种转变过程非常缓慢,短者几年,长者可达30年以上,因此,对“小三阳”者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长期追踪,进行阶段性保肝治疗,并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肝硬化,切不可大意。

[ 本帖最后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7:23 编辑 ]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13:57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47 发表


目前临床上评价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这些抗乙肝病毒药物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其评价指标主要是肝功能的改善与否、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等。诚然,这些指标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而言非 ...

硝唑尼特可以清除肝内CCCDNA吗?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3:57     标题: 继续颠覆错误常识

揭开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神秘面纱



    人类对基因的认识、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对基因的深入研究乃至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据从事基因研究的专家徐立之博士说:人类基因的功能研究,可能还要花一个世纪才能弄清楚。同时,人类基因测序剩余约20%的工作还在进行中,可能要比已完成的80%更难。我国目前对于HBV-DNA基因的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并非完美无缺。DNA定量只能在部分有条件的大医院检测,结果也只能用于参考,不宜当作确诊的“金指标”,在大小医院普及。
事实上DNA检测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乙肝病毒DNA定量不能说明病情轻重: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只能说明游离在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多少、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乙肝病情轻重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患者的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病毒的变异等,病毒数量多少不是病情演变的决定因素。
2、乙肝病毒DNA定量说明疗效只在理论上有意义:从目前实际来看,乙肝病毒定量是一个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不稳定数值,影响数值变化的因素很多,治疗生死数值可能发生变化,不治疗室,数值也会发生变化。数值变化有可能是治疗效应,也有可能是自然变化或检验偏差。
3、乙肝病毒DNA阳性决不意味着患者就是“毒王”: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高,说明病毒复制活跃,血液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要传染必须具备传染途径和条件,否则病毒数量再多也不会传染。
4、PCR及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易出现偏差:开展PCR检测方法受到实验环境、试剂质量、实验器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地方不具备实验条件、试剂质量有问题、技术人员素质差,这样可能造成不少假阳性,而形成漏诊或误诊。因此,卫生部果断决定,终止PCR方法在临床上的使用。目前只有部分三甲医院经过严格审批后,可以使用PCR检测技术,但是也不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数据只供医师参考。
    但是目前一些非正式的医疗机构,利用患者对于HBV-DNA检测的了解甚少,片面地夸大了HBV-DNA的临床检测价值。乙肝病毒DNA定量往往被描述成为判断乙肝传染性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金指标”。从而给HBV-DNA检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些非正式的医疗机构采取铺天盖地的广告,欺骗蒙蔽患者谋取暴利,造成了肝病医疗市场的空前混乱。不仅误导了患者对于乙肝的认识,而且延误了病情和治疗,造成了患者的健康损害和经济的损失。
  在此,我们特别提醒广大病友,切勿相信虚假的广告和医托,要全面的认识乙肝并慎重的选择正式的医疗机构,进行合理的诊断治疗。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4:04

原帖由 mtv982 于 2009-10-31 13:57 发表

硝唑尼特可以清除肝内CCCDNA吗?

不用找了,根本没有药可以去除CCCDNA!! 我知道你对硒很感兴趣,我这有篇“微量元素硒对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有机会贴给你看吧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0-31 14:08

科诺克医生的故事(疾病是如何被推销的)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一书第5页】

20世纪初有个医生,名叫科诺克:他是为人发明疾病的始祖。这个法国医生创造了一个只有病人的世界:“每个健康的人其实都是病人,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科诺克的行医生涯始于一个叫圣莫里斯的山村。当地居民个个身强体壮,根本不必看医生。这乡下地方原来有个贫穷老医生,叫帕尔巴莱,他安慰接替他的新医生说:“其实这里的顾客最棒了,他们都不会来烦你。”但这种话科诺克可听不进去。

那么新医生要怎么做,才能吸引活力旺盛的居民来他的诊所?要开什么药给健康的村民呢?科诺克心生一计,决定拉拢村里的老师办几场演讲,向村民夸大微生物的危险。他还买通村里走报消息的鼓手,公告民众,新医生要帮大家免费义诊,义诊目的是要“防止各种近年来不断侵袭我们这个健康地区的所有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候诊室挤满了人。

诊疗室里,没病没痛的村民被科诺克诊断出大病大症,还被再三叮咛要来定期诊治。许多人从此卧病在床,顶多喝水而已。最后整个村子简直成了一间大医院。只是因为需要有照料病患的人,所以才有一些人仍然保持健康。药店老板成了有钱人,小旅店也大发横财,因为它的客房都成了急诊室,总是随时爆满。

每到晚上,科诺克就兴奋地环顾村中的那一片灯海:250间病房灯火通明,每间病房都备有一支体温计,根据医嘱,每到10点就放到不同病人的不同部位。“整片灯火几乎是我的天下。”科诺克雀跃不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些没病的人沉睡在一片黑暗里,他们一点都不重要。”

------------------------------------------------------------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  【德】耶尔格-布勒希 著  张志成 译  南海出版社,2006年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4:08

乌梅先生,你混淆了一个概念,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他们统称小三阳。但是通过统计,预后相差很大。你的搜索能力很强,应该能找到此类数据。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14:12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4:04 发表

不用找了,根本没有药可以去除CCCDNA!! 我知道你对硒很感兴趣,我这有篇“微量元素硒对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有机会贴给你看吧


是的,现在没有药物证明能根除CCCDNA。第二代硝唑尼特药品尚在研究中,离上市尚早。是否有效也不得而知。
但是有药物能够缓解患者症状,能够让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寿命相对延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14:19

保肝治疗以极化液效果最好,请问极化液是什么药物呢?谢谢.
作者: 心平气和了    时间: 2009-10-31 14:21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57 发表
揭开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神秘面纱

    人类对基因的认识、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对基因的深入研究乃至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据从事基因研究的专 ...

赞同,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0-31 14:21

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情况下,不能确切有效清除HBV,故治疗应以防止肝硬化为最根本的治疗目的,而不片面追求阳转阴,因为即使HBsAg、HBeAg和HBcAg转阴,三系抗体转阳了,病毒也没有从体内清除,但只要不转变为肝硬化,就极少发展为肝癌,预后非常良好。
-------------------------------------------------------------------------------------
这段话写的非常好,学习了.
作者: 心平气和了    时间: 2009-10-31 14:24

原帖由 mtv982 于 2009-10-31 14:21 发表
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情况下,不能确切有效清除HBV,故治疗应以防止肝硬化为最根本的治疗目的,而不片面追求阳转阴,因为即使HBsAg、HBeAg和HBcAg转阴,三系抗体转阳了,病毒也没有从体内清除,但只要不转变为肝硬化,就极少发展为肝癌 ...

赞同,平静对待,不要一转阴就呼喊金牌
作者: 认真爱自己    时间: 2009-10-31 14:25

平常心、平常心!不抛弃不放弃!食源同医..............
作者: 真牛88    时间: 2009-10-31 15:24     标题: 养生食疗慎用药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15:26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中,剪刀浆糊出一堆“乙肝恐怖论”的“科学数据”来?

