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走哪路:青花的记忆——青花漫谈 第六篇 青花品鉴(杨俊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7:03:40

第六篇 青花品鉴

杨俊艳

  前几天,有个朋友出差景德镇,带回一套青花茶具给我看,虽不是古瓷,但我仍欣喜若狂,忙忙打开,然看后顿感大失所望。其实朋友的眼光也不差,可还是忽略了一些细节:首先这套茶具的造型不太规矩,说明白点,就是有些不太圆;其次是釉面不润,青花发散,画意拙劣。实际上,品鉴今天的青花与古代的青花区别并不大,无非是掌握品与鉴的规律。

  青花品鉴是一个经验性极强的实践活动过程,它需要多看、多上手触摸,只有多看,多摸实物,才能融会贯通。因为即使再精确的文字描述、再精美的图片展示,都很难全面真实地再现一件青花的胎釉和纹饰质感,都不能代替我们肉眼的直接观察与亲手触摸的感觉。品青花,需要具有个人的文化、艺术背景与修养,它有助于从宏观方面的判断与联想,如元青花比较粗犷,明青花比较古拙,清青花比较精美。鉴青化,则需要牢记各时代青花的青料、纹样、胎釉、造型、款识的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识别真伪。

  由于青花成熟于元代,流行于明清,故青花的品鉴只涉及了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区别与对比。对于初涉古陶瓷研究的读者来讲,还是很轻松的。

品胎釉

  元青花的胎色白中略带黄,没有明清两代的胎白,烧结程度没有明清时期的好,从生烧到微生烧都有。器底露胎呈火石红色,俗称“窑红”,从浅淡到较深都有,有时可见黄褐色斑点。火石红是由于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现这种色调。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青花,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浆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虽也会出现火石红,但却不自然。有的器底有明显的螺旋纹,是成形时旋削留下的痕迹。成形时先分段拉坯,然后再粘接成器,每段12-15厘米,大的瓶罐分三段接起来,用手可以摸到接痕。元青花的釉,色白微青,透明度较好,气泡较少,积釉处呈浅绿色。

  明青花的胎体一般比清代的厚重,胎色亦不及清代的洁白。明中期以前注重修胎,胎接痕不太明显;明中晚期以后的胎接痕则特别明显。底足和器口等露胎处多有火石红。釉面肥厚滋润是其最大特色。

  相比于元、明两代的青花,清青花的胎体则薄厚适中,白度增高。胎接痕也不明显,尤其是官窑青花基本看不出来。露胎处的火石红现象也极为少见。釉面施釉较薄,显然不及明代的肥腴光亮。

品青料

  元青花所用的色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色调浓艳而有黑斑的大部分是进口料;色调不太浓艳,没有黑斑、纹饰简单草率的则是国产料。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采用苏麻离青料,色调浓艳,有黑斑,部分黑斑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线条上常有许多点点黑斑,色调较深的线条更为明显。

  明成化、弘治时期的青花用“平等青”,色泽淡雅。

  明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用“回青”,色调蓝中泛紫。

  清康熙青花用“珠明”料,呈翠蓝色调。

  清雍正、乾隆青花虽为国产料,但雍正青花的色调淡雅,乾隆青花色调比雍正要深些。

  嘉庆以后,青花呈色单薄,给人以飘浮在釉上而有沉不下去的感觉。

品纹样

  元青花的龙纹秀长,象蛇,龙颈尤其细长,龙一般张嘴,有胡无须,角细长,头上无发,背脊积起来象火焰。龙身有鳞,鳞有两种画法:一种如鱼鳞,一种横、竖交叉如席纹。有时画三爪,有时画五爪。龙尾分两种:一种如蛇尾,另一种如鱼尾。腿上有毛发,且往往分成三条。

  明永乐年间的龙纹还保留着元代的风格,但龙的形体比元代粗壮,龙张嘴有胡无须,有角有发,颈部也比元短粗,龙尾由元代鱼尾变成蛇尾。龙身多绘鱼鳞,没有元代横、竖交叉如席纹的画法。

  明宣德年间的龙纹,比永乐时更加粗壮。闭嘴或张嘴,有胡有须有角,头发长而向上飘起,腿发从三条变为一缕,龙多三爪。龙尾象蛇尾。有云龙、海水龙、龙纹牡丹等。

  成化时的龙纹保留了一些宣德龙纹的特征,龙一般闭嘴,有胡有须,五爪,蛇尾。

  弘治时的龙纹与成化时大略相同,但画法简练一些。

  正德时的龙纹很有特色,龙常常在莲花中穿行。龙多闭嘴,方正的脑袋,毛发竖立,龙眼圆睁,向前平视。

  嘉靖时出现龙头正面的形象,龙身又走向细长,龙首上颚鼓出,头端鼻尖画成如意的形状,近似猪嘴,俗称“猪嘴龙”。

  万历时的龙纹沿袭前代特点,大多画成侧身行龙。龙张嘴,龙头面部向外,近似狮子的头。

  清代以后,龙纹变化很大,龙头面孔被人格化了。清康熙时,多正面龙,宽额上写有“王”字,龙的样子凶猛。有的大龙与小龙配组,有的龙与凤、龙与云配合以填充空间。晚清时的龙纹绘画呆滞,下颚低垂,缺乏威严之势。

