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http url 编码:同祭先师共享和谐 中国祭孔有口无心--从于丹红遍日本看于丹《论语》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20:08

同祭先师共享和谐 中国祭孔有口无心

 --从于丹红遍日本看于丹《论语》心得

 

作者:张崇川

 

 07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原本对这个日子并没有什么特别印象,但碰巧一位朋友从中国带来了一本畅销书,书名叫做“于丹《论语》心得”,随手翻了几页,却翻出了对今日中国祭孔热的一番新认识。

 

对于于丹其人,原本只听说她在中国央视“百家讲坛”连讲七天《论语》心得,从此一举成名,红遍天下。后来又听说她“红”到日本来了,并被日本人尊称为“女孔子”。《国际先驱导报》在7月28日报导说: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叹传统文化日益消失的时候,有两条新闻格外让人提神:一是《论语心得》热销,二是学者于丹被捧为“女孔子”而红遍日本,她在京都举行的世界孔子学院论坛演讲时,场下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见。而《光明日报》在8月2日的报导更言简意赅:(日本)5家出版社争抢《论语心得》的日文版权,不仅是普通民众,许多政治家也想借这本书分析未来中国的走向。

 

当然,上述报导立即遭到知情者的“更正”:所谓“于丹红遍日本”仅是中国记者“妙笔生花”,纯属“子虚乌有”。靠孔子《论语》成名发财的于丹,在日本闹了个让“友邦惊诧”的笑话。但是,透过于丹的名利与笑话,却使人能够对今日中国的“孔子热”多上一份审视与思考。

 

中国官方复活祭孔大典

 

9月28日,中国各地同时举行了规模不等的祭孔大典。官方拟定的共同祭孔主题是:“同祭先师,共享和谐”

 

9月28日,2007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据新华社报导:曲阜孔庙前的神道路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列成了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孔庙行进,每人都佩带黄色鲁锦,面色持重,目光虔诚。

 

9月28日,中国最北端的孔庙--哈尔滨文庙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大型古典祭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敬献来自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圣土、圣水;表演中国古典式祭孔专用歌舞乐--八佾舞表演等。

 

9月28日,昔日“蛮荒之地”的新疆也在乌鲁木齐举行了祭孔大典暨孔子文化艺术节,活动包括:祭孔大典(公祭、家祭)、孔子文化高峰论坛、认识孔子专题讲座、万人签名活动等等。这是新疆第一次举办祭孔活动。

中国官方的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首开祭孔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各州府县顿时无处无孔庙。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祭孔规格开始升级,宋代、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迄至清代,祭孔更成为“国之大典”,达到了顶峰。

 

孔子在近代显然走的是霉运,新文化运动时被“砸烂孔家店”,到了文革,更是落得个“毁尸灭迹”的下场。但1986年,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子故里游”的开幕式上得以重现。孔子时来运转,到了21世纪的今日中国,更发展成无处不祭孔的盛况。

 

于丹教授拯救了孔子

 

孔子再现辉煌,也造就了于丹这一类吃孔子饭的“超男超女”。于丹靠讲《论语》心得,让孔子和“孔方兄”结成了一对红,“心得”编辑出版,更是卖得“天昏地暗”。于丹享誉南北,那些提供舞台的、么喝炒作的、点票子数钱的,一个个也都赚得个脑满肠肥。

 

“于丹《论语》心得”究竟产生了多大的轰动效应?2006年12月1日《北京晚报》在题为《“小妮子”为大众找回孔子》的报导中写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教授创造了书业史上的一个奇迹。连续9个小时签售《论语心得》12600本,中关村图书大厦当日售出14000本。几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该书继续忝列榜首。北京图书大厦买书的人络绎不绝。……于丹激活了《论语》,《论语》成就了于丹。”

《北京晚报》的这则报导究竟有多少水分?首先,报导的标题是《“小妮子”为大众找回孔子》,“小妮子”三个字可真够亲切!于丹1965年出生,怎么着也是40好几的人了,用这样的词语难道就不怕肉麻了被她找回的孔子?其次,14000人排队等候9小时,为的就是要买到一本作者亲笔签售的“于丹《论语》心得”。这在今日中国,真有这种可能吗?对如此售书盛况的描述,怎么看都和“于丹红遍日本”那样的国际玩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使人顿生疑神疑鬼之惑。

 

报导还赞曰:于丹激活了《论语》,《论语》成就了于丹。何不干脆就写成“于丹教授拯救了孔子”,也许更能起到“王婆卖瓜”的广告效果。

 

于丹歪侃孔子谄媚和谐

 

于丹有许多头衔和职务,既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又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甚至还是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的首席顾问。这么多的头衔,要说于丹是个具有官方背景的娱乐传媒界人士,有人信;要说她是一个专心做学问的“国学专家”,恐怕没多少人敢信。

 

翻开中华书局2007年3月北京第18次印刷的“于丹《论语》心得”第9页,于丹谈了对“子贡问政”这一经典对话的“心得”。原文是: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解释是: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嘿嘿,好一个“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任何一位中学语文老师都知道,“民信”,是指国家必须取信于民。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一个政府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得垮台。于丹居然敢将“国家必须取信于民”篡改成“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如此无耻无畏,“于丹《论语》心得”究竟是什么货色,已经无须赘言。难怪有评论指出,于丹犯的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常识性错误,但她是明知故犯,以歪侃孔子来向“共享和谐”的政治口号献媚。

 

今年中国流行祭孔大典,官方拟定的共同主题是:“同祭先师,共享和谐”。但这里的“同祭先师”,与于丹的歪侃《论语》一样,只是个幌子,而那个“共享和谐”则和“于丹红遍日本”一样,也只是个笑话。如果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都可以任意歪侃、误导众生,那祭孔的大典也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