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云讲话视频2017:佛教根本教义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39:55

佛教根本教义初探

道成

2008年12月31日

摘要:本文按照缘起法的线索,将佛教的根本教义做了归纳,目的是帮助初学佛法的人树立正见,了解有情生死流转的真相,以及修行解脱、出离轮回的方法。

关键词: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四法印、戒定慧。

一、序言

作为初学佛法的人,往往被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各种宗派和不同观点搞得昏头转向,很难把握佛教的根本教义,从而导致盲修瞎练、迷失方向,或起了邪见,失去了信心,或白白耽误了暇满的人身。佛法是让人来学习的,更是让人实践的。不懂佛法之人如同盲人;博学之人不修习佛法,好比是个图书馆,就象没有香味的美丽花朵。为了给初学佛法的人以适当引导,本人根据自己所学内容,将佛教的根本教义做了一些归纳,希望初学者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有情生死流转的真相,并迅速掌握出离轮回的方法,在修行解脱之道上少走弯路。

二、根本教义

释迦牟尼因悟道而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并依此走向解脱。释尊成道后传道四十五年,遇到了许多经历、文化、背景、风俗、语言、环境等都不相同的各种人,为了适应不同根机的人,便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但其原则和基础是不变的,这就构成了佛陀的根本教义。根据原始圣典《阿含经》,释迦牟尼因觉悟十二缘起、修八正道而获得解脱并成佛,四十五年所说一切法皆可归纳为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四法印等。其核心是向世人说明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

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四法印等是大小乘的共法,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掌握了这些,无疑对把握佛法修学的核心、树立正见、掌握修学方法等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十二因缘

各种神教都认为宇宙来自神的创造,而缘起法却贯穿于佛教的始终。佛陀因彻悟十二因缘,而揭示了有情轮回之因、解脱之道的真相。十二因缘内容如下:

1.无明:对佛法的基本义理,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2.:身口意的种种造作,使有情在三界中继续投生轮回。

3.:结生识。引生轮回的业引导有情的神识进入轮回而结生相续。

4.名色:就是投生后最初的身心。名,是受想行(心所法)识(心法)等种种精神活动;色,是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

5.六入:即六根逐渐完备,又称六处、六入处。

6.:根尘识三者和合而产生的精神作用,即六触,是心所法。

7.:种种触产生种种受。受分为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对三受中的乐受产生贪著,即对可意境产生染污希求。想得到,得到后又想持久。爱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即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境界产生的贪爱。                            9.:基于对内外境染污的欲望,用各种方便和善巧去执取、抓取。包括: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欲取:对欲界中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妙境去执取。见取:对持有的不正见坚持不舍,如身见(认为有我或我所)、边见(常见、断见)。戒取:执取那些不能导向解脱的戒(如外道持牛戒、狗戒、鸡戒)。我取:基于我见、我慢,对自我的执取。

10.:存在义,即有漏的业果。由于不断执取、抓取,而造作有漏的业而导致来世继续轮回。有分为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即是三界。                                                        11.:从无到有为生。有了今生造作,则感受来生五蕴之身。有了三界,有情就在三界中不断投生。

12.老死:老死:即衰老、死亡。衰老:皮肤变皱,头发变白,牙齿会落,行走艰难,四体无力。死亡:没有寿暖识了。即身体冰冷,没有呼吸,神识已经离开原来的身体。现代医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脑死亡,没有任何脑电波了。来生有了五蕴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应当注意的是:缘起法基于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解释有情如何不断轮回,以此培养正见,指导修行与解脱。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缘起的。但这里的有为法,不是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而是特指有情的身心及其活动。现在人们通常会把它的涵义扩大,如说房子、柱子等是缘起的,这并非佛陀之缘起法的本意。

(二)三世两重因果

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列表如下:

