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大蝙蝠染色:怎样教学文言文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2:37:52
 
         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如何呢?从考试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差,喜欢文言文的人少,至于对文章进一步的赏析、探究更谈不上。如何改变现状?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上课一般的步骤是教师领着学生翻译课文,粗通文意后,检查背诵,考试前,逐一背过。考试过后,这些知识就忘的一干二净。待考查文言文课外阅读时,这些学生连起码的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都不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势在必行。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和作家作品相关的资料。目的有二:一是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步: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下注释,圈点批注课文。

第三步: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疑难之处。思维是智慧的源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步:教师适当点拨,这一步非常重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点拨,拨云见日,让处在迷惑状态、急于求知的学生豁然开朗。一节课下来,获益匪浅。

二、以朗读为起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淑湘也曾指出:“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朗读。首先是正确朗读的训练,这是朗读训练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做到节奏、停顿正确,不添字,不错字。文言文有些字的字音,同我们今天语体文的常见读法不同,这是应该特别记住的。如“才美不外见”(《马说》)中的“见”,读 xiàn ,而不读 jiàn 。“曳屋许许声”(《口技》)中的“许”读hǔ ,而不读 xǔ,这些字的读法应该弄清楚。其二是流利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读句熟练流畅,速度节奏适中。其三是有表情的朗读训练,这是朗读最高能力层次的训练.《醉翁亭记》的主旨是要借山林之美和醉翁之意来显露自己官场失意,寄情山水以消遣愁怀,及主观上想“乐民之乐”的精神。把握了主旨,在朗读时才能显出那种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游兴。比如:读到“峰回路转”,忽然看到一个亭子,“翼然临于泉上”时,美景和游兴进一步交融起来,才能兴趣盎然的引出下文:“作亭者谁?山之僧之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是朗读三个能力层次的训练,如果从语感能力发展来看,这三个层次同样提高了学生语感的不同能力层次。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的强弱与语感能力是成正比的。通过朗读,可以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丰富的形象,增强对语言文字所塑造形象的感受能力,可以品味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提高学生对深沉语言的感受能力,可以感受到文章不同的语体和风格,增强对文章风格神韵的感受能力。

总之,朗读是训练和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三、    以背诵为契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时,不是语言贫乏,枯燥苍白,就是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究其原因,除少数是因为认识水平低,表达不明之外,主要是学生“腹中无货”,平时缺乏语言积累。这种现象,已成为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瓶颈”,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诗文80篇,因此,我认为,针对这种现状,应大力加强背诵,以背诵为契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们的文言文课文大都具有音韵美的节奏感,以及特有的气势和神韵,而且篇幅短小,特别适宜诵读,尤其是诗词等韵文,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们的最妙。

通过背诵文言文,将其语言“化为其中”,即反复地揣摩、领悟、消化已背过的文章。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读一篇文章,先观其大略,求其精髓,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只有把别人文章的养料播撒到自己的心田,才能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厚积”才能“薄发”,从而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四、以德育渗透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形成的时代差异,由于时代和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形成的白璧瑕疵,使精华和糟粕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懂其文,又要明其道。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挖掘其德育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桃化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理想世界。但怎样理解这样一个世界呢?

我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理想,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经济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这篇文章虽然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也包括了作者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因此,对这篇文章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通过这样的分析,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例如《岳阳楼记》,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不知感染了多少热血男儿。而今天,却有一部分人“一切向钱看”,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抛之脑后。相比之下,古人的情怀不值得学习吗?这样,把古人古事同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学生就会发现文言文的现实意义,德育渗透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注重在朗读、背诵、写作、鉴赏等各个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会逐渐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丰厚,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提高自身整体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