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演讲5分钟:居安思危,职场救赎万灵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37:07
识破职场七大危机,洞悉趋吉避凶的上班族生存之道
居安思危,职场救赎万灵丹
职场生涯占了人生大半辈子,然而,除了工作内容本身以外,其中还有循环不止的危机在等着我们……
七个职场上的危机,不一定人人都有,危机也常常以交错轮替的方式,在生活中一再上演。如要下一帖万灵丹,恐怕就属「居安思危」四个字,最能在这个无常的时代,成为上班族真实的救赎了。
应如何发现职场与生涯规划的危机,并进一步克服呢?
根据韦氏辞典(Weber's Dictionary)解释:危机是一件事情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是决定性与关键性的一刻,也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它是一段不稳定的时间和不稳定的状态,迫使人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与处理。
曾是《时代》(Time)杂志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谁搬走了我的奶酪?》,将这个现象诠释得入木三分。作者史宾赛.强森以寓言的方式,并藉由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在迷宫里找奶酪的过程,来说明人们在面对「危机」的反应与做法。
故事一开始,小老鼠和小矮人开心享用着自己所拥有的奶酪,突然有一天,奶酪不见了!两只小老鼠马上用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跑进迷宫中再找新的奶酪;两个聪明的小矮人却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他们待在原地分析「谁搬走了我的奶酪?」直到其中一个小矮人努力克服自己的怯懦、接受事实,才离开他的朋友重新找奶酪。
如果当初两个小矮人能像小老鼠,警觉到奶酪山日渐消瘦即另觅出路,那么也不会浪费时间、吃足苦头。将此寓言喻今,奶酪可以是职位、薪水、成就……,所以,我们必须从一些前兆中知道个人职场与生涯规划的危机,以确保永远有一座奶酪山等着享用。
前兆1:不动声色的「企业再造」威胁
「企业再造」本指重整事业单位,但许多企业为了减少人事费用负担,纷纷从裁员着手。日本大型企业顾问专家、危机处理高手田中辰巳在《化危机为转机》书中指出,上班族为了透视自己与公司的将来,务必要掌握公司的人事费用负担、劳动分配率,了解公司到底处于何种状态。不要等到被人问起「要不要选择提早退休?」或「要不要自立门户?」时,才恍然大悟。
企业的裁员通常有两种状况:一种是业绩滑落到绝望的程度,必须裁员以确保经营不露破绽的「纯粹型裁员」;另一种是虽然业绩滑落,但企业对于将来「感到不安与忧虑」,想顺便裁员的「便车型裁员」。
要分辨两者的不同,从停止采用毕业生或中止招聘新进人员、废止工读生等支援型劳动者的雇用、削减董监事或主管的报酬津贴、征召自愿退职者等来看,符合越多条件就越像「纯粹型裁员」。
而「便车型裁员」则是透过无理的刺探异动意愿、转调相关单位意愿、自立门户或承包契约意愿,一概不使用「解雇」字眼,而是促使员工自动退职。
田中辰巳指出,两者裁法固然稍有不同,但都会裁同一类型员工:薪水与附加价值不相称、硬是不肯接受转调、难以役使的员工。
如果是「纯粹型裁员」,还有两种人很危险:
没有其他单位肯收容,迟迟不肯离开经营不善的单位的小员工;退职后有家业可以继承,没有失业之虞的员工。
换成是「便车型裁员」,则另外两种人也是危险群:
对于目前的经营体制有不平与不满的员工,会使组织感到不安的员工;一再拒绝使用电子通讯,或个人计算机管理的旧型员工。
由此可知,上班族需要常常问自己:「以我的年龄来看,社会上对我这样的人到底有多少需求?以我的条件而言,到人力银行找工作,身价会有多高?」
田中辰巳建议,要抛弃「求才广告与我无关」的心态,即使工作稳定,翻翻求才广告、认清自己身价行情是必要的。
前兆2:公司经营陷入胶着甚至有可能停止营运
