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不努力视频:《佛陀传》总复习(共二十道思考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1:34:52

首先,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感谢成峰法师的悉心教导!然后,让我们发起菩提心,共同走向解脱,自利利他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陀传》成峰法师 主讲 修改

总复习(共二十道思考题)

                          道成 整理                       2009-7-1

以下七道划线题为主观题,以自己的发挥为准。

    (一)

1、僧团社会公众形象及其意义?P1

2、佛陀的人间性及其价值?

3、“佛在僧数”的积极意义?

4、僧随念及其对象为何必须是贤圣僧?P3

    (二)

5、佛陀名号由来的几个途径?P4

6、佛的十种名号及简单含义?

7、佛随念的方法及其功德?P5

8、从对 “世间解”的理解谈谈自己如何过少欲知足的生活。

    (三)

9、简述四吠陀与四种姓。P6

10、婆罗门将人生分为哪四个时期?

11、佛陀时代的六师及其思想?

12、从乞士的真意谈谈你如何理解化缘?P7

    (四)

13、简述释尊的八相成道。

14、释尊的出生时间和地点与家庭中主要成员?P8

15、释尊出生时的几种不可思议境界?

16、释尊在家时从哪些方面思考人生从而最终舍俗出家?

    (五)

17、从佛陀追求真理出家谈谈对你的启示。

18、简述十军,并选择一个介绍自己的对治方法。

19、佛陀证悟到了什么?P9

20、简述佛陀的一天。

一、树立僧团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意义?

我们应如何树立僧团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呢?本人思考如下:

1僧团:坚持“素食、独身、僧装”、“以戒为师”,本着“六和敬”原则,积极加强僧团管理,构建僧团和谐;同时,积极培养管理、弘法、修证人才,将佛法落实于实践,树立良好的僧团形象;

2个人:注重行住坐卧四威仪、保持宁静;修戒定慧三学:严持戒律、坚持禅修、闻思经教、参加实践等;少欲知足,过简朴的生活,增强自身修养和素质,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弘法:以佛法智慧积极弘法利生、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如救助穷困、搞好瞻病和送终等;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受戒、禅修、法会、法宝流通、心理咨询、网络弘法等方式,帮助信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心灵困惑。

所以,树立僧团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僧团:严持戒律、有着更高道德要求的僧团,其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必会为社会大众所认可,这无疑有利于僧团自身的建设、管理和发展;

2个人:是团体的一分子,有着强烈出离心、重视解脱、坚持学教与禅修、重视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这无疑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也必将对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作用;

3弘法:需要智慧,以佛法的智慧学佛所学、证佛所证,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一方面可以解除自身的痛苦烦恼,出离轮回,走向解脱;另一方面,真正能够做到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弘扬正信佛法、利益一切众生,帮助社会大众一起出离轮回,走向解脱。

二、佛陀的人间性及其价值?

(一)佛陀的人间性

一、佛陀的人间性体现在:佛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成佛、食人间食,有生老病死。

1《增?322》:“可用人间之食用食如来。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2《增?卷186经》:爾時。王波斯匿與世尊辦種種飲食。觀世尊食竟。白世尊曰。諸佛形體皆金剛數。亦當有老、病、死乎。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3《增?卷263经》:尔时,世尊便说此偈: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出家为善业,有漏尽无漏。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二、佛陀的人间性体现在:佛的教化是“平等对待、有教无类”。

1佛陀教学的特点为:师生间的教导与激励;启发而非灌输,目的是唤醒自觉;师生非主仆,佛说“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老师”;有教无类,平等普施;远离玄妙,不涉空谈。

2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感化过无数人,可见佛陀的慈悲:优波离本是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后被奉为十大弟子之一;摩登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女,她为了爱恋阿难的美貌,受佛陀的感化而即刻证得阿罗汉果。

(二)认识佛陀人间性的价值

一、佛陀说法主要针对人,目的是为了改善不足、对治现实弊病。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就是人间佛陀的具体示现:八相成道(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依人间之衣食住行,有生老病死。所以,佛陀是人,不是神。

二、佛教提倡人人平等、有教无类,这给所有渴望解脱的人以极大的希望。这是基于佛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圆满慈悲与智慧,以平等舍心对待一切有情。