        ┌无明─惑(缘)─┐

        ├行──业(因)─┴过去世二因─┐

        ├识─┐                        ├一重因果─┐

        ├名色│                        │         │

        ├六处├苦(果)──现在世五果─┘          │

十二缘起┼触  │                                    ├三世两重因果

        ├受─┘                                    │

        ├爱─┐                                    │

        ├取─┴惑(缘)─┬现在世三因─┐          │

        ├有──业(因)─┘           ├一重因果─┘

        ├生─┬苦(果)──未来世二果─┘

        └老死┘

   十二因缘可用惑、业、苦三者加以说明: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前生善恶诸业的引导,感得今生的苦受之果;又由今生之惑而造作诸业,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根本法则:1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2业:过去世的行,现在世的有;3苦: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三)二门四观与缘起甚深之理

十二因缘说明了有情如何轮回,若进一步探索可以发现,它同时也说明了有情应如何修行以达解脱的道理。所以它包括流转门与还灭门。在《杂阿含》中,把流转门说为增法,把还灭门说为减法。

1.二门:A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老死,说明有情如何轮回。所以流转门是染污有漏的。B还灭门:通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到老死灭,说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轮回、达到解脱的。所以还灭门是清净无漏的。

2.四观:杂染逆观、杂染顺观、清净逆观、清净顺观杂染:依流转门作观;清静:依还灭门作观。逆观:从老死到生、到有,最后到无明;顺观:从无明到行到识,最后到老死。

3.缘起:待缘而起。种种缘和合已,令诸行法聚集升起,是缘起义。一切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缘起法又名因缘法。

4.缘生:缘生、缘起、因缘三词有时可通用。瑜伽卷十云:“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即彼生已,说名缘生。”俱舍论卷九:若就其“”而立名者,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而立名者,则为“缘生”。

佛陀当初依二门而起四观,确信有情是由于十二缘起而轮回,而过去的佛,也是因为觉悟十二缘起而解脱,他确信自己找到了证悟、解脱之道。

5.为什么佛陀说“缘起甚深”?阿含经中多处讲到缘起法。如佛说缘起法“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又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无论佛出世与否,缘起法都是潜在的普遍的规则。又说“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诸佛如来都是觉悟了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此为诸佛常法。又说“见缘起便见法,见法便见缘起”,如果通达十二缘起之理,即能见法。

我们现在学习了十二缘起及其关系,是不是就能见法呢?没有这么简单。佛陀说:“缘起甚深”,不是仅仅了解其字面意思就能见法的。侍奉佛陀二十多年的阿难,听佛陀讲了缘起法后,觉得道理好像很简单,一听就懂。佛陀批评他不要这么说,其实十二缘起包含的道理非常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演说的。

如果有情没有基本的正知正见,就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何况是身心产生的活动呢?更无从了解基于身心活动导致的三世轮回。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因不了解自己,就难以掌控自己。对他人、整个人类,乃至其他动物、饿鬼、地狱众生更无从了解。对自己这一生都不了解,过去世、将来世更不了解,何况对过去的过去、将来的将来如何了解?所以说缘起甚深,绝不能轻视缘起法。

(四)四谛

谛,真实不虚之义。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唯有圣者才能依四谛修行成就圣果,故又称四圣谛。它是“十二缘起”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内容如下:

1.苦谛:苦,逼迫义,逼恼身心为苦。确认生命中种种痛苦的真实性与普遍性,称为苦谛。佛陀将生命的痛苦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心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总结)。

2.集谛:集,招集义。谓声闻之人,谛审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若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等,为集谛;爱:对当下自身的贪爱。比如爱自己当下的年轻、漂亮。后有爱:对将来的身体的贪著,如希望自己将来永远年轻、漂亮。喜贪俱行爱:对于当下的或过去的种种境界的贪著。彼彼喜乐爱:对将来的种种境界的贪爱。

3.灭谛:灭,寂灭义。既厌生死苦,谛审涅槃实为寂灭之乐,爱等无余断灭,为灭谛;

