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九阴杨峰全集阅读:高中高一地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5:18

一、学科的教学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主渠道,特别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之中,地理学教育是最适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
二、学科的教学思路
挖掘地理美学,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掌握地理知识,养成地理行为习惯
三、学生状况分析
基础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初中阶段没有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求知欲望虽然持续性不强,但求知欲望强;自我展现欲望强,有较好的互帮互助氛围
四、学科教学实践
1、展现地理美学,激发学生价值观注意力
地理学的美学核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人鱼自然的最高层次的和谐统一,追求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自身的关系;人际关系;人地关系
寻求平和心境,寻求人际和谐,寻求人地和谐,经营和谐社会、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
2、说明社会需要,明确地理素养
对地理环境有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 感受自然与社会的相关性;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
3、说明人生发展需要,明确地理行为习惯
空间定位;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因果关系分析;过程分析与预测;
野外观察与观测;调查;提出地理问题;地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
4、强调思路和线索,每一章节都一一强调思路和线索,让学生养成按思路和线索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5、循序渐进,以专题形式补充学生初中地理知识
6、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7、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
作业每连续两次得A者加2分;单元测验每进步5分者加2分
五、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6个班的地理课。由于升中考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得得。
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中段考地理成绩比较好
目前,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高中九科的学习,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抢占时间,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习,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最后,自己须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 在这一个学期的高一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课,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每一章节的第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个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讲好第一节课,这是学生对该章地理内容是否有兴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我在讲高一新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我是让学生假设他们自己是城镇规划师,让他们规划一个小镇的道路,桥梁,工业区以及居住区等.并让学生来讲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布局,并让同学讨论并展开辩论.这样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是学生有兴趣并渴望知道的东西,因而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能增长见识,真切有用.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 "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三,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 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 为什么会有这些风 "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一章的信心.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转帖)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7班,高二5个理科班的地理课。由于中段考后才接手这些个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现实,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为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时下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举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举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成心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现真实情况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现实,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消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二的学生来讲,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咱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个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气,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通例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夸大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现实,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网络一些相干的时事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结合深圳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乐趣的切入点,驾驭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节课,写出较好完备而具体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精确无误的向学生教授教材知识,时常开导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候借助多电视台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加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举行环境掩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粉碎得得。
精心编著单元练习,力求每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时下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酷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举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出问题角度,开导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捉住"题干"(关键词)等,和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往返覆问题,提高学生日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天生绩的重要方面。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网络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备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立异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四、学科教学的反思与瞻望
1、综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分层教学,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2、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反馈,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3、接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接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很抱愧,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时期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间,了解如何重新恢复办事。

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北大附中已经半年了。这一个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一年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由于之前一直在内地工作,初来广州,对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内心一直较为彷徨,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我发现这里的生源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大部分的学生初中时根本没正儿八经学过地理,大脑中的地理知识几乎一片空白,连最起码的经纬线、南北半球都弄不清楚,更别说一些复杂的地理知识了,说实在话我感觉到有点绝望,尽管在内地已是带过多年高三的老教师了,但面对这一帮学生,我有点手足无措,期中考试的成绩一塌糊涂就是证明,有时候我真想放弃,离开这里回到我原来的单位。冷静下来之后,我也知道逃避不是办法,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这不仅仅是对我负责,也是对这一帮孩子负责。痛定思痛,我决心要采取措施挽救这种局面。面对这种状况,我决心从基础抓起,以抓基础来促提高。下面是我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对学生:1、狠抓基础知识。不管哪次考试,即使是高考,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主要的,因此,学好基础知识是提高成绩的前提。课堂上我尽量讲一些基础的,学生听得懂的知识,课后挑一些基础的题目给学生做,做后要检查批改,尽量先让他们懂,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好地理是有可能的。2、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把工具运用得好不好,对于考试成绩的突破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在教学上:1、课前认真作准备,努力备好每一堂课,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仔细阅读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使学生学起来不至于很乏味。2、在课堂上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3、课后认真作总结,找出这堂课的缺陷,然后加以改进,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有所提升,虽然相对于海珠区其他学校来说仍然不够理想,但相比较于期中考试来说,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都有所提升。
当然,本学期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做得很不理想,这学期由于课程比较紧张,一直忙于赶进度,基本上没时间评价作业,对于一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落实效果方面有很大影响,下学期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所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地理课堂
(一)创设情感氛围,促进老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
情感、态度在过去的教学中不够重视。从理论上讲,学生对地理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地理至关重要。不可设想,一个对地理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地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往往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只有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学、有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学好地理。 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地理教学目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我们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老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轻松的教学流程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板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老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老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老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和罚,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因此,地理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有趣的地理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2、幽默的教学表达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如:学生在学习天体的概念时,我就把宇航员当个例子来列举。上课时,我问学生“宇航员在地球上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回答:“不可以!”我又问:“在太空中,宇航员与宇宙飞船失去联系,而以很快的速度绕地球公转,那宇航员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笑着回答说:“可以!”,紧接着我又问:“过了一段时间宇航员穿越大气层与大气发生摩擦而成为流星还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大笑回答说:“不可以!”通过这样幽默的例子让学生永远记住了天体的概念。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这说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要努力放大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践充分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了,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了,这样的师生和谐的关系,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二)创设活动氛围,构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和谐