*********防火防盗防医贩子
被整合的肝细胞为不正常肝细胞,这种异常肝细胞可不断分裂增殖或HBV又不断侵入周围肝细胞,使感染不断扩散,由单个或少数异常肝细胞逐渐扩大成为异常肝细胞团,同时在整合的肝细胞周围,有进行性炎症改变,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将异常肝细胞包围,并破坏小叶结构,逐渐形成假小叶,表现为肝硬化,被包围的异常肝细胞团不断增大,最后形成肝癌。这种转变过程非常缓慢,短者几年,长者可达30年以上,因此,对“小三阳”者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长期追踪,进行阶段性保肝治疗防火防盗防医贩子(保肝治疗以极化液效果最好),并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肝硬化,切不可大意。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15:26

目前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达到所谓的“保肝”效果。大三高HBV DNA需要抗病毒的,一部分人可进行2到3年的抗病毒治疗。


营养和作息,只需要注意一些常识,充足睡眠,戒烟戒酒,食物来源多样化,充足蛋白质,新鲜水果和蔬菜,低油低脂,适当锻炼。
并不存在某种特异的食物和作息习惯,可以显著增加自然转阴的概率。也不需要渲染神化某种特殊的食谱或作息习惯的治疗作用。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15:31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53 发表
乙型肝炎“小三阳”比“大三阳”预后更差
林永焕
陕西省人民医院传染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小三阳 大三阳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05)04-0373-02
因此,对“小三阳”者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长期追踪,进行阶段性保肝治疗防火防盗防医贩子(保肝治疗以极化液效果最好),并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肝硬化,切不可大意。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15:32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07:39 发表
既然目前没有治疗[url=http://www.hbvhbv.com/wiki/index.php?title=%E4%B9%99%E8%82%9D]乙肝[/url]的特效药物,那就不要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吧,支持养生,支持楼主!!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53 发表
乙型肝炎“小三阳”比“大三阳”预后更差
林永焕
陕西省人民医院传染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小三阳 大三阳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05)04-0373-02
因此,对“小三阳”者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长期追踪,进行阶段性保肝治疗防火防盗防医贩子(保肝治疗以极化液效果最好),并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肝硬化,切不可大意。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7:36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15:32 发表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53 发表
乙型肝炎“小三阳”比“大三阳”预后更差
林永焕
陕西省人民医院传染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小三阳 大三阳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因此,对“小三阳”者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长期追踪,进行阶段性保肝治疗防火防盗防医贩子(保肝治疗以极化液效果最好),并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发生肝硬化,切不可大意。

你不要太过敏感了,我对西药没兴趣,这个只不过是我搜索到的贴子,如果你有兴趣,我贴出来给你研究下吧

    几种极化液作用机理分析

1 常规极化波(G-I-K)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7~14日为1个疗程。
分析 心肌细胞在复极过程中的离子交换主要是Na + 、Ca 2+ 离子的内流、K + 离子的外流,从而使心肌细胞内恢复负压,回到“极化状态” ,但此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尚未恢复,心肌细胞未达到真正的极化状态,还必须依靠钠-钾泵,由ATP供给能量,排出Na + 、Ca 2+ ,摄回K + ,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胰岛素可以促进多种组织摄取葡萄糖,如骨胳肌、心肌、脑垂体等。可使血中K + 、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

2 镁极化液(G-I-K-M)
组成 用普通肢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10%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分析 镁极化液即是在常规极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镁,因为镁对心肌电活动有广泛的影响 ;同时镁能激活心肌腺苷环化酶,维持线粒体的完整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镁能激活Na + -K + -ATP酶,阻止细胞内钾外流;并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降低了血K + 浓度,从而能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抑制折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提供能量,加强心肌收缩功能。

3 强化极化液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L-门冬氨酸钾镁(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疗程。
分析 门冬氨酸钾镁在20世纪70年代***已用于临床,门冬氨酸对细胞亲和力很强,作为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离较慢,可作为钾、镁离子载体重返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浓度,从而发挥钾、镁离子的作用;另外它还参与了细胞内三羧酸循环 。心脏病人由于摄入不足,长期服用利尿剂等因素,50%病人有低钾血症,其中又有42%并发低镁血症,因此加入L-PMA后就同时有Na + -K + -ATP泵载体和钾、镁离子载体(L-PMA)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时得到加强、有强化原极化液的作用。

4 高浓度极化液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20U和10%氯化钾15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和50%葡萄糖6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1个疗程。
分析 钾离子在保持心肌细胞极化状态和生理功能方面十分重要,而常规极化液所提供的能量和钾离子浓度对某些重度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静息状态不能满足,而提高常规极化液的浓度,保持较高浓度的K + 离子平衡,就能恢复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故称为高浓度极化液。

5 简化极化液
组成 L-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分析 常规极化液、镁极化液、强化极化液及高浓度极化液都配有胰岛素和氯化钾,特别是高浓度极化液二者浓度较高,而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易发生低血糖,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钾本身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缓慢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除非有明确低钾血症外都不应补钾,所以就限制了极化液的运用。但门冬氨酸钾镁在<10%的浓度(即100ml葡萄糖液中加L-PMA不超过10ml)时根本不影响血中K+ 和镁的浓度,因此单独运用L-PMA既能有效地促进钾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内,恢复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又能避免发生低血糖和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由此认为该组极化液既简单实用又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心血管临床,故称为简化极化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本帖最后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7:38 编辑 ]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17:52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4:08 发表
乌梅先生,你混淆了一个概念,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他们统称小三阳。但是通过统计,预后相差很大。你的搜索能力很强,应该能找到此类数据。 ...

20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常伟宏1  ,  王祟国2
(1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2解放军180医院肝病中心 362000)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的临床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对肝功能正常的ASC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4例门诊就诊的ASC患者行肝脏穿刺取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并与实验室、超声波和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20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检测G2、S2以上病例占30.4%和28.4%;②年龄>40岁者肝脏病理改变G2、S2以上的病例占(31/52)59.6%和(37/75)49.3%, ,与≤40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LT、AST在正常值范围内但>30u/L的病例由G1—G4和由S1---S4逐渐升高,④超声检测脾脏,其脾厚度>4.0cm随着肝组织炎症加深(G1---G4)和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而增加(各组间比较P<0.05),⑤HBeAg阴性的ASC患者中G3、G4和S3、S4各占40%、60%、70%和75%明显高于eAg阳性者。结论  多数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有轻度炎症,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的纤维化,且炎症和纤维化随着年龄、HBeAg变化有不同程度进展,至少有25%左右的ASC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

HBV前C区G1896A或核心区启动子A1762T和G1764A突变是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主要机制,也是肝脏损害程度严重和易进展致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的原因之一(4)。许多学者认为HBV基因前C区发生终止变异,由于终止密码的出现使前C区启动子的编码终止,病毒无法表达HBeAg,但HBeAg非结构蛋白,因而病毒复制不受影响,mRNA的转录仍然继续进行,使HBV复制加强,对肝脏的损伤仍在进行(5)。本研究中也发现HBeAg阴性组较HBeAg阳性组的肝脏组织学检测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S3和S4占到了70%和75%,证实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HBeAg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http://cwh51.haodf.com/wenzhang/60832.htm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0:28     标题: 回复 58# 的帖子