4.道谛:道,能通义。为修戒定慧以达涅槃之道,成就解脱的正因,总有七科,合为三十七菩提分,又称三十七道品:A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B四正断或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C四神足或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D五根=信根、念根、精进根、定根、慧根;E五力=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慧力;F七觉支或七菩提分=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G八圣道或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四谛包括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苦因,苦是苦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乐因,灭是乐果,这是悟界的因果。具体见下表: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所包含的义理与十二缘起相同。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相当于十二缘起的流转门与还灭门(轮回之因与解脱之道)。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离不开四圣谛。有的是让人认识世间的苦恼,是为苦谛。有的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是为集谛。有的是解释什么是解脱的境界,是为灭谛。有的是解释如何修行证得解脱,是为道谛。

四谛的道理本身朴素简单,但认识不到位,会出现以下问题:

1.对苦谛认知不到位:如有人觉得自己很有钱,能心想事成,很幸福,没有痛苦烦恼,这是因为无明。其实,无论好与不好,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有钱人担心钱会贬值,就投资希望增值,一旦投资失败,就会有痛苦烦恼。健康的人,如果自恃强壮而纵欲或逞能,同样会有痛苦。有权势的人,担心失去权势,或还想往上爬,处心积虑,地位越高,名声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一旦摔下来就会很惨。所以,幸福快乐表面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如意。本来就痛苦的,称为苦苦;所谓的快乐健康、幸福长寿一旦发生变化,会令人痛苦不堪,这是坏苦。平时的不苦不乐也会很快变化,所以阿含经说诸行皆苦,即行苦。

2.对集谛认知不到位:持宿命论、尊佑论、神创论者,也能认识到生命中的痛苦烦恼,也想解除痛苦烦恼,但却采取给先祖烧纸,给土地庙或神磕头,求其保佑等行为,这是对集谛认知不到位。因为痛苦烦恼是由我们的行为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无明和贪爱,而非先祖不保佑或老天不公。

3.对灭谛认知不到位:觉得自己无法、无力改变现有的痛苦烦恼,否认涅槃的真实性。

4.对道谛认知不到位:会怀疑佛法能否使自己得到解脱、证入涅槃,或将究竟视作方便、把方便当成究竟,或把迷信、附佛外道等当成解脱法,而把真正的解脱大法——八正道弃之不顾、甚至诽谤为小乘。

    否认苦谛,好比病人否认自己生病,而不去看病一样。否认苦谛就会否定集灭道三谛,进而否定四谛、十二缘起、解脱道的教法。否认集谛,正如病人虽然承认自己病了,但否认生病的真正原因,那么灭谛、道谛也就没有意义了。否认灭谛,就是不承认涅槃境界的存在,好比病人不相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否认道谛,会认为八正道不能导向解脱,不究竟。无论否认哪一谛,四谛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必然导致痛苦烦恼,及无尽的生死轮回。

据说释尊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时,先给他们讲了八正道,批评了苦行,提出不苦不乐的中道,说服五人后,才宣讲了四谛,反复讲了三次,即三转法轮:五比丘听闻了佛陀亲证的妙法之后,随即证得了阿罗汉果。这就是释尊成道之后的初转法轮。

1.初转=示转:肯定四谛,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2.二转=劝转:说明四谛在人生实践中的意义: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3=证转:证明自己已达到四谛的要求: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  

(五)八正道

佛陀的根本教义告诉我们修行的原理和方法,其核心是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等。十二因缘,首先使人明白了四谛中的苦集二谛:人生是苦海,此苦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其次使人明白了四谛中的灭道二谛:既已知苦,并知苦之集的由来,就当设法断绝苦海的根由和方法,修八正道,达解脱,证涅槃,自利利他。

因八正道是远离常见与断见、有见与无见等偏颇之看法,远离享乐与苦行等偏颇之实践,由此得以漏尽证入涅槃,故称八正道为中道。前者为思想上之中道(中道见),后者乃实践上之中道(中道行)。中道见必然走向中道行,中道行必依中道见。

