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泰国明星电视剧: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讲稿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3:28
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讲稿二)2011-11-16 11:10

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讲稿二)

宋鸿兵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

很多人认为美元好像坚不可摧,但是我认为当大家开始纷纷货币互换的时候,美元持有的必要性将会大幅下降。现在之所以还愿意持有美元资产是因为可以用美元在世界上买东西,但是当大家用自己货币结算彼此之间贸易的时候,还要美元干什么?美元出现衰退和出现问题很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而且来得更加猛烈和突然。这就是我跟很多专家辩论时,我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之一,他们认为美元是间接、缓慢地走向衰落,我认为这是市场积累的一种能量,就好像烧水,烧到99度的时候还看不到能量,烧到最后一度的时候会立刻发生突变。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情况之下它会非线性发展,立刻发生突变,全球一下急了,大家都不用美元。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用美元的人会干嘛呢?拿着大量的美元的人发现美元没有价值,就会疯狂地跑到美国购买一切东西,当美元回归到美国立刻就是超级通货膨胀,这就是严重危机的爆发。当这天来临的时候,黄金涨到一万美元就可能是非常保守的数字了。

美国政府也想到了,如果仔细通读一下美联储在过去20年中货币委员会每一次会议的详细记录的话,就会发现早在90年代的时候格林斯潘和美联储的官员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是相当有前瞻性的,这一天的来临包括金融危机,包括美元出现严重问题早就在他们预料之内。在1995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大家就讨论如果美国债务如此膨胀下去一定会出大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美国有什么应对的方式。美联储副主席给格林斯潘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美元有什么应对之策?格林斯潘反问他说:“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他认为有两点:

一个是可以用特别提款权,财政部如果有特别提款权,就可以拿到美联储跟国债进行置换,置换出来之后美国总的债务就会下降。这是什么概念呢?可能如果大家看过《货币战争》就会有印象,每一个流通中的美元是以美国国债作为最基本的发行要素,现在美元之所以贬值就是因为债务膨胀速度太快,让全世界越来越担心美元还能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债不违约。

另一个方法是用黄金来置换美国国债,现在黄金是1350美元一盎司(截至2011年6月7日为1544美元一盎司),但是在美国财政部帐上,美国政府的黄金定价是1973年的价格,42.22美元一盎司,已经远远低于现在市场价了,如果让美国的黄金储备进行价格重估,比如现在估到1300多美元,然后用这笔钱去跟美国国债做一个置换,整个基础货币中美国国债的比例将会大幅的下降,美国的货币看的就很坚挺了,这就是为什么佐立克会在两个星期之前提出类似的想法。佐立克这样级别的人是绝对不会心血来潮突然冒出这句话,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媒体在不同的场合逐渐释放黄金货币化的概念,越来越频繁。

假如用一万美元的价格来重估美国的黄金储备,然后用这笔钱去置换美国的国债,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将立刻大幅好转。这时候中国就出大问题了,还有亚洲很多国家。中国的黄金储备是一千吨,在我们的外汇储备中占1.6%,在各个国家里面很低了。德国是74%,所有的欧洲国家黄金储备都在50%以上,换句话说,这些国家是不怎么愿意储存其他国家纸币的,因为他们的银行家知道纸币不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反过来,这些人从学术界反复给中国洗脑,让大家认为黄金不值钱,黄金一点价值都没有。

如果真正在自由市场中,这边给你一块沉甸甸的金块,那边给你轻飘飘的纸币,从老百姓正常的常识来看,你觉得这两个谁更有价值?肯定是黄金更有价值。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一定会选黄金,而不会选择纸币作为支付手段。而为什么我们的中国老百姓居然会傻到认为纸片比黄金更值钱?这不是给人彻底洗脑了吗?这是完全反逻辑的。

当一个政府失去信用的时候,当一个政府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候,纸币是一钱不值的,而黄金永远都是值钱的。不管哪个国家,哪种宗教,哪种文化传承,哪个地理位置的国家通认黄金。为什么?因为黄金童叟无欺,这是全世界大家共同形成的理念,而不是政府强加于人,不是飞机大炮逼着你只能接受纸币。如果没有这些强制力的话,老百姓会自动接受贵金属作为市场中的货币,这是天然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它是现在大家需要投资黄金或者需要配置这种资产的原因。