三、学习佛法,是为了达到“对人生的觉悟、对当下烦恼的超越”。“佛在人间、法在当下”,佛教强调对人生觉悟的当下,就可远离痛苦烦恼。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五年,告诉人类得解脱的方法,指示我们应行的大道。他是漫漫长夜中的人间慧灯,是茫茫苦海中的人间舟航。

四、欲离苦得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唯有皈依三宝。佛陀的人格已达完美的境地,自性清净不染,远离了世间一切烦恼痛苦的束缚。佛法,无一不是从佛的大智觉海中流出的离苦得乐的方法。佛法可归纳为三藏十二部,我们只有依教奉行,才能离苦得乐。僧团是佛法的实践者,我们唯有皈依僧,才能走向解脱。

五、佛教强调中道行,立足于人间,关注人类的疾苦,以救护一切有情为己任。诸佛如来皆出人间,更多关注的是人间的疾苦。佛教以人天善法为基础,以出离心为核心,以菩提心为不共教法,这是基于对宇宙人生真理的客观把握,是化世导俗的教育,是让人培植福德资粮、了生脱死、直至解脱成佛、度化众生的究竟完善的中道。

佛法是适用于一切时、一切地、一切人的真理。在人类道德滑坡、世界和平遭遇挑衅、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严重脱节的今天,佛陀的教育实践,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无论出家众、在家众,应共同担当起弘法利生的重任,把佛教的慈悲与和平撒播给世界上所有追求真理的人们。

三、“佛在僧数”的积极意义?

(一)佛在僧数

1《中?心品瞿曇彌經第9》:世尊告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眾。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大生主瞿曇彌至再三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為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世尊亦至再三告曰。瞿曇彌。持此衣施比丘眾。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

2《五分律》卷十六:“但以施僧,我在僧中。”

3《摩诃僧祇律》卷三:“供养僧者,佛亦在其中。”

(二) “佛在僧数”的积极意义

供养比丘,便如同供养佛。佛是僧团的一分子,僧团依六和敬原则共住,这充分体现了僧团的依十事摄僧的特点,及和合、清净、安乐的三大美德。“佛在僧数”的积极意义如下:

1体现了佛陀的人间性:通过学习《阿含》,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佛陀形象,如:通过扫地,说扫地之五功德(自心清净、令他清净、诸天欢喜、植端正业、命终生天);汲水并制不饮酒之戒;通过看护生病比丘,令说七清净,使其病愈;为弟子裁衣,制三衣之戒;为老比丘穿针,培养福德资粮;参加羯磨举过,令僧监督自己的言行等。

2体现了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到佛的人间性:佛陀并非神,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我们就可以避免将佛教鬼神化、神秘化、世俗化,从而回归佛教“以人为本”的本怀

3体现了僧团和合的特点:佛为僧之一,也须遵守戒律,与大众一起乞食、学修、参加羯磨等,未超脱僧团,强调僧的团队精神、和合共住;

4体现了佛教的中道思想:佛在僧中,既不追求享乐的生活,也不希求通过无益苦行以求解脱,他们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通过修戒定慧三学,行走在解脱与利他之中道上;

5体现了佛陀圆满的慈悲与智慧:佛在僧中,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对机说法,度化无数众生。

四、僧随念的对象为何是贤圣僧?

僧随念的对象必须是声闻贤圣僧团,不能是凡夫僧。原因如下:

一)僧及其种类:僧,即僧伽,僧团,音译为“合”、“众”、“和合众”、“法众”等,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构成僧伽有两条件:

1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

2事和:即六和敬原则=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二)何谓僧随念:

1《阿含》: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广说乃至无上福田,世所应供。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僧,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僧随念。

2《杂阿含550经》,世尊对尊者摩诃枷旃延说六随念,其中僧随念内容如下: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供养、恭敬、礼拜处,世间无上福田。

三)“僧随念”的对象:必须是贤圣僧,因为他们具有无上的功德。《清净道论》:

若欲修习僧随念的人,当独居静处,随念圣僧伽的功德:世尊的声闻众善行道正直行道,真理行道,正当行道,即四双八辈的世尊的声闻众,是可供养者、可供奉者、可施者、可合掌者,为世间无上的福田。解释如下:

