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酒神女朋友二珂:第一章 何謂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30:50

第一章 何謂易


                第一章    何謂易

    “易”即“改變”,只要宇宙中的能量不斷變化,事物之改變即永不停止。古人長時
期的居住於黃土高原上,以農維生,生活安定。因此得有餘閒,觀天察地,發現天時信而
不爽,事物有因有果。先民怵於生存環境之規律,為求生活的福祉,窮究人生之至理,而
得到了一些認知,是為事物變易之道,後發展成為一個系統,即為“易”。
    古人的認知之一,即宇宙中時空恒定,並稱之為命。有一數循環運行其中,此數可謂
為時間流程,人乃應此運數而生。故而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命」中有註定之得失,「運
」則決定得失之機緣。以天文而言,地球繞日運行,是為命定,而何時行經黃道之何處,
則歸之於運。當人察知地球繞日之規律後,即能預知天象於未然。
    認知之二,人生存在二元世界中,諸如主觀--客觀,物質--精神,有--無,陽
--陰等等,皆屬於相對的觀念。此外,人所面對的客觀實體,即為天與地,因此產生了
天上、地下,而人在其中的三才結構。再將此三才結構,各以陰、陽為爻,組合成卦,其
排列組合共有八種。若以卦、爻、位分別象徵某些信息,則可於卦爻之排列組合中,觀察
出一些複雜的象徵信息。
    設若宇宙事物之變化毫無規律可言,則一切皆是不可知、不可測,世界混沌一片。但
若宇宙事物變化有必然之規律,人即可經由規律本身之必然性,觀察認知宇宙。假設前述
之卦符合自然規律,則其象徵之事物,必然也符合此規律。
    認知之三,是在經過大量的觀察、應用、印証後,人們可以歸納出自然事物中最基本
的一些現象及屬性。由此一層一層的發展下去,便衍成象徵思維。並得以由簡單的表象,
推斷出更為複雜的情況。
    下表所列是卦、爻、位的基本象徵,根據三才結構,初爻為地,在最下,其上為人爻
,最上為天爻。各爻之陽陰分別象徵相關之屬性,如陽為健、動、剛、強、變化等,陰為
靜、順、柔、弱、穩定等。其排列組合與經驗推論,則設定為各卦之卦名,並依其性質假
定為所象徵的自然現象,如:
    


    這八種象徵性的自然現象,表面看來平平無奇,但若以抽象分類的立場來看,其意義
甚為重大。以初民的客觀條件,能有此成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從水平思維來分析,在相對的角度上,天地、風雷、山澤、水火等恰好成四對。其中
天地風雷為抽象,山澤水火則為具象,天地山澤是靜止的,風雷水火則是動態的。再加上
北半球的地緣因素,八卦可配以四方、四維。在時間上,卦序又可以代表時序。
    再從垂直思維來看,每一個水平層面,若根據八卦之性質屬性推衍,可以垂直發展成
為無數層次。譬如說,在家庭層面,除乾父坤母之外,其餘為震=長男,坎=中男,艮=
少男;巽=長女,離=中女,兌=少女。
    似此,各種組合都可象徵某一現象,一層一層地發展下去,宇宙中無事無物不可用卦
象來代表。只是在這樣龐大的體系下,如何設定其象徵的規律以及各種形象的分類,則非
任何個人之能力所能及。是以各代雖然人材輩出,但卻難有一致的看法,更遑論溝通辨正
,只得任其自然發展了。
    認知之四,是定數與時間之變量有關,先民在生活經驗中,發現天時變化的規律性,
因而相信人生亦有其一定的法則。進一步又發現在天候的變化下,物性也有相應的跡象,
因而有了觀察實物,以推測未知狀況的行為。我認為這就占卜行為的原始動機,後來逐漸
發展成為有系統的龜卜儀式。
    初民生活於神權時期,在占卜之始,自必以印証為手段。然而若占卜一無是處,初民
亦無任何理由堅持於既不實用、亦且無利可圖的行為。在人類社會中,任何一種信念,若
無獲利實體的不斷加以維護,均難以持久。占卜流傳於中國達數千年,若謂只能提供一種
心理安慰,則未免過於主觀,且太輕視人民的智慧了。
    最初,占卜的正確比例不可能很高,但是只要宇宙中有不變的規律,而且人們能投入
大量的心血,總會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說,獸骨的結構狀況,與天候有著相當密切
的關係,經過處理後,能卜出一些徵兆,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了驗証,才足以令人信服不渝,有了信念,就有必要記錄成為資料。關於這點,可
以大量出土的甲骨文為証。人的思維不斷地累進,在最簡單有效的推理下,“天”的能量
最大,最容易觀察。如果能測知天理,當然可知人間事務。
    自然界中人所能察知者,概屬相對性的事物及觀念,如同冷與熱、亮與暗、日與夜、
天與地等等。再看人間事務,諸如愛與恨、大與小、多與少、成與敗等等。其間顯然具有
一種共通性,就是相對的對稱現象。原因很簡單,人的感官在接收刺激訊號後,由中樞神
經加以判斷,而所謂判斷,正是相對值的比較。各種現象在經過比較之後,人類貯存在大
腦中的,只有其經驗的上下極限,與此現象的比較關係而已。
    說穿了,這就是二進位的特性,也可以說是人類感官與外界溝通的唯一真實。所以八
卦的基礎理論,在信息論的立場,絕對是不變的真理。
    在占卜有了某種程度的價值後,先民便追求更有效的方式。文王即利用八卦抽象的形
式,根據建立在占卜上的經驗,從相對性陰陽消長的角度上,將符合某實例以及推理的辭
句,視作每一爻變化的推斷。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事物的“表象”以及事物的“成因”
之別,表象無窮無盡,卻都可由成因排列組合而得。“易”既然強調變化,各爻又是產生
變化的因子。所以,據以判斷的爻辭,亦必以“成因”表達為宜。
    這種“成因”必須有代表性,為生活中之實例,且要經過占卜印証。在《易經》中,
這種成因,即稱為“象”。由於象的強烈象徵值,賦與了《易經》新的生命,同時也造成
其理解困難,塑造出神秘的色彩。
    占卜的認知理念,與人對時空結構的認知息息相關,由於其間涉及許多理論,有興趣
者請參閱《易理探微》一書。《易經》只是一些已經印証的事實真相統計的結果,任何能
認知時間變量剖面以及宇宙結構的先天流程者,其能力即可謂「超凡入聖」,絕非常人所
能望其項背。



