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推荐aj淘宝店铺:社会管理,公正为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9:31:36

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强调,是基于社会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最近几年来社会群体事件如瓮安、乐清事件开始增多;激化的贫富矛盾、干群矛盾引发刑事案件,以及屡禁不止的强拆导致的惨剧,都凸显了当前的社会内部矛盾冲突,让人忧虑。上述事件有的是政府处置不当引起的,有的甚至是地方政府直接导致的。这一切都说明,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现实的发展,如不及时改变,社会甚至有失控的危险。而社会管理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以“维稳”为最高目标上,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这也是中央领导一再超越简单“维稳”的思路,而强调社会管理体制全面变革的真正原因。

所谓社会管理体制,就是组织、处理、调节公共事务的体系、法律、法规的总称,既包括政府管理社会,也包括社会自我管理。而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体制主要的问题是无法通过社会管理来实现社会公正。而社会公正的缺失,反过来也使政府无法顺利地对社会行使管理职能,最后就连最简单的社会管理目标也变得难以实现。

首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而原有的政治体制是以政府主导社会运行的模式建立的。这样的模式适合于计划经济、单位归属、小农生活等简单的社会模式,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由此带来的大规模人员、资源流动的管理需求。而仅仅是增加行政机关规模、因事设岗等调整,又使得行政机关日益臃肿,但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不能因应社会需求的社会管理体制当然无法实现政府维系社会公正的功能,如城市管理体制这两年最受诟病,许多人认为其对小商小贩的管理有失人性化和社会公正,甚至因此引发了刑事案件。但如果要改革城管,就需要改变政府管理城市的政绩思路,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变更主管部门及党政领导方式。这些改变显然难以在城市管理这个领域内单独做到。其结果是城市管理体制只能按以往的模式执行,其带来的社会公正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政府管理社会必须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府、特别是地方和基层政府本身的良好形象是保证其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前提。而近年来却多有以地方政府作为背景的强拆事件。其恶劣影响在于,当地方政府在破坏了社会公正之后,再想执行其他方面社会管理的职能,让老百姓还是听政府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情境下,即使想要实现一个简单的“维稳”功能,都变得不容易。同时,缺乏社会公正的“维稳”,就只能是强调对社会的单纯控制和对具体事件的压制而非解决,这样更容易出问题。

此外,社会公正不应仅仅由政府带来,社会自我实现公正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前段时间的“微博打拐”和“禁止童乞”的事件,暴露出来的是国家儿童救助体系的不完善。在这个领域,国家需要放开对社会组织的一系列限制,鼓励其规范成长。毕竟,现代社会应该具有自我实现公正的能力。从长远上看,所谓优化社会管理体制,绝不仅仅是加强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水平,而是要提升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的社会问题大多与社会公正有关,所以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以社会公正为导向。强调社会管理体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树立通过保护社会公正而加强政府管理能力的意识,这就要把社会公正的目标进行分类细化,如司法公正、行政公正、教育公正、社会保障公正、医疗服务公正等等。在各个领域开展以公正为指向的真真正正的管理体制变革;二是要强化社会自我实现公正的能力,如开放社会组织的注册程序;赋权行业协会制定食品、教育等社会服务标准;支持慈善组织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等。总之,以“公正”而不是“稳定”为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使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反之,就同时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