课程标准观认为,课程不再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是教学法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这种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形式。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1、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目标导课堂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首先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我们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2、兴趣贯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1)灵活运用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起始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2)采用多样手段。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3)引导学生参与。如何改变课堂上的“一言堂”、“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际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讲讲、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用讨论交流、竞赛抢答、画画演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三)创设质疑的氛围,构建老师提问和学生思考的和谐新课程标准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质疑问难往往被老师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问难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前,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后,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中。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多元思维的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创设多种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让课堂质疑充满生命力。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寻疑,即引导学生动脑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等释疑;引导学生存疑,对一些当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留待以后适当的时候再研究。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创设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和谐的掌握地理知识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体验是学生由知识通向智慧的中介和桥梁。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叶圣陶先生说:“体验的方式并非一途。”体验学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生的任何一种试图理解所学的努力都可以说是体验。体验活动的方式有模拟体验,实验操作体验,活动中体验,实地观察体验,创高情境教学体验等。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在讲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时,我就让一个学生扮演太阳,一个学生扮演遥远的恒心,另一个同学扮演地球,扮演地球的同学在绕扮演太阳的同学公转时,自己也在自转,进而得出因为参照物的不同而出现了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描绘情境、演示情境的活动中,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受到具体生动的形象感染。通过体验表演,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地理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地理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次复习检测的对象是高一全体学生,命题范围为高中一年级地理课教材必修一前三单元。一.命题依据及原则
命题是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改精神和要求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纲要”的,坚持既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动学科教学改革,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严格遵循课标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强调学科中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作用,但知识点不求全、求细,而求新求活。引导教学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中学地理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作用。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所以主干知识的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2.贯穿“学以致用”的思想,突出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命题思想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试题。试题应起到引导教学把所教授的内容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互不关联的随意的,机械的知识拼盘,这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源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在试题中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基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否系统化、条理化的设想,而且也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突出主观性试题的开放性。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坚持问题设计灵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原则。达到引导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大胆创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胆识。
二.试题评价
㈠命题和审题
本次命题由2人组成,均为一线教师。命题组成员均多次参加龙西北联考,市联考等命题工作。从试题来源看,根据成题改编的占10%,命题组自编的占90%。命题组对每套试题均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对开放性试题,只给出一种比较典型的答案,明确答题思路、方法、步骤的,给出参考分数,由评卷人在评卷时灵活处理。从反馈信息看对此没有发生异议。
㈡试题特点
试题从整体上体现了命题原则和命题思想,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题,能够平稳接近高,具有一定前瞻性。
1.卷面结构能够服务于测试目的,有效又贴近高考和会考。
本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比例遵循1:1的原则。在命题形式上,一般都以一个典型的情境为主线,通过组合式、连环式、复合式等形式情境试题。由于卷面结构紧凑,考察角度灵活,考察的知识和能力层次丰富,所以增加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2.试卷突出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试卷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提供足够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树立关怀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人文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既符合高考的考察方向又符合课改精神。
3.试卷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学科知识中居基础地位,起核心作用。综合能力考试的着重点就应当在于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套试卷在对主干知识的考察中,均能从现实问题立意,注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通过将主干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考察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突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日趋明显。所以本套试题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上,问题的设计上以及答案的多元化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这既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同时也可以有效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答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将来迎接高考奠定基础。
㈢考试效果
从各校反馈的信息获知,教师和学生对试题反映良好,认为无偏、难、怪题。命题基本实现了能力主意的要求,注重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特点,符合课改精神与平稳贴近高考。对高中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整卷没有出现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错误,结构严谨、立意清新、叙述流畅、文字简洁,答案准确,赋分合理,评卷要求明确。
三.质量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多数学校学生平均得在32分以上,得分率达到71%。说明多数学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比较强。
2.非选择题得分率较低,多数学校学生的平均得分在30分左右,得分率为41%,这说明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达到系统化,如52问题的解答存在严重的生搬硬套现象,还有一些干脆文不对题在54、56这些题中还普遍存在着审题不清,观点前后自相矛盾,知识范畴不清晰,思路狭窄的问题,这说明多数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检测反映出的问题
从检测中反映出的具体问题如下:
1.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水平上,缺乏知识重建和整合的能力,只把知识看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知识的运用和机械、生硬、捉襟见肘。
2.学生缺少必要的地理素质
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学习中很不受重视,导致学生最基本的地理地图知识缺乏,很多最基本的地图无法辨识。
3.学生没有实现知识,能力与思想觉悟的流入。
理论知识是靠一定的能力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实际问题是在理论指导下靠一定的能力才能解决的,可见能力是寓于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的内在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知识,能力与思想觉悟的有机统一,但是从检测反映的问题看,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有意识引导,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较差,尤其是简单题回答过繁,对辨析性质的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少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思想觉悟基础。
五、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课改精神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要及时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本次检测在命题形式,检测内容和评卷要求等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从检测结果看,广大地理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课改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做到融会贯通
既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更要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首先,要做到“准”,就是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和规定性,更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其次,要“活”,就是对所学知识能运用自如,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2.  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板块的贯通
就每一门学科来说,都是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一个知识体系,地理课也不例外。对重点的知识内容务必搞清楚、弄明白,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它可根据概念和原理的结构和层次描述出来,也可用图表形式描述。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将知识整理为知识网络结构。特别是能形成每一学科内部的知识串联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动出来。同学们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就从某一个方面,组织起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有机联系,使知识成串,组成体系。
3.  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也符合考试综合化的趋势,以及对应用性,能力性的重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和关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一些人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与思想觉悟的统一。
这次质量检测工作从地理学科的命题质量,检测结果和质量分析来看,是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的的。但仍有很多不够完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多提宝贵意见。