如果我们现在去买菜的话,一斤鸡蛋现在翻了一倍,一斤白菜涨了60%多,这些涨价意味着口袋中的钞票在不断地稀释,购买力在不断地缩水。当美国开始在上游印制货币的时候,各个国家都纷纷出现这种情况,当这种情况越演越烈的时候,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会产生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我称之为“未来世界大洪水时代”即将来临。

现在这个问题出现的情况可能比我2007年建议大家买黄金、买白银的紧迫情况要更加临近发生,特别是到2012年之后纸币将会加速贬值,而且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当然政府肯定说要控制通胀。政府的态度和意见自然是有道理的,发改委将会管制物价。这种行政措施可能暂时性的把物价压制住了,但是管制到一定程度之后,黑市一定会出来。股市连续好几天的大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中国政府要管理通货膨胀无非是控制物价和加息,如果是加息,就意味着很多资产价格会出现问题。现在再买上海的房子,比如买一千万的房子欠八百万的贷款,未来只要上升一个百分点的利率,这个压力就会变得很大。

我在跟鲁比尼辩论之后,韩国媒体就开始大幅报道此事,《大趋势》作者莱斯比特也听了这个辩论,他说:“中美贸易和汇率问题90%是源于美国对中国的傲慢和偏见,只有10%才是经济问题。”中国从2003年以来一直到金融海啸爆发的前后,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共损失的真实购买力是五千亿美元,这可是三万多亿人民币,几乎相当于中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如果再让中国现在立刻升值20%,马上就会再损失三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近10%,一年的经济增长全完蛋了,这摆明了是抢钱。

其实人民币升值这个词是非常有误导性的,准确的概念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它将会对中国造成严重的财富流失。通常,大家认为人民币一升值中国的购买力更强,买外国的东西更便宜。理论上是这样的,对外名义购买力在增值,但是对于人民币的持有人来说,购买力是下降的,人民币越升值,物价会越上涨,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值得越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现在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货币发行中三分之二是依托于美元发行的,而美元是通过对外贸易赢得了贸易顺差,每一个流通中的美元所对应的都是欠债人欠银行系统的债,换句话说,中国的货币流通中三分之二人民币流通量的链条末端的最终信用提供者是美国的老太太。当她不能准时还款的时候,人民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

美国人如果不违约,人民币发行这么多量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美国出现大规模违约的话,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和它的损失是无可避免的。比如你之前买了一套80万的房子,如果宣布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资产就不是80万了,就是60万了。这个实际上是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人民币持有人购买力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货币损失。那对于什么人有利呢?对于那些要出国留学,到海外花钱,到国外去购买商品、买地、买资产的人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于99%的不能出国的中国老百姓而言,是百分之百的财富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总是批评媒体在误导观众,让大家以为人民币升值仅仅是一个贸易问题,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在座每一位手上持有人民币的持有人,影响了中国几十万亿既有的人民币存量资产的每一个货币的购买力,这是真正要命的地方,而这一点没有多少人去进行深入研究和透彻的分析。

人民币升值了,物价下来了吗?其实中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开始暴涨就是始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使得整个货币购买力在下降,进而形成了通胀的压力,最后反应出来是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中国最近也有很多人在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人民币升值不仅涉及到贸易问题,而且涉及到中国老百姓所对应的财富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美元流通的背后是一个美国老太太欠银行的房产贷款,而这个钱变成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然后卖给人民银行,用这个抵押发行了6.6元的人民币,背后最终的抵押品是美国老百姓欠银行的钱能不能还。而违约率在逐步的上升,说明购买力一定会下降,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逻辑看明白,对现在的理财就会丧失根本性的判断。

现在的一元人民币跟十年前的一元人民币是一回事吗?跟十年后的一元人民币是一回事吗?在80年代初,万元户在中国是大款的概念,因为那时候很多人的工资收入才二、三十块钱。当时保险公司推保险,有一种养老保险,一次性交付保费,当投保人退休以后,每个月保险公司给他50块钱的保险费,当时我同学一听太高兴了,就在那里盘算退休之后就有多少钱了,然后就准备买这种保险,后又凑巧因家里有事没买上。我们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真是信了保险公司,买了这个保险,现在能退休吗?50块钱人民币在北京也就是一趟打车钱。这意味着货币贬值的速度远远比你想象的快得多。我另外一个朋友,是个上海人,1990年的时候做外贸挣了两百万美元,当时是我们同学中最有钱的,他打电话给我说自己不干了,然后移民到新西兰,买了房子,又买了一块地,准备在那里逍遥自在的渡过后半生。结果,他2000年回到上海的时候,发现上海的物价越来越贵,越来越觉得靠以前挣的钱不够生活。当我前不久再回上海的时候,他已经在一家外资企业重新开始打工了。为什么?因为那两百万美金在现在的上海已经没有办法再过上他想象的生活了。

