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和王健林谁受尊重:焦点透视:中国MBA缺口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1:40

焦点透视:中国MBA缺口有多大?

  关于MBA的报道之一

●美国培养MBA的工商管理学院约有800所,中国目前只有62所。

●美国每年毕业的MBA约10万名,占硕士毕业生的23%至24%,而中国2000年来每年的毕业生只有约5000名,招生人数也约占硕士招生总人数的58%,加上在职MBA也只占硕士招生人数的8%。

●美国1881年就创办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08年哈佛商学院又首创MBA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中国从1991创办MBA至今却只有10余年的历史。

中国缺乏经理人才

朱(金容)基总理1999年访美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所作的演讲中讲到:“科教兴国的基础在于教育。除对基础教育应该予以十分的重视以外,对于专业的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教育,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管理人才。”

有关专家也指出,我国人才队伍庞大,人才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才资源中存在的两个5%现象值得警惕。第一个,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第二个,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约55%左右,而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高层次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才战略实施、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日益深化,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使未来企业对于国际型人才的需求日趋高涨。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更加彻底的转变,具备更强的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更敏锐的洞察力,通晓多语言和多种文化,拥有雄厚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创业能力。杰克·韦尔奇所谓的“确保组织在未来的成功,关键在于有合适的人去解决最重要的业务问题,无论他处在企业的哪一个等级和组织的何种职位,也无论他处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就是对管理人才的一个生动写照。

我国现有的跨国企业,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很难向国际市场延伸,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的程度很低,在国外的投资规模也小,缺乏面对国际市场的应变与竞争能力。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懂得国际工商管理、熟悉海外直接投资操作、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国外法律制度、文化商业习俗、国际惯例的外向型管理人才。

中国要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依靠素质良好的经理人才在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做出富有意义的战略反应。 

MBA十年风雨路 

追溯我国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追溯至1984年的由原国家经委与美国、欧共体、英国等陆续联合举办的国际合作工商管理培训和MBA教育项目。1986年12月16日,38名中国学生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荣膺MBA学位,他们被称为“中国经济管理黄埔第一期”。

从1991年中国高校试办MBA班,中国的MBA教育已经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1991年,当时仅招生1442人(在职MBA39名)接受MBA的培训,到1998年跃升到7086人,比1997年增加2777%。到2001年4月,全国已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2001年全年的报考人数超过了50000人,当年的招生人数更是高达12173人。开设MBA的高校也由最初的9所发展到目前的62所。(注:最初的9所高校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据统计,到2001年4月,全国已经累计招收MBA学生47000人(含在职MBA),在校MBA学生达32393人,其中,在职MBA学生13283人。截止到2001年7月,全国的MBA毕业生总数已经超过15000人。 

MBA需求量猛增 

从用人单位的宏观数据来看,我国有284万家国有企业,30万家外资、合资企业,全国企业总数超过1000万家。尽管这些年来,随着MBA的迅猛发展,培养的高校也从最初的9家增加到现在的62家,但是,中国对于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仅就国家经贸委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领导的调查来看,厂长、经理、监事会主席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85%,而真正学过管理的却不到20%,大部分企业领导出身于工程技术专业或者是由党政干部转型过来的。另外,以百万计的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的厂长、经理中有管理背景的,更是少之又少。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最为强烈,另外,在人才的类型上,主要集中于技术人才和营销管理人才。 

报考者踊跃 

从教育培养的现状来看,2001年1月报考MBA联考的考生为38062人,加上2001年1月在职企业管理人员攻读在职MBA的考生,全年报考MBA的考生超过50000人。2000年全国录取的硕士研究生,比1999年增加393%,如果在“十五”期间,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能稳定在15%左右,那么,预计到2005年,硕士生的录取人数将达到20万人,到2006年,将达到22万人。

到2005年,如果MBA的录取比例由目前的58%增加到12%至15%(不含在职MBA),则招生人数将接近3万人,到2006年,将超过3万人。

中国MBA发展方向 

从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MBA学位的授予人数与GDP水平基本上是同步增长的。我国2000年GDP约为10600亿美元,大体相当于美国1970年的水平。而1970年正是美国MBA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就在这一年,美国MBA学位授予数就达到21227人,并且,到1970年美国已累计MBA学位达135553人。

按照美国GDP水平与MBA学位授予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7%综合分析,到2005年,我国的GDP可能达到14万亿美元,则MBA年需求量将达到36万人。到2006年,GDP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MBA年需求量将达到374万人。在以上的测算中,我国的GDP数据是按官方汇率折算的,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MBA的需求量将更高。

但是,按照目前全国62所MBA高校的培养规划,到2006年,62校的培养规模也只有约243万人,即便按照国家的规划将MBA高校扩展到80所,那么,招生规模按规划也只有32万人左右,“缺口”还是很大。

当前,中国每年的MBA毕业生只有5000余人的规模,相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可见,供需之间的现实差距还很大。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对MBA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从目前来看,MBA的培养速度还远远跟不上需求的速度,当然,这在短期内也是无法改变的。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存在的。”MBA的内需外流、内需外购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2002-10-21 12:22:00

[推荐这条新闻给您的朋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