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玩英雄联盟视频中心:历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1:07:1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开始有了早期的政治制度。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夏商时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封侯、伯,他们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2)主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3)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的分封,大多数是同姓子弟,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4)内容:一是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二是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三是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口分赐给士。(5)影响:①在分封制下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③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7)瓦解: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正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①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②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③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④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背景:①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②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③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对本国进行政治、军事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④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过程: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终于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始皇帝”的由来: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权势和地位。于是,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皇帝制度的创立:①内容: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一是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二是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①设置及职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②特点:秦朝的中央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③作用: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由来: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激烈的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2)内容:①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②建立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③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3)影响:①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①地方行政制度:汉朝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②消除地方割据: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约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的藩镇割据: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上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逐步发展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①措施: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出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②结果:改变了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①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②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巩固: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3)唐朝完善: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强化: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权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进一步强化:设中书省,代替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西汉的察举制:是一中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它是汉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不注重才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3)隋朝科举制:①形成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②影响:它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2)措施:①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3)影响: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后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政务。但他们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2)形成: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3)发展: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权力机构的演变:①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②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州贵族组成,掌管军国机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③南书房: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2)设立军机处:①目的:办理西北军务。②设立: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③职能: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④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希腊文明的摇篮

背景:①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的影响: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里,孕育了希腊文明。②城邦的出现:山峦与海洋阻隔,促使希腊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国。公元前6到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奴隶制城邦或城市国家。城邦的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③公民资格: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1)背景: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2)过程:①基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推行改革。内容: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会议;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影响:改革动摇了氏族贵族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②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建立十个地域部落为选举单位;设立五百人会议;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权力等。影响:改革基本铲除了酒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人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2)内容: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上顶城邦重大事务。③扩大五百人会议职能。④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发放工资,鼓励公民积极参政。(3)评价:①进步性: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②局限性: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雅典民主更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为马其顿王国所灭。

7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早期的罗马共和国只有习惯法,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的利益。(2)《十二铜表法》: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②特点: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③影响:它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3)公民法:①时间:在罗马共和国时期。②含义: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所以称之为公民法。③意义: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背景:①疆域扩大: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向地中海扩张;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到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②民族矛盾出现: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③公民法的局限性暴露: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而罗马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2)措施:①帝国皇帝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②法学家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③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初,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消失,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④建立法律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维系帝国: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③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④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制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2)世界影响:①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②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③利用和发展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1)背景: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起来。③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阶级矛盾: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一世及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经营,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2)过程:①1640年引发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及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③1688年信奉新教的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议会权力的确立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增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2)《权利法案》的颁布:①时间:1689年。②颁布机构:英国议会。③主要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3)意义: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了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②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③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方式实现,避免了暴力冲突。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中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背景:①英国传统: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②内阁会议的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这种会议,称之为内阁会议。③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当时,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在权利斗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国王不在出席内阁会议。(2)形成: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3)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4)首相的产生及职权:①产生: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②职权: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英国首相实际掌握国家大权。(5)政党制度的形成: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8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美国的独立:①1776年英属北美13块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②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形势的严峻:①独立之初的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②各州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③没有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人物的决策: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立一个同意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4)启蒙思想的影响: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是影响,希望美国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时间:1787年。(2)颁布: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3)内容: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国家权力三权分立: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拥有立法权。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生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的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4)体现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1)性质: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评价:①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1788年宪法正式生效。②宪法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3)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华盛顿任期两届后,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两届任期先例。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评价:①从1860年共和党执政后,两党交替执政,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②尽管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不同,执政时期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9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18世纪法国社会矛盾尖锐:①当时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②资产阶级反抗斗争日趋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2)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激烈: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易手。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标志: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归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系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②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①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②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法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19世纪60、70年代,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祖国统一。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2)标志:1871年春天,《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3)内容:①规定德国为君主立宪政体。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③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⑤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4)评价:①局限性: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②积极性: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0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1)背景:①欧美国家相继开展工业革命: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这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中英贸易: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心受到摧残,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2)过程:①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走私,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展开禁烟运动。②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1)过程:①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时间:1840年6月到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以前。路线:封锁珠江口—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南下广东—革职林则徐,改琦善赴广东“议和”。第二阶段  时间:1841年初到1842年8月。路线: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道光对英宣战—洋枪队进攻镇江,海龄殉国—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2)结果:①清政府失败。②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双方商定。(简记:割地、赔款、开埠、协税)  (3)影响:①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②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直接原因:列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略权益被拒绝。(2)过程:①第一阶段(1856~1858):1856年10月,英军进攻广州—法国加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天津议和,签订《天津条约》。②第二阶段(1859~1860):不满进京路线,再度挑起战争—攻陷天津—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3)签订条约:①《天津条约》  时间、国家: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②《北京条约》  时间、国家: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③美俄乘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强占中国大片领土。(4)影响:①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1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①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外流,银价上涨。②洋货涌入,手工业者破产。③巨额赔款,官吏搜刮百姓。④连年自然灾害,社会矛盾空前激化。(2)兴起:①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③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太平军连战连捷。1853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廷对峙。(3)发展(军事上达到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兵力,为太平军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②西征: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至此,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2)时间:1853年冬。(3)内容:①分配原则: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产品——“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② 土地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③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4)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5)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①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②经过:1856年,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石达开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锐部队负气出走。③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天京再次被围困;石达开大渡河被围最后牺牲。太平天国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防御战:①重建新领导核心: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②暂时稳定局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缺德三河镇大捷。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③颁布《资政新篇》:时间、制定者:1859年,洪仁玕。目的:振兴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现。③进攻受挫: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又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乘机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后来,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3)结果——失败: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①朝鲜农民起义: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派并进入朝鲜。②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起义平息后,清政府建议中日双方同时撤兵,日本拒绝并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2)过程:1894年7月,丰岛海战,战争爆发——8月,清政府正式宣战——平壤战役战败,退回国内——黄海大战,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指令保船避战,失去黄海制海权-进攻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占领旅顺、大连等地。1895年初,占领威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战败,签订条约。(3)结果:①中国战败。②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4)《马关条约》的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巧记:一厂二亿三岛四埠)(5)《马关条约》的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5)中国人民的反抗:①清政府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平壤战役中的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英勇奋战,为过捐躯。②民众尤其台湾人民以各种方式抵抗:在反对割台的斗争中,爱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在之后日本统治的50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抗争,充分显示了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①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②义和团运动爆发:由民间组织的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过程:①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侵略联军,借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②路线:天津出发进犯北京—廊坊阻击战—退回天津—天津义和团和清军进行天津保卫战—7月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在紫禁城建立联军司令部,瓦德西为司令,进行烧杀抢掠,罪恶累累—1901年9月,清政府与之签订条约。(3)结果:①中国战败。②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9月。(2)内容及影响: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之制下。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简记:赔、划、拆、惩、改)总之,《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13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背景:①物质基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廷被迫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这些在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②思想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中心:上海和日本。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③组织基础: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其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④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领导: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庶务。机关刊物:《民报》。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⑤政治基础: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与此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达五六千人。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⑥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强行收回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四川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军乘机策划起义。但起义消息泄露,革命形势极为严峻。(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光复。