品造型

  梅瓶

  元青花的梅瓶继承了宋代的许多风格,但它的口部加高,而且上小下大,整个瓶体较宋更为粗壮,肩部较宋更为丰满。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的肩部更加丰满,丰肩圆润,腹下较元代同类器物开阔稳重,使整个瓶体明显肥胖、粗矮起来。瓶底部至足边有自然形成的“火石红”,器物修坯精细,接痕不明显。

  嘉靖、万历年间的梅瓶式样有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它的颈部加长,体增高,而且大件者较为常见。

  清代,特别是在康熙、雍正时期,梅瓶的肩部较前更宽,似乎由溜肩变成了平肩,这一点到乾隆以后就变得更为明显。

  玉壶春瓶

  此外,玉壶春瓶也元以后青花瓷的盛行品种,元青花的玉壶春瓶瘦高,颈部细长,腹部不太丰满。

  明代的玉壶春瓶比元代矮粗些,颈部粗短些,腹部丰满些。

  清代的玉壶春瓶与明代相比,颈部更加粗短,腹部也更为丰满。

  可以看出,玉壶春瓶的演变规律是从细长颈变为粗短颈,腹部由小变大,圈足也随之加大。

品款识

  真正官窑御用的款识,是从明代开始的。

  从款识的总体风格来说: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
  成化款肥,弘治款秀。
  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其中关于明宣德、成化、正德年款,已故陶瓷专家孙赢洲先生经过研究和总结,还作有歌诀:

  宣德年款遍器身,
  楷刻印篆暗阴阳;
  横竖花四双单圈,
  晋唐小楷最出群。
  德字心上少一横。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到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不越刀。
  明字月尖年肥胖,
  成字一点头到腰。

  大字横短头非高,
  明字日月平微腰;
  正字底丰三横平,
  德字心宽十字小;
  年字横划上最短,
  制字衣横少越刀。

  而从用字与书体来看:

  明代多用楷书款,永乐、宣德、弘治朝除外。

  清代顺治、康熙朝,楷书款最为盛行。

  清代雍正楷书多于篆书款。

  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篆书款成为主流。

  直到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才恢复以楷书为主。

鉴真伪

  元青花的构图特点是多层次,除一器一纹的器皿外,绝大多数都以横向分段的方式展开,纹饰密集,满布器身,少则四五层,多至八九层,但层次分明,密而不乱,繁而有序,画风流畅。在画法上一般先用细笔勾线后,再用粗笔填色。尽管青花浓翠之中也有时呈现出黑色斑点,但因线条稳定不晕散,并没有影响到它的多层次空间狭窄的花纹装饰效果。绘海水的波浪,绘动物的毛发,均非常清晰。

  元青花仿品是随着近代学者对其不断的深入研究而大量出现的。由于传世与出土元青花的数量较少,市场价值不匪,故从八十年代以来仿制之风极盛。

  对于元青花仿品的鉴别主要是从青花呈色、造型及纹饰上进行仔细观察。首先,元青花仿品使用的青料为国产料,而真品多以进口青料绘制,故二者的青花呈色有较大的区别;其次,元青花的造型总体上看较为粗壮稳重,而元青花仿品不是过于笨重,就是秀长高瘦,总达到真品的神韵;最后,元青花仿品的纹饰与真品的区别也很大,真品纹饰分段之间,空间狭长而又均匀,有密而不乱,繁而有序的特点,而仿品纹饰分段之间的空白则有宽有窄,极不匀称,且绘画线条流畅不足。

  清代前期,出现了大量仿明永乐、宣德青花的作品,且模仿的重点主要在于青料的呈色上。由于采用重笔点染的方法来模仿永宣苏麻离青料中那种特有的黑褐色结晶斑,故显得生硬呆板,没有真品那种沉入胎骨的凹陷现象。

  新仿的永宣青花作品亦刻意模仿“苏麻离青”料的效果,但纹饰图案过于琐碎,画意拘谨有余,而流畅不足。近些年来,文物市场上出现的仿永乐青花名品——压手杯,虽然具有较大的欺骗性,甚至重量也与文献上的记载一致,但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仿品的造型呆板,杯沿梅花辅纹模糊不清,与弦纹连在一起,而真品的梅花辅纹则极少与弦纹相连;仿品的缠枝花主纹线条较粗,绵软无力,而真品的线条则纤细而刚劲有力;特别是仿品杯心的“永乐年制”四字青花篆书款结构松散,且过于清晰,与真品由于青料晕散而模糊不清正好相反。

  清代后期,仿康熙青花翠毛蓝的作品较多,但青花的色泽比康熙青花的更鲜艳,且有漂浮感,青花的分色不明显,也不见有所谓的“水印纹”,对这类仿品的鉴别,往往仅从呈色上便可区分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光绪时期的一些仿品则较为成功,青花和纹饰都接近神似,尤其是仿康熙青花缠枝莲纹碗,与康熙真品几近一致,若不书光绪年款,足可乱真。然而,仿品必竟是仿品,只要细加辨别,仍可以区分开来。关键的一点是,光绪青花无法掩盖晚清瓷器共有的胎质疏松的缺陷,因此如果从二者的胎质上下手,便可轻易的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