1四向道:当独居静处,随念贤圣僧的功德,即四向道:善向道=善行、正向道=正当、直向道=正直、等向道=真理,即以涅槃为究竟。

2四双八辈圣者:为四向、四果之并称,又作四双(四向、四果)八辈、八贤圣。

四)修习僧随念的功德,可得近行定。随念善行道之僧德,则无贪、嗔、痴所缠之心,其心唯缘僧伽而正直。镇伏五盖、刹那生五禅支。因僧伽之德甚深,倾向于种种僧德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定。《解脱道论》:若人一百年,事火于林中,不如须臾间,供养修已者,彼如是供养,胜祭祀百年。

五)总结:僧随念的对象必须是声闻贤圣僧团,不能是凡夫僧。四双八辈的圣者为可供养、供奉者,可施、可合掌者,为世间无上福田。圣者才有资格接受供养,而我们则应以惭愧心、惜福心接受四资具。我们要实践佛法,欲离苦得乐,自利利他,依中道而行菩萨行,那就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修行中,不断忆念贤圣僧的功德;了解圣者的修学心路与解脱历程;培养形成见贤思齐、成佛作祖的无畏气概;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养成圣者的品质;通过“解、信、行、证”,实践佛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早日证果。

五、佛陀名号由来的几个途径?

(一) [自记] 《杂阿含100经》:

1异婆罗门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时,婆罗门即说偈言:“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世尊说偈答言:“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2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自记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人传者,得非虚妄过长说耶?为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耶?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

佛告大王:“彼如是说,是真谛说,非为虚妄。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所以者何?大王!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波斯匿王白佛言:“虽复世尊作如是说,我犹故不信。所以者何?此间有诸宿重沙门、婆罗门,所谓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阇耶毘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干陀若提子,彼等不自说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得世尊幼小年少,出家未久,而便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大王:“有四种虽小而不可轻。何等为四?剎利王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 ……

(二)[先佛授记] 《增一阿含43-2经》

灯光佛知梵志心中所念,即告之曰:“汝速还起,将来之世,当成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时,摩纳闻佛授决已,心怀踊跃,不能自胜。卽于彼处,得遍现三昧,踊在虚空,去地七仞,叉手向灯光如来。

汝优波离莫作异观,尔时宝藏如来时长老比丘,岂是异人乎?尔时灯光如来是也。尔时王女牟尼,今我是也。时宝藏如来立我名号字释迦文,我今以此因缘故,说此八关斋法。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人作是誓愿,卽于彼劫成其所愿也。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记,得至甘露灭尽之处。如是,优波离!当作是学!

六、佛的十种名号及简单含义?

1如来:“如”过去佛在人间成佛,“来”教导人、天三十七菩提分法;

2阿罗汉:因为牟尼的远离,杀了一切烦恼的贼,破了轮回车轮的辐,应受资具等的供养,又无秘密的行恶,所以称为阿罗汉。

3应供:应受一切世间供养,故名为应供人。

4等正觉:由于自己正觉一切法,故称“等正觉者”。即是说他是一切法的正觉者,应该通达的诸法业已通达觉悟, 应该遍知的诸(苦)法业已遍知,应断的诸(集)法业已断绝,应证的诸(灭)法业已证得,应修的诸(道)法业已修习。

5明行足:由于明与行具足故为明行具足者。这里的“明”指三明或八明。三明如《怖骇经》所说“初明,指宿命智证明。第二明,指生死智证明。第三明,指漏尽智证明。

6善逝:善净行故,善妙行故,正行故,正语故为善逝。

7世间解:完全了解世间。绝非步行 得达世间的终点,亦非不可能到达,世间的边缘、苦痛的解脱,所以只有那善慧的世间解,住梵行而行于世间的终点,寂静者既然知道了世间的边缘,不更希求于此世间,他世间。

8无上士:因为他自己的德更无超胜之人,故以无过于他之上者。

9调御丈夫:对于被调御的所有有情而言,佛陀是最高明的调教者。

10天人师:以现世、来世及第一义谛而适应的教诲,故为“师”。天、人即天与人,这里仅限于最超胜的诸天及最有才能的人而说。

11佛:以他的解脱究竟智业已觉悟一切所应知的,故为“佛”。或者以自己觉悟四谛,亦令其他有情觉悟,以此等理由故称为“佛”。 “觉谛故为佛,令人觉故为佛”。

12世尊:这是与德之最胜,一切有情之最上,尊敬之师是同义语,所以古人说:

