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枸杞片多少钱一盒:第八篇:昔贤流风韵犹存(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3:12:09






武汉八千里仁山智水,曾经哺育出多少雅士骚人,令千古多少风流人物竞逐流,又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动人传说与名人轶事——孔子“无人问津”,屈子泽畔行吟,木兰代父从军,二程“鲁台望道”,冯京“三元及第”,李白泛舟郎官,岳飞请缨兴师,张献忠称王“大西”,黄陂文武“三榜眼”,清代汉阳“两相国”,林则徐武汉禁烟,首义“三武”惊天一爆,毛泽东“中流击水”……昔贤虽逝,遗韵犹存。

孔子“无人问津”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
一位远古的文化巨擘静静地伫立兹地,于时空中与我们朝夕相伴。
位于武汉新洲邾城东面的孔子河畔,遗存有一座问津书院。据传当年孔子曾使子路问津于此,书院因此得名。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说的是公元前489年,晋、楚两国举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连吴国也兴兵凑热闹,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相传,当年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渊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稍事休整后继续往旧街东南方向驰行。走了约3公里,前边一条河流挡住了去路。河流水深间阔,不知津口(渡口)在何处。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之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使子路去询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所坐执辔之人是谁呀?”子路忙答曰:“是鲁国的孔丘。”不料农夫却道:“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子路说:“我是子路,孔丘的徒弟。”农夫说:“你看,天下何处不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跟着孔丘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在此避世安逸自在。”
孔子使子路问津,他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遭到一番奚落,只得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闻之,怅然长叹曰:“有志者怎能隐居山林,置天下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矣!”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去叶,返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也必知楚之“迷津”,故不以渡口相告。
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于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所耕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为桀溺畈。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20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
《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
《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也有个叫黄山的地方。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至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间,邑人在新洲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旧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孔子走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带着对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的崇敬,带着对这片灵秀土地的深情眷恋走了。但是,孔子河、孔子山、孔子村犹在!问津书院、问津碑、晒书山犹在!颜子巷、长沮冲、桀溺畈犹在!讲经台、墨池、砚石犹在!