乌梅先生,你搜索的这个试验,明显有很多问题。
第一,没有区分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小三阳携带指的是肝功能正常,并且HBVDNA阴性。只是肝功能正常不能排除小三阳肝炎。
第二,实验设计有问题。中国的小三阳,绝大部分是大三阳转化而来,小三阳患者的平均病程就会比大三阳患者长。而肝脏的纤维化恰恰与患病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不过无论如何,你的帖子以具体的肝穿实例证明了很多患者需要关注健康问题。不知道光是喊口号的楼主能否接受。
作者: 西蜀乙人    时间: 2009-10-31 20:39

学习了。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0-31 20:41

看楼主成天发这类帖,就象喊喊口号,实质就是空洞无物,反而给人感觉就是什么病都不要看,有良好生活习惯就会自己慢慢好

谁说要检查,要治疗,要吃什么药,就是药贩,医贩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0:45

再问楼主一个问题,硬化版以及移植版也有很多战友。这中间是否也有被医贩子迷惑的战友?为何不对他们进行防诈骗宣传?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21:36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20:28 发表
乌梅先生,你搜索的这个试验,明显有很多问题。
第一,没有区分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小三阳携带指的是肝功能正常,并且HBVDNA阴性。只是肝功能正常不能排除小三阳肝炎。
第二,实验设计有问题。中国的小三阳,绝大部分是大三 ...

标题:20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前国内外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其抗病毒适应症大多针对谷丙转氨酶(ALT)2倍升高且病毒载量高的患者,而对ALT始终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的处理尚无统一的认识,为探讨ASC患者肝脏病理与临床的特点,笔者对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门诊就诊的204例ASC患者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肝功能化验及B超检查,以探讨ASC患者肝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与临床的关系。
------------------------------------------
你告诉我,小三阳携带者和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有什么区别??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1:40     标题: 回复 63# 的帖子

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的小三阳患者,称为小三阳携带。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1:43

乌梅先生,其实你的文章很好,说明了需要关注转氨酶正常的乙人的健康问题,这就够了。我发表过类似意见,楼主无视我的论点,也不反驳我。只是把我划为了医贩子。
作者: 真牛88    时间: 2009-10-31 22:11     标题: 治好乙肝的具体方法:养生食疗慎用药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0-31 22:14

太医传人来了
作者: 真牛88    时间: 2009-10-31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22:25

除了药贩子,还有很多书贩子,锅贩子,讲座贩子
有的人就是有上当基因,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病根在于,总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个神秘的方法可以治愈乙肝,然后不断被人骗。
到医院买中药被人骗;
到医院买西药被人骗;
到书店买书被人骗;
熬汤买锅被人骗;
练气功被人骗;
练轮子被人骗。
总是不能面对现实:目前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治愈乙肝。
乙肝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人自愈,但我们还没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自愈的比例,无论是药物还是食物。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2:26

原帖由 真牛88 于 2009-10-31 22:11 发表


治好乙肝的具体方法:养生食疗慎用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f7c0f0100c1sx.html

谁说是喊口号。
其实恰恰相反,就因为说了这些,被删数百ID。 您说为什么呢? ...


论坛的宗旨是推广经过验证的药物或是治疗方法,而不是自顾自的吹嘘自己。
关于刘太医,争论很多。孰对孰错,先不论,至少一点,刘太医因为非法经营被天津塘沽法院审理过。
类似于这种争论的话题,可能违反了论坛的宗旨。删除ID也是应该的。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22:29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07:39 发表
既然目前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那就不要轻易使用药物治疗吧,支持养生,支持楼主!!



20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常伟宏1  ,  王祟国2
(1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2解放军180医院肝病中心 362000)
结论  多数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有轻度炎症,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的纤维化,且炎症和纤维化随着年龄、HBeAg变化有不同程度进展,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中,剪刀浆糊出一堆“[url=http://www.hbvhbv.com/wiki/index.php?title=%E4%B9%99%E8%82%9D]乙肝[/url]恐怖论”的“科学数据”来?至少有25%左右的ASC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

[ 本帖最后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22:31 编辑 ]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22:32

至少有25%左右的ASC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这不是药贩子是什么???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22:34

出一本书,吹牛得天花乱坠,卖出去利润有多少倍?
办一个营养讲座,吹牛得天花乱坠,票卖得贼贵,一场几百人买票,零成本,这利润有多少倍?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0-31 22:36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21:43 发表
乌梅先生,其实你的文章很好,说明了需要关注转氨酶正常的乙人的健康问题,这就够了。我发表过类似意见,楼主无视我的论点,也不反驳我。只是把我划为了医贩子。 ...

不要被狗不拉屎的资料,数据迷惑,百下,谷下多了去了,实在不理想自己弄个

这乌梅先生,俺在慢慢等他表演呢

还有个那MTV982现在也在慢慢的露点呢

[ 本帖最后由 与乙肝共舞 于 2009-10-31 22:38 编辑 ]
作者: 特深沉    时间: 2009-10-31 22:39

出书宣扬某种神秘的特殊方法可以治愈乙肝,就是书贩子。
作者: 不要着急    时间: 2009-10-31 22:40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1 09:12 发表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把这一亿人当成一个巨大的肝矿市场来开发的想法和行动?

谁敢拍着胸脯说:医贩子们从来就没有、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中,剪刀浆糊出一堆“乙肝恐怖论”的“科学数据”来?

---------------- ...

这个应该了解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2:40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22:39 发表
出书宣扬某种神秘的特殊方法可以治愈乙肝,就是书贩子。


特版,呵呵~~~~~~~~~~以毒攻毒,还是你最厉害。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0-31 22:41

谁再灌水就是水贩子

作者: lingmaigui    时间: 2009-10-31 22:42

原帖由 与乙肝共舞 于 2009-10-31 22:41 发表
谁再灌水就是水贩子


你就是水贩子!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0-31 23:24

原帖由 与[url=http://www.hbvhbv.com/wiki/index.php?title=%E4%B9%99%E8%82%9D]乙肝[/url]共舞 于 2009-10-31 22:36 发表

不要被狗不拉屎的资料,数据迷惑,百下,谷下多了去了,实在不理想自己弄个

这乌梅先生,俺在慢慢等他表演呢

还有个那MTV982现在也在慢慢的露点呢 ...

在这个贴子里我不准备反击你,因为我很欣赏楼主,至于你,我从一开始就发现你属于论坛垃圾贴制造者,你有很多贴子都进了垃圾站。。。

对了,昨天你整整一天都没有给我出示你有[url=http://www.hbvhbv.com/wiki/index.php?title=%E4%B9%99%E8%82%9D]乙肝[/url]的证据,呵呵,我继续等着你拿出证据,如果没有,我将继续认为你是冒牌战友,呵呵

今天很晚了,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其他的,呵呵,我现在手上的资料比你们想象的要多,我还没有整理完毕,呵呵,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终将会到来,不会很远了。。。

[ 本帖最后由 乌梅 于 2009-10-31 23:27 编辑 ]
作者: 乌梅    时间: 2009-11-1 07:07

原帖由 lingmaigui 于 2009-10-31 14:08 发表
乌梅先生,你混淆了一个概念,小三阳携带和小三阳肝炎。他们统称小三阳。但是通过统计,预后相差很大。你的搜索能力很强,应该能找到此类数据。 ...