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是因为如果大家不明白货币贬值是什么概念,那么,长期的退休计划都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来实现。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们一家三口现在每年的开销是60万人民币,如果以活到90岁为限,按照现在货币加速贬值的速度计算,按照现在60万的购买力计算,全家的开销在90岁那年是3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如果在座各位现在手上有一千万人民币现金存款,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退休了,因为这一千万可能过十年只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万,三十年之后相当于现在几万块钱的购买力。所以这套货币制度和西方搞的金融体系是非常残酷的财富游戏,如果不把它彻底弄明白了,再怎么努力挣钱,都算不过这帮人。

购买力哪去了?

现在的购买力哪去了?为什么我要写《货币战争》?是因为我明白了这些人是如何的狡猾,也是如何的罪恶,实际上就是欺负老百姓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在当代不再用枪、用炮,而是通过发货币的形式很文明的把钱掠夺过去,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财富不再属于你了。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大多数老百姓对金融、对货币发行制度是完全不知道的,货币之间的斗争和围绕货币财富的掠夺要比原来的战争要残酷得多,为了帮助老百姓躲过这帮人的算计,我写了《货币战争》。

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洗掉中国五千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三万亿人民币。三万亿人民币够打多少场战争?够修多少航空母舰?实际上它比一场战争造成的损失要大很多倍,所以当代社会金融将会成为各个大国之间博弈的主战场。现在我们看到货币战争正在变成全世界非常关注的现实性话题,因为这个战争太残酷了,如果我们不做资产上的配置和应对,受掠夺的肯定就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我在2006年就一直强调黄金跟白银,因为它是各国政府印不出来,掠夺不了的东西。通货膨胀现在已经达到了偷窃大家财富不用敲门撬锁的境界了,这就要求我们普通的投资人一定要明白货币发行的机制,一定要懂金融。当明白这套道理之后别人再向你卖保险、卖理财产品时,一定会算未来购买力将下降了多少,给我的回报率能不能补偿这一点。现在很多人告诉大众年化收益率是3%或者5%的,可事实是现在的购买力下降不只是5%,可能更多,那买了之后就净亏。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能不能保持购买力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CPI完全是经济学家自娱自乐的工具,CPI4.4%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丝毫关系,除非搞CPI的这帮人没有孩子去读书,自己不用上医院去看病,自己不用去买菜,真实的生活感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理论研究。所以,这一切都要求对于投资理财需要换一个思路,需要从资产上进行彻底的配置。

在一次围绕围剿人民币的亚洲论坛上,主讲中13个是欧美人,只有两个亚洲人——日本前首相和我。我提出人民币如何国际化的问题,重点阐述金融边疆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疆域除了陆疆、海疆、天空,还有金融。在书中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进而探讨为什么日本崛起而中国失败的原因。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日之间最大的起点差距就是日本牢牢地控制住了它的金融主权,而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从1880年左右被外资银行所控制。当时在上海谁最牛?汇丰银行最牛。汇丰银行实际上成了中国的中央银行。胡雪岩大家都了解,胡雪岩跟洋行PK,为什么失败了?汇丰银行当时主管着上海整个银根的紧缩,通过拆票给中国金融市场供应白银。当年西方国家对日本的金融攻击同对中国的方法是一样的,带了两亿两白银的注册资本金,远远超过当时日本金融体系的总和,但是在1900年,日本的外资银行全部倒闭。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为什么泰铢会失败,港币保卫战会成功?原因是虽然泰铢和港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但是泰铢大量撒出去了,索罗斯在各处买泰铢,泰国中央银行竟然毫无察觉,索罗斯收了这么多泰铢之后,一把就把泰铢砸垮。而港币没有在整个亚洲全部流通,所以要想砸港币的话先得囤货,被香港监管局发现之后,香港监管局立刻抬高拆借利息,就让成本高到根本无利可图的程度。人民币国际化也存在这个问题,人民币大幅度国际流通的时候,如果在全世界没有自己的金融网络,没有自己的布局,没有自己的人民币清算体系,流出的钱中国政府根本就“两眼一抹黑”,谁是人民币最终的需求者,钱怎么流动完全不清楚。