我校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工作于2010年1月25——28日进行。由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了命题、制卷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了期末考试工作。由年级统一安排了各学科组阅卷评分工作。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了考试分数统计汇总工作。现在,依据麒麟区教育局教研室要求,对我校高中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敬请大家指导!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组成和结构:
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分析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5大题,共4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一、二单元内容。各章节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为合理。
2、命题要求:
试卷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检测、评价,突出学习的阶段性,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控制难度。特别注意高一起始年级地理兴趣培养、学科价值体现、实用、适宜与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力求试题新颖、灵活、多样。追求命题、详细答案及评分标准的客观、公正,具有检测的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目标性。也要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命题严格按学校期末考试要求制卷,易、中、难的比例为7:2:1。
3、试卷特点:
(1)、试卷体现了自然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社会的联系与应用,发挥正确的学习导向功能。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取材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涉及活动、案例、读图能力思考、地理问题探究。诱导学生不仅仅要重视新教材的文本内容,更要注意图表、活动、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的学习,纠正学生传统学习习惯与方法,防止学生忽视新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灵活应用,唤起教师、学生对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与重视。
(2)、试卷中考查学生注重自然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重视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防止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僵化学习。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地理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但是试题注重了难度控制,也顾及知识覆盖面与基础知识的把握。
(3)、试卷特别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图像考核,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地图学习。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但是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难点。试卷中涉及到原理图、统计图、统计表、示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目的是检测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与水平。读图分析的分值在7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试卷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偏题与难题,大大减轻了学生考试负担;同时,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5)、试卷重视自然地理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生活、社会中的实际地理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加大了。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能力、灵活应用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核心要求。
二、考试评价
1、选择题
1——12小题考查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其中,1、2、12小题考查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考查学生区别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层次(图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难度小,得分率高,属于基础性知识检测。3——11小题考查地球自转、公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单元活动地理方向辨别。重视地球公转图、日出日落图、太阳照射图、南北半球、河口泥沙淤积规律的判断分析,属于原理、规律性知识以及应用考查,学习要求高,一般学生失分多。13——30小题考查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其中,13——16小题考查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涉及岩浆来源、地理野外考查的岩层、岩石判读,联系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板块分布分析地震成因,结合埃及“狮身人面像”分析外力作用。难度不大,但是灵活性高,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分率较高。17——24、30小题考查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7小题结合飞机航行考查大气分层及其特点,属于理解应用题。18——20小题联系月球的温差、《齐民要术》关于霜冻与防止霜冻记载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分析,属于大气保温原理的理解应用。难度小,易得分。21小题利用日本二战期间使用氢气球燃烧弹偷袭美国的奇闻异事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激发地理学习兴趣。22小题利用唐诗认识我国季风环流。23——24小题考查天气系统知识,联系我国南方冰冻雪灾天气、冷锋活动、气旋、反气旋图分析,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生活性、社会价值。本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得分率不高。30小题结合气候统计资料分析判定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难度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学生不易完成。25——29小题考查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25小题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联系我国三峡工程理解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体现地理知识在重大工程建设上的极大科学价值。难度小,学生易理解。26小题联系河流水文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统计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7——28小题联系美国海岸垃圾污染考查世界洋流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的地理知识应用。学生地理分布图不清晰较难正确判读。29小题结合图示考查地理运动规律性知识,难度一般。
从阅卷统计分数看,优秀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最高分58。中等学生在36—48分之间,基础差的学生在24——34分之间,最低分18分。区分度高,也说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2、综合分析题
31大题属于地理实践活动题,也是新教材教学要求与老教材最大区别之处。本探究实践是利用某学校升旗活动的旗杆与教学大楼实际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过程与方法考查。学生没有具体实践体验,以及地球公转规律掌握不好就非常难于作答。考查目标就是要求大家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学要求。从检测成绩看,有一个8分的满分学生,多数学生在2——5分之间,0分学生也不少。除题目要求高之外,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方式。
32大题结合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类型、工程建设、找水、地形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判读。难度不大,体现地理知识的学习魅力。评卷看,得分率高。多数学生在6——8分。33大题根据等压线示意图分析判断风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面摩擦力不同情况下的风向分析,理解高空风、地面风的形成,风向以及大小比较分析。是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知识点。考查分数看,学生掌握不理想,需要教学中注意加强重点知识的方法学习与指导。
34大题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考查天气系统中锋面、气压系统。属于规律性知识学习与考查。学生不能够正确读图分析是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学中教会学生养成正确读图习惯与方法格外重要。35大题是根据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气候成因、气候差异。分析我国长江流域的灾害性天气利弊。本题是综合分析能力的较高体现,学会天气、气候因素分析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是导向性试题考查,要求教师、学生关注发展性评价。考查结果看,得分率普遍不高,是今后高考选择学生需要重点加强学习与强化的知识内容。
综合分析题的分数统计,最高是38分,多数在20——32分之间。0——10分的学生也较多,部分学生是空卷,属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与方法亟待提高的学生类型。
3、整体情况分析
根据初步统计,我校本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应考21个教学班,总人数1341人,缺考12人,实考人数1329人。最高分91,90分以上2人,80——89分52人,70——79分207人,60——69分412人,及格人数合计673人,不及格(60分以下)656人,及格率50.2%。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正常,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认真,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数差距明显,学习发展较为不平衡。与预期相比,优秀率与及格率偏低一些,其它较为正常。根据地理组评卷分析总结,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主要问题是: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学习。考试不去理解题意,胡乱答题。
( 2)、学习不踏实,学习环节落实不够。概念、原理模糊, 学习“蜻蜓点水式”。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地理专业术语掌握较差,地理事物混淆导致失分。
(3)、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这次考试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何使用准确地理语言、名称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解答实际地理问题,学生理解不透,是导致学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4)、教师反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新教材理解把握尺度不好,学生学习能力、地理基础状况差异过大,检测试题偏难也影响考试成绩与学生发挥。
三、教学建议
依据我校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与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困惑,针对学生与教学实践,提出几点设想与改进建议,希望领导支持,大家合作,共同提高。
1、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新教材对于大家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需要大家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熟悉教材结构体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精心备课,抓好教学各环节,有的放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
2、教师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深入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增强学习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理想、前途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教学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学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指导,不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保证学生课后训练巩固,切实落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能放弃没有信心学习的学生,争取一对一的辅导,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燃起学习激情。
4、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解题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训练。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方式革新,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原理、规律分析,地理读图方法指导,要多结合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要探索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深化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学习成功的魅力。
5、教师要加大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多相互听课、评课,主动、积极在网上、媒体、教学参考书籍上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自己教学中的新思路,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积累教学成果,更新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研究型教师。让学生成为自己崇拜的学习对象,喜欢你!更喜欢你担任的地理学科。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共两大部分,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起点低,坡度缓,重视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学生阅读图表能力,全卷14幅图表,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选择题所考知识面广,主要以简单题为主,部分试题源自于课本的某一段话或某一原图,体现紧扣课本。
