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康华整容鼻子:企业机制创新研究网 机制建设与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40:09
机制建设与创新

王明方
《文汇报》


体制和机制密不可分,体制是机制所依存的宏观基础,机制是体制的微观构成。在实际操作中,体制改革经常的、大量的往往是通过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来展开、来实现的。

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定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部署,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体制和机制密不可分,体制是机制所依存的宏观基础,机制是体制的微观构成。在实际操作中,体制改革经常的、大量的往往是通过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来展开、来实现的。为此,本文就机制建设与创新的方法论问题作研究和探讨。

一、关于机制的本质

“机制”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医学、生物学,是用以说明生理机制的,比如医学上讲的肌肉收缩的机制。我们现在说的“机制”是通过类比借用过来的。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机制”这个概念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实,马克思、列宁很早就使用了“机制”的概念。但在当初翻译出版时,把它译成了“机构”。

机制是系统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调整自身要素和结构以适应自身及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或保持其特定功能的过程和现象。

机制的本质说到底是关系的集合体,是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集成。这种关系一般说来相当复杂,十分微妙。所以,对机制的框架可以描述,但具体细节往往难以清晰表达。机制还具有较强的特色性。比如两个同类企业的机制不甚相同的情况是常见的。机制的细节特性同与之相联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特点密切相关。机制的复杂性就在这里,微妙性也在这里。

那么,机制和人是什么关系?一方面,机制离不开人,机制的建立靠人,机制运行的承担者也是人;另一方面,机制更激发人、规范人、制约人。这种持久有力的功能使我们深深感到一百句一般号召、一百个行政要求,往往抵不上一套有效的机制。机制的外在表现是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习惯、习俗等等的运行、作用,机制的内在特质则是政策、法规、规范等内化而成的人们相应的素质以及人与人、人与事之间比较定型的相互关系。这其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关系。

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制所包涵的关系,从管理学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决策关系、执行关系、反馈关系、监督关系。由此,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体系,一般就应是由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四个机制子系统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决策之后执行不到位,往往就有执行机制不力的原因;执行的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就是反馈机制不灵;干没干,干得怎么样,没有说法,缺乏制约,缺乏约束,就是监督机制薄弱。如此循环的结果,必然导致决策质量、决策水平不高,这样说到底也有决策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上述这四个机制子系统如何整合起来、集成起来,还是机制关系的问题。对每个机制子系统深入下去,还有若干层次、若干方面的机制关系问题。总而言之,尽管机制的细节十分复杂,十分微妙,但从关系上来理解、来把握,就较易于抓住机制的本质。

二、关于机制建设的影响因素

由于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建立健全一套机制不可能轻而易举。不是建立了制度、下发了文件,机制就能很快建立起来。影响机制建设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系统(事物)的复杂程度。二是机制所依存的体制的状况。体制框架不顺,机制建设难行。三是机制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四是相关理论的成熟程度。有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机制的建立就比较顺利。五是相关经验的积累状况。经验对机制建设是很宝贵的。六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传统等大背景的状况。七是小环境现实基础的状况。八是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机制的确立,机制的效能,都与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紧密相联。九是机制建设组织者的综合素质水平。领导者、管理者的能力、威望等,对机制的设计、建设、运行至关重要。

三、关于机制建设的过程

机制建设,特别是系统性的机制建设,一般首先要有理念、制度、规范等,然后要致力于将其内化为人的素质,内化为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应关系,进而再外化为人们相应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这种内化外化的过程,就是机制建立的过程,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甚至是相当艰巨、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制度的建设过程,又是观念的转变过程,还是素质的提升过程和习惯的养成过程以及关系的固化过程。实现这种内化外化的过程,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比如,既要有道理的引导,也要有真情的感化;既要有典型的示范,也要有文化的陶冶;既要有道德的规范,也要有法纪的约束;既要有自身的修养,也要有外部的灌输;既要有无声的浸润,也要有强烈的震撼;既要有恰当的激励,也要有严格的惩处。这个过程对于相关人员是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有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过程。当然有些机制建设最突出的关键问题往往集中于动力系统和利益关系上。在机制建设中,如果针对的是其要害部位,机制一调整可能就会立见功效,操作起来有时也并不复杂,有些甚至会手到即灵。但如果要实现相关系统的协调,使其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和历史演进就不容易了。

一种机制特别是复杂系统的机制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也是系统环境适应力、竞争力的核心构成。既然是一种文化,先进的机制谁也拿不走,同时要想改变它、确立它,都并非易事。一个较大的社会系统的新机制确立起来,完善起来,走上正常轨道,形成一整套的文化一般要经过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定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四、关于机制建设与创新的途径方法

机制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机制建设与创新的途径、方法上,要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机制建设与创新要注意把握住的几个要点

