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 粤语版 纯音乐:穿过千年的尘埃之四:屈原上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28:46




《屈原。列传》考 [上]


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史藉考载的生卒年份,约摸是公元前340年~前278年。

楚国,又称荆、荆楚,《战国策?楚策一》里对楚国有过这样的记载: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其地理幅员所盖大概应该包括当今的湖南、湖北、重庆、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一度曾经向西南一带有过扩张,楚之辽阔和富庶由此可想而知。当时楚国的首都名叫郢(yǐng)都,亦即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北面离城8公里的纪南城。便是这座郢都都城,屈原先生在这里曾经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早些年,我由广东回上川东,如果坐船的话,通常从城陵叽码头,然后溯水而上,约摸两天的功夫,经过雄奇壮美的西陵峡,兵书宝剑峡,便可以见到这么一处依山傍水的神仙福地。远远望去,那座城市宛如一颗玉白色的珍珠镶嵌于碧绿盎翠的青山之间,如果赶上晴天雾少,老远还在船上,就能看见那城市里隐隐约约的江畔,有长长的银白色的长堤,青灰色的寺庙以及状势玉葫芦的灰白色宝塔,倒映江面,与绝美的流烟残霞相映成趣,那里就是著名爱国大诗人屈原的出生之地,秭归县城了,我有近十年没回过家乡,亦不知道三峡工程水淹没处,是不是也连带秭归县城一并淹没了。。。

在中国浩瀚的几千年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我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曾经出现过的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繁荣,几乎是两千多年以来,后世各朝各代难以望其项背的辉煌所在。在那样的年代,士子大夫们通常不仅讲求文疏理通,同时更加盛行雄辩之术,亦即是后辈人们所说的口才,辩才,根据史载,屈原先生似乎就应该是这么一位文采风流能言善辩的饱学士子。

年轻时代的屈原,身佩长剑,头戴高冠,身挂香囊,长得高大俊美。

那几年楚威王仍然在位,十几岁的秭归少年屈原,因为才华出众,长相俊美(古人选才多十分注重仪表)为楚威王相中,特聘为太子熊槐的侍读,这一伴就是五年,朝夕相处,两个志趣相投的青年俊才,大概就是这样彼此互相吸引,也可能正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这样一段时间亦师亦友,亦君亦臣的亲密关系,最终才会促使诗人在日后几翻几覆的政治坎坷生涯之中,终于写出了那样一篇“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离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互相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地理和政治上各项有利因素,楚国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大国。屈原大约最初就发详于楚国没落之前的繁华时代,那时候的楚国还没有那么懦弱,楚国跟当时的齐国、秦国互为鼎立,实力相当。但是后来,秦国经过锐意变革,尤其是经商鞅一系列变法以后,国家综合实力逐渐变得强大,一跃而起,对众诸候国也开始逐渐虎视眈眈。

《史记?屈原列传》里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做过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他的学识渊博,记忆力非常强,并且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具有非常优秀的政治外交头脑。对内,经常给怀王出谋划策,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常代表国家接待外宾,应酬诸侯。那时候楚怀王一度非常信任他。

楚怀王之所以信任他,无非一点,那就是对他的才华与忠诚持赏识态度。楚怀王即位始,屈原已经开始展露自己的政治经纬。一是对内,屈原主张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渴望在本国推行变革,削减集团利益,修法度,纾民生,举贤授能,广纳人才,强化中央集权体制。二是对外的疆域防御,面对各诸候虎踞龙盘的分立格局,屈原一向目光如炬,拥有自己鲜明睿智的政治主张。纵然当时秦国在夺取一系列小国利益之后,对楚荆之国这个庞然大物频频示好,然屈原一早识破秦帝国之野心与奸计,在坚持联齐抗秦的战略上,屈原一向敌友分明,始终如一。

应该说,屈原初入朝庭,与怀王图议国事的时候,起初几乎一帆风顺的,许多朝政主张,怀王也能听丛,对他个人的政治观点一向信任有加。屈原真正与楚怀王这个曾经一度亦师亦友的年轻大王真正产生分歧,大概是从主张变法这一年开始的。由于屈原的变法主张生生的触动了贵族们的既得利益,率先向屈原发起攻击的,就有当时在朝庭颇为德高望众的上官大夫。

关于上官大夫这一节,太史公在《屈原列传》里是这样写的,“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官大夫与屈原初初入朝时的官品相当,上官为了争宠,想得到怀王的信任,偏偏能力不及,于是嫉贤妒能,怀恨屈原的卓越才能。这一年怀王让屈原修制新的法令,屈原起草好之后还没定稿,但是上官大夫见到新的法令显然触动了他们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于是乎想劝说屈原更改法令,偏偏这个屈原固执己见坚决不改,这下上官大夫真的恼羞成怒了,于是就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他在制定新的法令时,藐视君王,居功自傲,总夸耀自己的功劳,好象除了他自己,谁也做不出来一样。怀王显然中了奸计,很是生气,从此开始刻意疏远屈原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也是发生在这个大王身上的一则《美人劓(yì)鼻》的故事,说是这一年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女,楚王非常喜欢。楚王夫人郑袖知道后,假意毫不生气,并且装出笼络美人的样子,送这送那给她,直到这个新美人完全对她放松了警惕,这个郑袖假装十分诚肯的对这个新美人说:“大王非常喜欢、宠爱你,但讨厌你的鼻子。你见到大王,只要捂住鼻子,大王就会长久宠爱你了。”于是美人听从了郑袖的话,每次见到楚王,故意捂着鼻子。谁知道一来二去,这个郑袖反而趁机跑到楚怀王面前告刁状,说这个新美人之所以总捂鼻子是因为讨厌闻到大王的气味。楚怀王顿时大怒,竟让手下武士割去了美人的鼻子!从此美人不美,郑袖又得到了专宠。