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时间:1912年春。②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③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①执掌清政府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企图挽救危局。②玩弄个人权术: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③帝国主义支持: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④革命阵营的分化: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⑤孙中山的退让: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⑥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⑦逼迫孙中山辞职: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⑧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风雷

(1)背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发特权。但由于英美及日本的阻挠,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并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过程①时间: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大等高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第二天,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全国割地学生纷纷响应。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影响: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②第二阶段:时间: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成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影响: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三人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历史意义:①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②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诞生

(1)历史条件:①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②组织基础: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为中共的诞生准备了组织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①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来在浙江嘉兴南湖。②代表: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③内容:确立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大会决定今后党的工作中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①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与国民党合作。②标志:1924年1月,广州在召开的国民党一大。(2)北伐战争:①背景: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迅速高涨。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②过程: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③结果: “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血洗武汉三镇。④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尤其是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活动一再妥协退让。

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1)背景:中共在大革命失败的惨重教训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将当时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在南昌附近,以便发动起义。(2)过程:①时间:1927年8月1日。②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③结果:成功。之后南下受挫: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带领下,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3)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土地革命

(1)背景:①“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②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结果受挫,放弃长沙转向山区。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土地革命:①范围:革命根据地。②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③影响: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3)影响:①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②革命根据地壮大:到1930年夏天,全国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③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国民党惊恐而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三次大规模的“围剿”,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④建立政权: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定都江西瑞金。

红军长征

(1)原因:①军事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②政治上:李德、博古等指挥上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过程:①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②初期: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之中。③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③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16    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

(1)原因: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日本占领中国台湾以后继续垂涎中国领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②全面侵华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即芦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随后日本占领北平、天津。(2)全民族抗战: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②中共的活动:1937年秋,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地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③国民党的活动——组织会战:日军占领天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其中以凇沪会战最为突出: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展开凇沪会战,在上海地区进行了三个月的激战。坚守宝山县城的中国官兵在营长姚子清的率领下,激战两昼夜,全部壮烈牺牲。坚守苏州河四行仓库的战役中,副团长谢晋元率军孤军奋战四昼夜,歼敌二百多人。11月,上海失守,凇沪会战结束。(3)结果: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岁虽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敌人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1939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和平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伪军为逼问八路军去向,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团团围住,将全村男女老少赶到村西大坑,用机枪、手榴弹进行残酷屠杀,全村1500多人中有1200多人被杀。(3)“七三一部队”: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做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中国远征军: 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侵入我国云南。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作战。英军一部被日军在缅甸包围。经过激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3)抗战胜利: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7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1)背景:①“假和平、真内战”: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面临国内外和平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事。②重庆谈判:目的: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时间:1945年8月~1945年10月10日。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未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③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2)概况: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辽沈战役首先打响,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接着解放长春。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打响淮海战役。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接着在宿县西南围歼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军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③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将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切断了西逃南窜的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傅作义接受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①三大战役共歼敌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民政府覆灭:①北平和谈:背景:战场上的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为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共提出和谈条件。时间:1949年4月。内容: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②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全国发出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军队长江防线瓦解。③国民党政权瓦解: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2)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②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背景:①资本主义弊端暴露: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②社会矛盾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①代表人物:傅立叶、欧文、圣西门。②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③影响:这种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3)工人觉醒:①时间:19世纪30、40年代。②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③意义:表明了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深刻地分析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②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召开: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共同纲领。(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①《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②《共产党宣言》还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③《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巴黎公社