非选择题共四大题,灵活性强,着重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31题出示某一地区人口和资源,让学生计算环境人口容量;又如32题、33题给出一个城镇和工业布局图,让学生评价其是否合理,原因何在;34题是最为关注、人皆知的臭氧层破坏问题。
二、答卷情况分析
1.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选择题答对率较高,共30个选择题,答对20个以上的学生占70%。Ⅱ卷第34题,答对率在85%以上。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读图能力差。有些学生解决交通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连一条都写不出来。部分学生不会读图,不看图例,不知地图方向。如32题河流的上下游不知道,上下风向弄不清。
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回答问题语言不准确。如32题C处建自来水厂,其原因是此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洁净。D处建钢铁厂不合理,因此处位于盛行风上游,污染城市空气。但许多学生回答C处建自来水的原因只是此处靠近河流,有利于城市供水,没有回答水质情况;D处建钢铁厂离城区近,污染环境,没有风向情况。这是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适应在给定的情境解决问题,不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正确判断。导致答题不能答到点子上。在作答33题时部分学生在根据试题要求合理组织答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答题没有针对性,缺乏关键词,语言不简洁,答了很多内容实际上只答了一个方面。
三、教学及复课建议
1.夯实必修模块基础知识。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逐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切实进行以图表为载体的能力训练。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学生要练习能熟练使用、分析各种类型的图表,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知识,并在知识的联系上多下工夫,深刻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知识,达到在知识分析过程中巩固地理知识、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加强规范答题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的要求。

高一地理备课组  陆军 执笔
根据教务处的要求,由我执笔来作一个高一地理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是由我出的,这份试卷中,我们根据学校要求尽量出的简单一些,所以试卷里自创的题目很少,只有选择题里有3道约6分,其余的题目都是基本题,是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从试卷难易结构来年基本题超过了85%,稍难题不到10%。
2.学生成绩分析
从学生考下来的成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下面的表一是高一各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表二是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
表一:高一各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
班级
1
2
3
4
5
6
7
8
年级
平均分
52.09
50.87
47.14
60.56
61.30
62.51
57.2
56.07
55.96
及格率
24.44%
17.78%
13.64%
53.33%
58.14%
60.00%
51.11%
34.09%
39.15%
表二:各分数段统计情况分析
分数段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百分比
0.56%
8.71%
22.47%
29.21%
23.60%
13.20%
1.97%
0.28%
二、数据分析及反思
1.结论
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较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有15分,而且同一个老师教的两个班差距也在10分以上;二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是91分,最低分是26分,这让我们想到“为什么同在一个屋檐下,差距咋这么大呢?”;三是学生的及格率不容乐观,年级的合格率是39.15%,有的班的及格率不到20%。
2.反思
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来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部分学生的成绩如此之差,将来如何通过会考?有的学生才考了二三十分,明显看出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没花时间复习,无论从内在还是表象,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很难想象。喜的是我们还是有部分学生学的不错,有15%的学生超过了70分,而且有近30%的学生在50-60分之间,如果努力一下,这部分学生也能合格,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三、措施及策略
1.找准位置、摆正心态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高考形势的判断,我们觉得在地理教学上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位置。我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作为我们地理老师要摆正心态,要清醒地认识地理学科在社会、家长、学生甚至在其他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多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搞好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二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地理学科,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任何偏废一门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学生扬长,但更不能避短,不要让地理学科成为“短板效应”;三是希望其他老师以及班主任要为我们地理学科摆正位置,虽然08高考方案已经成形,但09的高考方案还没有更清楚的说法,我们不能在学生中造成错觉,以免到最后学校学生吃亏。我们上课时就这样对学生说的,语数外三门一定要学好,而且必须要学好,除此以外,其他学科都要尽量学好,并且能选择两三门优势学科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多花点工夫,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2.齐心协力、集体发展
我们高一地理教学有四位老师共同来完成,我们一定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做到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每个人在教学中的新思路,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要利用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的机会,并且积极利用好平时可以利用起来的时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资源,做到让每个班每个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环境、手段和资源。这是我们应该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
3.激发兴趣、保住阵地
随着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地理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如何保住我们地理教学的一席之地,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努力。我们尽量在授课时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较为愉悦的气氛下掌握必备的知识。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组建地理兴趣小组,力图通过这样的形式,抓住一批喜欢地理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地理兴趣小组中觉得地理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而且有用的。地理兴趣小组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我们当前地理教学的需要,更是一部分喜爱地理的学生的需要。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至少,通过这个兴趣小组,我们停留了一批革命的种子,保住了地理教学的阵地。
以上是我们高一备课组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08年春季高一地理必修2模块考试质量分析
任课教师:林月影 任教班级:高一年14-17班
试卷分析:
本学期文科班必修2模块考试是泉州市统考,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一共设置了两种题型32个小题25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7题综合题共50分.命题范围为人教版的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题目提供的信息量大,难度适中,试卷特点之一是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试卷能力要求分析如下: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有试题;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1,2,3,4,5,25,26,30(3),27(1)(2)(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27(4),28(1)(2),29,30(1)(2)31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28,32
试卷特点之二是既与会考的主旨相一致又与高考的要求相接轨,对学生的有关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综合运用知识,能用地理术语对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进行准确而精练的解释,描述及归纳.
二.学生成绩分布,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1.学生成绩分布
班级
考试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高一(15)
65
65
100%
90
60
80.6
高一(14)
65
65
100%
90
60
80.6
高一(16)
65
65
100%
90
60
80.6
高一(17)
65
65
100%
90
60
80.6
2.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于识记的类型题掌握比较理想,答题速度快,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比上学期的读图和判图有了较大的提高.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选择题回答情况比较理想,综合题得分正常,学生在答题时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审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审题不够认真,回答过于草率,辞不达意.
如26(3)中的这一时期,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有 正确的应答珠三角,长三角,绝大多数的学生答成的福建,上海等省区.原因不理解什么叫地区.
(2)地理概念不清,对地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甚至错误,主干知识记忆模糊.在答题时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对于地理原理无法灵活运用.
如27(4)要分析图中城市发展的变化,不少同学少答,漏答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城市化的指标这一基本原理吃透所致.
在28(1)29(1)30(2)中涉及到的区位条件的分析,大多学生不全面,究其原因可能没有建构完整的影响区位的因素体系,没有形成区位的分析方法,所以分析时,体现在没有条理,思路混乱.
(3)读图,分析地图能力不够,不能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如第7题的正确只有不到20%的原因是,在平时的小测中有做过图像相同的题目,有不少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认清图例,没有发现图例已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失分多. 不少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侍提高
(4)答题方法不正确,表述不全面,不准确,书写不规范.
如30(4)简述铁路大面积提速 带来的好处.大多数同学能答出提高铁路的通过能力,运营能力,但对缩短营运时间大多没能答上,还有的误答成缩短营运路程.
如31(1)农业类型从东向西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正确答为,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从东向西减少,有学生写成水资源的不同.
如30(2)中的大运河衰落的原因,大多数能答出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但大运河的淤积只有较少同学有答到.
(5)对知识的综合对比和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6)文科班对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和实验题目比较陌生,解题思路不清晰.
三.原因分析
1.过高估计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认为学生能够自觉完成作业,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准时完成,需要进一步督促.
2.练习系统的配置适中,但复习课时安排较紧,有的练习没有详尽讲评,部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平时不是很注重学生的地理语言规范描述的养成.
四.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多渠道的向学生传输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时间和效益.
2.加强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做题时,知识回归课本,理清课本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有学有依据.在复习课中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加强板书及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练习精讲精评,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做题的记录.教学中注重选择具有典型的例题,通过引导学生说题,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合理的练习系统,精选练习,控制题量,积极的认真的落实课后的练习和复习环节,单元检测和评估工作要切实落在实处.
4.加强课堂活动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画图技能.加强综合训练,拓展地理思维,注意平时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现象形成过程的学习.
5.有目的加强审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审题时应注意1,找出关键词2,理解关键要清楚问题问什么3,词的含义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4,尽量揣摩命题者意图,要考查什么,涉及那些知识点.