有道是:问津遗迹今犹在,镌得丰碑立古今。
屈子泽畔行吟
骚人屈原,一只俨然的“大凤”,也似曾周游这方山山水水。于是,我们便禁不住唱一曲悲凉的《离骚》,魂兮归来;唤一声屈子骚人,感慨万千。
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听涛景区中部的小岛上,有一座为纪念“衣被词人非一代”的中国诗歌之父屈原而建的三层方形行吟阁。阁名取自《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阁上悬挂郭沫若题写的“行吟阁”三字匾牌。阁前立有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底座高3.2米。
伫立行吟阁前,朦胧中似乎感觉到屈原雄壮的心跳,听到屈原铿锵的吟哦。仿佛看见屈原自2000多年前的楚地走来,头戴高冠,长须捋动,腰佩长剑,形容憔悴。面对君王昏庸,群小苟营,国势颓危,他空怀报国之志,却受谗被逐,行吟泽畔。众人皆醉,惟君独醒,虽格外孤独,但决不合污同流。
于是,终于有一天,他怀着满腔的悲痛、凄楚、失落和绝望,自沉汨罗江,结束了悲怆的一生,同时也激起诗国的千古漪涟。那长留天地的灿烂篇章,哺育和召唤着多少后起者。他那悲痛的灵魂仍在哭泣,那泪水汩汩淙淙,在历史的长河里从古至今流淌不息。
据有关学者考证,历史上屈原可能到过武汉一带。《九章·哀郢》中“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中的江即长江,夏即河水下游,故都即郢(江陵)。这里叙述了屈原离郢时的路线,是沿汉水到长江(汉水汇入长江处即今之武汉),再沿长江“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因此,屈原的行程经过武汉。“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夏首即汉水入长江处。“登大坟以望远兮,聊以舒吾忧心”。古时水中高地称坟,郭沫若先生认为“大坟”就是龟山。《九章·涉江》“乘郢渚而反顾兮,秋冬之绪风”。水中小洲称渚,有人认为在今蛇山上游不远处的长江中。
从屈原这一系列关于武汉一带风光的咏叹来看,屈原不仅途经此地,而且还确实是在此流连了一番。正因为如此,历代有人在今武昌一带设清烈公祠,祭祀屈原。
当然,关于鄂渚是否确系武昌,行吟是否在东湖之畔,学术界歧见纷陈,尚有诸多谜团未释。但至少反映出武汉先民对屈原及楚辞的崇尚。屈原以《九歌》为代表的一批抒情诗,也正是吸取包括武汉在内的江汉地区民间故事,利用民间祭歌、巫歌形式写成的。也许正是屈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对神鬼的礼赞,才激起了武汉先民的敬仰之情,并留下了一个“泽畔行吟”的动人传说。
据史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深得楚怀王信任,被任命为左徒。他在内政、军事、外交上革故鼎新,却受到公子子兰和楚国旧贵族集团的猛烈攻击,谗言屈原恃才矜功,于是昏庸的怀王便逐渐疏远之。在张仪的游说下,楚苟安于和秦,与齐绝交,从此陷入困境。从怀王到顷襄王,屈原几度受诬陷打击被贬遭放逐。
在漫长的放逐生涯中,屈原想起怀王早年的奋发和后来的信谗,想起经年征战,野有哀鸿,民生多艰的情景,不由“长太息以掩涕”。君王庸怯,党人偷乐,自己耿耿心迹竟无处申述。每念及此,屈原总是愤慨不已,悲从心来。人间无倾诉衷肠之地,屈原便想象上天入地,去寻求知音和出路。在一种充满悲伤、迷乱、疯狂和对国家、乡土眷恋的感情中,屈原以震撼人心的语言和旋律,写下了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最为伟大杰出的诗篇——《离骚》。
《离骚》作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古帝听其陈词,神灵与其对话,鸾凤任其使唤,虬龙为其驾车,椒兰成堂,芳草为佩,人神一体,气象万千,奇情异俗,令人目摇魄荡。表现出一种浓郁而瑰丽的色彩和抒情气氛,而这种浪漫抒情又含有相当程度的自叙身世成份,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眷国爱民之情愫。
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评介屈原:如果说《离骚》是其最初的作品,像一篇自传,算得全部作品的缩影,那么《天问》则是对于万有的现象和理法怀疑烦闷,是屈原文学思想的出发点;《九歌》是《楚辞》中最“浪漫式”的作品,《九章》是在思想内容上对《离骚》的放大。
的确,在被放逐中愁思交瘁、行吟泽畔的屈原,为后世留下的不仅仅只是《离骚》,向天发问的《天问》,祭祀神灵的《九歌》,与《离骚》同旨的《九章》,无一不是中国古典诗歌领域里的一座座丰碑。
木兰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美国迪斯尼公司精心打造的第36部动画长片《花木兰》,在全球热播后备受赞赏。流芳千古的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已是名传寰宇。