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病理分析

何卫平 胡瑾华 王慧芬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北京100039

摘 要 目的 了解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94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l0例,病理诊断为轻度肝炎者220例,肝硬化22例,其中活动期肝硬化l6例,静止期肝硬化2例,未明确4例。在所有患者中炎症分级I>2者计ll6例,占总数的42.6%(1 16/272)。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而HBV DNA阴性组肝纤维化程度要重于HBV DNA阳性组;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要重于HBeAg阳性组WBC、PLT、GGT、CHE和 球蛋白5个指标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尽可能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294例肝功能正常慢性HBV感染者中,于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0例,占总数的3.4% ,病理诊断为轻度肝炎者220例(74.8% ),中度肝炎者22例(7.5% ),重度肝炎者20例(6.8%),肝硬化22例(7.5% ),其中活动期肝硬化16例,静止期肝硬化2例,未明确4例。炎症分级/>2者计116例,占总数的42.6%(116/272)。

2.2 慢性肝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情况272例感染者的病理分析见表1。

23 患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  根据HBV DNA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HBVDNA阳性者190例,占69.9%,HBV DNA阴性者82例,占30.1%,其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情况见表2。在炎症分级方面,经Kruskal—Wallis检验P=0.532 4,提示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纤维化分期方面,经Kruskal—Wallis检验P=0.000 7,提示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从表2中可以看出,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HBV DNA阴性组纤维化程度要重于HBV DNA阳性组。

[ 本帖最后由 乌梅 于 2009-11-1 07:23 编辑 ]
作者: 巴歌    时间: 2009-11-1 07:22

原帖由 特深沉 于 2009-10-31 09:36 发表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 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肺腑之言
作者: mtv982    时间: 2009-11-1 08:08

原帖由 乌梅 于 2009-10-31 13:47 发表


目前临床上评价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这些抗乙肝病毒药物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其评价指标主要是肝功能的改善与否、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等。诚然,这些指标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而言非 ...

乌梅的贴使我长了很多见识,不过好象对核甘药抗病毒的功效是否过度小看了呢?核甘药虽然不能清除肝内CCCDNA,但能抑制病毒复制,不光血里的也包括肝里的,能改善和减轻因机体免疫病毒带来的肝脏炎症,机体免疫力容易恢复上升,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不是吗?
作者: jiahuida    时间: 2009-11-1 08:22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0-30 22:01 发表
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好的药物;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比如说:心胸开阔点,心情不好时晒晒太阳、和亲友谈谈、或者运动运动出点汗;按时作息、把觉睡足了,中午最好午休一小会;少吃(最好不吃)饼干、方便面之类 ...


作者: bestwolf    时间: 2009-11-1 09:58

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生活习惯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15

以前,医界努力的方向是,为了民众的健康而去寻找药物,现在,倒了过来,它们的努力方向已经变为——为了药物的营销而在民众中撒下铺天大网、网罗猎物。

请感兴趣的战友阅读以下两书。当当网有卖的。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德)耶尔格-布勒希 著,张志成 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

《制药业真相》,(美)安吉尔 著,续芹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1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18

科诺克医生的故事(疾病是如何被推销的)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一书第5页】

20世纪初有个医生,名叫科诺克:他是为人发明疾病的始祖。这个法国医生创造了一个只有病人的世界:“每个健康的人其实都是病人,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科诺克的行医生涯始于一个叫圣莫里斯的山村。当地居民个个身强体壮,根本不必看医生。这乡下地方原来有个贫穷老医生,叫帕尔巴莱,他安慰接替他的新医生说:“其实这里的顾客最棒了,他们都不会来烦你。”但这种话科诺克可听不进去。

那么新医生要怎么做,才能吸引活力旺盛的居民来他的诊所?要开什么药给健康的村民呢?科诺克心生一计,决定拉拢村里的老师办几场演讲,向村民夸大微生物的危险。他还买通村里走报消息的鼓手,公告民众,新医生要帮大家免费义诊,义诊目的是要“防止各种近年来不断侵袭我们这个健康地区的所有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候诊室挤满了人。

诊疗室里,没病没痛的村民被科诺克诊断出大病大症,还被再三叮咛要来定期诊治。许多人从此卧病在床,顶多喝水而已。最后整个村子简直成了一间大医院。只是因为需要有照料病患的人,所以才有一些人仍然保持健康。药店老板成了有钱人,小旅店也大发横财,因为它的客房都成了急诊室,总是随时爆满。

每到晚上,科诺克就兴奋地环顾村中的那一片灯海:250间病房灯火通明,每间病房都备有一支体温计,根据医嘱,每到10点就放到不同病人的不同部位。“整片灯火几乎是我的天下。”科诺克雀跃不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些没病的人沉睡在一片黑暗里,他们一点都不重要。”

[ 本帖最后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1-1 10:22 编辑 ]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19

贩卖疾病的5种操作方式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14---P17】

   英国《药品营销》杂志推荐读者看一本《医疗教育实用手册》,以说明经营疾病的方法。该杂志还说,在产品打入市场前,必须先“建立需求”,并从开处方的医生入手,“创造开药需求”。

一、把生命正常过程当作医疗问题

以脱发问题为例:就在美国默克公司发现第一种有效生发剂的同时,艾德曼这家全球公关公司也展开一场宣传活动。艾德曼提供给记者一堆研究资料,随即处处可以听到、看到、读到:“1/3的男性必须和脱发问题做斗争。研究证实,脱发会引起恐慌和情绪问题,头发稀疏的外貌可能在面试工作时降低录用机会”。但是大家有所不知,其实那项研究就是默克公司赞助的,当着记者的面讲出上述话语的医学专家,则是艾德曼花钱雇来的。


二、把个人问题和社交问题当成医疗问题

最成功地把健康人变成病人的当属神经医学领域。汉堡精神科医生杜纳就得意地表示:“认定几乎所有人都不健康的理论,全部无懈可击”。具体例子就是前面提过的社交恐惧症。从前的害羞现在已经被罗氏药厂讲成是社交恐惧症,患者需服抗郁剂治疗。接受委托的广告商宣告上百万德国人患有社交恐惧症。不仅如此,他们还赞助专业会议和自救团体。一份营销专业期刊认为整个销售活动是“正面案例”:“它示范了如何针对某一疾病制造舆论”。

在本书第五章我们将看到,把任何人说成精神有病是多么简单的事。巴塞尔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方岑说:“事实上,部分精神科医学的诊断已经过分到最后每个人都有毛病”。主要把正式认定的疾病数字拿出来一看,就能发现他所说的这种趋势:在美国,精神疾病的种类在二次大战之后,已从26种增加到395种。

三、把致病风险当成疾病

案例:骨质疏松症。在药厂赞助的会议上,老年人骨头退化被解释成一种疾病。其他例子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一一列举,以说明民众是怎么被设计,怎么被各种研究结果团团包围。又如血压和胆固醇,由于正常值被刻意降低,造成两种疾病的患者大大增加。未来几年,操纵致病风险因素的情况将变本加厉——这个结果,是即将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解密带来的。第十章将说明,为什么每个人身上都可以被诊断出“有缺陷”的基因,又如何因此在最佳状态下被打上“还没生病”的印记。


四、把罕见症状当作四处蔓延的流行病

案例:勃起功能障碍。自从壮阳小药丸万艾可(“伟哥”)问世后,性无能马上以惊人的速度在男人世界散布开来。万艾可制造上辉瑞药厂的网站上写着:勃起障碍是必须严肃看待的常见的健康问题:40~70岁男性由此障碍者约占50%,即每两人当中就有一人。世界顶尖性功能研究者之一、汉堡的泌尿学家波斯特对此表示:“一派胡言”。

