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的电视剧:系辞上第五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55:23
系辞上第五章 
系辞上第五章第一节

        第四章讲了易经所讲的易道也就是变易之道,是宇宙天地本身之道的模型,讲了易道既概括说明了幽明、生死、鬼神这些现象、问题和概念,又讲了万物与人生也无不符合易道的变化规律,与易经中所讲的易道变化规律完全相似。特点指明了人生最需要的德智仁行,必须作到不违不过不忧并充满爱,最后又概括说明了神无方易无体,任何事物都处于变易的状态中、处于易道中。说来说去,易道到底是什么呢?还是让我有些摸不着头绪。第五章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五章第一节也可以说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准确地讲出了易道是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体世界里的年来月往,昼夜幽明,一言一蔽之,不是变寒就是变暖,不是变明就是变暗,不是看见月亮就是看见太阳。而且太阳是和称为太阴的月亮,成为地球上这一切变化最明显的总代表和总根源。所以古哲用一个阳字来概括太阳所具有的性质,用一个阴字来概括月亮所具有的性质。太阳发热发光,月亮不发热发光。有了阴阳这两个字,这一对概念,古哲变顺此思路和观点一直探讨下来,获得了阳为热、暖、暑,明、阴为凉、寒、冷、幽,获得了有为阳无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伸张伸展为阳,收缩归藏为阴,生为阳死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直为阳曲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前面所讲的天道、地道、人生之道,万物之道,无不可以用一阴一阳来概括,无不充满一阴一阳的变化,无不是一阴一阳交互变化出现的现象。


      用一阴一阳来概括整个宇宙中的一切现象,来说明一切变易之道,来说明易经所讲的易道,来说明易卦中的阳爻和阴爻构成了卦画。这就是后来哲学家用对立统一的概念来概括宇宙万物最普遍规律的意思。


     中医细细考察人的脉搏跳动现象,用阴阳观点分出了浮为阳沉为阴、长为阳短为阴,数为阳迟为阴,洪大为阳,微小为阴,用一阴一阳来统一认识人体处于偏寒偏热、向强向弱的性质和状态,作为用药处方的重要根据,体阴寒用干姜、附子、肉桂一类有除寒作用的阳药来治疗,体阳热用生地、黄连、栀子一类有清热作用的阴药来治疗,这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学习应用中医之所以难能可贵,就是因为它既是科学,更是哲学,既具体又抽象,将悟性和经悛、将最简单与最复杂、最朴素与最神奇、最玄空与最实用统一为一体。


     围棋中的黑白两种子,也是一阴一阳,它们在对局高手的头脑里变来变去,形成了无穷尽的奇妙变化局面,让对局者享受了极阴阳变化道理的智慧乐趣。


    战争学和战争实践中的前进和撤退,攻和守,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化学中的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物体中的新陈代谢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理学中更充满这种一阴一阳之谓道,核能的释放和聚合,星体的形成和毁灭,无不是一阴一阳之道在起作用。


     明确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之后,就可以执简驭繁,就可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就可以寻找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序,如同围棋高手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棋局一样。说来容易,真正能够达到的程度却又是另一回事。


    到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具体又有那些特点,本章后面各节内容作了深入的探讨。让我们对于客观实在的阴阳变化现象与易卦中的阴阳变化现象,都会有更明确的认识,并加深二者之间是相准相似的关系。

系辞上第五章第二节

       第一节点明主题,接着以下各节展开论述。第二节内容如下。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就是宇宙天地社会人生万物的变化之道,真实存在状态之道。任何事物无不是在此道中存在发展变化消亡。


       第一,继之者善也。这个善字应该是完善之意,事物处于一阴一阳的和谐状态,一定会产生后继的变化,这种后继的变化是事物内部的阴阳构成存在状态受到环境影响作出的最利生乐生的变化形式,是事物进一步发展成熟完善的形式,前人讲命运,这是事物之命遇到环境之运后作出的最恰当的反应。一阴一阳的事物有必生之命,有生而必善之始,是创生,是首善。继之者善也,事物在阴阳之道上继续行进就是继续完善的过程。


       第二,成之者性也。事物进入成熟成功完成状态,那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阴阳构成和状态所决定的性、在一阴一阳的道路中行进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事物总是在一阴一阳周期性变化的道路上、过程中行进着,一粒种子开始发芽是道善,是继之者善也,之后长大成熟,又产生种子,而且充满生命力,这就是成之者性也。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在阴阳周期性变化的环境之道中实现的。我们常说性成,就是讲事物的首善的本性决定了往后的成功、完成、成熟状态。讲到这里,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就一定会从头脑里浮现出来。珍惜坚持这种初善的本性,是想成为有益于社会人生的君子们一生的修养功夫。改变破坏初衷,就一定没有好下场。