神州大地有关木兰的身世、故里、生卒年代等,多少年来一直争执不休,各陈己见。迄今仍至少有四个地方把木兰说成是自己家乡的英雄,有武汉黄陂说,河南虞城说,安徽亳州说,陕西延安说,且各有方志记载、遗迹所存。
但有学者通过钩沉史迹与实地探查后,更倾向于“武汉黄陂说”:木兰为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甚至有人明确提出:木兰出生于武汉黄陂木兰山北麓之古双龙镇(今姚集大城潭村)。《南齐书·州郡志》载:南齐司州安蛮左郡辖七县,首个即木兰县。梁陈时一度变更,隋开皇十八复称此名。以人名作县名古今有之。若以此推断,至迟在南北朝时,就已认定黄陂北部是木兰将军故里了。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及清同治十年(1871)的《黄陂县志》均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今黄陂)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儿时状貌端凝,不雅修饰……”汉文帝时“会突厥入侵,军书叠至。寿甫苦于嬴弱不堪远征,日夕忧虑。木兰……乃市鞍马,易戎服,为男子妆,代父从征”。“一十二载,立功异域”,朝廷封她为将军。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的将军庙下。《黄州府志》、《湖北通志》、《萍踪积小》、《名胜志》皆有类似记载。乡人为纪念木兰,在墓前立“木兰将军之墓”石碑,并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山上大兴土木,相继建成木兰殿、木兰将军坊。
相传,木兰之父朱天禄,时为千总,母赵贵贞,温良贤淑。夫妇俩年逾半百无后,常登木兰山祈嗣而生木兰,木兰山上的祈嗣顶相传即木兰父亲求子的地方。木兰投胎时,曾有仙人托梦:年幼则习文练武,年长而女扮男妆代父从军。木兰便自幼习武于木兰湖畔,操戈舞剑,天长月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替父从军,屡建战功。
世上又素有朱木兰与花木兰之说,此事也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木兰从军后,“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曾为汉朝大将军周亚夫麾下小校,随周亚夫出兵雁门关。木兰在两军阵前,擒获一番女,名花阿珍,木兰与其结为兄妹。花阿珍心仪木兰少年英俊,苦苦向其求婚,木兰推辞不脱,无奈将自己之姓改作姓花,以绝婚事。从此军中将朱木兰唤作花木兰,花木兰之姓名乃传于民间。
这些虽然只是美好的传说而已,但木兰的“家国情怀”,木兰的“忠孝勇烈”,却已深入民间百姓心中。体现对木兰的敬仰和怀念的那座木兰山,也从此名声大振。正如明朝诗人徐承颐在《木兰山》诗中所言:“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题木兰庙》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征战疆场的英雄气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应该说,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是难以载入史册的。是故木兰到底是否确有其人?又系何朝何方奇女子?实在难以用史料或实物予以确凿定论,神州遍地盛开“木兰花”,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世人所敬重的是一位巾帼英雄,所崇尚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诚如曾经有过的诸葛亮襄阳、南阳之争,既然“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顾嘉衡语)呢!
自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问世之日起,木兰从军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已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千年过去了,人们早已不知《木兰辞》的作者究竟是何人,但其作品却一直流传至今,并被编进中学语文课本,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传诵着。木兰精神抑或说木兰文化早已与我们的民族传统熔为一炉。
李白泛舟郎官湖
“诗仙”李白所钟情的不仅是那座飘逸之鹤楼,还有兹地的灵山秀水,也无不留下了这位大诗人的深深寄情。
据载,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仗剑去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漫游江汉,多次在江夏(今武昌)、汉阳游览,留下许多诗赋佳作,一些地名亦因诗而增色添彩。李白不仅让武汉别号“江城”,也曾使当年汉阳一小湖有了“郎官”之雅名。那郎官湖虽早已湮没,但它的名字却因李白诗篇而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