制药工业现在又转移目标,试图用同一套方法,把妇女缺乏“性”致讲成一种患者超级多的专门疾病。根据制药行业的说法,患有“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妇女占43%。女性对性缺乏兴趣的问题当然存在,但是患者被夸大得不可思议,吕贝克妇科教授迪特理希说:“乱指一半的妇女有性功能障碍是非常过分的事”。

五、把轻微症状当成重病前兆

案例:肠易激综合症。这个病会伴随好几种症状出现,各种症状每个人都经历过,许多症状则属一般的肠胃小问题,像胃痛、拉肚子和胀气。弗尔瑟指出:“德国60%~70%的民众有诊断标准中某一种或好几种症状。所以,完全没遇到过这些症状才真的不正常。”这些模糊的病痛主要出现在妇女身上,过去长期被归类为“心身症问题”。直到准备开发新药时,制药业才对所谓的肠易激综合症产生兴趣。制药业凡事关起门来做,开发过程很少对外曝光。2002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登出一份机密文件,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内容是一家名为In Vivo Communications 的公关公司的内部策划文件。

那是一份“医学教育计划”,预定实施3年,目的是把有肠易激综合症从心身症的“恶名”中抢救出来,让它成为“人人相信而且常见的真正疾病”。这个构想是为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物Alosetron(在美国叫“洛曲尼斯”)做营销。

该教育计划目标明确:“肠易激综合症必须烙印在医生的脑海里,让他们认定这是重要的专门疾病,也必须让患者深信肠易激综合症是许多人会得的,并经认定的医学疾病”。其他宣传信息着重强调经临床证明的新治疗药物:“洛曲尼斯”。打开澳大利亚市场的第一步是成立一个咨询委员会,从澳大利亚每省找出一位重要医生担任咨询顾问,并计划广发一份通知函,除方便“开拓市场”外,也让消化科医生了解“这种病很厉害,是确实存在的”。

为扫除某些一般医生的疑虑,这家公关公司建议在知名医学杂志刊登文章,最好是医学界舆论领袖的专访稿件。有这些医生顾问出面,信息便能显得“具有临床效力”,等于获得了“难以估计的价值”。另外,药剂师、护士、病人和医学协会一个也不能放过,要用一堆广告资料淹没他们。万一竞争对手的药品上市,另一份“患者支持计划”则能够确保葛兰素史克公司从消费者身上连本带利捞回来。这家公关公司强调,为实践计划,“做好公关工作和保持在媒体上的活跃程度是两大关键,尤其要主攻消费者意识。”

许多医学专家和病人团体爱听崇高的动机。因此行动计划揭示营销疾病应该多么迂回:借助看似独立、实际上有药商赞助的医生和组织,来影响公众对某种身体或心理状态的看法,而且需刚好挑在新药上市的时机。

不过,肠易激综合症宣传行动却被迫停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现洛曲尼斯有严重副作用,2000年11月起禁止在美国市场上出售。2002年6月才在限制销售和更严谨的标识下,再度获准销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醒制造商:“肠易激综合症病例中可视为严重者仅占所有患者的5%以下”。这德国,这种药物是不准出售的。

肠易激综合症的例子并非特例,而是司空见惯的。英国《药品营销》杂志推荐读者看一本《医疗教育实用手册》,以说明经营疾病的方法。该杂志还说,在产品打入市场前,必须先“建立需求”,并从开处方的医生入手,“创造开药需求”。


----------------------------------------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  【德】耶尔格-布勒希 著  张志成 译  南海出版社,2006年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85314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0

最新的药品营销手法——广告主打的不是药品,而是“疾病”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一书第23、24页】

从2002年起,贝利就出现在海报和电视广告上,说出一个一般人不愿启齿的问题:“勃起功能障碍。找你的医生谈谈吧——要是我就会去做。”

为了请贝利代言这次宣传活动,据说美国辉瑞制药厂花了6位数美元。从这次宣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地方。

这位退休足球明星老当益壮,据他透露“自己毫无不举的问题。反倒禁欲对他是一大难题。……”

出乎意料的是,出钱的辉瑞制药厂生产的壮阳药万艾可,贝利从头到尾只字未提。凭这点我们可以说,贝利的男性性无能启蒙行动,就是最新的药品营销手法的标准案例。广告主打的不是药品,而是“疾病”。杂志和广告看板纷纷传递的信息警告我们,我们很可能性功能衰弱,可能有忧郁症,可能哪里出了问题。

万艾可制造上辉瑞派出贝利,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目的,只是出于一片好心提醒男性同胞,男人雄风正逐渐消失。这位世界巨星告诉大家,阴茎软弱无力、勃起功能障碍是非常普遍的事。辉瑞药厂借贝利的嘴说:“害怕加尴尬让许多男性不敢向医生说自己有勃起问题。”

另一例子是,惠氏药厂如何宣传抑郁症病症。惠氏在德国《缤纷杂志》刊登一则广告,标题为“兴趣调查表”,试图借此找出潜在的患者群。广告文字写道:“生活并非时时尽如心意。一不如意,就会失望——结果经常陷入低潮。不知什么理由心烦,可是低潮一再持续,做什么事都闷闷不乐,闷闷不乐久了就生病。来做个自我测验吧,立刻行动!”接着是一份调查问卷:

1、是否对男女关系已失去兴趣,或者谈到两人关系时不如从前快乐?
2、在于伴侣相处或自己独处时,是否觉得自己很难排解忧郁和害怕?
3、最近体重胃口是否明显减少或增加?
4、是否不易入睡或很难一觉睡到天亮?
5、最近对性行为是否兴趣大减或根本没有兴趣?
6、是否觉得亲朋好友开始疏远你?
7、最近是否经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

根据惠氏药厂的看法,上面7个问题有4个回答“是”的人,似乎需要做心理治疗,应该“找信赖的医生谈谈”。

……

制药商打药品广告本来就不喜欢拐弯抹角,而是直接针对消费者。但在欧盟国家内不允许为处方药直接做广告。“疾病意识觉醒活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个全球串联的活动表面上是让民众意识到某些疾病确实存在,然而暗地里,却是要大家下一步就来购买相关药品和疗法。

这种变相的广告方式逐渐得到制药业的欢迎。无论海报、杂志还是网络上,处处可见制药商诱导民众,直指民众得了某病,急需治疗。“2001年做公开教育活动的药厂增多了”,营销专家克里斯-罗斯说,“接收到信息的病人将迅速变成大药厂营销策略的焦点。”

在力劝我们放弃健康的连篇教诲中,这场“疾病意识觉醒活动”只是冰山一角。至于说教人的角色,疾病发明者当仁不让,他们不断给我们灌输新的病症,直说这些新问题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吹嘘出来的新的疾病威胁或传奇疗法,很多是建立在所谓的现代医学的进步上。这带来很多误解和疑惑,各种让大家信以为真的假消息,从临床研究一路传到医学门外汉耳朵里,中途还与许多以协助造假或扭曲健康信息为职业的人,借此牟取巨大利润。其中的利益诱惑,不只研究人员,连记者、医生和药厂员工都难以抗拒。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3

