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抢劫手法:博物馆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27:24
整合文化资源 扩展博物馆业务

赵冠群

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参观人数和参观次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人们对博物馆的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扩展自身业务,更好发挥博物馆传播教育的职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博物馆业务由合到分

我国早期博物馆外延丰富,除现今定义的博物馆外,还包括水族馆、动物园、植物园,并常常和图书馆联系在一起。我国第一座民办博物馆的创始人——张謇的博物馆事业就一直和图书馆事业联系在一起,在其《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物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将设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构想一起提出,可惜未被采纳。1905年南通博物苑成立时,张謇就在苑内设立了图书馆。1936年我国第一部博物馆学著作《博物馆学概论》中提到“动物园、植物园虽多设在室外,但博物馆亦非一定限于室内”, “最初博物馆及动物园、植物园,则原多混同,总称为博物院(Musee),后来逐渐发达,乃次第分化而各目特色”。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早期,博物馆和图书馆事业由文化部文物局统一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动物园等业务分工明确,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均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可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在新时期,如果文化机构的职能相互交叉,文化资源通过整合达到共享,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眼下中国博物馆较好的常设展览,通常会有讲解员或志愿者进行生动的解说,有的会装配触摸屏,涵盖更为丰富的展品信息,甚至可以放大、旋转展品图片以方便观察细节。为增加趣味性,展览会设置一些小游戏,如拼图、猜谜等,吸引小朋友动手操作,增加其对展品的印象。可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这些信息资源都是博物馆预先准备好的,是策展人精心设计和主动提供的,观众是一种被动的文化接受,而不是自主的文化选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千差万别,参观目的、参观感受和参观兴趣点也会各有不同。例如参观一个魏晋书画展,有些人可能会想要进一步了解书画拍卖市场现状,有的人可能会对魏晋风骨对艺术的影响感兴趣,有的人会想了解魏晋书法对后世书画艺术的影响。这样丰富的文化需求,中国博物馆目前是满足不了的,观众只能在参观后,去图书馆等地方进一步了解。

博物馆内建立图书阅览室

博物馆为满足所有观众的文化需求,事先准备好文化信息并一一提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那么,博物馆能否扩展自己的业务,在馆舍内部建立一个图书阅览室呢?由于很多博物馆一般都会有与展览有关的图书资料以供参考,所以在馆舍不紧张的情况下,开设一个与展览有关的小型公共图书阅览室是可行的。将这些图书向公众开放,珍贵的图书影印可供查阅,藏品目录复制以供查找,有助于观众进一步深入理解博物馆的展览。

如果博物馆经费允许,可在阅览室放置几台电脑,购买一定的数字资源,如中国重要报纸全国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从博物馆内部的展览查阅到外部的大千世界。数字资源也可解决博物馆举办特展时背景资料提供不充分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参观首都博物馆特展“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展览专门循环播放了一段定陵发掘的过程。其实“回望大明”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有张居正变法、争国本、梃击案、红丸案、戚继光抗倭、萨尔浒之战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李成梁、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徐霞客等;这些内容也可以做成动画片,小朋友也会喜欢。

对于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来说,这种建立图书和数字阅览中心的办法也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动物园的很多观众一般是家长带着孩子游玩,所看到的仅仅是动物园喂养的各种动物。家长希望孩子能深入了解动物的种类、习性、成长、进化过程,若动物园、植物园能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料或者数字视频,就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

构成教育资源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很多知名博物馆都拥有一座图书馆,图书馆已成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在1753年成立之初,由于藏品包括书籍,即成立了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在这里写出了《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等影响世界的巨著。中国近代革命者孙中山先生在英国时,也经常到博物馆的图书馆去,据说在1896年12月至1897年6月之间,至少去了68次。现由于藏书不断增多,大英图书馆已经不在博物馆里了。但是大英博物馆里的公共阅览室依然保留,博物馆是免费的,到这里看书也是免费的,人们到博物馆参观,看到实物之后还可到阅览室查阅相关的资料,并找到关于博物馆里任何展品的书籍资料。大英博物馆宗旨是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T.J.沃森图书馆于1964年建立,藏有书籍18.5万余册,幻灯片29万张,黑白照片25万张,彩色照片6000张,共同介绍世界艺术发展史。图书馆的资料主要以印刷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两种形式出现,根据类别和利用价值,分为不同的图书馆,如学术期刊馆、图片和幻灯片馆等。影视与音像也被纳入资源开发项目之列。为配合展览和其他事项需要保存的纪录片、录像带、电影及博物馆举办的讲座、研讨会等资料,观众可以在图书馆租借。图书馆已经成为博物馆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如果单去图书馆,不用买博物馆的门票。

当然,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分开建立的,但是资源整合对于文化深入传播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中国博物馆中不能只有书店而没有公众图书馆。即使博物馆没有建立图书阅览室的条件,也可以同公众图书馆合作,借用图书馆的资源,共同举办展览,以达到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如博物馆、动植物园,可从图书馆借出相关的图书,开辟临时阅览室,由图书馆派人进行借阅管理。如果条件允许,博物馆可将一些特色展放在图书馆举办,有利于观众查阅相关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由于文献资料藏品丰富,已经扩展了自身业务,举办了很多次主题展览,只是这些展览由于藏品的限制,展品基本局限在文献资料。

实物展览与数字图书馆 有待结合

图书馆可以举办展览,博物馆为何不能开展图书阅览业务?更为丰富的信息,肯定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我国博物馆初步建立的阅览室可能容纳不了大量的观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会员制或优先提供给志愿者。一般博物馆的会员或志愿者,对博物馆事业比较关注,对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信息有浓厚的兴趣,且最有使用阅览室的意愿,也愿为阅览室提供一些服务。另外,还可以考虑在会员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会员会费对阅览室经费进行一定额度的补贴。

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在信息化时代,数字资源整合是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文化资源整合中,图书馆和博物馆还没有共同建立通用的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已经启动,将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联盟全国有代表性图书馆、研究所、情报机构等,遗憾的是,此项工程缺少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加盟。国家文物部门“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主要来源是全国博物馆及其他文物博物馆单位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信息资源,不包括图书馆、档案馆的信息资源。

但对于博物馆来说,其完全可以配备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成果,同时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实物展示所营造的现场感。虽然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全面了解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科研等成就,但是在实物藏品的展示中,人在参观过程中对物的情感体验,是无法通过数字化博物馆得到的。如果人们既能在实体博物馆看到实物展览,又能通过互联网查阅图书馆、档案馆的文字信息,那么博物馆就会成为人们参观实物、获取知识、品味文化的第一选择。插上数字资源的翅膀,博物馆必将成为人们体验文化传统、紧扣时代脉搏的知识殿堂。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