      第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对于君子这种坚持追求初善的本性、坚持抗拒各种有违初衷的念头和诱因,得以最终成功的实际奋斗过程。具有仁爱心的人见到了,称赞君子的仁人之心甲天下,利天下。具有智慧的人见到了,佩服君子坚强的意志力和聪明才智。君子不改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初衷、不半途而废,能够获得最后的完善和成功,这是仁爱精神的体现,这是聪明智慧的体现。


     第四,百姓日用而不知。普通老百姓生活在在年来月往的一阴一阳之道中,生活在人类社会文明的仁智之道中,劳动着创造着,形成历史潮流,形成历史前进的主力,自然而然地追随着历史的步伐,行进在历史的一阴一阳的道路中,然而它们却很少有人深思普遍的成功之道,很少有人深思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和前途命运,因而也就少了在追求大成功的道路上行进的自觉性。那睦先知先觉先见的先哲们就不一样,他们与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够借助对于道的认识,自觉主动积极地顺道而行,才成就了一番大事功的代表人物。


    第五,故君子之道鲜矣。这个故因上文而发。这一句用白话讲,因此说君子之道鲜有人知,鲜有人行。能够充满利它精神和仁爱之心的人,能够充满聪明才智和洞察阴阳之道这种哲学规律性的人,能够积极自觉主动坚持阴阳之道善始善终获得最大成功的人,总是鲜有啊,他们是作人的榜样,他们是发明家创造家革命家科学家,越多越好啊!


    在不发达的社会状态中,普通老百姓为生活所苦,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缺乏,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投入哲思、读书和有意识的坚持发明创造,他们身上的仁智没有获得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充分滋养,就个体而言,创造的成功相对小一些。然而就整个社会而言,那些被称为成功榜样的君子们,却正是从老百姓中产生了,他们也是从群众即老百姓中涌现出来的,是老百姓中的杰出人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升级,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随着哲学科学的普及,实行君子之道的人就不再是鲜见了。毛泽东诗中神州尽舜尧的局面一定会成为现实。



系辞上第五章第三节 显仁藏用

     一个阴为主或者一个阳为主的事物形式出发,继之者善也,就是阳为主的动态到了极点终点之后,后继发生的变化、产生的事物就是静态为主事物形式,反之亦然。认为成之者性也,就是一事物产生后,就继承了来自亲本的天命,也就是内在的发展基因,这种基因能不能完成天赋使命,能不能成熟成功达到新周期的终点,在于此事物能不能将其最初的首善之性坚持发扬光大。天赋的命与后天的性结合起来就是事物的性命。性命的性比生命的生多了一个心旁,实际上就是强调了生命的精神、神采、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生机。继之者善也,就是新生的事物更优秀,成之者性也,就是新生的事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本性,发展到终点更成功、更圆满。


     第二节对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作出了第一层说明,即事物的道有始有终,有继有成。第三节对于行道的过程,又作出了说明。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任何事物都在一阴一阳的天地之道中行进,更在自身性命所有的一阴一阳之道中行进。事物在行道的全过程中、一个周期中,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为显,第二阶段为藏。


     显就是显示之意,事物行道的过程中显示出什么呢?显示出仁。仁是果仁、种仁的仁字,是事物本初状态的种仁核心,是事物收藏于种子中的生命形式的最奇妙的最具生发力的部分。将这一部分最大的生发可能性显示出来,展现为生动的生命画卷。其实这一显示的阶段性过程中,也是一边显示现在的风采,一边收藏前面的生命画卷,一边为显示后面的画卷作好准备。


     藏就是收藏之意,事物行道的过程中收藏什么呢?为什么收藏呢?收藏用。为了用。用字甲骨文原来是个桶的形状,用就是如水桶一样可用有用的工具,就是对于事物展开生命画卷时有用、可用、必用的躯体、信息、能量和物质。如果收藏不足、不合格,未来的显诸仁就会是病态的。其实这一收藏的阶段性过程中,了还是在显示着生命的性质即仁心。显示着生命事物为了穿越天地之道中周期性的困难阶段,所生发形成的生命智慧之道。


     古人特别注意观察事物在年周期中的变化状态。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显诸仁就是春生夏长,藏诸用就是秋收冬藏。以此类推,任何事物都在其周期性的生命之道中,有显诸仁和藏诸用的两个大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也是如环无端、周期往复、相互联系着。以显可以测藏,以藏可以测显。


