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毒不侵 桑尤:两大印学组织对当代印学发展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34:04

两大印学组织对当代印学发展的作用
观斋

 

篆刻是经营“方寸”之地的一门艺术,尽管它的表现空间十分狭窄,但是印章艺术内在的文化意蕴却十分丰富──它既能通过一定的制式、内容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文环境、时代特征,又能展现作者的艺术才情、奇思妙想,所以它是“戴着镣铐的舞者”。近十多年来,在广大的篆刻家、篆刻爱好者的努力下,古老的篆刻艺术正以其独特的东方精神和潜在的时代特征而成为当代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可谓“老树发新枝”。当代篆刻创作可以说是继秦汉、明清之后的第三个高峰,新人新作不断涌现,新的篆刻流派已具雏型。而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两个权威性印学组织──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西泠印社起着龙头作用。而两大印学组织所处地域不同、印学研究侧重点不同,客观上对当代篆刻创作起着不同的引领作用。

西泠印社是我国最具权威的印社团体。自成立至今已逾百年。历代大家层出不穷。印社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西泠印社以其“名社”效应于1987年元月率先举办了“全国篆刻评展”,此展共征集了2318件作品,作者遍及29个省市和港澳地区。评展首创命题印(二方),提升了投稿的难度。通过预选、复评,选出入展作品250件。其中获优秀奖作品50件。复评由副社长方去疾、刘江、朱复戡、叶潞渊等九人组成,要求掌握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的基本功。即在篆法、章法、刀法三个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分析作者是否从正规入门和根柢如何。提出要提高篆刻水平,不能只是单纯刻刻,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博览各家印谱,提高个人修养和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在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上,应有较全面的认识。老一辈印人对印章艺术的宏观把握确保了评展的成功。展出的作品大都宗法秦汉,渊源有自,也有不少作者法乳流派印章,受吴让之、黄牧甫、邓散木之印风影响较多。作品醇和不狂怪。从获奖的50件作品来看,大写意占6件,工整一格有23件,其余为兼工带写。可见大写意作品未被普遍看好。获奖作品中有不少作者师法近人,如学韩天衡先生的颇多,为日后的“韩流滚滚”埋下了伏笔。时隔一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主办了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得到了全国各省及海内外篆刻家的热烈支持。共有2700余件作品应征。经评审有400余件作品入选,作品分别在南京、青岛两地展出。在国内篆刻界引起极大反响。这次评选由潘主兰、黄文宽、陈大羽、金意庵、蒋维松、方法疾、刘江、邹振亚、徐无闻等印坛宿将主持、并邀请王镛、韩天衡、祝遂之等中青年新锐加盟。为了保证参展作品的含金量,展览特邀王个移、君匋、叶潞渊、沙孟海、朱复堪、秦鄂生、武中奇等篆刻大家参与。此次展事与西泠印社评展相比,参展人数略有上升,一批西泠名家纷纷投稿,从而提升了展览的学术含量,参展作品取法面之广、面目之新为历年来篆刻展览之最。由于北派印风的强力加入,展览涌出一批荡气回肠的写意佳作,如陈平、崔志强、马士达、张根源等先生的印作。全国篆刻展无论从展出的效果、作品集的印制,都较首届西泠印展有了提升。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与西泠印社二届评展都是在91年进行的,两展相距不过一个月。前者在山东烟台举办,评委组成基本沿续上届,只是增加傅嘉仪、童衍方、李刚田、邓昌成、石开诸中青年篆刻家,因而评选更具活力。此展共收到来稿2600余件,具有广泛的地区性和代表性。显示了中国书协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地位。经评选共有473件作品入展(包括评委和特邀作品),展出作品大体风格沿续上届印展,只是更老到些。说明作者经过三年的修炼更成熟了。浙江作品入选达到13.1%;上海作品入选率为15.8%;江苏作品入选率过9.9%,说明江、浙、沪三省(市)仍为印坛重镇。人文环境的优越,经济的繁荣保证了印学的发展。而西泠印社的评展收稿为2000件,略少于全国篆刻展。展出作品250件,50人获优秀奖。二届展命题印“印学话西泠”、“一拘一格降人材”篆法上难倒了不少作者。可见印社对作者古文字学养的高要求。从获奖作品来看,工整雅丽一格印风被评委看好。当然主流还是兼工带写一路的。获奖作品中上海作者面目较为雷同,太过甜腻,倒是传统的浙派刻法很少,只有周建国君一人荣获此誉。此次展览由评委对每件获奖作品进行点评,使篆刻爱好者受益良多。只是每位入展作者只刊发一方印章,且无边款,作品集上难以反映作者的创作实力。不免留下一份遗憾。