(1)背景:①国内:普法战争失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对外屈膝投降,割地赔款,对内准备以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②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2)成立:①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②19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3)革命措施:①政权建设: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②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4)结果及原因:①结果:失败。②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疯狂进攻巴黎公社。5月下旬,巴黎公社最终失败。(5)意义:①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训。

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相对落后: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俄国工业基础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矛盾尖锐:20世纪初的俄国处于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一战激化矛盾:一战使俄国经济受到致命的打击,工业减产,农业萎缩,交通运输混乱,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迫使俄国社会各阶层纷纷起来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4)二月革命爆发:①时间:1917年3月。②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并存的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者掌握着实际权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背景: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时间:1917年4月。内容: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2)七月事件:时间:1917年7月。原因: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经过: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进行血腥镇压,首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3)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晚,起义开始,列宁亲自领导。到次日凌晨,占领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伟大的开端

(1)建立政权:①召开会议: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②内容: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通过《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③意义: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和监督权利的实施。(2)历史意义:①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②意义: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筹建新中国提上议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地点:19499月,北平。②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③内容: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会议还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③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共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原因: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人民形式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时机成熟: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①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②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③意义:一届人大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①中国上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②新中国实行新的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2)建立:①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原因:①“文革”爆发:正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时候,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于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②反革命集团利用: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表现:①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残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②非法夺权:从1967年1月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开始,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遭到夺权风暴袭击。③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工厂、学校停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3)影响:①“文革”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②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革”的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措施:①方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重塑法律尊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加紧全面立法: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措施与成就: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②民族工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1984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③基层民主: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在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22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3)含义: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①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条件。再者,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②过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同邓小平进行了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③意义:香港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为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范例。(2)澳门回归:①前提: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通过了成功的范例。②过程: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 两岸“停火”: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2)两岸“三通”:1987年,民间交往打破两岸隔绝状态:中央人民政府提倡“三通”,台湾当局被迫采取一些开放措施,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虽然台独势力阻碍了两岸关系,但两岸间的民间交流不断扩大,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4)连战访问: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①二战结束,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②新中国诞生,毛泽东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③“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①美国的遏制:建国初期,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②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外交,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③睦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国际认同: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①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②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③时间、与会国、地点:1954年4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瑞士日内瓦。④内容:讨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⑤中国的作用: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印度支那停止敌对活动的合理化建议,推动会议的进展。⑥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⑦对中国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万隆会议:①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②时间、与会国、地点:1955年4月,亚非有共同遭遇的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印尼的万隆。③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④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⑤对中国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4   开创外交新局面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②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①背景: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威胁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共同要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②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会谈。随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中日关系正常化:①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对日本的“越顶”外交,引起了日本的震惊。②过程: 1972年秋,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双方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影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促使了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局面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①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②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新时期外交建树: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达成一致,形成“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台地区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从盟友到对手

(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确立:二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②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③美苏矛盾尖锐: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杜鲁门主义:①提出:丘吉尔演说后,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②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开始。

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为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同时,美英等西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但遭到拒绝。(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①成立: 1949年春,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3)苏联的对抗:①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②华约: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1)德国分裂:①原因: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冷战”开始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②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苏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①原因: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驻半岛北部和南部。②分裂:1948年8月,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向中朝边界推进。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队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议。(3)侵越战争:二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被越南人民赶走。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除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以改变其在美苏核均势中的不利地位。②过程:美军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③结果: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2)过程:①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法德之间矛盾化解。②后来,正式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通称欧洲共同体。(3)影响:①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①原因: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大力扶植:首先,削减直至免除日本的战争赔偿,其次全部发还已拆迁的日本工业设备,三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提供机遇:一是朝鲜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使日本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二是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一股采购物资热,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②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起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原因:二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地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②形成: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过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③特点: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④历史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的重要任务,同时,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2)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背景: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985年首先集中精力进行经济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②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2)表现:①波兰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德国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11月,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③苏联解体: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①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②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2)特点: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表现:①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的情况下,向南联盟发动战争。这是北约在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的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国家。②恐怖主义泛滥: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机撞向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此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斗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①“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②欧共体:“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2年欧共体各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底,欧盟正式成立。随着欧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③日本: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④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地位大有改善。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②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割据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