八正道是四圣谛中的道谛,是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佛所说的种种修行解脱法门,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总结起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广说)、八正道(中说)、戒定慧三学(略说)。八正道内容如下:

1.正见:佛法的正确知见,如:无常、无我、空、12缘起、4谛、因果、业力等。

2.正志=正思维:正确恰当的念头和想法,远离贪嗔痴。

3.正语:正确恰当的语言。远离妄語、两舌、恶口、绮语。

4.正业:远离不正确、不恰当的行为,远离杀盗淫等身口意三业,依佛法行。

5.正命:通过正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取得生活所需。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

6.正方便=正精进:努力地充满热情地做事,断恶行善。

7.正念:时刻对当下的身心及所处环境保持足够的注意力,避免不善的身口意。

8.正定:定指善心一境性,又称为寂止、三昧。基于前面7条而成就的定,称为正定。

八正道中,正见、正志=慧;正语、正业、正命=戒;正方便、正念、正定=定。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是圣者解脱的正轨。修行的目标: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正见到正念为正定的基础;佛法修行以正觉解脱为目标。

四谛与八正道是根本的解脱道教法,它是以正见为首、以智导行、自知自觉自作证的自我解脱之道,强调自力而非他力。没有正见,就好像人没有眼睛。确立世间的正见要相信善恶果报等;确立出世间的正见,要对四谛有全面到位深刻的认知。在树立正见的基础上,才能成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才能有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没有八正道就没有解脱慧,离开四谛、八正道而修行,那是在做无米之炊,谈空说妙,自欺欺人。

(六)四法印

佛在灭度前,告诉阿难,今后应当以四法印为标准来判别佛法之真伪。法,佛法;印,印记,确认义。阿含经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四法印;另外,后世根据杂阿含,将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三者,称为三法印。

1、一切行无常(诸行无常):一切行,即五取蕴、诸行、有漏的五蕴身心及其活动;无常,即一切都会变化,在刹那生灭。《瑜伽师地论》:无常有三:坏灭无常,转变无常,别离无常。五蕴身心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是随着时空在不断发展变化,故说一切行无常。

2、一切行苦诸受是苦):基于我执、我贪,希望贪爱的人、物、感情等能够保持长久,但因一切行无常,而带来种种痛苦烦恼,故说“一切行苦”。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故又说“诸受是苦”。

3、一切法无我(诸法无我):我,呼吸义,引申为自性、生命、自我、本质。《成唯识论》:“我谓主宰”,指有自由意志、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主宰体,如上帝、大梵天、不变的灵魂等。无我否认这种主宰体的存在。无我见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共见。

     怎样理解无我?无我,并非说五蕴身心不存在,而指在五蕴身心内外并无一个主宰体。五蕴身心是无常而相续的。我见来自于自我意识。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识告诉我们有个我存在。如我现在想端起茶杯,就能端起茶杯,想做什么事就能做,这是因具备相应的条件因缘。若不具备相应条件因缘,比如一个人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恐怕就连喝杯水这样的小事也办不成。所以现实中很多时候并不能随自己的意愿,想怎样就怎样。因为自我意识只是一种假相,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自存、自由自在的主宰体存在,故说“无我”。

    阿含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是说因为苦而说无我,无我又有不自在义。又如《瑜伽师地论》云:“言无我者,远离我故,众缘生故,不自在故。”“远离我”,无我远离我见,进而远离我执、我贪。“众缘生”,五蕴身心是因缘所生。“不自在”,不能随意主宰自己的身心,苦常逼恼身心,不得自在,故说无我。

4、灭尽为涅槃涅槃寂静):涅槃原指灯火熄灭的状态,佛法以此来比喻烦恼灭尽、不再受生的解脱境界。

1)外道涅槃五见:远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享乐就是涅槃;初禅到四禅的境界是涅槃。

2)灭尽为涅槃:为区别外道的这五见,佛说灭尽为涅槃。《杂阿含》:“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不落断见、常见,无独存体,无我、无我所。有情为假名的存在,不离不即蕴处界,没有绝对的永恒性、独存性,只有相对的安定性、个体性,即世俗假我。无常而不断,无我而轮回,这是佛教的中道正见。