制药公司出资赞助各种疾病的发明,为自家药品开拓新市场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6】


在新世纪初,医生组织和药厂,……,持续鼓吹一种让健康人永远消失的医疗艺术。

医疗产业为了维持早年的飞跃发展,必须加快脚步用医药摧残健康的人。遍布全球的大型制药公司,还有形成国际网络的医生组织,联合起来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健康:生命的自然变化和正常的行为方式被有系统地扭曲成病态。制药公司出资赞助各种疾病的发明,为自家药品开拓新市场。

柏林的耶拿药厂和卡德贝辛斯博士制药公司现在正大力宣传一种疾病——“男性老化综合征”,也就是男性更年期。根据他们的说法,这种疾病正侵袭数百万正值壮年的男性。两家公司雇请民意调查机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医学教授等全力宣传,让大众知道男性更年期这个东西。记者会上充满了对男性激素“悄悄消失”的控诉。这场宣传活动的目的,是为2003年4月在德国上市的两种激素剂打响知名度(请看本书第八章)。

而这些利益团体的另一剧目,是一再扩大药品的原始适用范围。美国允许上市的莫达非尼(Provigil)就是一例。这种药能让人保持清醒,用来治疗罕见的疾病“发作性睡眠症”,此症的患者会突然陷入睡眠状态。为扩大消费群,该药的制造商瑟法隆公司倾力寻找类似的病状。瑟法隆公司赞助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消除睡意的药能帮助躁动不安的孩子。不但如此,该公司还研究了倒班工人的情况,随即宣称发现新疾病——“夜班工人睡眠失调症”。

“要找出新疾病和新治疗方法很容易,”《英国医学杂志》单刀直入地表示,“生命中许多正常的过程,如生老病死和不快乐,都可以拿来医疗化。”

在工业国家,诊断疾病的行为已经膨胀到怪诞的地步。有的医生自称在现代人身上找出的传染病、综合征、失调症共约4万种。

每种疾病都有药可治。相对的,每产生一种新药就出现一种新病,也已成了大势所趋。英语有一个名词专指这种现象“disease mongering”,即贩卖疾病。

药厂不断说服健康的人相信自己病了,以便从中获利:你是不是偶尔觉得倦怠、心情不好或凡事缺乏兴趣?会不会有时觉得注意力难以集中?是不是很害羞?

看一看媒体宣传,准保让你觉得浑身不对劲。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媒体所讲的那堆毛病:高血压、社交恐惧症、飞行时差、网瘾、胆固醇过高、隐匿性抑郁症、肥胖、更年期、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征或勃起功能障碍。医学专业社团、病人团体和药厂轮番在媒体上大肆宣传种种病痛,他们不停地说问题有多么严重,治疗的人却又多么少。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4

被医贩子们发明出来的“茜茜综合征”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8】

“茜茜综合征”在1998年首度出现,是在史克必成药厂(后来合并为葛兰素史克药厂)的一个单页广告里。根据该药厂的说法,这种疾病的患者有抑郁倾向,需服用精神药物治疗,但在人前通常表现得活力充沛,十分热爱生命,借此掩饰自己的病态沮丧。该综合征以奥地利的伊莉莎自皇后命名(“茜茜”是她的昵称),因为她最能代表这类病人。从此这个名词攻占了大小媒体,还被部分精神科医生拿来大做文章,直指德国有300万人患有茜茜综合征。

2003年5月,明斯特大学医院的医疗人员揭发出真相:这个德国全民病其实是制药业捏造出来的。他们分析专业文献后认为,茜茜综合征的病征并无科学根据。媒体宣传的茜茜综合征,其中包括一本以此为主题并大量曝光的图书,资料全部来自伟多媒体公司,而这家位于上伍尔瑟的公关公司的所作所为都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委托的。伟多媒体公司还自吹自擂:“把‘新’抑郁症引进媒体,为茜茜综合征点燃了第一把熊熊烈火。”

“说服民众相信自己身上有一种他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实在狡猾又有点恶劣。”巴黎附近雷蒙波阿卡雷医院的雷波维奇医生评论说。

实际上,卫生教育信息已经被疾病发明者全面垄断并充分利用。杜塞尔多夫的奥美保健公关公司的一名员工估计,媒体中的医药专题文章,七到八成是公关的杰作。有时公关公司还公开找报纸和电视台做造势活动的“媒体伙伴”。本书第二章将描述,这些触角很长的黑手是如何策划“发明疾病”的活动,如何让种种病征慢慢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而让我们害怕这些病痛。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5

被医贩子们发明出来的“笼中虎综合征”、“天堂抑郁症”、“悠闲病”、“全身性开朗症”、“惧血惧医症”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9】

明斯特大学的全科医学教授克劳斯-伟勒和公关公司医学咨询集团大力强调,每5个父亲当中就有一人患有所谓的“笼中虎综合征”——由于特殊的不明因素,带小孩一向耐心可靠的爸爸情绪转坏,再也无法好好地作判断,还会不停怨东怨西,就像一头关在笼里的老虎。而精神药物能帮父亲把“脑里的传导物质重新带回均衡状态”。

巴伐利亚一名全科执业医生表示,51%的德国人患有“严重影向生活品质的胃食道逆流疾病”——她指的是胃灼热。在私立的环或路科隆医院详细计算下,患多汗症的德国人有822595人,而且这些人的出汗情形已严重到必须就医。

至于惊讶眼、鹰勾鼻、招风耳和骑马臀等症状在德国有多少病例,虽然没人一一细数,但是图宾根的施温策医生讲得振振有词:“不利的外表本身就有治疗的需要。”据估计,德国整型外科医生每年进行美容手术30万~50万次——而且每次必须划开健康的肌肤。

在西班牙马约卡岛度假的德国退休老人也急需医生。尽管当地有最优美的环境,但或许正是这样才使得老人们深受“天堂抑郁症”的折磨——在小岛上执业的心理治疗师诺依曼宣称观察到这样的问题。类似的威胁还有“悠闲病”,即患者无福消受悠闲,会因此而生病。荷兰蒂尔堡大学的温格霍兹表示,3%的人一闲下来就会生病,症状包括疲劳、头痛、四肢疼痛,甚至呕吐和抑郁;度假胜地应尽量少去,因为这种流行病在那里蔓延得格外厉害。

不怕阳光也不怕休闲的人,恐怕一样有病要治。活泼好动的人,其实患了“全身性开朗症”。《心理分析论坛》有一篇文章描述了这种快乐综合征,症状包括无忧无虑和不切实际。连拒绝就医的人也可能有病:德国精神医学、心理治疗暨神经医学协会指出,2%~3%的德国人得了一种害怕医生的病,叫“惧血惧医症”。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5

耀眼的药品商机背后,那些“租来的唇舌”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11】


就在乱七八糟的花费拖累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制药工业却大发其财。在普遍不景气的2001年,全球十大药厂获利反倒节节高升,足足涨了18%。这些富有的企业的营销费用高于研究费用。大药厂为求药品攻占市场,不惜砸下1/3的利润和1/3的人力。就这样,疾病被一步步注水膨胀,或根本就是凭空臆想出来。