大约在乾元元年(758)秋,李白因受谗而遭嫡贬于夜郎(今贵州桐梓及正安西部一带),途中在江夏、汉阳两城流连数月。他的老友、江夏太守韦良宰在黄鹤楼上设宴,为其接风洗尘,这也是李白一生中第三次登上黄鹤楼,故作《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太守良宰》:“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不日,又在汉阳巧逢正出使鄂州的好友、尚书郎张谓。张谓邀请李白游览汉阳城南湖,沔州牧杜某、汉阳令王某同舟作陪。他们月夜泛舟湖上,见“水月如练,清光可掇”,乃诗兴大发。张谓举怀祝酒,对李白说:“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景,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李白为感谢主人盛情,欣然应允道:“郎官爱此湖,因号郎官名”,便为此湖取名“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一首相赠: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白,不减武昌都。
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当时在座的文士辅翼、岑静皆赋诗以记其事,并刻石亭上,“将于大别山共相磨灭焉”。
汉阳也形成了李白诗意的系列景观。汉阳南湖从此名郎官湖,并因李白赠名而名声大噪。后世修志,有所谓“古汉阳十景”,其中就有“郎官夜月”一景。关于汉阳郎官湖的具体位置,因沧桑变迁,众说纷纭。宋代曾有人指定为“郡城之北,束于两山之间,纵广百余步”的小湖,即今之莲花湖。其实莲花湖并不是郎官湖,因方位不对,后者在城南,曾名“南湖”或“城南湖”,而莲花湖却在城北。
那么郎官湖究竟在哪里?我们可从旧地名探寻踪迹。在汉阳城南,曾有巷名“太白巷”、“郎官巷”,虽然现已改名太平巷、朗星巷,但确为古郎官湖遗址。由于江水对汉阳南门的冲刷,到宋时,贺铸已认为此湖“为江水所并,而去城里余,犹有州渚,隐然未混,乃湖之故防(堤)”,并赋诗云:“江吞百顷尽,石刻一篇留”,说李白刻诗当时犹存。
至于莲花湖,在龟山和凤栖山之间,湖中有堤,曾有桥曰“迎春桥”,可通太平兴国寺。这里原也是汉阳较有景致的地方。今之莲花湖,不仅恢复了昔日的风采,还增添了许多景点,月夜在湖心亭上乘凉,可见湖中倒影,龟山影憧憧,长虹千灯亮,湖岸树婆娑,湖中明月光,不减当年李白泛舟郎官湖的情趣。故亦有人建议将莲花湖更名为郎官湖,辟一座太白公园。
二程“鲁台望道”
在河南登封嵩阳书院那间并不豪华的讲堂里,历史上曾经有两个祖籍洛阳的武汉黄陂人,带着一丝抹不去的黄陂口音侃侃而谈大儒之道,以近乎简单的方式把一盘散沙般的国人之心紧紧地拧聚于一束,也把辽阔的疆土归拢于一体。
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两兄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他们曾携手创立了一个完备的道德伦理体系,几乎融合了所有东方式的智慧,目的是把散乱的棋子收进经纬分明的棋盘,把四处漫溢之水收进中规中矩的容器。从此,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绳有了统一的标尺,形成了一种大一统的生活秩序。但二程与武汉黄陂的关系却始终鲜为人知。
程颢、程颐兄弟人称二程夫子或二程先生。河南洛阳籍人,其祖父在宋太平兴国年间任黄陂县令,卒于任上。遗有一子程珦,因年幼无力返回故里,遂居于黄陂。后来朝廷念其父功德,钦赐程珦为黄陂县尉。程珦之妻侯氏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于程乡坊生子程颢,次年生程颐。今黄陂区不仅有许多关于二程的纪念建筑,而且还有不少二程青少年时代的传说。
黄陂城西有草庙巷,是二程故居所在地,1370年(明洪武三年)立程乡坊以为纪念。该巷暑天无蚊,乡人传以为异。传说程夫人侯氏曾梦见双凤投怀:一对五彩缤纷的凤凰,从云端翩翩飞来,落在她家院内的梧桐树上,又鸣叫着投入她的怀抱。后来二子果然成为理学巨匠。
人们为缅怀先贤,便在县城里修了一座清远亭。南宋时改称双凤亭,取侯太夫人梦双凤生二程之意。一说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亭因此而得名。1463年(明天顺七年)金事沈靖复建于鲁台山麓二程祠内,1666年(清康熙五年)县令杨廷蕴移建于山上。嘉庆年间重修,1830年(清道光十年)邑人刘云衢捐资再修,后又遭狂风吹倒。
1848年黄陂县令萧恩荫召集邑人金光杰、周超献、周恒渠会议重建,增修石楹,环植林木,顿复旧观。现存建筑即为当时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四面镌刻有《重修双凤亭记》等碑文四篇,碑额上刻有双凤朝阳图:一对凤凰,展翅朝阳,习习飞舞,犹如在喜悦地鸣叫。“双凤亭”金字匾额,为1962年重修时郭沫若所题。