有情的生死流转,基于十二因缘而促成;有情的身心世界,基于五蕴的因缘假合。离开十二因缘,则无生死流转;离开五蕴假名,则无身心世界。无论生死,还是五蕴身心,无非因缘所生,只是暂时幻现的虚妄之法。如何勘破生死,勘破五蕴身心?要用四法印;如何脱离生死轮回?要修八正道、戒定慧三学。

 

(七)修行道:戒定慧三学

    在佛教中,向理想迈进的修行方法有多种,均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防非止恶义,是为了“调整身心”,获得定与慧。如睡眠不足、过劳、过食暴饮、生病负伤、因神精衰弱致使身体状况不佳,或作某种不道德、背义理的事,而有心事、不安之事以致精神不安定等,都需要及时调整,这就是戒。因此戒不但是伦理道德的善,更包含了身体的健康健全,有完整的戒才能容易地获得定。

定为三昧,心一境性,即集中注意力,不散乱。若无定,则任何事都不能成就。定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依定得正确的智慧,才是真正目的。要达成理想,应以人为本,更注重于现世的解脱。佛陀所觉悟的理想状态,并非仅在于得到禅定、没有不安和苦恼,而在于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平静安详、没有痛苦烦恼的状态。这就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即了知缘起、四谛、八正道等,具有佛法的正确知见和心理基础,佛教称之为慧。

    慧,音译为般若,亦称般若智慧。不单指在头脑中的知识,而是指更进一步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而成的身证体验。欲得此种智慧,必要有禅定作为前提。释尊在菩提树下彻见缘起的道理,就是在禅定的状态。禅定对获得正确殊胜的般若智慧,及将既得智慧经验作最高度活用都是必要的。

由此可知,身心的调和就是戒,善能保持戒;戒可正确地获得禅定;禅定可充分地获得智慧,且将其作用完全地发挥出来。因此,具备戒定慧三学,在佛道之修行中,极为必要。

 

三、总结

以上概括了佛教的一些根本教义,目的是让初学者能够尽快把握佛法修学的核心,了解有情生死流转的真相,以及修行解脱的方法。十二缘起,揭示了有情轮回之因和解脱之道;缘起法是佛法的根本,是潜在的普遍的规则;四圣谛,是十二缘起的归纳;八正道,说明了修行解脱的方法;四法印,是判别佛法真伪之标准,揭示了无我、无常、空的真理;戒定慧三学,说明了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道理。以上这些就是佛教的根本思想。

木村泰贤的《原始佛教思想论》云:佛陀既是宗教家,也是极富于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重视实际的伦理生活,反对空谈的玄理,反对无助以解脱的言论和实践。佛陀考察的对象是整个宇宙,但他的教化却是以人为本,重点在于关心人生及其活动。换言之,佛法若离开有情,必会导致误解,若离人生本位而考察世界,那并非佛的本怀。

济群法师的《我的判教观》:其一,重视共同的基础建设;其二,强调解脱的核心地位;其三,突出大乘的不共思想;其四,规范净宗的方便之道。倘能抓住这几个要领,就能有效扭转目前教界的无序状态,令佛教健康发展,长久住世。

这充分说明任何时代,佛教要健康发展,长久住世,都离不开佛教的根本教义,它是大小乘佛教的共同基础。它向那些需要解脱之人指明了离苦得乐、修行解脱的方法:追求高尚而有意义的生活,直到实现最终目的,成就无漏的戒定慧三学、离苦得乐、达解脱,证涅槃,利益众生。(完)(约8,250字)  

[参考文献]:

1.原始佛教经典《阿含经》。

2.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3.日本学者·木村泰贤的《原始佛教思想论》。

4.圣严法师的《印度佛教史》、《佛教入门》。

5.佛学大辞典

6.济群法师最新力作《我的判教观》。

                                                       2008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