“做营销的总是夸大产品,这就是天生的职业热忱”。这是澳大利亚罗氏药厂负责人纳杰里安对《英国医学杂志》提出的解释。上世纪90年代末,罗氏药厂想让自己的抗抑郁药物欧蕾思打入市场,该药据称有助于解决社交恐惧症——一种病态的害羞。罗氏药业赞助的一家媒体宣称,100万以上的澳大利亚人患有这种“摧毁心灵”的综合症,必须采用行为疗法和服用药物双管齐下的方法来治疗。

眼看市场庞大,纳杰里安早已摩拳擦掌。但是,接下来他和手下根本凑不齐足够的受测人数来进行临床实验。……纳杰里安承认:“这次失败凸显出制药行业的一大问题,就是逐渐走向夸大的趋势”。他还表示:“如果把所有统计资料拿来加一加,将算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病约有20种。这些病很多都是从头夸张到尾”。……先是小问题传遍街角,再经过流行病学上站不住脚的研究来扩大成超级大问题……

……

在德国,知名大学的教授为制药工业做担保,似乎见怪不怪。这些“租来的唇舌”只要发表一场演讲或现身一场记者会,马上又三四千欧元入袋;公开为特定疾病和药品打广告的也大有人在。

波士顿塔夫兹夫学卫生专家桑诺夏阴这么表示:“科学最悲惨的地方,就是医学专家为了帮助制药公司牟取利益,随时准备出卖自己的专业鉴定能力”。

对部分药厂、仪器制造商和医生团体而言,目标明确地把人类问题医疗化,构成了他们的商机基础。媒体也是从中获利的一员,他们用不负责任的报道向大众贩卖疾病。“很多记者、编辑用一堆没内容的医学用语,造成大家对新疾病疫情的恐慌,当中还夹带最新的灵丹妙药的消息”。这是《英国医学杂志》一篇文章发出的控诉。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6

若有药物针对某一特征发展出来,该特征就有可能被视为疾病,或被当成需要治疗和改变的东西

【摘自《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一书第18、19页】

疾病被发明出来以后,要先被公众意识接受,病人和医疗保险公司才会心甘情愿掏钱给相关药物和疗法。一直以来,所有的医疗改革一再错过扫除发明疾病的机会,是疾病发明者在合法保障下榨取社会保险。但是连自费者也轻信这一套,全没站出来制止。

……

制药商因此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钱。若以总市值衡量,大药厂简直富可敌国。辉瑞制药厂名列全球第17位,超过1300玩人口的瑞典(第19位)和新加坡(第39位)。

英国纽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认为我们的生命被医疗化已成为了超级趋势。在一份2002年出版的报告中,这个国际上著名的智库预言:“一个问题是,诊疗行为被扩大,或者说疾病被扩大定义,越来越多的个人陷入诊疗的网中。”这群有先见之明的英国人认为,追求获利是其中的动力。“若有药物针对某一特征发展出来,该特征就有可能被视为疾病,或被当成需要治疗和改变的东西”。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8

将260毫克70码成200毫克,制造出来的,是滚滚的商机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44、P45

致病风险因素的认定,已被刻意设计成人人都有某些毛病。方法如下:首先找来许多健康的人测量实验值,例如找捐血者、新兵和体育系学生来做。下一步是求出平均值,任意将中间95%定义为“正常区域”,剩下的位于标准区域上下的5%被归类为“超标区域”,数值在这一区域的人即使很健康,也被认为为达到健康指标。照这种算法,可能全人类都有病。如果每个实验值都有5%的人属于超标群,那么每测验一个项目,超标群的百分比就跟着增加,例如求出20中实验值后,只有36%的人完全健康,做出100种之后,只剩不到1%的人是健康的。有的医生昧着良心根据这样的结果下结论:所谓健康的人,是还没有做检查或者没有经过彻底检查的人。

还有更严重的,部分致病风险因素从一开始定义就有问题,不是只有那5%的人属于危险群,而是直接把所有人一网打尽。就拿胆固醇来说,几年前德国的标准值设定,让多数人纳入“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正常”。

怎么会这样?某项大型研究在巴伐利亚找了10万人,算出平均分升血液含有260毫克胆固醇。而全国胆固醇协会(由13名教授组成的利益团体)却在1990年建议将正常值设定为低于200毫克,并宣称将实际采用该数值。 这群胆固醇协会的医生其实代表了几个利益团体,包括近似企业的德国抗高血压联盟、血脂联盟以及德国实验医学学会。他们在一份“策略报告”中呼吁大幅扩张诊断范围:“每位医生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病人的胆固醇有多高”。

在唯利是图的医生宣布下,大多数德国民众变成高危险的潜在病人。根据前述随意定出的临界值,30~39岁的年龄层中,有68%的男性和56%的女性,胆固醇高得不正常;50~59岁这组中,不正常的男性甚至高达84%,女性则是93%。

这样的临界值带来荒谬的结果:经检测有潜在风险的人,却感觉健康自在。若真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应该是对诊断结果感到异常不对劲。维也纳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说得好:“诊断是最常见的疾病”。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29

医界特殊利益集团完全垄断了对乙肝人的判定权和处理权
-----乙肝人维权为何如此艰难

1、力量的不对称

医界特殊利益集团,能量惊人。

在目前的中国大陆,乙肝人已被越来越严密地排斥于所有医学药学类专业的就学和就业。请注意,不仅仅是就业,而且包括就学。学都不让学,是不是其中隐藏着许多“不足为乙肝人道也”的秘密?这会不会正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恐怕没有“深喉”的出现,这个问题就永远只能是个迷团。

从上游的教学科研、著书立说、制定医政法规条文,到中游的诊断医治、处方开药,到下游的药物研制与销售——都是一个对于乙肝人完全拒绝的自成一体的闭关堡垒。

医学教授一般都是医院医生,医院医生也一般都在医药院校、医政机构有兼职;至于医生兼职药厂终端回扣收受商的事件频频爆料的问题,就不必赘述了。

医疗医药行业从业者中,有不少就是“医贩子团伙”的成员。于是,在乙肝人群体面前,医界特殊利益集团几乎完全垄断了对乙肝人的判定权和处理权。

这是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标准模型。

2、成本的不对称

医贩子团伙在媒体上投放一个魔鬼化乙肝人的虚假广告,成本就算高达几千元几万元,这个成本也是有数的(相对于他们的天量利润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平民百姓之中,不少人哪怕接种了疫苗、产生了抗体,哪怕自己的安全系数达到了99%,还是倾向于抱着“宁信其有、勿信其无”的明哲保身心态。说实话,这本无可厚非,因为人性本来就是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的。但是,在乙肝问题上,却恰恰因为这个因素,使得医贩子小小的广告费支出,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中国的民主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17大之后,中国的民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还远远不够。

“任何制度的改变,取决于原有制度框架内受损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可是,由于还不够民主,由于公民的结-社自救权还受到压制,使得这个群体的受害者虽然人数众多,却无法产生足够的合力。而国家政策的走向是各方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形不成强有力的实力团体,在权 力交易中就必然一直处于被忽略和牺牲的地位。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31

制药业的真相 > 伪装成研究的推广(1)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0412_22692.html