                第二章    讀易需知

    《易經》最大的神秘之處,即在於由一陰一陽的排列組合中,居然能包羅時空萬象,
闡釋天人義理。如果說易理就是宇宙之真理,這實在並不是過譽。
    正因為一陰一陽之組合,實係以簡馭繁之原理,人們想瞭解其精要時,就會發現內容
艱澀難解,雖窮年累月仍不得其門而入。
    事實上,《易經》雖然人人能讀,但絕非人人能懂。絕大部份的人,也只是從聖人註
易的字裏行間,學得一點為人處事之道而已。
    本書所提供的,是一種經過分析後、設計給電腦程式處理的資料。根據這些資料,建
立起以待分析的模式,然後再大量收集資料,循著同樣的模式,以求歸納出新的結構。與
電腦資料所不同的是,本書是給人看的,所以用文字概念而非程式語言來描述。
    《周易》是由兩個部份所組成,一是《易經》本身,以六十四卦為綱,每卦六爻,以
各爻之變化為目,分別以爻辭界定之。爻辭的內容說明,即該爻變動之下發生的事件,以
及其吉凶吝咎等情況。另一部份是《易傳》,計有七種,分為十篇,後人稱之為<十翼>
。<十翼>只是一種解釋《易經》的著作,本書不加介紹,讀者有興趣,請自行參閱。
    一般人讀易,不過為求瞭解卦、爻辭,以資與自己的遭遇相印証,力求趨吉避凶。本
書之目的,乃基於《易經》歷經數千年,時過境遷,在理解及應用上,究竟有無改進之道
?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為什麼卦爻與爻辭有如是關係?其必然性
的因果是什麼?是不是還有其他變化存在?
    為此,首先要徹底瞭解卦、爻辭,然後利用科學工具,以科學方法加以整理,做全面
的分析探討。本書即為徹底瞭解卦、爻辭的第一步,如果不先瞭解,從何下手研究?又能
研究些什麼?而瞭解的結果,若僅僅是自己主觀的認定,而沒有客觀的考量,其價值也有
待質疑。在這些理由下,遂有本書之出版,以求各界有心人士之指正。
    下一步將是《易理探微》一書之發表,理論部份早已書就。有了理論,再加以實驗,
由實驗再求印証,以合乎科學精神。實驗部份目前已經有近千件占卜實例,全係以電腦測
試,測中率約在百分之八十上下。整理後的數據,將錄入《易理探微》中,由於我們時間
有限,故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出版(至於占卜之程式及內容,礙於序言中之原因,目前尚未
決定是否發表)。