6.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7.对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应注重抓双基的落实.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和内容分布
龙湾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地理科采用“温州市部分学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试卷考核范围为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一至第四章、必修二第一至第二章全部内容。试卷满分为100分,共计34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30道,每道2分,计60分,非选择题4道,计40 分。
试卷内容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试卷内容分布统计表
教材内容
题号
分值
分值比重(%)



第一章
1、2、3、4、5、6
12
72
12
72
第二章
7、8、9、11、14、18、19、20、21、22、29、30、32
34
34
第三章
10、12、13、16、23、31
16
16
第四章
26、34
10
10



第一章
15、24、25、33
22
28
22
28
第二章
17、27、28
6
6
2、试卷特点分析
(1)试卷结构和浙江省2008年会考试卷结构基本一致。考试内容的分布,在兼顾必修Ⅰ、Ⅱ(第一、第二章)各章节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又有所侧重,着重考核必修Ⅰ第二章和必修Ⅱ第一章内容,突出重点内容。
(2)立足于书本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结合会考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试题,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一般应用情况,并以了解和理解为主。这从的下面的试题要求分布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表2)。
表2:试题要求分布
考试要求
题号
分值
分值比重(%)
了解
1、8、9、10、14、15、16、17、19、25、26、27、28、31(2)(3)、32(4)、33(4)
26+9
35
35
理解
2、3、5、6、7、11、13、18、23、24、29、32(1)(2)(3)、33(1)(2)(3)、
22+20
42
42
应用
4、12、20、21、22、30、31(1)、34
12+11
23
23
(3)注重利用各种地理图表,设计地理试题。选择题中的5、6、7、8、9、11、12、14、18、20、23、24、25、27、28、29、30小题,所有的非选择题,均以图表为基本载体,设计相应地理试题,鲜明地体现了地理的学科特色,同时又很好地考察了学生通过读图,提炼有用信息,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近几年会考和高考的命题精神,是一致的。
(4)注重对书本知识进行组合、重整,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地理试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把握和应用能力,如34题。
(5)结合各种具体案例,根据提供的情境,设计试题,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21、22、30、31、34题等。
(6)关注地理热点问题,包括今年和近年的热点问题,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设计试题,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如1—3、34题,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习视野。
(7)部分试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30题。
(8)试卷的难度控制较好。统计显示本卷的难度系数为0.63,考虑到区内公办和民办中学的构成实际,结合试卷的题目设计,这个难度值还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作为一份期末地理测试卷,应该是一份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质量的试卷。
二、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1、成绩分析
龙湾区共有10所中学(公办3、民办7)的3514名学生参加这次考试,在认真流水评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情况如表3:
表3:龙湾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成绩统计(略)
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
优秀率:80分以上(百分制)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为优秀率1;
90分以上(百分制)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为优秀率2。
从成绩统计可以看出:
(1)公办学校的成绩明显高出民办学校,其平均分为74.09分,民办中学平均分为56.84分。
(2)民办学校内部发展不平衡,校际之间差异大,最大达到20分。除春晖中学外,最大也达到10分。
(3)高分段学生人数较少,优秀率2仅为1.45%,六所学校为零。
(4)低分面大,50分以下还有699人,占20%。
这对高一地理会考乃至文科高考,都是不利的信号。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63,通过抽样调查:分别抽取龙湾中学、温十五中、永强中学、春晖中学、越秀中学、瓯江高级中学各一个试场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各校样本统计分析如下:
表4:龙湾中学样本统计(样本人数30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93
0.97
0.74
0.72
2
2
1.40
0.70
3
2
0.53
0.27
4
2
1.67
0.83
5
2
1.93
0.97
6
2
1.60
0.80
7
2
2.00
1.00
8
2
1.80
0.90
9
2
1.60
0.80
10
2
1.67
0.83
11
2
1.60
0.80
12
2
1.73
0.87
13
2
1.13
0.57
14
2
1.87
0.93
15
2
1.27
0.63
16
2
1.60
0.80
17
2
1.80
0.90
18
2
1.67
0.83
19
2
1.20
0.60
20
2
1.60
0.80
21
2
0.60
0.30
22
2
0.80
0.40
23
2
1.33
0.67
24
2
1.93
0.97
25
2
0.80
0.40
26
2
2.00
1.00
27
2
1.53
0.77
28
2
0.53
0.36
29
2
1.80
0.90
30
2
1.53
0.77




31
6
3.20
0.54
0.68
32
10
5.79
0.58
33
16
11.3
0.71
34
8
6.75
0.84
表5:温十五中样本统计(样本人数30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67
0.83
0.82
0.79
2
2
1.80
0.90
3
2
0.40
0.20
4
2
1.93
0.97
5
2
1.93
0.97
6
2
1.87
0.93
7
2
2.00
1.00
8
2
1.87
0.93
9
2
1.87
0.93
10
2
1.87
0.93
11
2
1.93
0.97
12
2
1.67
0.83
13
2
1.33
0.67
14
2
1.93
0.97
15
2
1.40
0.70
16
2
1.87
0.93
17
2
1.80
0.90
18
2
1.80
0.90
19
2
1.87
0.93
20
2
1.47
0.73
21
2
1.07
0.53
22
2
1.47
0.73
23
2
2.00
1.00
24
2
1.93
0.97
25
2
0.93
0.47
26
2
1.93
0.97
27
2
1.40
0.70
28
2
0.93
0.47
29
2
1.40
0.70
30
2
1.87
0.93
非选
择题
31
6
4.07
0.68
0.76
32
10
6.97
0.70
33
16
12.4
0.78
34
8
7.03
0.88
表6:永强中学样本统计(样本人数30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87
0.93
0.66
0.64
2
2
1.20
0.60
3
2
0.33
0.17
4
2
1.67
0.83
5
2
1.60
0.80
6
2
1.67
0.83
7
2
2.00
1.00
8
2
1.93
0.97
9
2
1.47
0.73
10
2
0.73
0.36
11
2
1.47
0.73
12
2
1.73
0.87
13
2
0.42
0.20
14
2
1.80
0.90
15
2
1.47
0.73
16
2
1.00
0.50
17
2
1.60
0.80
18
2
1.33
0.67
19
2
1.27
0.63
20
2
1.07
0.53
21
2
1.00
0.50
22
2
0.93
0.47
23
2
0.80
0.40
24
2
1.80
0.90
25
2
1.20
0.60
26
2
2.00
1.00
27
2
1.07
0.53
28
2
0.73
0.37
29
2
1.47
0.73
30
2
1.13
0.57
非选
择题
31
6
1.93
0.32
0.60
32
10
4.23
0.42
33
16
11.50
0.72
34
8
6.53
0.82
表7:春晖中学样本统计(样本人数30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60
0.80
0.79
0.71
2
2
1.47
0.73
3
2
0.27
0.13
4
2
1.80
0.90
5
2
1.87
0.93
6
2
1.73
0.87
7
2
1.87
0.93
8
2
1.87
0.93
9
2
2.00
1.00
10
2
1.67
0.83
11
2
1.47
0.73
12
2
1.47
0.73
13
2
1.33
0.67
14
2
1.87
0.93
15
2
1.73
0.87
16
2
1.93
0.97
17
2
1.87
0.93
18
2
1.60
0.80
19
2
1.73
0.87
20
2
1.60
0.80
21
2
1.27
0.63
22
2
1.27
0.63
23
2
1.67
0.83
24
2
1.80
0.90
25
2
0.93
0.47
26
2
1.87
0.93
27
2
1.67
0.83
28
2
1.20
0.60
29
2
1.60
0.80
30
2
1.40
0.70
非选
择题
31
6
2.63
0.43
0.58
32
10
3.67
0.37
33
16
10.3
0.64
34
8
6.8
0.85
表8:越秀中学样本统计(样本人数25人,其中缺考1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33
0.67
0.69
0.62
2
2
0.83
0.41
3
2
0.60
0.30
4
2
1.58
0.79
5
2
1.92
0.96
6
2
1.75
0.88
7
2
1.92
0.96
8
2
1.92
0.96
9
2
1.83
0.92
10
2
1.67
0.83
11
2
1.75
0.88
12
2
1.75
0.88
13
2
0.58
0.29
14
2
1.83
0.92
15
2
1.75
0.88
16
2
2.00
1.00
17
2
1.92
0.96
18
2
1.58
0.79
19
2
1.58
0.79
20
2
1.42
0.71
21
2
1.33
0.67
22
2
1.25
0.63
23
2
0.92
0.46
24
2
1.75
0.88
25
2
1.08
0.54
26
2
2.00
1.00
27
2
1.33
0.67
28
2
0.42
0.21
29
2
1.17
0.58
30
2
1.17
0.58
非选
择题
31
6
1.46
0.24
0.52
32
10
2.17
0.22
33
16
10.54
0.66
34
8
6.54
0.82