在机制建设与创新的宏观层面上,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六个要点。一是要抓住关键。就是要紧紧抓住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来谋划、来推进。这种关键最主要的就是动力系统,一般集中表现为利益关系。二是要把握方向。机制建设一定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指导,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机制建设自身的规律。三是要运用经验。注重总结并运用经验是机制建设的阶梯和便捷途径。四是要勇于创造。任何社会性体制、机制都难以达到十全十美的状态,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就不断进步。所以一定要坚持努力创新,大胆创造,积极探索,敢闯敢试敢冒。五是要建设体系。建立健全机制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抓好三项建设。(1)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一般要明确以下诸点:即明确是什么对象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要求、由谁负责、哪里是重要控制点、怎样培训提高相关人员、怎样督促检查、落实如何有什么说法。(2)素质建设。说到底人是机制运行的主体,所以必须提高人的能力、提高人的境界,包括转变人的观念,养成良好习性。(3)氛围建设。有了良好氛围,就有了带动力、协同力和制约力。六是要坚持运行。机制的功能在于行为、在于行动,重在运行。必须牢牢抓住积极作为、规范行为这个基本点,做到长抓不懈。

第二,机制建设与创新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方法论原则

在机制建设与创新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法论原则。

一是逻辑和非逻辑的统一。这里是指思维过程既要有常规的逻辑思维,也要勇于突破逻辑,即勇于创新。而创新往往是既有逻辑思维的中断,是非逻辑思维功能的展现。正如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论述军事指挥艺术时所说的,“在这里思维离开了极严格的科学领域,即逻辑学和数学的领域”,也就是说创新往往是直觉灵感的结果。创新思维并不纯粹是一个理性的逻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渗透着非逻辑的因素。逻辑方法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方法,是创新思维的“主力部队”,为非逻辑方法做支撑和铺垫。非逻辑方法即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是创新思维的“特种部队”,担负着攻坚克难、催生创新的重任。而非逻辑方法创新成果的确证、完善和展开,还要通过逻辑方法来实现。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形成奇妙的创新功能,贯穿于机制建设的过程中。

二是模式和非模式的统一。大千世界充满着模式和非模式的东西。任何事物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它的局限性就会逐渐增长。机制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模式,同时机制的发育、完善也要不断地突破现有模式。因此,在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完善模式,又要适时适度突破模式。体制、机制建设是从现存非模式中生发模式的过程,又是从现存模式中升华更高级模式的过程,还是对模式和非模式、非模式和非模式、模式和模式综合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可以说就是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完善、突破、超越模式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模式与非模式统一的过程。无模式存在,就无机制存在,那样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新模式诞生,就无新机制形成,那样社会就将陷入停滞;无非模式资源的不断丰富,机制创新的资源就会匮乏。如果一种机制,即一种模式不能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新陈代谢,或者失去吐故纳新的功能,就会丧失生机与活力,最终必将走向僵化,被历史发展所淘汰。所以说,把握好模式和非模式的统一,在机制建设和创新中是相当重要的。

三是理论和经验的统一。机制建设一定要有理论的指导,同时也要有经验的参考、借鉴。经验和理论都是智慧、心血甚至是许多代价换来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之时往往就含有新机制的元素,同时它们又是建设机制、创新机制的鲜活营养。机制建设、机制创新,既包含对经验的理性升华,也是对理论运用的经验丰富过程。理论和经验的结合与统一是机制建设、机制创新的必由途径。我们珍视经验但不能停留在经验上,一定要上升到理性;我们要注意克服经验主义,但不能轻视经验,经验和理论同样是培育机制、创新机制的宝贵温床。

四是立意和选择的统一。建立健全机制,立意尤其是理念一定要确定好,较大系统机制建设的立意要力求高远和符合实际,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要符合系统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功能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须通过选择一系列现实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等来实现。立意是对机制建设的理念、原则、要求、意图、观点等的确立或创发。选择是对立意行将建立的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内容、形式、方式、途径、条件等的择醛没有立意,选择无从谈起,机制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没有选择,立意无以实现,机制建设也就无以推进。立意和选择密不可分地统一于机制建设的过程之中,对机制建设、机制创新都至关重要。当然立意的作用更突出,是居主导地位的,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先导。在立意和选择的关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比如,立意新,选择不新,也可实现创新;立意不新,选择新,亦可实现创新;立意、选择分别存在时不新,但结合起来有时也可以实现创新。立意是选择的前提,选择是实现立意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立意的思路越宽,创新的实现性就越大;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越大,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在立意的支配下,选择的可能性空间中,要素的排列组合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对机制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来说,立意和选择所依托的是宽厚扎实的知识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胆略气魄。

五是主脉和边界的统一。主脉是决定事物性质、基本方向的主干脉络。边界是由主脉决定的定义域的约束条件、性质界限。建设机制必须把握好主脉,保证基本走向的正确,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放大空间,以增强活力。既要着眼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更要首先着眼于激发人们的活力。在方向正确、界限清晰、定义域足够宽阔,把住主脉、看好边界的前提下,放心、放胆地去开动脑筋,展开手脚,努力打造有利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向上的环境,就会使机制建设、机制创新具有良好、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践舞台。这里重要的是主脉能认得准、把得住,边界能放得开、看得住,而且越靠近边界边缘往往创新资源越丰富。当然放得失当,脱离与主脉的联系,就会发生方向性偏差,重者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这是必须注意防止的。所以,处理好把握好主脉与拓展边界的统一,是保证机制建设、机制创新顺利推进的又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在机制建设这个领域,我们深入下去面对的是一个景象万千的世界。这里的要领归结起来十分重要的就是“把握”二字。能够把握好上述六个要点、五个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机制就会比较顺利,就会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