    綜觀當今世事,表面上經濟繁榮、知識普及。事實上人心敗壞、社會的維繫功能徹底
破產。易道精妙至極,古往今來,人事之變遷無所不包,易明易晦亦在易中。讀者閱之,
即為緣也,要知讀易有三大優點,今略述於下:

    一、學習做人處世的道理:易為天理,然天理玄妙,常人無從認知。聖人為啟眾聰,
特將之演為做人處世的道理,以教化萬民。實則人理、世道皆為天理之一部份,僅象徵之
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惜因古聖人所用之文字,今人多不識,未經適當詮釋,難以理解。古
今註《易經》者眾多,本書僅參閱三本:程頤之《易程傳》(泉源出版社)、朱熹之《周
易本義》及來知德之《來註易經圖解》(武陵公司)。
    朱熹之《周易本義》簡單明瞭,只說易理如何,而不說明原因,常令人覺得迂腐不堪
。程頤的《易程傳》則在如何之外,尚以爻位來解釋為什麼,看起來好像言之成理,但都
是主觀的附會,沒有系統的必然性,說服力不足。《來註易經圖解》則完全以象徵符號說
明,穿鑿附會可以說極盡能事,已經超出了義理的範疇。
    因為卦、爻辭是供卜筮時判斷之用,其文字內容必得符合各種相關的情況,經常採用
了一些先民的判例,因此很難掌握。原文極為艱澀,且若干文字各家解釋不一,甚至有不
加說明者。讀者不宜細加追究,重要的是知其吉凶吝咎。在本書中,特以“釋”總括其概
要,係參考前述三家之說明,擇其可信者,力求合情合理。

    二、磨練心性觀念:正因為《易經》難讀,在讀易之前,任誰都會再三考慮,為什麼
要讀易?讀了有什麼好處?老實說,學易不但沒有好處,甚至令人鄙視名利、遠離榮華。
時到今日,除了研習命相占卜之術者外,《易經》早就被打入冷宮了。
    《易經》是客觀事物變易之學,懂易即表示懂得必然之理,既屬必然,其間無分毫可
資增減。即令爻中有吉凶之謂,實則趨、避之間,不過存乎一心而已。今人在西式教育下
,功利至上,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就業、爭取自己最大的名利。故對功成業就、志得意滿
的人而言,懂易不過表示博學多聞,高人一等。只有對有心追求人生真理的人,《易經》
才是通向另一片天地的一扇門戶。
    到得真正沉浸在《易經》裏,日深月久,一字一爻地窮思竭慮。苟心不靜,我念一起
,實難以為繼。待入得門來,意又難寧,面對似是而非之理,很可能到此為止,不得再進
一步。唯有在心靜意寧,人我盡泯之下,始得洞燭幽冥。
    問題在於,若不為己謀,即令道通天人,所為何來?再說,從古至今,又能有幾人達
此境界?是以能不計成敗得失、潛心學易者,其心性及觀念,多多少少已在磨練之中。但
若為了磨練而習易,則又落入下乘了。

    三、培養抽象思維的能力:一般人對語言文字的認知,不過止於表面之字義,以之溝
通應用而已。事實上,語言文字是人類有別於萬物的智慧結晶,是一種符號索引系統。宇
宙萬象無窮無盡,而人之認知應用能力有限。在經過不斷的演進後,自然而然發展出這種
以簡馭繁、相當於一種分類索引的法則。
    在此分類索引下,其水平向可稱為分類定義,垂直向則為屬性層次。所有水平向的定
義,在另一層次中,其定義之名稱將隨所屬層次的特性而改變。由於此系統是從人類的生
活行為中自然發展而得,故生活經驗所形成的認知,即成為水平向的第一層定義。隨著文
化發展的日趨繁複,再加上實際需要,以及經驗及學識過人的個人的努力,遂在第一層定
義下,更引申出垂直向的屬性定義。
    因此,同樣的語言文字,對不同能力與經驗的個體來說,具有絕對不同的效應。教育
的意義,第一步是使受教者充分瞭解語言文字的分類索引功能,這是能力的培訓。然後再
教以專業技術,也就是語言文字所代表的某一層次的屬性認知。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是令學子以艱苦卓絕的心態,熟讀經書,使之由習慣成自然,得
以從文字運用上領略文字所蘊藏的「智能」。所以讀書人不僅深諳語言文字的威力,且知
道如何與人溝通、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然而物極必反,剝復相因,在飽學之餘,讀書人
過於輕視技能,以致在生產製造技術上,落居西方之後。
    今日之教育則又矯枉過正,專重技術知識,完全忽略了語言文字的智性。尤其是大力
推廣白話文的結果,導致年輕人不識經書,僅以文字的表面應用為滿足。久而久之,劣幣
驅逐良幣,文字深層的引申義漸失其傳,舞文弄墨成為雕蟲小技。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教育
普及,一般專家學者的理解、判斷能力反而低落的原因。
    《易經》中之象數,正代表了垂直分類中的引申定義。在失道之時,有心人不妨按圖
索驥,或能有所獲(此中詳細論証,請見《易理探微》)。