表9:瓯江高级中学样本统计(样本人数30人,其中缺考1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79
0.90
0.66
0.58
2
2
1.03
0.52
3
2
0.21
0.10
4
2
1.72
0.86
5
2
1.59
0.79
6
2
1.17
0.59
7
2
1.93
0.97
8
2
1.72
0.62
9
2
1.59
0.79
10
2
1.45
0.72
11
2
1.24
0.62
12
2
1.79
0.90
13
2
0.21
0.10
14
2
1.24
0.62
15
2
1.52
0.76
16
2
0.97
0.48
17
2
1.31
0.66
18
2
1.31
0.66
19
2
1.52
0.76
20
2
1.31
0.66
21
2
1.03
0.52
22
2
0.83
0.41
23
2
1.45
0.72
24
2
1.79
0.90
25
2
1.38
0.69
26
2
2.00
1.00
27
2
1.10
0.55
28
2
0.97
0.48
29
2
0.97
0.48
30
2
1.24
0.62
非选
择题
31
6
1.07
0.18
0.47
32
10
2.90
0.29
33
16
8.97
0.56
34
8
6
0.75
表10:六校样本统计分析(样本人数173人)
题目
题号
分值
得分
难度



1
2
1.71
0.86
0.73
0.68
2
2
1.31
0.65
3
2
0.38
0.19
4
2
1.73
0.87
5
2
1.80
0.90
6
2
1.63
0.82
7
2
1.95
0.98
8
2
1.85
0.92
9
2
1.72
0.86
10
2
1.50
0.75
11
2
1.57
0.78
12
2
1.69
0.84
13
2
0.84
0.82
14
2
1.76
0.88
15
2
1.51
0.76
16
2
1.50
0.75
17
2
1.71
0.86
18
2
1.55
0.77
19
2
1.53
0.76
20
2
1.41
0.70
21
2
1.04
0.52
22
2
1.09
0.54
23
2
1.38
0.69
24
2
1.84
0.92
25
2
1.05
0.53
26
2
1.97
0.98
27
2
1.35
0.68
28
2
0.81
0.40
29
2
1.41
0.71
30
2
1.40
0.70
非选
择题
31
6
2.40
0.40
0.61
32
10
4.30
0.43
33
16
10.72
0.67
34
8
6.53
0.82
(2)样本统计分析中反映出的信息:
样本的难度值为0.68,但是,不同学校样本之间差异显著,差值达到0.21。从不同的题型来看,样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基本符合龙湾区的学校构成实际。
另外,选择题的难度值为0.73, 除个别选择题错误较多外,总体完成情况较好(具体情况见表11)。非选择题难度值为0.61,尤其是31题仅为0.40,32题仅为0.43。非选择题完成情况较差,是造成这次考试平均分低的重要因素。
表11:选择题的难度值分布统计
难度值范围
1.00
-0.90
0.89
-0.80
0.79-
0.70
0.69-
0.60
0.59-
0.50
0.49-
0.40
0.39-
0.30
0.29-
0.20
0.19
-0.10
0.09-
0.00
题数
5
8
9
3
3
1
0
0
1
0
比重
(%)
17
27
30
10
10
3
0
0
3
0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选择题答题的总体情况和回答错误的原因分析如下(表12)
表12: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
题号
得分
难度
失分原因分析
1
1.71
0.86
概念关系认识不清
2
1.31
0.65
时间和经度换算错误
3
0.38
0.19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对试题语言表述理解不清
4
1.73
0.87
时间计算方法没有掌握
5
1.80
0.90
完成良好
6
1.63
0.82
地球运动速度理解不准确
7
1.95
0.98
完成良好
8
1.85
0.92
完成良好
9
1.72
0.86
地质构造判断失误
10
1.50
0.75
地质年代记忆不确
11
1.57
0.78
热力环流理解错误
12
1.69
0.84
绿地的作用分析错误
13
0.84
0.82
自然带的分布知识掌握不全面
14
1.76
0.88
气压带分布状况没有很好掌握
15
1.51
0.76
各洲人口增长率情况没有记住
16
1.50
0.75
记忆错误
17
1.71
0.86
城市等级和数量、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错误
18
1.55
0.77
洋流模式图理解不够深入
19
1.53
0.76
渔场的成因没有掌握
20
1.41
0.70
等压线和风速的关系判断错误
21
1.04
0.52
天气特征的了解不够具体灵活
22
1.09
0.54
23
1.38
0.69
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全面
24
1.84
0.92
完成良好
25
1.05
0.53
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掌握不准确
26
1.97
0.98
完成良好
27
1.35
0.68
书本阅读材料图和介绍文字没掌握
28
0.81
0.40
29
1.41
0.71
等压线和风向关系判断错误
30
1.40
0.70
1、学生非选择题答题的总体情况和回答错误的原因分析
(1)第31题:分值6分,得分2.40,难度系数0.40。该题学生完成情况较差。主要错误有:
第一小题:温带常绿阔叶林、草原带、荒漠带;温带阔叶林带;温带沙漠带。
第二小题:干湿度(经度)等规律。
第三小题:中低;中高。
原因分析:学生对我国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分布图及其成因掌握很不准确,记忆不牢固;另外,审题是没有看清A—B造成答题次序颠倒。
(2)第32题:分值10分,得分4.30,难度系数0.43。该题学生完成情况较差。主要错误有:
第一小题:气压带名称错误,如极地气压带;气压带位置和名称搭配错误。
第二小题:东北风;甚至用↘表示。
第三小题:夏季。
第四小题:季风气候;特征回答错误或不准确,如冬雨型、夏季高温多雨。
原因分析:学生不能灵活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变式,气压带名称记忆不牢固;另外,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由于高于课本的要求,许多学生没有掌握。
(3)第33题:分值16分,得分10.72,难度系数0.67。该题学生完成情况一般。主要错误有:
第一小题:没有写出百分比;
第二小题:最快写成中国。
第三小题:奇数、积数大。
第四小题:乱答;回答不准确,如高层建筑、上面建筑等。
原因分析:学生书写不够规范;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书本上的表述没有掌握。
(4)第34题:分值8分,得分6.53,难度系数0.82。该题学生完成情况较好。主要错误有:
第一小题:A或D。
第二小题:C。
第三小题:润湿;季节;夏。
第四小题:D。
原因分析:学生做题粗心,书写不够规范;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防灾减灾措施等基本知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不能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1)立足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利用精彩、精练的多媒体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完整的结构式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课本思路和知识脉络,适当补充结论性知识;利用课内小片段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
(2)重视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反馈,使得作业的巩固、检查和反馈、纠正作用得到真正发挥。重视平时考试的试卷批改和分析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对自己的教和
学生的学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重视地图的利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读懂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对于书本中一些重要的地理图表,应该在课内留出时间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图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在深入掌握的基础上达到灵活应用。
(4)平时适当补充中国和世界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注意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关心地理时事,拓展知识面。
(5)给学生以相应的考试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审题、组织答案和书写答案的习惯。
(6)对学习有困难学生应该及时、耐心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跟上学习进度。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
(1)可以对部分题目进行重组,使题目更加精致,如15、24、25;20、29、30;
(2)31题(2)问题不够清晰明了;33题分值偏大,(1)三答重复;32题(4)要求稍高。
3、其它意见与建议:加强区内学校教学质量的动态评估,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促使校际之间开展比较竞争,从而强化危机意识,强化质量意识。

一、试卷特点
1.题型结构、分值合理,考点覆盖面广
与去年的地理期末试卷相比,今年的试卷在题型结构和分值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重在考查知识面,考查内容多为各单元各章节的核心和基础知识;综合题围绕中心主题,以图或文导题,以填空、选择和简述的形式答题,重在考查“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涉及内容丰富,有一定综合性,不回避各章节的重点。从分值比例来看,直接来源于课本答案的题目分值只占25%,间接来源于课本答案的题目分值占55%,约有20%分值的题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样既有利于检测基础知识又使试卷有一定区分度。
2.注重重图表运用,突出综合分析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以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地理信息,从而使试卷简洁直观。试卷有14幅图表,以区域地图、统计图(折线图、曲线图) 、统计数据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直接涉图的考题对应的试题信息均由相应的图表来呈现,考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还有些无图考图题,解答仍需要学生脑海中的地图和示意图作支撑,间接考查了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综合题涉及内容范围广,考查了本学期各单元内容,将区域、自然和人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科内各单元知识甚至和以前所学知识交叉渗透,综合性较强。不仅要求考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还须进一步运用相关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切入点小,摒弃了简单的记忆性内容,强调地理学科的观点、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获取、整理、分析和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能力。