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于1994年1月在北京揭幕。与三年前的上一届篆刻艺术展比较而言,此次大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作者创作热情空前,应征作品达到3200余件。超出上届600余件,显示了篆刻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在新时期篷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同时入选作品控制在300件以下,使这次大展的整体艺术水平得到相应的保证。三届篆刻展作品的极其鲜明的个性拉开了与历史上任何印章流派的距离。它以一种“豪唱大江东”的气势冲决了那四平八稳为主流的传统印风,作者大都以豪宕自如的心态来刻写自己的灵性,以热烈、奔放、宏阔、野逸取代拘谨、雕琢、秀媚。它的本质是“尚情、尚趣”,许多印作夸张刀法、点线的错综变化,注重形式构成之美,明显受西方大美术思潮的影响,与社会上流行书风摇相呼应。其中评委王镛、石开的印更加雄浑开张,更富有抒情意味。然三届篆刻展也暴露了当代印坛潜在的危机,如:模仿抄袭尚有市场。继几年前的“韩流滚滚”之后,王镛、石开、李刚田、黄惇一路印风都成为竞相模仿对象,以新奇、狂怪为尚,一些青年印人对传统之甚浅,仅凭胆气和聪慧,持刀逞强,故结果不免有浅簿粗俗之嫌。吴昌硕云:“小技拾人者易,创造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一印仅方寸之地,然欲使其仪含万象,高标自立,不以深厚全面的学养和过人的传统功力贯之,恐不能为。四年一次的西泠印社评展于95年7月再次在杭州拉开帷幕。西冷印社坚持自己倡导学术的大旗,其命题印作“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不拘一格降人才”、“弄潮儿”,体现了西冷印社举办此次评展的要求与企望。特别说明了命题印创作应有二方边款,并增加了入选者应撰写一篇印学短文,其目的是为重视培养印人应有的多方面基础知识与修养。而不仅仅会刻印。大力提倡学习理论、重视读书的风气。这次评展共征得稿件1300余件,数量上远低于全国三届篆刻展,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瑞士、美国都有寄件,体现了西冷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社员不以宗派之分,地域之别。应该如此次评展对树立正确的印艺观起了导向作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流行印风”起了纠偏作用。正如叶一苇先生在《对新潮篆刻的看法》一文中说到的:“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中,代有‘新潮’。明末清初胡正容的创新,曾风靡一时;清代云间派也流行一隅,但都成为昙花一现……我们今天的新潮篆刻,有不少可贵的创造,也有不少缺点,共同一点是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粗要存“精”,趣要合“理”,要百花齐放,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不以单纯追求形式,而是从艺术内涵上去完美、丰富,使之成为一种被人们共同欣赏的新风格。”可喜的是,这次国外作者如尤丽沙(瑞士)、伊沙(法国)所刻印章深得中国书法篆刻三昧,他们的加盟无疑对我国篆刻艺术在国外的发扬光大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第四届篆刻展》是廿世纪书法大展的一项,应征作品达三千件。通观全国第四届篆刻展,印坛区域性风格还是有的。如,上海学韩天衡居多,北京学王镛、福建学石开、河南学李刚田、查仲林,似曾相似的作品太多。套路过于简单,流于表面化的东西太多。边款还是创作的弱项。拓工粗糙,文字功夫欠缺。从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刻印的辅助手段在不断丰富。除了常见的冲切用刀方法外,敲击刮磨,各种制造,制造平面构成效果的工具手段,也都派上了用场,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带来了印面效果的不断丰富。展览中有不少作者在寻找构筑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一些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印作注入了更多理性思考。篆刻作者开始静下来在进行着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探讨。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作品评展之际,正是建国五十周年大庆之际,是澳门回归一年,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文艺是时代的嘹歌,是为社会服务的,为了体现这一主题,评展以“奇正相生”、“映日荷花别样红”、“九九归一”为命题,并要求创作中有一方卜文字体的作品,此展征得稿件1200余件,国内除西藏外,其他省市皆有作者参与。一批年轻的社员加入了评委行列,体现了西泠印社领导层的前瞻意识。入展作品大都在传统上下过功夫,过于狂怪板滞的作品基本都在淘汰之列,与全国三届篆刻展印风取向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包根满、张奕辰、施晓峰这路师法王福庵,陈巨来西泠前贤的印风多次获大奖,多少反映出西泠评委的一种怀古情结。日本籍印人比嘉南牛粗犷豪放的东瀛印风,颇吸引人的眼球。此次共评出边款奖七件,有汉篆、简帛书、魏碑书法功力深湛,对宏扬边款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两大印学组织对当代篆刻艺术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二者在印学上着眼点不同,篆刻委员会注重篆刻艺术的原创性、表现力、更多的是从艺术本位上考虑。注重制作、注重技巧、注重造型。打破师承,作者在艺术创作上拥有更多的自由。由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号召力,篆刻作者在投入创作的热情上要略胜西泠印展一筹。全国篆刻展与“流行书风”互为呼应,推波逐浪,显示了古老书法艺术在新时期的活力。相比,西泠印社有百年发展历程,素有“名家之社”、“天下之社”的雅誉。西泠前贤无不是饱览诗书的学者。西泠印社举办的展览是以学术为支撑的,是从“印文化”这一理念出发的。从西泠印社历届评展来看,更注重作者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反对狂怪、粗野,讲究内涵,注重人文精神,与时俱进。西泠评展的历程是创新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本次篆刻评展中诸多新的措施,可见西泠印社的博大胸襟。不愧为印社发展史上的一大手笔。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指出:“西泠印社作为海内外印学中心,其主办的展事一定要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之所以对参赛作品提出较高的难度,是为了体现西泠印社的专业艺术水准,以区别其他普及性的大型赛事。经过几年的坚持,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对全国印学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将会逐渐凸显出来,并切实促进篆刻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