                第三章    象徵符號

    本書之立場,是先假定《易經》的卦、爻辭正確,並根據其遊戲規則,以求瞭解其設
計的原理。至於此原理是否有調整、增訂的必要,端視今後的印証而定。在初步的分析下
,我個人認為《易經》之卦、爻辭,是根據卜筮例証,取其已經應驗之事為代表。
    古人重視卜筮,舉凡祭祀、田牧、征伐、婚喪等事,無不先卜筮而後決之。《周禮》
春官宗伯:「凡卜筮,既事則系幣以比其命,歲終則計其占中之與否」。因此,大量的資
料記錄,必然是卦、爻辭的參考依據。
    卜與筮原有別,「卜」盛行於夏商,是將龜、獸骨處理後,觀察其所呈之「兆」象,
以判斷吉凶。<周禮春官太卜>:「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由此可知,當時已經有大量之文字資料,記
載各種卜兆的結果。
    文王演易,重八卦為六十四卦(因連山、歸藏失傳,學者咸信係文王演六十四卦,但
既然曾有連山、歸藏,且沿用數百年之久,不可能僅有八卦而已),每卦有六爻,並作卦
、爻辭,選用蓍草,制訂筮占之法。因有別於卜,故稱筮。及後卜漸漸衰微,卜筮遂通指
筮而言。
    由於卦爻有限,而事物的變化無盡,故而以少馭多,以簡代繁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儘
管聖哲有著超人的智慧,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一般人的觀念尚未十分成熟,除了利用卜筮
已經証實的案例,作為卦爻的說明外,很難想像出其他更有效、以簡代繁的策略。因此,
最合理的推測便是,當時文王所作的爻辭,一定參考甚至採用了一些占例,以象徵該一事
件模式。
    這種占例的象徵,皆保存在經文中,謂之為「象」。要瞭解「為什麼《易經》要這樣
說」?就必須用「象」來說明卦、爻辭,才能看出該種排列組合的原筮記錄。時至今日,
《易經》仍然有相當程度的應用價值,這表示卦、爻辭的原作者,對於象徵符號應用的成
功。然而為了發揮易道的實用性,吾人在理解之餘,尚有必要大量而有系統地,重新加以
整理,使之趨於完善。

    下文之「象」,係錄自<易經說卦傳>第十一章,來註之象徵概念,皆出於此。




                第四章    術語解釋

一、爻

    爻有陰及陽兩種,三爻組合為卦。
        

二、卦

    單卦:以天、地、人三才為結構,爻為變數,分三爻由下往上變化。
        單卦僅有八個,即為八卦,詳見第一章。
    重卦:由兩個單卦組成,在上者稱為上卦、外卦或悔卦;在下者稱為下卦、內卦或
        貞卦。內卦主靜,以自我為出發點,向外開展。外卦主動,是外在的大環境。
        重卦之爻位,最底部稱之為初,是卦之始,象徵平民。上升為二,為一家一族
        或單位、地方之主。再升為三,指正要進入朝廷或外在大環境之際,動輒得咎
        。上升至四,則在君之側,位高而危。五位為君位,有權有勢。再升為上,相
        當於太上皇,已無能為力。
        若將重卦六爻視為整體,其三才之分配為:初、二爻居地位,三、四爻居人位
        ,五、上爻居天位。
    錯卦:一卦中各爻陰變陽,陽變陰,稱為錯,原卦所錯之卦即為錯卦。
    綜卦:各重卦由一至六爻,上下顛倒之稱為綜,原卦所綜之卦為綜卦。
    互卦:取重卦二、三、四爻為內卦,三、四、五爻為外卦,組成之新卦。
    變卦:指定之爻位,由陽變陰,或陰變陽後所形成之新卦。