这个征兆有两方面可供观察,其一是人力资源。在公司经营亮黄灯以前,可以从员工的数量、质变化可窥见一二。首先,退职的员工人数会增加、优秀人才被猎人头公司猎走,聪明的人也逃之夭夭。
再者,中国的华点通国际顾问首席执行官苏珊.派蒂斯(Susan Pattis)把人分为五种:人财、人才、人材、人在、人灾。
「人财」是指能直接带来社会财富的人,他们创造了八〇%的财富;「人才」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人材」是指有发展和培养潜力的人,他们共带来二〇%的财富;「人在」是指对企业可有可无、人在心不在的人;「人灾」给企业带来麻烦和灾难,并且消耗社会财富。若办公室只剩下最后两种人,那么该企业的经营很可能已陷入危机。
就营运面来看,若是公司大幅删减福利开支、交际费、交通费,导致职场环境拮据,员工士气下降。甚至,经办进货的人员会传出,交易对象仓库中的库存堆积如山,此时就要及时将公司每年利润拿出来比较,或是核对资产负债表,检查是否周转率不佳、应收帐款款项特多等项目。
「危机管理的秘诀,就是重视『奇怪』的感觉。」田中辰巳认为,公司登记簿中的董事阵容大幅更动、公司章程一变再变,或总公司地点经常搬迁,毫无疑问,就可认定该公司亮起红灯。
或者还可去查查公司名下的不动产登记簿,甚至是交易对象增加以支票付款取代现金付款,或原本月底截止的付款日却一拖再拖,都是资金调度窘迫的证据。
当「怪」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时,工作者就要知所因应,提前为自己想出路了。
前兆3:主管开始刁难你
一位另谋新职的某公司公共关系部萧经理表示,在原来的公司,老板渐渐不把一些属于她分内的重要工作给她,或者公司即将有重大事件,却没有让她参与,她随即觉得是一个职场上的警讯。不久她发现,主管常常对她语带威胁,指称Y是由谁来做某件事,可能会更好、更快……。
「主管一直刁难你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重要讯息。」萧经理说,另外,象是没有赞美只有责骂、和主管相处时觉得侷促不安、做的工作总是不脱离某个范围,好像主管不愿意让你多学习等现象,都是职场上的危机。
一般人对于职场的变化,总是事到临头,抱怨多过应变;然而,有些人的做法是,随时将履历表放在抽屉一打开就看得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去下一个工作前,要有什么能力,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让自己成为主管不可或缺的帮手。
如何把主管今天对自己的嫌弃,转化成专业技能的补强,并增加履历表的优势,总比老是与同事在茶水间、吸烟室彼此抱怨来得有实际帮助。
前兆4:年龄危机
「我的人生就要这样过吗?」这句话是所有上班族都曾经问过自己的经典问句,然而,要回答并不容易,其中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人生两个重要的危机转折点做出正确选择。
二十八岁至三十二岁是第一个转折点。二十八岁以前,一份工作若做半年即离职,老板通常不会留人;若做十八个月到二十二个月,离职的理由多半是想做小主管却没如愿;若做三年半,则会有老神在在,该学都学完所以离职的理由;若做五年,则可能会因旁人觉得「你待太久该离职」的压力。
二十八到三十二岁这段期间,是上班族确定未来发展的思考时间。若三十二岁以后,仍旧每个工作有如蜻蜓点水,只待一、两年就离开,石咏琦认为只是在浪费生命。
有幸度过第一个阶段,来到三十八至四十二岁,则又是一个关卡。
三十八岁是一个别人会以四十岁来衡量生涯成绩的年纪。这一段的突破,完全仰赖三十二岁以后的充电,偏偏该岁数是人生最忙乱的时期,家庭、贷款、事业……,若因此断了学习之路、没有进修,后面的路也很难平步青云。
四十五岁是生涯的结束,以后或许会有第二事业生涯,但也不太可能会达到高峰。
中年、中阶、中产,是三个最容易死的三『中』(three deadly middle)。
这个社会上唯有「至大」或「极小」,才有生存利基,「中」不值钱。所以,中年不可怕,可怕的是观念不改变,弯不下腰学新东西。「中」的概念就是不上不下,必须突破,才跟得上这个时代。
前兆5:无法胜任业务转型
职场上要培养有价值、并能贩卖的专业能力。要在一个公司待到退休是不可能。将来的情况是,即使公司器重你,公司也不一定能撑很久,所以上班族要会趋吉避凶。