3.立足基础知识,强调能力考查
从整体看,试卷考查的重点既考查知识的广度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以下四种能力。
①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如45题第(3)小题。②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如46题第(2)(3)小题。
③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如47题第(4)小题。④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如45题第(3)小题。
二、试卷抽样分析(平均分69.8  及格率87.5%  优秀率10.2%)
统计表1   Ⅰ卷(选择题)情况统计表
满分(40分)
平均分
及格率(24分以上)
优秀率(32分以上)
最高分
最低分
31.2
96%
46%
40
21
统计表2   Ⅱ卷(读图题)情况统计表
满分(60分)
平均分
及格率(36分以上)
优秀率(48分以上)
最高分
最低分
38.7
72%
14.5%
53
24
统计表3   Ⅱ卷(非选择题)各题平均得分及得分率表
题号
41题
42题
43题
44题
45题
46题
47题
满分
5分
6分
7分
11分
12分
6分
13分
平均分
3.1
4.2
4.1
6.9
6.6
4.1
9.1
及格率
67%
75%
48%
74%
48%
74%
96%
最高分
4
6
7
9
10
6
12
三、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能力差,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
如43题第(3)小题要求回答回答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问A地、C地各属于什么地区?许多学生直接答为A地为半干旱地区、C地为干旱地区。
2、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如45题中第(3)小题,问1975年前后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变化的特点及人为原因?其实材料中隐藏着丰富的信息,基本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答案。
3、迁移知识的能力差
简单照搬课本或复习资料的答案,不善于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提炼,重新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46题的第(2)(3)小题考查的是产业转移因素知识,许多考生忽视具体情况与设问,将影响产业转移的众多因素加直接以罗列出来
4、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
5、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欠缺,不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如47题的第(5)小题,问为缓解我国能源问题除建设大型能源工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卷面问题。
四、几点建议:
1、钻研地理课本,用好地理教材,强化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2、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3、注重地理能力的长期培养和提高。 4、复习备考中多选取鲜活的地理案例。

一、命题意图:
本次五校期中联考地理科由我校命题,考试内容为必修2(第一~三单元)。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题应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试卷教学内容各部分的比例为:人口的变化(32分)、城市与城市化(29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9分)。
二、试题特点:
本卷有两大题型:选择题,40小题,共40分;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试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涉及知识面广
本卷中的考点除考虑第一次月考知识点考查的重复,几乎覆盖三个单元的每一节,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对新教材的掌握情况。
项目
知识点
非选择题
选择题(题号)



人口的数量的变化
41
45
1.2.3.4.6.7.8.9.12.13、41
人口的空间变化
10.11.14.15
人口的合理容量
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2
46
17.18.19.22.2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6.21.
城市化
20.24.



农业的区位选择
43
44
25.26.27.28.29.33.34.38.39.40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0.31.32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5. 36.37
2、突出重点难点
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是此次命题的关注对象。例如,选择题中涉及人口“三率”、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城市化、农业的区位选择等;非选择题中涉及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老龄化、城市等级体系、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等。
3、考查综合能力
对于高一学生,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试卷中大量使用图像、图表、材料等。试题中出现地理图像10幅,考查的分数达70分左右。尤其是突出了对地理原理示意图、坐标图、等值线图和地理分布图的考查。同时试卷还注意了地理数据的考查,如第12~13题。
4、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由于紧扣课程标准,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较多的取材于教材及相关辅助用书,考查方式更加接近常规教学,试题难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基本符合难度8:1:1的目标。
三、答题情况分析:
由于试题的总体难度降低,因而学生的得分情况也较为理想。根据5所学校(考生数2252人)上传的考试数据,学生得分情况如下:
①、五校与本校总体情况:
项目
与考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数
及格率
优秀数
优秀率
五校总体情况
2252
93
10
63.09
1497
66.47%
158
7.02%
将乐水南中学
433
88
0
61.7
279
64.4%
22
5.1%
②、五校与本校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项目
19
以下
2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
五校总体情况
8
71
227
449
769
570
155
3
0
将乐水南中学
3
14
47
90
156
101
22
0
0
③、本校答题情况抽样分析:(抽样109份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确率(%)
34.9
45.9
72.5
84.4
81.7
68.8
37.6
77.1
68.8
75.2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正确率(%)
55.9
75.2
57.8
90.8
99.1
97.2
90.8
78.9
78.9
83.5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正确率(%)
87.2
88.9
54.1
58.7
88.1
68.8
64.2
60.6
84.4
66.1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正确率(%)
44.0
77.1
22.9
42.2
67.8
87.2
77.7
84.4
88.9
88.9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得分率(%)
68.9
61.8
54.0
69.2
53.7
56.7
由上表可知: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学生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是3、4、5、8、10、14、15、16、17、18、19、20、21、22、25、29、36、38、39、40等,这是一些最基础的试题;做得最差的题目是1、2、7、31、33、34题。
第1题,不能够判断农业革命期间是何种人口增长模式。
第2题,不能区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和人口数最多的大洲。
第7题,对我国人口工作任务不清,不能透过表象挖本质。
第26题,空间定位能力差,也看出解选择题的技能差,不能正确用排除法。
第33、34题,获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能力较差,无法正确理解“工厂化农业”概念。
(2, )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总体而言,学生做得不够理想。特别是第43、45题。
第43、45题,分析图表能力较差,第43题,对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区分不清,判断理由叙述不完整。第45题,不能正确界定人口老龄化,学生审题不清,组织答案不完整。
4、答卷中的问题
(1)文字书写
有的字迹潦草、不工整、不规范,有的多处出现错别字,涂涂改改,难以辩认。例如43题第1小题。
(2)内容表述
语句不通顺,描述不清,甚至错误,且学科语言不强。例如第45题,有的学生把“少年儿童比重大”描述为“人口自然增长快”,显然在内容表述上不符合题意。
(3)学科基础
本卷中除个别题目能力要求高外(如第12、13、26题),其它试题乃都是课本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问题,但考试结果不尽人意,反映了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
(4)读图能力
本卷共有46题,涉及图10幅。例如第43题,学生的得分率在非选择题中是最低的,关键原因是不能将图和课本中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读图能力差。
四、几点教学建议:
(一)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不只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命题的依据。认真学习新课标,运用新理念,切实做好传统观念的转变,否则就难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努力做好备课的工作,对照新课标,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讲解详略得当,这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一起始年级来说,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地理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几乎是一场空白,无疑给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带来难度。一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缺乏自信和努力,久而久之,成绩总是难以提高,甚至产生厌学,最后只能自暴自弃。倘若教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三)夯实双基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基础知识只是铺垫,基本技能才是核心,特别是阅读图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看课本中的图表,并运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四)激励评价