世尊,是说他最胜;世尊,是说他最上;那值得尊敬的师,才称他世尊。

七、佛随念的方法及其功德

1佛随念方法:彼世尊亦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该如是随念于佛世尊的功德。

2佛随念的功德:

象这样的随念佛陀之德,此时则无被贪等所缠之心,无嗔所缠及无被痴所缠之心。而他的心是只缘如来而正直的。因他这样没有了贪等所缠,故镇伏五盖,因向于业处,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寻伺于佛德;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于喜的足处而轻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息;不安的得安,则亦生起身心二乐;有乐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得心定;在这样次第的一刹那中生起了五禅支。因为佛德甚深或因倾向于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禅。

其次,勤于佛随念的比丘,尊敬于师、顺从于师,得至于信广大、念广大、慧广大及福广大,并得多喜悦,克服怖畏恐惧,而安忍于苦痛,及得与师共住之想,且因他的身中常存佛德随念,所以他的身体亦如塔庙一样值得供养;

又因他的心向佛地,纵有关于犯罪的对象现前,而他亦能如见师而生惭愧。他虽不通达上位(近行以上),但来世亦得善趣。

八、从对“世间解”的理解谈如何过少欲知足的生活?

一)世间解的含义:

1佛十号之一,佛对世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既了知世间之因、世间之灭,亦了知出世间之道。

2《瑜伽8319页》: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善通达。由善悟入有情世间,依前后际宿住死生,依一切时八万四千行差别故;于器世间,谓东方等十方世界,无边成坏,善了知故。又于世间诸法,自性因缘爱味过,患出离能趣行等,皆善知故。

3《法蕴足论24页》:五取蕴、五趣、六处、三界,皆名为世间。从彼而生起,从彼而出,因彼而生起,因彼而出。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

二)如何过少欲知足的生活:

1了知无明为生死轮回之因:佛已了知世出世间因果诸法,故破我执、少欲知足,教化众生如何生活和修行以断尽一切烦恼;有情因无明而痛苦烦恼、造业轮回,追求欲望的满足。佛法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为了避免轮回,我们应学佛所学、证佛所证,少欲知足,过简单的生活,修戒定慧、八正道,断除烦恼,出离轮回;

2了知贪爱为生死轮回之因:佛说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贪爱、我爱为后际生死的根本,有情因贪爱而抓取,进而在三界中轮回,无有出期。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应贪爱和执取,应按佛所说三衣一钵,过少欲知足的生活,远离五欲六尘的侵扰,才能与戒定慧相应。

3了知五取蕴、五趣、六处、三界等为生死轮回之因:佛已明确告知我们五取蕴、五趣、六处、三界等均为轮回之因。有情因无明、贪爱、我执,又因不了解世间的本质为无常、苦、无我,而不断抓取。当六根对六尘时,对可意境生贪,对不可意境生嗔,从而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尤其是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人心浮躁,我们的心很难与戒定慧相应,很容易陷入贪嗔痴的心行中。所以,我们只有了知出家人仅需少量的四资具,过少欲知足的生活,就能远离滚滚红尘的种种诱惑,将心安住于当下,依教奉行,修行证果,就可走向解脱、出离轮回。

总之,我们应该了知种种轮回之因,念死无常、念三恶趣苦,了知暇满义大,珍惜难得的人身,依教积极修习八正道和戒定慧三学,了知多欲多求的过患,就一定能够少欲知足地生活和修行,摆脱烦恼痛苦的束缚、走向解脱,获得大自在。

九、简述四吠陀与四种姓。

(一)四吠陀

一)四吠陀:吠陀,直译为“明”,即知识.四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圣典。

1梨俱吠陀:最古老,形成于公元前1500至前1000,系雅利安文学最古且最重要的文集,吠陀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利益。

2娑摩吠陀︰系一部歌咏集,为婆罗门僧祭酒时所歌唱。

3夜柔吠陀︰为一部献祭的祷词。

4阿闼婆吠陀︰多属神咒,乃控制神鬼之法。

(二)四种姓

二)四种姓:古印度后期吠陀时代(西元前1000-西元前600年左右),此制度已告成立。

《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原人赞歌》认为婆罗门从创造者(大梵)之口所生,刹帝利由其两臂出生,吠舍由其两腿出生,首陀罗则从其两足出生