趋吉指的是,不只把工作当成工作,而是要当成事业,以经营利润中心的心态来经营,在这之间,投入和认同会有很大不同;避凶则是至少有第二专长、英语能力、广结人脉,与不断学习的准备。
未来一人公司会越来越多,若有独特的专业能力,就能随时创业,自己成立一个小而美的公司。
人力派遣将成为一个趋势。
一般人总认为:「我要稳定、确定我的未来,一定要有一个定期的契约。」但个人若是能接受未来的转变,在能力无法胜任的同时,拥有经营「职场品牌」的心态,也能将危机翻成转机。
职场品牌其实就是,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永远有人愿意帮忙推荐工作。而维持职场品牌的秘诀很简单:永远做好准备、永远保持热忱、积极主动态度、做一个职场的发光体。
前兆6:被其他解决方案取代自己的角色
年轻人一个人吃饱全家饱,常常觉得自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这是轻忽危机的开始。在这快速变动的时代里,或许一个流程制程改变,公司就不再需要你的技能;或者某个工作,只要用电脑和系统来解决,其实你的饭碗就不见了。
一位女儿在航空公司服务的陈妈妈就忧心表示,当年能考进航空公司给家族带来很大的面子,而且女儿一服务就是十年。
岂料最近女儿向她透露,近来很多工作计算机都能处理,而过去几年这个工作安定,竟让她没有危机意识,要去学习一般计算机技能。「她跟我说,现在就算要去当秘书,也不会有人要她。」陈妈妈表示,她搞不清楚,为何这个社会不知不觉淘汰了她的女儿?
回学校再进修,是个人在职场上保持危机意识的方法之一。在学校不能只念自己专长的科目,跟着班上各式各样的人学习,这些人或者是老板、伙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法,而且课程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人家会的你不会,才会有危机感,有危机感才会想准备。
常常把自己放在就业市场里比较自己的行情,就像卖猪肉秤斤两,看自己在什么地位,并且维持敏感的嗅觉,留意主动来挖角的信息。
这个小动作,可以清楚知道市场上对于该职务的需求量,再调整自己的价码,符合市场供需。这样,不论外在环境是否有取代自己的角色,都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
前兆7: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工作
这可说是职场上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危机感觉。
要从生命的长度来看工作价值,而非职场。盖洛普调查指出,一百个人里面,有七十五个人不喜欢他的工作。上班族最大的问题是:「认为最好的工作是下一个,而不是把手边的坏工作做好。」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环,即使上天让每个人钱赚很多、事业一帆风顺,仍会有人不满足。据调查,科技从业人员存在「四低一高」的现象,即收入、生活满意度、热情、信心都很低,而想换工作的人比例高。
女子花式滑冰选手关颖珊曾在冬季奥运长曲决赛中滑倒,这个跌倒让她再练四年。失败,是老天爷在拉衣角,提醒我们还有没学完的事,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泰瑞莎修女说:「没有爱的工作是劳役」。人生的焦距,不是只在物质满足,而是心灵的追求。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表示危机感产生了,但换个角度看,也表示有了新的方向。
过去,或许我们检讨别人的时间多于反省自己的时间,然而,想要超越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可以学学电影「美丽境界」里那个天才数学家约翰.奈许的态度:对一切事物保持无知,永远有热情。
七个职场上的危机,不一定人人都有,危机也常常以交错轮替的方式,在生活中一再上演。如要下一帖万灵丹,恐怕就属「居安思危」四个字,最能在这个无常的时代,成为上班族真实的救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