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多少级打排位:张家港文化艺术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0:06:26
2011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年年都有新感觉

本报记者 李晓林

如今的江苏张家港比起几年前,少了一点开阔的气象,因为有更多的楼宇拔地而起,不过环境依然优美,空气依然清新,在秋高气爽的11月,这里也依然成为长江流域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交流之地。

2011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已是号称“江尾海头”的张家港第8次以“长江文化”的名义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场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却又因一条江水的贯穿而同根同质的文化盛宴最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它每年都能让人品尝到新鲜的滋味。

共饮一江水,风味大不同

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与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作为长江文化艺术节的两大主体活动交替举办,今年举办的是第四届(张家港)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相比于场面宏大、劲歌热舞的长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文广新局、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本届民族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暨“长江水·山花情”山歌会,更能体现出“长江文化”的内涵。

这是一次民歌的大聚会,虽是在设施先进的张家港大剧院里,却让人感觉来到了坝上或江边的赛歌会。来自湖南怀化的石若丹第一个登场,一句“天上那个云波水里的霞,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就让整场演出有了一个海阔天空的气象。只是当来自贵州的土家“山哥山妹”们吼出高亢的《飙酒歌》时,大剧院的空间就显得无法承载这裂帛之声,而这种钢筋水泥无法阻断的山野之风,正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珍贵之处。青海的“花儿”说:“你拓上个辣子我拓上蒜,辣辣价吃一顿搅团;尕妹妹坐给着我跟前,喝一碗凉水是喜欢。”江苏的河阳山歌却有另一种表达方式:“阿哥哎!水田里嘛一片水汪汪哎!缺少这革秧苗嘛,空荡荡哎!”对于习惯了网络语言、出现一个热词所有人都抢着用的现代人来说,这样或直接或婉约绵延千年的语言方式格外有韵味。

张家港人有福气,每年都可以看到长江流域十二省区市带来的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比如今年,除了民族民间艺术节,还有全国小戏小品比赛等十几项重要活动上演。这些活动并不局限在剧场里,而是走进了社区、村落。“长江水·山花情”山歌会结束后,16个队伍的演员就分别走进张家港八镇一区进行巡演,3万多名群众亲耳听到了这些“共饮一江水”却风格迥异的歌手的美妙歌声。所谓“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在这里不仅是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由“长江文化” 确立自身文化品格

虽然一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也有着8000年的历史积淀,但相比周边的常熟等地,张家港在文化方面却缺少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标识,他们自己总结说:“文化个性不明确、文化品牌不成熟、文化资源少拓展、文化机制不合理。”张家港人的清醒与务实在这里表露无余。同时,张家港人很聪明,作为综合实力连年名列全国县域前三甲的新兴城市,他们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让他们在有了理念之后,也有能力扛起“长江文化”这面大旗,把沿江各省区市的特色文化、精品文化都汇聚到自己的山水之中,使得“汇聚”本身成了这个城市的一个文化品牌。如今,张家港已成为一个长江文化保护研究和展示的窗口、一个沿江城市联动合作的平台、一个流域文化碰撞交流的空间,提起“长江文化”,人们已可以自然地想到“张家港”。

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不只在于促进了长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还在于由“长江文化”确立了张家港自身的文化品格,进一步塑造了文明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并使其文化建设获得了快速推进,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吴歌之乡,并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的复查验收。

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新建了市文化中心、长春园书场、“倾国倾城”演艺大舞台、河阳山歌馆,扩建了张家港博物馆、鉴真东渡纪念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其中,市财政投资7.4亿元建成的市文化中心,涵盖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城市展示馆、档案馆、大剧院、服务区等8个场馆,体现了“文化集聚地”的新理念。

在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方面,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包装,大力发展长江文化、河阳文化、东渡文化、香山文化、沙上文化等特色文化,同时强化“一镇多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镇(村)建设,并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特色文化“镇镇办”、文明欢乐行“村村演”、千场电影进社区“月月映”、社区广场文艺“周周唱”、评弹书场“天天说”等一系列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场次以上,有效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年年新”并不容易

2004年11月1日,长江流域文化艺术展示周在张家港举办,当时有9个省区市共同参与,这个展示周后来变成了长江文化艺术节,参与省份也达到了现在的12个。从它的产生到发展,推动这个活动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就在于创新精神,也因此,“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项目获得了文化部创新奖。

然而,“常办常新”却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走到第8个年头的长江文化艺术节同样面临着创新不足的困惑。比如“颂长江”系列(2004年书法家写长江,2005年美术家画长江,2006年音乐家唱长江,2007年摄影家拍长江,2008年新闻媒体看长江,2009年文学家赞长江)虽已赢得声誉,但显然面临着今后如何继续下去的问题。

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的主办者也时刻思考着这个问题。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郭沫勤表示,过去几届都以综合性展示为主,此次艺术节就转换了思路,尝试以某一种艺术形式为主进行展示,并最终选定了民歌。从效果上看,这种选择似乎让人印象更为深刻。参与此次长江文化艺术节的各省区市的代表对此也各有看法,比如有人建议可以采取在其他地方设立分会场的方式让活动的受众面更广、影响更大。

据悉,在今年的长江文化艺术节进行到尾声之际,主办单位将举办一次研讨活动,深入分析艺术节取得的成绩及今后的走向。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表示,将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在文化汇聚、文化育人、文化创新上加强探索实践,努力推动文化与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相信一年一度的长江文化艺术节一定会越办越精彩,绚丽的长江文化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