     就天体世界和自然生命世界而言,这种显与藏是无限壮观、宏伟盛大的。正是这种有显有藏的万物之道,才形成了天地万物。是这种道,鼓动万物,自然而然,形成天体世界和自然生命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天地万物并没有如圣人一样忧心如焚,为未来的命运绞尽脑汁。然而却造就了天地万物的富有大业和日新盛德。人世间要创造盛德大业吗?就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周期性出现的显示阶段显示仁,如何在收藏阶段收藏用。处理好这个关系,德功言业都会很容易立起来。


     显仁就会有盛德,就会显示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状态。如果墨守成规,依然如旧,就无所谓显仁了。藏用就会富有,就会有大业。没有收藏有用的用心和行动,就不会产生富有的大业。一个人要在其一生中铸造辉煌吗?必须通过显仁获得日新的盛德,必须通过藏用获得富有的大业。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系辞上第五章第四节  生生不息

        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古哲看来,宇宙万物皆为一气流行,皆是负阴气抱阳气的事物现象,自身是一阴一阳这个道的体现,而且行进于一阴一阳之道。第一这个道是有始点和终点的,始而继善、终而成性。第二这个道分为显诸仁和藏诸用两个大阶段。第三又有什么性质呢?第四小节回答了这个问题。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一,生生不息之谓易。观察整个宇宙天地、自然社会、人生,新事物新生命新现象层出不穷,永无止息。在古哲看来,这都是从无到有的生,而所有的生,又都是阴阳二气交感而出现的变易。有生就有死,所以生生不息的另一方面就是死死不已。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失天地阴阳之气而死。从事物周期性变易来看,生的终点是死,死的终点是生。易经是讲什么呢?就是讲整个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死死不已的变易现象和哲理。就这个生字的本意讲,下面一横是坤地,上面一撇是乾天,中间是个小生命、小禾苗。是万物得天地阴阳乾坤之气而产生、滋生的象形字。这就是事物变化的现象和本质。


      第二,成象之谓乾。象是事物成形之前呈现出的细微苗头。如下雨之前天空中出现的那一丝微乎其微、似有似无的云彩。古哲认为,这是生之初,主要是乾阳在起作用。若无乾阳之能,就不会形成这种最初的象。有经验有科学有智慧的人观察最初的生象,就可以依照事物规律性的变化,推测其后来明显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形态。现在是五月天,得天地之宜,微乎其微的花粉在空中流行,落到了柱头上,就会形成植物的合子,产生种子。花粉就是得天地之宜、特别是得乾阳之能所呈现出的象。


      第三,效法之谓坤。坤阴相对静止被动,获得乾阳之能,就会产生后续的变化完成其形态上的变化。使乾阳和坤阴结合在一起,变成新事物新生命新形态。这与前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意思相通。说明了坤阴与乾阳功能上的区别。这里的效法,就是坤阴获得乾阳之后,仿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法则,完成事物的变易,获得事物的形态。


      第四,极数知来之谓占。这个极字是动词,数字是名词,合而言之是极尽变化之数,就会知道未来此事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现什么形态。就会作出正确的判断预测,也就是占。古代人们观测气象信息,从蚂蚁搬家蛇溜道老牛大叫这些现象中的数,就可以推测雷雨即将到来,甚至于会准确地说出什么时辰到来,很神奇很准确的。现代的天气预报也是极尽气象变化的数据利用其科学规律性通过大型计算机作出的。占断的方式不同,本质是相同的。利用周易占卜,实际上是以卦为形式、为依托、为舞台、以卦爻辞中提供的规律性的变化道理为参考,来探讨客观事物中存在的象和形,来测度象和形中呈现出的数,最后作出占断结论。指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作人作事中参考。


     第五,通变之谓事。精通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事,这个事就是科学实验、就是生产实践,就是社会活动,就是人所从事的一切事情。我们作任何事,就必须精通它的变化过程。


    第六,阴阳不测之谓神。前面讲了生生不息的象法数变占,指导人们认识把握一阴一阳之道,最后又来了个阴阳不测。阴阳到底是可占可测的呢还是不可占不可测的呢?是可知还是不可知呢?周易作者的回答是两可。事物的变化总有可占的象法数变,总可以来占断。然而人很难达到完全洞察现象、模仿法则、极尽数据、精通变化,因此总有占断预测不准确的时候,即就是现代科学发达,仍然如此。所以总有对于事物道的阴阳变化不测的时候。只好说这是一种神奇的变化,是出人意料之外的,还必须进一步用尽人的心神智慧和能力来探讨,坚信预测占断的准确性会不断提高。


      总之,这一节讲生生不息的道,提出了通过象法数变来占的思想道路,指明了可以达到神的境界,将不可测变为可以测,将不可占变为可以占。这就是社会人生对于未来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