实际上中国老百姓不清楚当自己的钱一出中国的国界,一到海外钱就完全是透明的,没有任何的安全性可言。控制清算中心的这些大机构是可以调这些数据的,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人家做商品期货,做PK和博弈的话,这些国际机构左手开清算中心,右手开对冲基金,你的情况对方看得一清二楚,这不是做交易,而是在围剿。就像去打仗,对方能够把你的布防看得一清二楚,而对方的飞机在什么地方你根本不知道。因此,人民币要走出去,必须要在全球建立广泛的金融网络和独立的清算中心,需要一个长期的布局。在这个布局完成之前要把人民币撒出去,在未来会形成非常大的潜在危险。

什么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

什么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为什么我认为整个措施不对呢?奥巴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不能够奏效的,债务是爆发危机的根源,这回爆发金融危机和历次是一样的,它是负债过度造成老百姓还款出现问题。金融危机核心就是债务危机,本质就是支付危机。那么要拯救这样的一场危机,实际上主攻方向是削减债务规模。但是美国政府没有这么做,而是向未来借更多的钱,大量透支未来。

搞财政刺激就要发国债借更多的钱,最后会使债务越来越多,增加了克服金融危机的难度。当最后透支到极限,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主权国家的货币信用就该发生危机了。我们看到欧洲为什么会爆发货币危机?当政府用了吃奶的力气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时候,那货币就会出现危机。

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如果危机已经结束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问题的核心就是“债务堰塞湖”,如果长期负债增加的速度超过GDP增长,债务就会成为堰塞湖,整个金融体系的大坝就会越来越危险,至于从哪个链条上破裂这是随机的,但是水位高到一定程度,资金链断裂是必然的,它会导致出现违约,一出现违约,银行就会遭受损失,然后就会紧缩银根不再放贷,对整个社会信用扩张造成收缩作用,老百姓失业率将会上升,还款能力和消费下降,进而会导致更多人违约,银行损失会更大,会更紧缩,最后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美国1929年大萧条就是这样,大批的工业倒闭,然后导致工厂裁员,迫使银行大规模倒闭,使整个信贷空前的紧缩。1929年大箫条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总体负债才缓慢下降。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总负债是GDP的100%到150%的时候,经济是可以稳定持续的,但如果总负债占比越高,经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的总负债率是GDP的375%,而现在高达400%。因此,我不认为危机能结束。为什么格林斯潘一直说这场危机是8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危机?就是因为除了本次危机,没有哪个时期总负债达到300%以上。1929年大萧条花了20年才解决,这次危机难道就能在24个月内解决问题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指望通过信贷扩张能够让严重负债的老百姓还有能力去透支消费。

这个时代跟以前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第二轮再释放出去的货币必然还是失败,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开的药方是错的。这些钱淤积在商业银行,最后只能被所谓对冲基金低价借出来到其他国家去炒资产价格,包括中国。所以这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资产泡沫破裂,就同当年日本的情况一样。

2008年为克服危机,美国政府大笔举债,这些债务都将在2012年到2014年到期,届时将形成难以逾越的债务高墙,这两个还债高峰在2014年肯定是“爬不过去”的,全世界的钱全部拿去给美国,仍然不够。到时候,美国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发动战争,在中东、亚洲地区制造一些局部战争,把全世界的钱回流美国支持美国的债务市场;第二,美元剧烈的大幅度的贬值:第三,两种手段并用。因此,贵金属百分之百是要上涨的,不要认为现在黄金价格一千三是一个高点,到2014年的时候也许是三千一或者更高。白银的上涨速度可能比黄金还要厉害。现在出现所谓美元指数反弹,这只是美元这种纸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纸币更坚挺而已,而不是购买力变强,就购买力而言永远是不断下跌的。所以,我们可以预见美国会有第三、第四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有没有正确解决金融危机的思路呢?其实是有的,美国政府如果换个思路,金融危机早就可以控制,而且也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调整,但是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有这么做。这个思路是什么呢?就是削减债务。为什么我强调研究历史,而不是根据现状?现在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出现过先例,比如纳粹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的工业由于经济大萧条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成为当时西方国家里面危机最严重的国家,还有大量的战争赔款存在。同一时期上台的还有罗斯福,经过几年的施政,罗斯福新政没有解决美国失业问题,而希特勒四年之后让德国的失业率大大下降,重工业全面恢复。

