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象山校区地图:上古国名前之“有”即“国”(更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32:16

也谈古国名前的“有”字

秦建明 张懋镕

 

    古汉语中的“有”字有多种用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史籍记载的许多古国名和古部族名前面一般要加一“有”字,如“有夏”、“有商”、“有周”、“有苗”、“有穷”。对这个“有”字,颇难解释,过去一直把它看作无字义的词头,陈陈相因,很少有人提出异议。但是,这个结论却有商讨的必要。黄奇逸同志撰文摈弃旧说,对这种“有”字提出了新解。他认为“所有古国名前之有字,均要解为有无之有”①,否定了“有”是无意义的词头之说。然而,把“有”解为有无之“有”,仍然不妥。

    我们认为:“有”字置于古国名前和古部族名前,具有原始的“国家”义,当训为国家之“国”;其词性当为名词,而不是动词。首先,“有”字本身就具有“国”义。《诗·玄鸟》:“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此一节韩诗作“九域”。郑玄注曰:“域,有也。”②《诗·长发》“九有有载”,《晋书·乐志·厢乐歌》引作“九域有载”;《荀子·礼论篇》“人有是,士君子也”,《史记·礼书》作“人域是”,“有”都作“域”,可证“有”与“域”通。“九有”一词,具有鲜明的地域概念,如《诗·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注“九有,九州也”;《诗·长发》“帝命式于九囿”,注“九囿,九州也”。知“九有”就是“九州”、“九域”、“九囿”,“有”在这里是一名词性的词。“有”通“域”,而“域”字与“或”古为一字,《说文》“或”字条下出重文“域”,“域,或又从土”,所以“有”亦通“或”。段玉裁对此有十分明白的论述:“或但训有,汉人多以有释或……《考工记·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笺、郑《论语》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诱注《淮南》屡言;或,有也。……盖有,古音加以,或,古音同域,相为平人。”③知“域”“或”古为一字,皆与“有”字相通,且皆与“国家”之义有关系。本来,“或”字就是古“国”字。《说文》“或”下“或,邦也”;“邦”下“邦,国也”;“国”下“国,邦也”。“或”实即“国”。段玉裁说:“‘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④证之金文,确实如此。所以“有”与“或”通,自然也可以当“国”讲。

    其次,从构词法上看,“有”字之义在这种状况下也必须当“国”讲。“有夏”为夏王朝,“有周”为周王朝,对此,大家都没有异议。分析“有夏”、“有周”之词义,相当于现今称呼美国、英国一样。“美国”一词为偏正结构,“美”字为限制部分,即词组中的定语;“国”字为被限制部分,即词组中的中心语。而“有夏”一词中,与定语“美”字相对应的限制部分却是位于“有”字之后“夏”字。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构词的次序,则位于词组前边的“有”字正处于中心语的位置,对照分析,“有”字在此也应训为“国”。这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定语部分为什么要置于中心语后去修饰限制它呢?按照这样的词序,“美国”岂不是可以写成“国美”?

    其实,这种现象在上古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甲骨文和金文里,常见“商邱”被书写为“邱商”,“须句”被书写为“句须”这类用例。⑤检史籍与金文、甲骨文,这种词语构造的人称名词更俯拾皆是,如“帝喾”、“帝尧”、“帝舜”、“帝禹”、“帝乙”、“帝辛”、“祖乙”、“祖丁”、“父癸”、“父己”、“兄壬”、“兄丙”、“妣乙”、“母庚”、“妇好”等。这种特殊的构词方法,研究者称作“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上古汉语早期所固有的形式之一。⑥所以“有夏”、“有周”就是“夏有”、“周有”,也就是“夏国”、“周国”。

    还有一个与此有关的“囿”字也能间接地说明这个问题。秦汉时期,皇帝私人大型园林称“苑”,如汉有上林、宜春等苑,苑又可称为“囿”,段玉裁引《周礼》注曰:“囿,今之苑。”⑦可见“囿”是比“苑”古老的名称。这一称呼,很有可能是上古国家名称“有”的遗制。上古时期,小邦林立,强大之国渐以武力“霸九州”、“王天下”。致使四海来仪,万邦来朝,弱国沦为大国之附属国。而中心称霸称王之国原来的领域,成为“万邦”属国的中心区,这个中心区是由最高统治者亲自管辖的领土。据史料记载,这一领土在唐虞时代被称为“服”;夏代称“县内”;殷代称“畿”,周代亦称“畿”。此即“王畿千里”之“王畿”,⑧也就是“天子之国方千里”的天子之“国”。四方君长诸侯对天子称臣纳贡,贡物多为稀有珍贵之物,所谓“千里之外曰采”即此,郑玄以为这是王对四周方国实行“取其美物以当谷税”的制度。而王直接收入要从王畿地区剥削而来。⑨后至秦汉,行郡县制,王亲自驾驭四海,直接攫取天下货财,王畿地区的经济的重要性渐弱,政治重要性则逐渐增强。旧有“国”的概念的“王畿”,转化为京都四周地区的概念,随之而起的是非经济性的大型游猎园林——囿苑。汉上林苑广袤三百里;秦始皇曾计划将整个关中地区改作囿苑,可见囿苑范围之大与一古代中小国家不相上下,囿苑实为王畿之残留形态。《孟子》以及《淮南子》等书多称周文王之国方百里,而《汉书·扬雄传》称文王之囿方百里,二者应当是指的一回事,“囿”就是“国”。段玉裁说“古或与有,与囿通”,“九囿”也可以解作“九有”“九域”。⑩《风俗通》也称:“囿犹有也。”⑾“囿”就是“有”,正如“国”就是“或”一样,都是今古字。

    金文中常见“甫囿四方”之语,《秦公簋》有“囿四方”之语,其意和《诗·玄鸟》中的“正域彼四方”“肇域彼四海”同。在这里,“域”通“囿”,都是国家之义。值得注意的是:“囿”在这里转变为动词,用于句中,表示统治者想要直接统治四方的愿望。

    综上所述,“有”是上古某一时期对于国家的称谓。“有”字置于国名前具有国义,与国名合成之词组即指某国。使用“有”作为国家名称大约以夏代前后最为流行,如“有夏”、“有虞”、“有仍”、“有穷”、“有苗”等,其时代都在夏代前后,其地域则是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称“国”为“有”,可能是早期华夏族的共同特点。从甲骨文中记载的国名看,商代大约盛行称“国”为“方”,而周代多称“邦国”,汉以后废“邦”称“国”,一直沿用至今。(此文取自[秦建明考古文选])

 

附注

①黄奇逸《古国、族名前的“有”字新解》,《中国语文》。1981年第1期。

②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以下引经及注皆出此本。

③④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或”字条下。以下引《说文》及段注皆出此本。

⑤于省吾《释“  ”和“  亚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107页。

⑥李瑾《卜辞“王妇”名称所反映之殷代构词法分析》,《重庆师院举报》,1983年第1、2期。

⑦《说文解字注》,“囿”字条下。

⑧见《礼记·王制》“天子之县内”句下郑注:“县内,夏时天子所居州界名也,殷曰畿,《诗·殷颂》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周亦曰畿。”孔颖达疏:“唐虞称服。”

⑨《礼记·王制》“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句下注。

⑩《说文解字注》“囿”字下曰:“凡分别区域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域同或,古或与有与囿通用。”

 ⑾转引自《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