就这么一个小肚鸡肠的女人轻轻一划,堂堂一国之君便完全不辩是非真伪,糊里糊涂的受了摆弄,由此可见这位国君的耳根子有多么的软弱。从来伴君如伴虎,自古将相如美人,帝王信任,则荣华又富贵,帝王一冷淡,则自个儿的命运也就根着是翻雨又覆云了。

公元前313年,局势一度又再次紧张。其实那一时期秦国之外的六个诸候国已然有过几次军事联盟,楚国曾经还是率众联盟的一方盟主。奈何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盘算,打起仗来各怀鬼胎,如此诸候联手非但不曾团结一致所向披靡,反而被强大的秦军打得兵败势颓,从此以后提起秦国各诸候国更是心惊胆战,秦军的气焰反而日益高涨,大有横扫天下俯视群雄的味道了。

这一年,为了应对秦国对楚国的兹扰磨擦,被战事逼得五内俱焚急火攻心的楚怀王又开始怀念起他的那位被冷落多时的老师屈原夫子来了,急忙下令派他出使齐国去商谈齐楚联盟的军机事宜。

重获重用的屈原并没有跟那个心胸狭窄的君王计较,这一年,屈子一路春风扑面踌躇满志的赶着马车,马不停蹄的驾车东行,出使齐国,在齐国,由于夫子的风度翩翩,文才斐然,更加上足智多谋,屈原在齐国的拜会颇受当时的齐宣王诚心待见,出行接待,视若贵宾,联盟抗秦的议事章程,前所未有的顺风顺水。这一次的齐楚结盟,在事实上,着实狠狠的抽了野心勃勃的大秦帝国重重一记耳光。

然而,就在齐楚联盟首战告捷的这个紧要关头,一位在历史上被太史公称之为倾危险诈的人物在楚国的都城郢都出现了,它的出现简直就是楚国社稷江山安宁的一枚克星,他的出现宛如吞噬晴空太阳的一条天狗,此人是谁呢,此人不是旁人,此人就是那位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横扫六合所到之处无不弄得鸡飞狗跳的大名鼎鼎的纵横家张仪。他就是大秦帝国继商鞅之后从别国弄来的第二个价值连城的活宝贝。端的是这么一个人物,千万别小看了他的个人能力。

当然提起这个张仪,首先你不能不去说说他的那位非同凡人的师傅鬼谷子。居史书上说此人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那么究竟什么是纵横家呢,简单点来说,平日里老百姓的邻里之间有了矛盾,找个德高望众的人在中间做东,负责调停说和的那个人。这样的人若果放诸于国与国之间的调停,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政治家或者外交官。前段时间克林顿干那事儿,大概就应归之于纵横捭阖的一种。鬼谷子就是中国古代最早专研这门学科的祖师爷,曾经还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开授学业,其中战国时代,师从于他门下的就有这么两个大名鼎鼎的得意学生,一个叫苏秦,就是那位主张将六国纵向联合一致抗秦的那个人。而张仪就是鬼谷子后来新收的小徒弟,此位小徒弟偏偏走的是跟那位苏秦师兄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线,张仪的政治主张则是专门化解那一种诸候联盟,使得六国诸候最终全部向大秦帝国俯首称臣。

这师徒三个人,大概其一早就把地球当成了个太极球,玩弄于鼓掌之中。东西为横,南北为纵,于是,一个谋事联合,一个专攻拆解。这就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合纵联横。

张仪的鬼才奇计,还有那条三寸不烂之舌,一早已闻名卓著于众诸候国之中。这一年,为了瓦解齐楚联盟的强大军事抗衡,秦惠王再次派谴张仪假意前往投靠楚国,实际上其目的完全是为分化齐楚。

由于刚打了胜仗,一听说张仪来了郢都投靠于楚,那位爱显摆的楚怀王显然按奈不住心情,竟亲自前往张仪下榻之处,嘘寒问暖,和颜悦色。。。话说,这位张仪一见楚怀王,果然摆出一幅苦口婆心之态,劝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

果然,那个鼠目寸光易反易覆的脑残大王,竟真的被眼前这个舌灿莲花的家伙给迷惑了。一听说秦国愿意归还六百里商于之地,条件不过是与齐国断绝邦交。楚怀王兴奋得都快手舞足蹈,竟真的背信弃义起来,当场应允了张仪的游说,为了向秦国献媚表忠,更让人好笑的是,还专门派一位叫宋遗的家伙飞马驰往齐国,去痛痛快快的骂了齐宣王一通。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
屈原懵了,齐宣王也被这个软骨头怀王整懵了。这一首著名的《抽思》,据说就是夫子写于齐国因楚生变迁怒于屈原,将他强行收监的这一段时期。此诗的全文,原是以一种比拟的修辞手法,阐诉了夫子对怀王又一次软弱上当受骗的行为无比悲怨的忧愤。细想想,在此期间,我们这位可怜的夫子先生,大概其也被自己那位不争气的君王这一招小人行为给气得吐血了吧。神呀,这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呀,他为何这样容易急燥,那么轻易就上了小人的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