1婆罗门:指祭司、僧侣阶级,掌握神权、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教授吠陀经典。

2刹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阶级,掌握军政权。其职责在于保护人民。

3吠舍:普通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广大平民阶层,以纳税及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其后有些成了具有众多土地财富的奴隶主,有些沦为奴隶。

4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失去村舍,不能独立从事生产,成为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

十、婆罗门将人生分为哪四个时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为纲领,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法”、“欲”、“利”、“解脱”四大目标。与此相对,婆罗门教主张人的一生应该实行“四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

十一、佛陀时代的六师及其思想?

佛陀时代,出现了与婆罗门教对抗的六师,佛教经典称为“六师外道”:1阿耆多翅舍钦婆罗2散若夷毗罗梨沸3末伽梨瞿舍梨4布兰迦叶5婆浮陀迦旃那6尼乾子。思想如下:

一)阿耆多:断灭见,具有唯物思想,后来顺世派的先驱,代表首陀罗的权利。

主要思想:1认为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独立常存的,人和世界都由四大合成;2否认灵魂,认为人死复归四大。3人生目的:以求得快乐为满足。

二)散若夷:直观主义学派,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决定评价。如对有无来世、有无果报等,认为说有即有,说无即无。人们比之为难以捉摸的泥鳅。

三)末伽梨:定命论者,认为生命自然运行,无力能污染或净化它,主张无业报,无父母生身,一切修行都无用。只有经八百四十万大劫,届时不分智愚,都能解脱。

四)布兰迦叶:姓迦叶,从母得名富兰那。否认因果报应论,无因无缘、无道德论。他说:“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任何人无论行善或作恶,都不会造成道德结果。

学说与末伽梨相似,也否认善恶业报和婆罗门教。主张纵欲,对于伦理持怀疑态度,他们出身是奴隶,主要思想见于《沙门果经》。

五)波浮陀:行为只是元素正向和反向的转移。也否认人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认为人身是由七种元素构成。一旦七种元素分离,就是死亡。而元素是永久存在的,具有唯物思想

六)尼乾子:后发展为耆那。他们认为业报太重,要让业报加快结束,就必须苦行,故主张苦行

十二、从乞士的真意谈谈你如何理解化缘?

一)乞士(比丘)的真意:乞,乞求;士,清雅。指比丘为杜绝一切生业,向信徒乞食以清净自活,维持色身。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

二)化缘:1教化的机缘、因缘:佛菩萨等化益众生,皆应机而起,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及根机,而出世说法,待因缘尽即入灭。如《佛遗教经》: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观经疏》: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2募化、劝化:以募化结佛缘。依佛典所载,能布施者与佛有缘,故透过教化因缘,劝募有缘的信徒布施供养。

三)如何理解化缘:

1本意:乞士,比丘乞食以维持色身。佛教戒律: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化缘,教化的机缘、因缘及以募化结佛缘。如:释迦牟尼与此世界的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

2引申义:化缘本指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现推而广之,指为佛事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

3化缘给人的感觉与托钵乞食不同:出家人劝募兴建、整修寺庙的经费时,居士知道自己的钱将被用在有形永久处,且只要该建筑物存在,他的功德就会不断增长,自己的名字及捐献款额也会铭刻在纪念碑上。因此很少有人认为化缘和托钵乞食是一回事。

4化缘要有智慧,讲求方法:A位于城区或才刚建立的寺院,往往没有田产,争取在家众的支持就愈显重要。方法很多,正业就是对外弘法,如讲经,办各种法会等。B可派僧到外地化缘,先向当地富有的佛教信徒作一番适切的介绍,然后为此行的目的募款。如:1920年代,宁波观宗寺的住持为筹集购置大藏经的费用,特地前往北平,结果募得了所需的五千元,包括段祺瑞政府的一笔捐款。C有人捐钱并非为了支持某项工程或计画,而是为了资助寺院的日常开销。如北平净莲寺在1930年代,有三位在家居士轮流负担该寺所有的预算。D寺院不一定主动向人募款。如据说安徽有位富绅,曾梦见观世音菩萨劝他打消撘乘某汽船的计画。梦醒后,他改变了主意,结果那艘船被炮艇撞毁,几百人罹难。满怀感激之余,富绅捐出数千元给迎江寺,作为修补寺塔之用。E近年来,苏州西园寺一直坚持对外弘法,采取各种形式:讲经说法、助印经书、举办八关斋戒、放生,心理咨询热线,菩提进修营,为游客做开示,编辑杂志和论文集、网络弘法等方式向社会弘法,于是不断有社会各界人士向三宝楼、助印经书等捐款。可以说这是有智慧的化缘方式,不离自己的本位,值得提倡。(完)