二程年少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潜心研读“四书五经”,并为儒家学说所折服。他们十分崇敬孔子,乃筑台山顶遥望东方鲁地,后人称此台为“望鲁台”,该山故名鲁台山,并传颂着二程夫子“鲁台望道”的逸闻趣事。鲁台山在县城东边过河数十步的地方。鲁台山周围昔有苍松数十株。明景泰年间同知蔡缓建二程祠于鲁台山下,岁时俎豆,祭祀二程。成化年间知县李恒改旧祠为享堂,复建新祠于前,屡圮屡建。
鲁台山东边有湖名流矢湖,相传二程在此练习射箭,曾流矢于此。鲁台山下有聪明地,建有二程祠。相传祠内蛙不鸣,蚊不叫,旱不涸,水不溢。后掘土得一石龟,背上有八卦图,被人窃走后,这四种奇怪现象不复存在。二程当年在此攻读,凿潭喻道,故池中筑亭,称涵虚亭。有碑文云:“半亩方塘一个亭,森森万象人虚明。百年心印今犹古,怪得蚊蛙不敢鸣。”
池前数步为前川,即“傍花随柳”处。昔日这一带松柏苍翠,花红柳绿,景色十分迷人。二程兄弟常在此散步或赋诗。程颢曾于十四五岁时,在此作《春日偶成》一诗,记其在此春游之乐,其诗曰: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两个少年,被风轻云淡、柳暗花明的春日景色深深吸引,他们与飞莺掠燕一块儿,在前川逗留观赏,心中萌生如青春勃动的喜悦,沉浸忘情。这种人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情愫,恐怕一般人无法觉察得到,还以为那少年在偷闲玩耍呢。这一首小诗,舒帖自如,语浅情浓,很快被传诵开来。后人有编供少年儿童习诵的《千家诗》读本,便慧眼识珠,把这首绝句《春日偶成》选入,并排在首篇。
二程祠前半里地有理趣林,二程当年读书时植柏为林,情与景会,理与心契,虽在陋巷,而乐得其趣。此外,白云洞、西郊桥(又称程夫子桥)、环水台都是二程游经之处。
二程兄弟中的老大后来考中进士,做过一段时期的地方官,又教过皇太子读书。兄弟俩从学于北宋大学者、文学家周敦颐,后来青出于蓝胜于蓝,创立道学、理学。他们多年著作讲学,有很多门人弟子,对当时的哲学和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著作被编成《二程全书》,尊称程颢为“明道先生”,称程颐为“伊川先生”,其学术成就和性情品格非常受人敬重。
程颐晚年在家乡讲学,有一次学生们一道去拜见老师,请教学问,看见先生正在屋内闭目瞑坐,他们不愿打扰老师休息,就静静站在门外等候。过了很久,待老师睁开眼看见他们,天正下雪,门外的雪已经积了半尺深。这个古代尊师重教的故事凝成一句成语“程门立雪”,传为千古美谈。
冯京“三元及第”
“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这是千古多少莘莘学人穷毕生之夙愿。宋代江夏郡却出过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姓冯,名京,字当世。
这位曾给苏东坡讲过“羽衣仙女”故事的冯当世(见苏轼《黄鹤楼游戏文词》),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从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独占鳌头,连中三元。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有:“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
冯京高中状元后,其“三元坊”建在府学,久废。后来曾出任翰林学士、知州、知府,官至保宁军节度使、太子少师。
在冯京功成名就之前,曾发生过不少奇闻趣事。传说冯京之父曾经商,壮年无子。其妻授以白金数笏,嘱其买妾。冯父在京师买得一妾,当了解到该妾之父本系朝廷命官,因纲运欠折,鬻女以为赔偿之计时,十分同情,不忍侵犯,遣还其父,并不索钱。回家后将此事告诉其妻,妻说:“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不久妻果然有孕。临产前,邻居们皆梦见鼓吹喧阗迎状元,冯京乃生,后果中状元。
冯京未显贵时,久居武昌,纵酒不羁。一夕醉卧郊外溪边。有一渔夫打鱼归来,困眠舟中。朦胧中似听见有人呵叱道:“冯侍中在此,安得不避!”渔夫惊起,借着月光在岸边寻觅,看见一人,熟睡草丛中,一问,果然姓冯。渔夫立即作揖拜见曰:“他日贵显,幸勿忘。”并把梦中情形告诉了冯京,又恭恭敬敬地请冯京到船上安歇以避风露。天明后,渔夫用船将冯京送至武昌城中。后来冯京显贵,派人寻访那艘渔船,不复得见。
冯京早年贪玩,有时深夜不归。一次被巡夜的街卒拘留,当时的武昌郡守王素为其开脱,将其释回。后来冯京奉使关中,王素正在渭地率兵,两人见面,酒燕甚欢。冯京作诗赠王素,中有句云:“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意思是说,即使改变了容貌声音(暗指地位身份的改变),我也忘不了当年被街卒拘留之事;即使后来居上(暗指自己此时的地位超过了王素),我也为难以报答你的大恩而惭愧。后人评论这件事说,一些人年轻时,血气方刚,不拘小节,容或有之。待到贵显之后,按常人言之,提起从前的过错尚不愿听,哪会主动向故人谈及,并写进诗文中去呢?冯京如此不以为讳,“可谓贤矣”。
