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诺苏官网:[社论]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恪守政府权力边界 [南都社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28:19
 2011-11-16
摘要:加入WTO已经十年的中国,尽管在行政系统的改革方面颇有成就,但在配合市场秩序建设方面,行政权力还是留下了不少关卡。非公36条迟迟不能得到真正实施,反而国企不受经济波动影响愈发坐大,就是因为审批造成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障碍。    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他还着重强调,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
    温家宝总理的这一席话涉及了不少关键词,行政审批、民主政治、市场优先、社会自治,这些都是近年来引起人们热议的重要议题。而具体到他的讲话,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温家宝总理提到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就不要再搞前置审批这一点。这里主要涉及到三个重点领域,即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改革催生了市场领域,同时又顺势逼出社会领域来。眼下,上述两个领域是否能够持续充满活力,一个基本前提在于行政领域的势力必须恪守自己的权力边界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领域对市场、社会领域的冲击,或者说是负面效应还显得非常庞杂。一个既可以从宏观上得以发现,也可以在微观上得到印证的例子,便是各种纷繁复杂行政审批事项频频横亘在人们的面前,成为阻滞市场自由发展和社会力量生长的根本因素。因此,温家宝总理有关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重要性的论述,有其高度和紧迫性。联系当下现实,从行政审批层面开始清理积弊,未必不能带来深刻的变化。

    我们认为,加入WTO已经十年的中国,尽管在行政系统的改革方面颇有成就,但在配合市场秩序建设方面,行政权力还是留下了不少关卡。非公36条迟迟不能得到真正实施,反而国企不受经济波动影响愈发坐大,就是因为审批造成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障碍。而从七大国有资本垄断行业,到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的中小企业,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制度寻租”的空间,使得很多审批程序纯粹沦为一些部门谋利的工具。甚至,因为种种审批权的存在,也制造了“跑部钱进”这样的官场怪现象,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而在社会领域建设方面,行政权力的干涉显得更具深层次,由于对社会组织依然采取警惕的态度,行政审批成为阻碍社会力量生长的重要一环。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政府继续扩张以试图包裹社会的行进方向已经是难以走通,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或者说对执政政府责任的减负,还社会力量以成长空间,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路径。

    不过,在描述美好愿景的同时,对于温家宝总理的此番讲话也难免存有忧虑。首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来自高层的这样一个讲话,如何在形成具体政策时不走形。例如,舆论普遍存在的一个疑虑便是,到底哪一些行政审批会被精简,是否有了一个具体的方案,规定被精简的事项、费用等等。因此,我们极为赞同一些媒体关于“建议征集哪些行政审批需清理”的呼吁,从政策的议程设定层面而言,民众参与必须正式介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该成为政府的一言堂。

    再者,从目前来看,行政审批领域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寄生于中国庞大官僚机构的利益集团。甚至可以讽刺地说,实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一部分执行者恰恰是这群既得利益者。那么,如何在执行阶段确保政策不被严重扭曲,这一老大难的问题如果不能针对性地得到解决,只能让人怀疑这一政策,或成一纸空文。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政府通过确立各种制度和借助信息技术回收了70年代末下放的大量权力,时至今天,当市场领域因为行政权力干涉过密导致活力锐减,社会领域因为行政审批过繁过多而难以真正兴起,中央提出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实质在于重新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这一点是必须的,也必然是受到欢迎的。但是,如果在这一政策的议程设定层面不能引入民众参与的力量,并形成非常具体的精简计划,以及在实际的执行层面不能破解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那么我们的悲观便是充满理由的:在改革空间步步流失的今天,留给我们的时间的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