十三、简述释尊的八相成道。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导,所以用成道命名。其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声闻乘有降魔,无住胎。

一)《大乘起信论》: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1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2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3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4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母亲右胁出生。5出家:二十九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6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7转法轮: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说法普度人天。8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

二)声闻(根本)乘的八相=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1从兜率天下2托胎3出生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法轮8入涅槃。除第三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为八相。

十四、释尊的出生时间和地点与家庭中主要成员?

1出生时间:公元前623年5月月圆日;2出生地点:迦毗罗卫国的兰毗尼园;

3家庭成员: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诃摩耶;继母:摩诃波阇波提;妻子:耶输陀罗;

弟弟:难陀;妹妹:输达离难陀;堂兄弟:摩诃男、阿那律、阿难;儿子:罗睺罗。

十五、释尊出生时的几种不可思议境界?

出生时的不可思议境界:1十月生产;2天人护持;3天女沐浴;4生能行走;5做狮子吼:我是世界之首者、我是世界之胜者、我是世界之长者,此为最后之生,今无后有之事。

6出胎光明、大地震动。

十六、释尊在家时从哪些方面思考人生从而最终舍俗出家?

1思考人生:王耕节时,太子看到挥汗如雨的农夫在辛勤劳作,而自己的王族却伞盖马车、任意逍遥,感到这是多么不平等;又看到农田被掘起的土内的昆虫,被飞鸟所食,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是多么残酷;他目睹着社会的不公、众生的痛苦,陷入沉思,那些郁积的愁思始终不能释怀。于是,他坐在树下打坐,第一次体会到初禅的快乐;

2出四门体悟人生、决心出家修道: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太子曾三次出城门,见到老人、病人、死人。他通过深入思考,认识到任何人都不能避免老病死,人生的根本是痛苦、是无常,而许多人却因愚痴迷惑而沉溺在五欲六尘的享乐中。最后,他第四次出城门,遇到了一位修道人,了解到唯有出家修道才能远离家庭的束缚、从老病死中解脱出来,获得大自在。于是,他下定决心离开象鸟笼似的王宫,为了追求真理和解脱而出家修道。

十七、从佛陀追求真理出家谈谈对你的启示。

1佛陀虽贵为王子,却未被五欲六尘迷惑,而是通过种种世间的假象,看清谁也无法摆脱的老病死的真相,为从痛苦中解脱,他毅然下决心离开王宫出家修道。这是他多生累积的福德因缘,也是他为我们在世间的示现。2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我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我非常珍惜时间,为提高生命品质,脱离轮回之苦,唯有精进再精进。3虽然菩提心已发,但为了自利利他,唯有先获得解脱的能力。佛陀就是这样做的,先出家修道,成道后再度化众生,讲经说法;所以,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4现在,佛教日益兴盛,中国、世界都需要佛教,学佛所学、证佛所证,直至解脱和成佛,这是每个有情未来的使命---永远不用担心失业;否则,离开三宝,解脱将毫无希望可言。5现当代中国人出家的原因是:探索真理、人生失意(事业、感情的挫折)、文化政治的需要(边缘化的佛教)、生存之道(职业僧侣)。尽管如此,不应悲观,只要走入佛门,就有了解脱的希望和可能,种下解脱之因。6因学佛而得究竟利益的人,的确应该将正信的佛法,尽快传达到需要它的人那里。为处于痛苦中的人送去光明和希望,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也能走向解脱。