冯京庆历年间在武昌应乡试,阅卷官庸谬寡鉴,开始要将冯京黜落,后又要放在最末一名。幸亏监试的礼部官员拆封定卷时为其鸣不平,极力推荐冯京为第一名,后果然在殿试时一举夺魁。冯京进京赶考过江时,江面上曾波涛汹涌,船几乎被淹没。第二年春天中状元后,再过大江,却是风微浪稳,舟楫安然。冯京乃题诗江亭云:“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意思是说,江神也那么势利眼,见我高中了,态度也变谦恭了。这两句诗是借取唐人施肩吾及第后过扬子江诗句,施肩吾原诗曰: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鱼龙斗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早,复来经此道。
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这首诗哪里是嘲讽江神,实是势利小人的真实写照。
岳飞请缨兴锐旅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武汉也留下了民族英雄岳飞“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足迹与悲壮诗篇。
在蛇山中部山顶上,有一座岳武穆遗像亭,它是为纪念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立的。早先,在武昌城东,还有岳飞庙,始建于1170年(宋乾道六年),当时匾额称“忠烈庙”。而后来武昌百姓习惯称其为“岳王庙”,那是因为宋宁宗为激励诸将,曾于1204年(嘉泰四年)追封岳飞为“鄂王”。800年来,武汉民间一直以各种方式怀念岳飞,除了出于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外,还缘于岳飞与武汉这座城市的特殊关系。
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贵族政权金国向中原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北宋政权灭亡后,新建的南宋政权在投降派秦桧等人的把持下,避敌南逃,金军乘势大举南下。岳飞满怀爱国热情,投入了抗金的行列。
岳家军军纪严明,英勇善战,收复了大片失地。1134年(绍兴四年)岳家军打到湖北,收复了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等地,岳飞也因功高而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驻军鄂州(今武昌),旋又晋封“武昌县开国子”(一种封爵称号)。岳飞在鄂州紧张地进行北伐的准备,偶得半日闲暇,登上了黄鹤楼,遥望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满怀悲壮地写下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而在此之前,他曾在别处也写过一首《满江红》,那就是传诵千古的“怒发冲冠”名篇。有些书上说岳飞在鄂州写的就是后面这首《满江红》,可能是由于词牌相同而生的误会。《登黄鹤楼有感》全词如下:
遥望中原,苍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寿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声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一年后,岳飞改任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封“武昌郡开国侯”。
1140年,岳家军从鄂州出发,大举北伐,一直打到开封附近的朱仙镇。但宋高宗出于对这位功高盖世的名将的猜忌之心,奸相秦桧则害怕抗金的胜利破坏其议和计划,削弱自己的权势,便先后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前方撤下来,然后罗织莫须有之罪名,于次年12月将岳飞杀害于杭州狱中。
岳飞的军队“将和士锐,人怀忠孝”,“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深得鄂州人民的爱戴。岳飞死后,即使在南宋王朝的高压政策下,鄂州一带十家之中仍有九家把岳飞的绘像挂在家中,晨昏予以奉祀。岳飞身先士卒,与部属同甘共苦,“一钱不私藏”。所以,岳飞旧部一直怀念他,纷纷为他的冤死鸣不平。1161年夏,御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岳飞旧部巡视,校官们向汪澈申诉岳飞之冤,当汪表示愿向朝廷报告时,校官们哭声如雷,纷纷表示要“为岳公争气”!
1162年宋高宗禅位,孝宗即位,立即平反岳飞冤案,追复原官,发还财产。后又在鄂州为其立忠烈庙,直至赐谥武穆。宁宗时又追封岳飞为“鄂王”。岳飞“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夙愿虽未实现,但他却永远活在武汉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