由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断层,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很高,遇到困难就会动摇,举棋不定,往往产生退却情绪。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以帮助、给以支持、给以鼓励,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做好激励评价工作。当然,学习过程评价要和学习结果评价有机相结合。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Ⅰ卷的客观题与Ⅱ卷的主观题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两大类;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有3大题,共40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内容。各章所占的分值比例较为合理。
一、试卷特点:
1、试卷依纲扣本,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学科思想与重要地理观念的教育。试题的取材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教材中的体例结构各部分都有涉及到,如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只重视读教材的文本内容,而忽视教材中有关图表、活动、案例、思考或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的习惯;又纠正了学生只重视做配套练习,而忽视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唤起了学生重视平时课堂的听课效率,不能一味地等到考试前再来临界时抱佛脚。试卷中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占到70%以上,学生如果只是凭借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得分的,只有真正通过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2、整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
试卷采用了单项选择题20题的做法,就是为了使考核的知识点涉及面更广些;各章都有1-2个综合题,比例结构较为合理。
3、重视图像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试卷中涉及到的地理图表类型有统计图、统计表、示意图、过程变化示意图、区域局部图等,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能力的试题占8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有6幅共占45分,综合题有4幅,共占30分,有的是一图多题,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试卷难度适中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两个层次班级的平均分差值控制在10分以内。难中易的比例为3:5:2难度适中。试题内容大多取材是教材,图表也多为教材的原图,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偏题与难题,大大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综合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满足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5、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综合性大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加大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区分学生学习程度的需要所在,又是新课程的要求。
二、考试成绩:
从各班的分数分析可以看出,多集中于50~60分数段,各分数段呈正态分布,考试结果属于正常,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是较为认真的,能较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年段最高分84,最低分24,平均分普班53.4,重点班66.5,及格率普班为20%,重点班85%,优良率20%。两个层次的班级平均分相差13.1分,每一个层次的各班级平均分很接近,发展较为平衡。与预期相比,优秀率与及格率偏低一些,其它的都较为正常。
三、答题分析:
单项选择题平均得分36,平均得分率为60%,其中,得分率较低的是第3、6、8、10、13、15、16、17题。综合题平均得分18,平均得分率为45%,其中,得分率较低的为第22题。从学生的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平时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在复习期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有关活动、问题研究、读图思考、阅读等较少花时间认真去读。
2、学个大概导致概念模糊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大多是浅尝即止,属于蜻蜓点水式的。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正因为这种学个大概的原因,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由于特点一答错,导致后面的原因也跟着答错。这是典型的概念模糊,专业术语掌握较差,或是将较为相近的地理事物混淆导致的失分。
3、审题不认真导致失分多 综合题22题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并不是第22题的难度太大,而是因为学生审题不认真所致。第22题13分,在第(2)小问中,有一个要求:回答A 、 B  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在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之下,就开始答题,填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产业活动,正是这个说明,学生没有注意到,导致学生没有按题作答,被扣4分。这个不认真审题的后果,教训是很大的。
4、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着的问题,如第13题。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如第21、22题。如何组织语言,答到点子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15、16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学生理解不透,是导致学生主观题得分率低的原因。
四、解决措施
加强基础知识强化训练;针对概念模糊问题,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今后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图文结合,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本次复习检测的对象是高一全体学生,命题范围为高中一年级地理课教材必修二第3-6章的内容 .
一 试题评价
1.本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为了提高让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兴趣,试题难度比以前学生考试的题目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对地理课程中重点的知识点都已经考察到.试卷主要以课本的基础知识为主.
2.试卷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本试卷在对主干知识的考察中,注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通过将主干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考察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成绩:
由于学生层次不一,本次考试差别较大,一班及格率达到70%以上,2-5班各班及格人数总共不到25人.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应用题型题目感到茫然,在平时的教学上应该对应用题型多加指导,注意分层次教学.
得分情况统计分析(以1班为例)
参考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优生人数
优生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1)班
38
81
40
65.3
1
2.6
28
73.7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可以说这次考试中主要的问题是:
1.学生基础知识问题
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所以很多知识点平时都讲过,但是学生考试却做错,所下阶段重点要让学生基础打牢.让学生加强平时知识积累.并且重点要抓后面部分学生的成绩.后面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平时不愿意背书,所以错误率都很高.要重点抓好这部分学生的知识背诵.加强监督.
2.学生图表题型错误问题
学生这次考试图表题目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学生平时做的题目太少.所以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迁徙和运用.下一阶段要重点加强这部分的成绩,一方面要让学生加前自己平时学习的题型积累,另外要在平时课上多加图表题型的题目练习.
3.学生知识遗忘问题
所以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记忆问题.一方面加强学生平时知识的学习积累整理.另外一方面要让学生定期的复习以前知识.
总的来说,这个高一的学生总体习惯一般,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上我应该加强平时的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才能使学生成绩上去.注意每节课上旧知识的复习,上课的时候也要加强课堂新知识的讲授,知识点要系统化,条理化.并且每节课都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复习.要多带学生做题.并且在课下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复习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加强对地图的判读,提高对信息的提取,分析与运用能力及将地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在教学和平时练习中做到条理清楚,从而在下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