十八、简述魔罗十军,并选择一个介绍自己的对治方法。

一)魔罗十军:1爱欲;2不乐(不满);3饥渴:缺乏食物和饮料。它是有情与生俱来的一种病,一切有情皆依衣食而住,需要四食(断食、触食、思食、识食)滋养身心。但若贪着,就会成为轮回之因。故应食存五观。4渴爱:凡夫爱着于五欲,如渴而爱水也。《维摩经》: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注》:肇曰:渴见阳炎,惑以为水。爱见四大,迷以为身。《行事钞》:渴爱难满,如海吞流。5昏眠:《法蕴足论》:云何昏沉睡眠盖?谓身重性,心重性,身无堪任性,心无堪任性,身昏沉性,心昏沉性,[夢-夕+登]瞢愦闷,总名昏沉。染污心品所有眠梦,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总名睡眠。如是所说昏沉睡眠,覆心蔽心乃至裹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昏沉睡眠。6怖畏;7怀疑:就是对四谛、业果、三宝产生怀疑。由疑而不信,不信则不能接受,就不能把我们导向真理,所以,疑是学习佛法的重大障碍。8傲慢;9名闻利养:乃轮回之因,应该远离。名誉与地位,愚人所爱乐;如剑斩人头,能断人慧命。《一切有部律》:名关利琐羁身苦,富贵荣华等浮云。10自赞毁他:1)《瑜伽菩萨戒》:若诸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2)《梵网经菩萨戒》: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二)我是如何对治昏眠的?1调节睡眠:身体状况不佳时,适当增加休息时间;身体状况好转时,就要精进,减少睡眠;2睡觉时:右胁吉祥卧,做光明想,保持正念,可少恶梦,提高睡眠质量;3平日生活:有规律,每天坚持运动,少食少欲,可减少睡眠;4白天昏沉时:睁大眼睛、拉耳朵、搓手、拍拍头;做光明想、冷水洗脸、经行、念死无常;思维三恶趣苦、轮回的过患、人身的暇满义大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究竟解脱的快乐、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快乐等。

十九、佛陀证悟到了什么?

1《中部·萨遮迦大经》:入四禅,得三明而成正觉;2《长部·相应部》:如实了知十二缘起;3《长部·圣求经》:如实证知五取蕴的作用、过患与出离。

二十、简述佛陀的一天。

(一)佛陀的一天,可分成五部分:上午,下午,初夜,中夜,后夜。

《中部》: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

一)上午:1佛陀以圣眼观世界,看有无可度化之人。若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帮助,未经邀请,他也会前往,以神通,或正道教之。2他一人,或同弟子一道,托钵沿街乞食,然后回到住处。即使在80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在绕城乞食。3饭后: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授予三皈五戒;对有修行基础者,就给他指出成就圣果之道;对要求出家者,给他们授戒,最后回寮房。

二)下午:1为众比丘说法:有的比丘期待获得适合自己的禅修方法,有些比丘向佛陀行礼后,回到自己的房间。2休息:向弟子讲经或开示后,佛陀回寮房休息,或正念右卧。

3开示:起身后,达大悲乐境,以圣眼观世间一切众生,特别是隐居静处,修习掸定的比丘及其他弟子,给他们必要的开示。若远方有人需要他的指导,他就以神通前往。4为在家众说法:晚上,为成群结队的在家信徒说法。

三)初夜:每晚六点至十点,专门指导众比丘,回答他们的提问,指导他们探索深奥的佛法,修习适宜的禅法。

四)中夜:夜里十点至零晨二点,为天人、梵天等诸神众讲法。

五)后夜:早上2-6点,分四个时期,《法灯》:2-3点:经行。3-4点:正念右卧。4-5点:深入阿罗汉之境,享受涅槃之乐。5-6点:深入大悲之喜,以大慈之心照耀众生。

     佛陀整天都在为僧团的事情操劳着。与众人不同,他夜里只休息一个小时。在凌晨整整两个小时中,他以无限慈爱之心彻遍大干世界,给诸有情带来幸福。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时间,教化十方,宣说佛法,不辞辛劳地为大众谋利益。 

说明:以上为本人《佛陀传》的作业,参考了成峰法师的课件、上课录音及其他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并经法师修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请务必指出为盼!

注意:考试复习以课件和上课录音为准。

考试:200977日(周二1400-1600)。作业:40%,课堂发言:20%;考试;40% 

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