在我看来,我们已经变成一个用药过度的社会。医生被制药业灌输得太多了,他们被教育的唯一内容就是开处方。

……
Neurontin的案例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它的治疗癫痫症药物Neurontin采用的就是第二种策略。帕克戴维实验室是华纳兰伯特制药公司的一个分支,……。1996年,帕克戴维实验室的一名销售代表大卫·富兰克林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罪名是欺诈公共医疗补助计划以及其他政府健康计划。富兰克林有数千份内部文件。他指控该公司执行了一项大规模的非法计划,在未经批准的用途上推销药Neurontin——主要是通过给学术专家报酬,让他们在称赞该药物对其他疾病有效的蹩脚的研究论文上署名。

最终,联邦起诉人下达了支持富兰克林的指令,对该公司发起了刑事和民事的调查。同时有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采取了类似行动。到2002年,在媒体的要求下,法庭记录很多都被公开了。这些记录表明,这是一场范围极为广泛的协同行动。这里所用的资料是报纸上披露的富兰克林的指控以及法院披露的该公司的记录。

Neurontin是1994年被FDA批准仅限于治疗癫痫症,而且必须是在其他药物无法控制、突然发作时才使用的应急药(后来,它又被批准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光这点用途可赚不了钱,该公司于是想扩展其用途。但是,为用于其他疾病而做合适的临床实验并得到FDA的批准需要很长时间,而该药物的专利在1998年就要到期了(后来,延长至2000年)。因此,该公司制定了一个计划,用于说服医生为其他未批准治疗的疾病开Neurontin——主要是在常见的各种疼痛或说不清的病况下使用,或者是作为治疗癫痫症的唯一药物使用。如果这项计划成功,会带来巨大的市场。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外称这个计划为“发表战略”。它将赞助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论文,然后收买学术研究人员在这些论文上署名。这些研究规模很小,而且设计得很差,依据它们来得出正确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论文甚至连一点新数据都没有,通篇都是对Neurontin的溢美之词。它雇佣医学教育和传播公司来准备论文和寻找作者。有家公司准备了12篇论文,每一篇都获得了12 000美元的报酬。而如果“作者”愿意署名,就可以得到1 000美元。显然,这执行起来不会太容易。在帕克戴维实验室收到的一份进度报告中,一家教育公司抱怨道:“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作者在电话里对我们爱理不理。”它在报告中重点标注道:“我们公司已经将草稿写完了,现在只需要一个作者。”

发表战略的第二部分就是保证这些文章及其所含的信息能够广泛地传播到执业医生那里去,这样就能说服他们将Neurontin用在标签说明之外的疾病上。如果没有人看这些文章的话,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没有用。帕克戴维实验室“医药联络人”的教育任务比一般的销售代表要多,他们得拜访医生并就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据富兰克林说,某位公司经理对这些联络人的训话活像比赛前鼓舞士气的宣言:“我们出去之后,要给他们好看。我们要把Neurontin卖出去。能做到吗?”

帕克戴维实验室还在全国范围内赞助了一些教育会议。在这些会议上,论文的“作者”们以及其他专家将盛赞该药物用于其他疾病的好处。许多医生涉嫌收取了上万美元,对其他医生宣传Neurontin在未经批准的用途上有效。不仅演讲者获得报酬就连作为听众的医生也会获得报酬。他们被称为是“咨询师”——这样就可以规避反回扣法。咨询师会议有时也就是医生的度假旅游。该公司追踪这些医生的药方,以检查他们在会议结束之后或发表演讲之后有没有多开Neurontin。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该公司发现在参加完会议之后70%的人会多开这种处方药。

-----------------------------------------------------------------------
摘自《制药业的真相》 作者:(美)安吉尔 译者:续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1-1 10:31

原帖由 生存权利 于 2009-11-1 10:15 发表
以前,医界努力的方向是,为了民众的健康而去寻找药物,现在,倒了过来,它们的努力方向已经变为——为了药物的营销而在民众中撒下铺天大网、网罗猎物。

请感兴趣的战友阅读以下两书。当当网有卖的。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 ...

依楼主理论,楼主现在是书贩子

凡事皆有度,无限引申和夸大就是脑残了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31

制药业的真相 > 伪装成教育的推广(2)

----------------------------------
贿赂医生——还是培养咨询师?

摘自《制药业的真相》 作者:(美)安吉尔 译者:续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0412_22692.html

制药公司在医生的“教育”活动上表现得异常慷慨。这种教育通常是双向的。公司向医生提供信息,医生再向公司反馈信息。但是,钱却是单向的——从制药业流向医生。医生可以以“咨询师”或是“建议者”的身份受邀去豪华餐厅参加晚宴,或者去奢侈的地方公费旅游。医生听完演讲者的发言之后,只需谈几句他对公司的药物或广告推广活动的看法即可。医生只要来参加,制药公司就会给他们报酬。一个医生告诉《波士顿环球报》:“过去,制药公司把这叫做参加晚宴,现在则叫做咨询。”

参加教育的人还可以做演讲,这样的话他们就也变成了制药公司雇佣的骗子。任务也并不繁重。演讲通常只会占用上午的一两个小时,而下午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打高尔夫球和滑雪,晚上还会有丰盛的晚餐和娱乐活动。通过将这些活动称为教育、咨询、市场研究或是这几种的综合(但就是不把它叫做销售推广),公司就不必担心违反反回扣法。同时,医生对制药业慷慨赠与他们的福利心存感激,对公司的推销行为也毫无免疫力。据估计,制药业2000年举办了30万次假教育,这占了全部后续医药教育活动的四分之一。
作者: 生存权利    时间: 2009-11-1 10:31

今天的疾病发明者,就像中世纪四处游走的江湖郎中,不时出门寻找猎物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43

义诊医生的足迹遍布全德,他们乘着未来化的交通工具,服务不收钱。广场上、教堂前,人们一个个被送进车里,接受熟练的全身检查。好些人放出来时已变成病人。灰白色的骨质疏松症巡回调查车2002年夏天首次巡游德国,……,60岁以上的妇女听说有详尽的预防检查可做骨质密度检测,纷纷被吸引过去,……,赞助者是一个基金会,基金会背后则是14家药厂和医学用品制造商。

这个魔掌男人也无法幸免。辉瑞药厂员工开着一辆蓝色卡车,走遍全德约30个城市。卡车上写着几个大字:“健康男性”。卡车内的车厢板可以伸展开来,使其扩展为3倍的车内空间。这样就有了5间小诊疗室和一个服务台。好奇的路人进车,由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测量胆固醇、血糖、血压和体重,10分钟内完成健康检查。“人不去做体检,体检就来找人做”,这是辉瑞的基本信念。有一次,体检车停在某大型高尔夫巡回赛场附近,就帮6297名男性做了检查。再看看结果:受检者有一半血压过高,有44%的人血液指标超过正常值。骨质疏松症巡诊车和辉瑞卡车似乎预示着整个社会将被某种医学渗透。今天的疾病发明者,就像中世纪四处游走的江湖郎中,不时出门寻找猎物。他们走到哪儿都能碰到似乎有病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的德国人虽然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强健最长寿的一代,但仍然不符合现代医学标准。因为致病风险因素的认定,已被刻意设计成人人都有某些毛病。
作者: 与乙肝共舞    时间: 2009-11-1 10:33

你越来越象书贩子了,这可是根据你的理论得出的结论




欢迎光临 肝胆相照论坛 (http://www.hbvhbv.com/forum/)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