三、斷辭

    1.判斷用:
        亨--通,通達。
        利--宜,可有所行動者。
        吉--吉利,其結果有所得者,謂之吉。
        悔--悔恨,曾有小咎,不嚴重,不能謂之吉者。
        咎--過失,行為中有不妥者。
        吝--不幸,曾有小咎,有點嚴重,但尚不至於凶者。
        凶--凶險,必有所失者謂之。
    2.形容用:
        元--首也,引申為大,為善。
        貞--正。
        厲--危厲,嚴重也。
        征--前往、執行之意。
        往--由低位之爻向高位之爻曰往。
        來--由高位之爻向低位之爻曰來。
        亡--失去,即已經不存在之意。
        終--最終,終於。
    3.複合態:
        吉,咎--一定吉,且咎。
                    因為吉,所以咎。
                    唯有吉,才咎。
                這三種狀況,極為微妙,必須於易理有相當造詣者,才能體會。
        利涉大川--利於跋涉在大山大川之間,有所作為之意。
        利見大人--利於見到一些重要或賢能的人。
        利有攸往--利於從事一些工作。



                第五章  本書範例

一、本書所排之各重卦格式

                卦序    重卦名    〔上卦,下卦〕〔上卦象,下卦象〕

    卦名:原文內容(本卦綱領)。
      │    註:文字解說。
      │    象:象徵概念與本卦之關係(原文見《來註易經圖解》)。
      │    釋:義理分析及解說。
      │彖:原文內容,略去與卦名內容重複者(彖為以象斷言之意)。
      │    註:文字解說。
      │    象:象徵概念吉凶之判斷(原文見《來註易經圖解》)。
      │    釋:義理分析及解說。
      │象:原文內容(聖人指示為人做事之道)。
      │    註:文字解說。
      │    象:本卦之象徵(原文見《來註易經圖解》)。
      │    釋:義理分析及解說。
    爻一至爻六:原文內容(爻為可變者,由低位至高位,共有六爻)。
        爻:各爻之條件及狀況,以供判斷吉凶。
        通:當本爻變後,必成另一卦,本條即為對該卦之說明,可供參考。
        註:文字解說。
        象:象徵概念與卦爻之關係。原文見《易程傳》  :宋˙程頤  撰
                                        《周易本義》:宋˙朱熹  註
                                        《易經圖解》:明˙來瞿唐著
        釋:作者對原文之闡釋(以黑體印出)。

二、判斷參考

    1.卦之定名乃根據爻之互動關係,故而卦名已決定了吉凶的大方向。
        例如損指損失,益指增益,各爻之判斷必須符合損與益之條件。然而易道講究
        生生不息,循環不已。故損益相綜,損而益,益乃損。因此卦名本身之吉凶,
        尚應視其始終以及各爻之關係等因素而定。此外,有些卦象之吉凶並不明說,
        端視其他條件之互相作用而定。

    2.爻性:各爻皆有特性,凡爻辭中有明確吉凶定義者,其統計及說明如下:
        吉數、凶數指各爻之吉凶數(因原文吉凶定義並不明確,故僅係概略數 )。
        陽吉、陽凶,陰吉、陰凶指爻之陽陰性質於該爻位之吉凶統計值。
  

    3.位--爻位有三種:
        3.1 陰陽之位:一、三、五為陽位,二、四、六為陰位,爻之陰陽與位符合,
            即是得位。得位之爻,表具有陰陽之爻德,吉凶則由卦象決定。
        3.2 高低之位:爻位的高低,與地位之尊卑、時機的早晚、事物的成熟度、物
            體本身的部位等皆成正比,為判斷之參考資料。
        3.3 三才之位:內外各卦,皆由三才結構而成,在重卦中,第二爻與第五爻為
            人位。人位主掌人事,因居三才之中間,故又稱為得中,六二、九五乃既
            得中又得位者,稱為中正,表示人當其位且正直。第一爻與第四爻居地,
            指一個階段之開始。第三爻與第六爻居天位,指一階段終了或全部終結。

    4.應--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爻中,若兩爻陰陽性相反,則稱為應。應是兩爻
        之間的呼應、照應、響應、感應等,吉凶則依實際影響而定。

    5.比--相鄰各爻,若陰陽性質不同者,謂之“比”。比又有四:如本身為陽爻,
        比上爻稱“扶”,比下爻稱“據”,其利有大有小。如本身為陰爻,比上爻稱
        之為“承”,比下爻稱之為“乘”。
        在判斷時,“乘”常不利,因弱乘剛不易也。“承”影響不大,因陰柔無力。
                  “扶”、“據”較多利,此乃陽爻剛健之故。
    6.中爻--重卦之二三四,或三四五爻,皆謂之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