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王坚身价: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的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9/19 09:38:27
4)板下封堵
  将膨胀橡胶灌入浆栓塞,或与装配有与出料口相接的软管插入孔内,灌浆栓塞或软管的出料口不能伸至混凝土板底部以下。要连续地向泵内送砂浆,直至观察到砂浆已从一个孔流入另一个孔。当观察到板开始抬升,或砂浆流动线内的压力迅速升高时停止泵送。持续压力最大允许值为0.88MPa,压力将借助一只放在砂浆输送管线中的精密的压力计来监视。压力计带有保护罩,以防稀砂浆流入。
  空隙中的水被砂浆排挤出来后,可任其流走和排走。灌浆后至少2h以内要求所有交通避开此区。流到路面接缝内的砂浆应予清除,以保持适宜的接缝。在相邻的两个砂浆喷射孔之间出现横向裂缝的情况下,可用喷涂环氧树脂的方法封堵。
  一个孔灌完浆后,应拨出灌浆栓塞并立即插上木塞,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使砂浆充分凝固,不会在回复力的作用下从孔中挤出,方可将临时用的木塞拨出,并将孔用快凝水泥砂浆永久性的密封,抹平与路面等高。
  残留在路面或路肩顶面上的砂浆要趁其尚未粘在面层上时扫掉,并用水冲刷,以免留下斑渍。如果砂浆流到了缝隙内,应趁未将缝隙密封时,及早将砂浆混合料除去,并将损坏的接缝及时用填缝料填好。灌浆后2h内应避免车辆通过灌浆区。
  
  4加铺面层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方法有分离式、直接式及结合式三种。结合式加铺层是指对旧水泥混凝土板采取一定技术处理后,使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完全粘接在一下,这时可认为层间的相对水平移为零,即连续接触,结合式加铺层水泥混凝土厚度一般不小于l0cm。直接式加铺层是指加铺层直接铺筑在清扫和清洗之后的旧水泥混凝土板上,层间不作任何的处理,加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4cm。分离式加铺层是指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设置一层隔离层,通常采用沥青砂,加铺层水泥混凝土层厚一般小于18cm。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施工工艺具体如下。
  4.1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旧水泥混凝土板逐板进行调查,将各类病害的部位及破坏程度分级绘制成图,在雨天观察行车通过缝时泥浆挤出的情况及重车通过时板的活动情况。对于结合式、直接式加铺路段,要求旧水泥混凝土板处于基本完好状态。对于严重脱空、下沉及断裂的旧水泥板,应将板破碎、清除,并整平基层,然后重新浇筑与旧水泥混凝土板相同标号与厚度的板,同时做到上下水泥混凝土板对缝。
  对于分离式加铺路段,如旧水泥混凝土板虽已产生裂缝、沉陷,然而板基本稳定状态,可不必挖除,而用沥青砂进行调整平。对于那些严重脱空、破裂并有继续发展趋势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可将水泥混凝土板击碎压实,达到稳定的目的,或者全部挖除,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
  4.2旧路面破损板的处理
  旧混凝土板若有严重脱空、下沉、断裂,需将它们破碎清除,整平处理板底基层,然后浇筑强度等级为15号的贫混凝土。缝的布置、间距和板厚与旧混凝土板通过局部修补后达到基本完好。对出现较大结构性损坏板全部清除,重新浇筑15号的混凝土,并与旧混凝土路面平齐,板面各种尺寸与老路一致,在其上浇筑的混凝土加铺层要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位置严格对齐。
  对于分离式加铺层的基层,如果由于基层卿泥、脱空、沉陷产生裂缝,但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除平整度和外观较差外,板体本身仍较好时,可不必去除,面层改用沥青砂调平。对那些严重破碎的板,压实后让其保持稳定或全部挖除,重新用巧号贫混凝土浇筑。
  4.3结合式施工工艺
  1)旧混凝土表面处理
  将较完整的旧混凝土板表面用风镐凿毛,凿毛浓度为3-5cm,并清除在凿毛过程中发现松动的混凝土碎块,用压缩空气清除混凝土碎屑,然后用水湿润混凝土毛面。
  2)立模
  在边模下预焊一个圆环,固定钢钎由圆环打入路肩基层中,中模底部每隔lm用射钉工具枪喷射钢钉,并在旧混凝土的接缝处打入钢钎加以固定。最后,在中、边模顶部每隔一定距离用活动卡规辅助固定,活动卡规可根据浇捣进度和实际需要随时推移装卸。
  3)刷浆
  在经清洁湿润无游离水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质量比为1:7的水泥砂浆或涂刷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纯浆,水泥砂浆要求涂刷薄而均匀,水泥用量约3kg/m2。刷浆后立即浇筑加铺层。
  4)加铺层施工
  加厚层的摊铺、浇筑、震捣与一般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基本相同。但为了使新老混凝土路面间结合良好,振捣工序要认真仔细。平板振捣器每板振捣时间不少于30-40s,振振捣重叠5-l0cm。拉钎采用Φ14螺纹钢筋,最大间距90cm,长度60cm。
  4.4直接式施工工艺
  对基本完好的旧混凝土板,清洗表面使其保持清洁湿润无积水,不需作任何特殊处理即可直接浇筑加铺层。立模、浇筑各工艺要求基本上与结合式相同。
  
  参考文献:
  [1] 李华,潘玉利.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手册.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2] 何铁军,黄卫.模糊神经网络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00,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