希特勒走的那条路跟奥巴马是截然不同的,希特勒上来就是削减债务,他认为之所以会爆发危机就是老百姓负债过度,因此,政府一次性把老百姓的债全部还了。而美国人是借更多的钱先去还华尔街,把华尔街的资产负债表漏洞填满,老百姓负债却越来越高,欠的国债最后都是老百姓还。本来导致危机的原因就是老百姓债务违约,现在负债更高,失业率在上涨,显然违约率就会扩大,这个时候已经解决完的银行危机会再度出现,再不印钞票的话会再次出现更大的窟窿,这就属于一个典型的错误配置。

削减债务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做的事情,因为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调整债权关系的话就动摇了美国价值体系。所以,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或者像当年的德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体制不一样,思路不一样。美国用奥巴马新政来解决危机,只会持续很多年,如同罗斯福新政那样,好了两三年以后又再度陷入危机,整个三年的失业率都是17%,直到二战爆发年轻人都去参军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造成这场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从人口出生率变化情况来看,美国在1946年到1964年,人口出生出现了非常高的尖峰状态,这波人出现的中位高线是1961年,都是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出生的。通过观察有关美国人口消费和年龄之间的统计,我们发现一个典型美国人的消费高峰是48岁。他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经济负担决定了在48岁的时候是一个人一辈子花钱最旺盛的一年, 48岁之后开始下降,并且其变化会非常大,原因是:第一,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年龄越大,其收入的可能性越往下降,所以对收入预期会下降,这会使得减少花销;第二,人体老化,比如老年人牙口不好,胃口不好,不愿意吃太油腻的东西,就不会频繁下馆子,不会长途旅行。老年人一般都把大房子换成小房子以减少体力上的损耗,还能赚一笔钱养老用,所以大房子卖不动。像德国也是这样的问题,3500万的家庭却有3700万套住房。中国也有一天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口的平均消费时间和一个人综合的趋势做一个拟合,这两者契合度非常高。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以其经营业绩为基础的,而企业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全社会的平均消费能力,因此,股票价格跟人口的平均消费能力相关。观察美国股市的历史变化后,我们发现1966年到1982年美国出现了十几年的股票大熊市,也就是著名的滞胀时期,十年下跌了14%。上一个美国人口高峰,在这个时间点开始进入老龄化,整个社会消费能力在下降,导致美国经济不景气,进而导致股票市场一片凄惨,通货膨胀严重。在这之后美国的股票市场开始暴涨,主要是因为美国1961年出生的婴儿潮大量地流入劳动力市场,这些人生机勃勃,敢冒险,敢创业,消费能力超强,挣一块钱花两块钱,美国的透支消费都是这波人搞出来的。大规模的刺激经济会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不断的上涨,股票价格连续不断的上升,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8年。到了2009年,1961年婴儿潮一代人度过了48岁,7900万人在金融海啸之后进入了老龄化,消费能力下降,收入预期下降,加之在金融海啸中养老金损失惨重,使他们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还希望通过印钞票的形式逼得他们借更多的钱去消费,这样的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所以不可能成功。

不仅是美国如此,欧洲、日本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欧美日这三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同时陷入人口老化,会使中国整体外部情况恶化。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搞改革开放的时候正好跟美国1961年婴儿潮一代人开始大量消费的时期重合,出口贸易得到了迅猛增长,所以我们过了28年的好日子。中国成立到现在60年了没有经过一次完整的经济循环,没有出现任何经济上的大问题,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未来将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贸易战。我们已经看到,美国、欧洲近年来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案都大幅增加,以后会越来越厉害。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非常正确的,不转变,前方已经无路可走,以前是投资、出口拉动,如今出口这架马车反过来跑,这对中国影响是很严重的,所以,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我们不得不依靠内需市场,不得不调整思路,包括投资理财的思路都会有根本性的调整,如果我们还抱着以前赚钱的思路,很可能会成为恐龙,适应不了新的生态环境而灭亡。

一般人都会形成一种所谓的成功模式陷阱,就是以前做的非常成功,所以就相信未来条件就算发生变化,同样也会成功。这样,一个人在成功模式陷阱下,他越成功,在当外界重大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失败的就越快。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是未来长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股市能不能使大家获得一个真实的回报?我不敢说,因为从我的分析来看,觉得可能会重蹈六十年代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