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张岳杀多少人:奇异的珍珠--意大利正歌剧黄金时代阉伶正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22:29
核心提示:教堂唱诗班里是清一色的男性,高音声部和中音声部由未变声的男童担任,但男童由于年龄所限,既没有过硬的声乐技巧,又缺乏足够的嗓音力度,渐渐不能满足新创作出的日益丰富复杂的作品的需要,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旦发现一个唱高音声部的男孩具有出众的嗓音条件和歌唱才能,即在他变声之前进行阉割,这样,不但避免嗓音由于男性荷尔蒙的作用而变低变粗,而且声乐训练不会中断。

经常在亚马逊(法国)网站上买唱片,有时会好奇地看一看古典音乐类唱片的销量排行榜。从第一名浏览到第一百名,惊讶地发现上榜次数最多的,盘桓在榜上时间最长的音乐家既不是炙手可热的钢琴巨星,也非红极一时的小提琴天才,而是一位假声男高音歌唱家菲利普·雅茹斯基(PhilippeJaroussky)。在前一百名热销唱片中,他曾经一人独占6张,而连续在榜上停留时间最长的超过一千二百天的声乐唱片都是他录制的,分别是维瓦尔第的康塔塔咏叹调(2005)和维瓦尔第的歌剧咏叹调(2006)。

作为法国本土培养的拥有罕见"天生丽质"嗓音的天才歌手,雅茹斯基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追捧不足为奇,实际上,对假声男高音这一极特殊嗓音的热衷,从上世纪90年代德国的安德莱斯·朔尔(Andreasscholl)出道时就开始了,最近十年来涌现的假声男高音歌手可以说是过去五十年的总和,大量尘封于图书馆档案的为当时的阉伶而作的曲谱被纷纷发掘整理出来录制成唱片;不仅如此,看看近年来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的巴洛克时期歌剧的演员表,不难发现,由女中音出演男角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现有的假声男高音已经能够胜任绝大部分本来由阉人歌手演唱的角色。从嗓音上来说,他们更令人好奇和惊叹,从舞台形象上来说,他们当然比女扮男装的女歌手更加贴近角色的本来面目。要熟悉这类极其特殊的角色,肯定要从17、18世纪盛极一时,倾倒众生的阉人歌手谈起。

阉割男童自古就有,或是用于宦官和奴隶,或是当成惩罚俘虏的手段,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东西方世界都有记载;而专门为保持男童的高音而在其变声之前对其进行阉割,则出现于16世纪中叶处于摩萨拉布时期的西班牙,当时西班牙由阿拉伯人占领,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并存,在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上,二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互相渗透。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虽然积极参与音乐生活并热心推广音乐,但她们的演奏演唱只限于自己的"沙龙"小圈子,在教堂这样的宗教场所公开献声则被教皇明令禁止。教堂唱诗班里是清一色的男性,高音声部和中音声部由未变声的男童担任,但男童由于年龄所限,既没有过硬的声乐技巧,又缺乏足够的嗓音力度,渐渐不能满足新创作出的日益丰富复杂的作品的需要,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旦发现一个唱高音声部的男孩具有出众的嗓音条件和歌唱才能,即在他变声之前进行阉割,这样,不但避免嗓音由于男性荷尔蒙的作用而变低变粗,而且声乐训练不会中断。当男孩成人之后,他的身体会跟成年男性一样健雄壮有力,尤其是胸腔宽厚,双肺强健,而声带则仍然保留儿童时代的高音域,再加上多年严格的声乐训练成就的精湛技巧,用这样的超自然的"天使"嗓音来歌颂上帝的伟大和荣耀,不正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阉割男童毕竟是一种残忍的做法,教会表面上对此还是公开谴责的。然而史料记载,1562年第一名阉人歌手加入教皇唱诗班,1589年教皇西斯廷五世颁布谕旨,准许教皇唱诗班任用阉人歌手,并于十年后正式登记入册。

既然圣徒保罗都说:"教堂圣地女人须得肃静",那么神学家也就不难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服信徒们,颂扬上帝的声音远比男性生殖力重要,为得到天使般的歌喉,牺牲生殖是绝对值得的。梵蒂冈教廷的做法一经公开,各地纷纷效尤,没几年,整个意大利半岛教堂唱诗班的最高音声部和次高音声部都有阉人歌手效力。今天看来非人道的可耻做法,在当时却头顶着神圣事业的光环,竟然为教会赢得了荣耀。阉人歌手的天籁之音,仿佛是有血有肉的联系上帝和人类的纽带;这群为上帝做出巨大牺牲的似乎失去性别的异类,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天使的化身。

一部分阉人歌手因嗓音美丽、技巧高超而成为教堂引以为傲的资本,他们不仅衣食无虞,而且颇受尊重,因此把嗓音条件好的男童阉割后送去学习声乐,成为一些贫苦家庭的一条不错的出路,这种现象在17世纪末期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尤其普遍。首先,意大利南方的农民生活极其穷困,不用花费任何金钱把孩子送出去养,算是一大解脱,教堂正是这样的好去处,阉割男童的一切生活上的开销再加上音乐教育的费用,全部由教会承担,如果运气足够好,孩子日后成了明星,那么财源更是会滚滚而来。其次,那不勒斯集中了意大利最有名气,水平最高的四所音乐学院,它们都是名师荟萃,并以铁腕治学。歌手的学习期平均达十年之久,学生按音域分为两大班,一班为最高音声部即相当于女高音声部,另一班则是次高音声部及中声部。年轻的学童在此学习各种装饰颤音、琶音、上下八度跳跃等杂技般的声乐技巧,不仅如此,他们所受的音乐教育之严格和完备,也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乐理、和声、对位、作曲、音乐朗诵、戏剧表现,他们必须样样精通。

很显然,此时阉人歌手的数量及质量令他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堂唱诗班了,这期间歌剧的兴起正好可以让他们大显身手。在歌剧先驱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中,已有专门为阉伶而写的角色了;近年来根据意大利都灵大学国家图书馆所藏手稿新发掘整理出了维瓦尔第的数十部歌剧,其中的男主人公大多为最高音声部或次高音声部而作,在当时定是由阉伶演唱的。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operaseria(严肃歌剧,又译作正歌剧)鼎盛时期,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Scarlatti)、亨德尔、波尔博拉(NicolaPorpora)、哈塞(JohannAdolfHasse)等等作曲高手,更是在几乎每一部歌剧中都用阉伶挑起大梁,阉伶迎来了他们在音乐史上辉煌的黄金时代,他们是统治歌剧舞台的绝对君王,公众趋之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