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电视剧31:2009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25:52

一、不良习惯

大家都知道,习惯影响性格,性格改变行为,行为铸就命运。此话不假。我注意观察了一下那些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多是习惯很差。

比如,就读书要注意集中精力问题,虽然是一个很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很多学生就是做不好。一般有这样一些情况:上课前,同学们都把上课用的课本准备好,而习惯差的学生,则直到上课了,才开始从书包里翻检课本,别人已经开始读书了,而他却还在埋头寻找书本文具,有时甚至是忘记带了。上课时,老师已经布置学习任务了,而有些学生却心猿意马,眼睛不知盯在什么地方,等老师提醒时,他才恍如梦中惊醒一般。你说读书,他往往是连老师要求读哪里都不知道。书本拿在手里一会儿是直竖着,一会儿横摆着,看似时刻准备读书,其实是时刻准备分神。提醒他“该读书啦”,他就信手翻翻,翻到哪里是哪里。随便从哪里就开始,随便到哪里也可以结束。想必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也是常见。读书时要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但这些学生常常是书本放在面前,看上去很认真,而读书也就是过眼烟云,不留痕迹。眼光游离在书上,时不时偷偷瞥一下老师和其他同学,如果发现老师正观察他,则马上收回眼神,提高声音,用夸张的声调来告诉老师:我在读书了。这样的情形,就像考场上想作弊的考生一样,没有心思考试,眼睛总往老师这边瞟,一旦有机会见老师不注意就下手作弊。也有的学生,在读书时不断变换坐姿,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俗称“尖屁股坐不住”。他们的手总是不知放哪里合适,或者一只手拎着书角,一只手随意放在下面,或者一边假装读书,一边用手去搔扰同桌,一而再再而三,引发矛盾。或者手里总少不了一个文具,一支笔,一块橡皮,计算器,只要是手里好拿的,于是,在读书时,转转笔,摸摸橡皮,嵌几下计算器,他也不是要做什么,纯粹已经形成习惯。以前常见一些学生转笔,因为要一心二用,所以经常听到笔掉落在课桌上或地面上的声音,这声音极其刺耳,读书的人一旦发现掉了,又要去捡起来继续转,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待老师请学生谈谈自己喜欢什么或有什么问题,他们一般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有的干脆说,不知道,没有感觉,用一些否定词来应付老师的提问,久而久之,老师也会失去信心,知道找他回答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便逐渐放弃。语文讲究感悟,说浅显一点,只有亲身去“感受”、“体验”了,才有所“悟”,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把自己很投入地放进文本,去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想“悟”点名堂无异于缘木求鱼,空穴来风。我常常感到奇怪,一篇文章读下来,就像一桌菜摆在你面前,总有个口味对不对吧,怎么会一点感觉都没有呢?喜欢或不喜欢,总得有点自己的想法吧!但有些学生就是没有!这些学生读书就是消磨时间,等下课铃声一响,马上就扔掉书本,冲出教室,至于问他读到什么,多半是如坠五里雾里,不知所云。

学生写作业也是有不少问题。认真的学生,即使答案不正确,也会写得工整清楚,绝不含糊。如果马虎,应付了事,那作业一看就知道。姑且不谈正确率,从书写上也大致可以看出端倪。字迹潦草,大小不一,横不平竖不直,好像画地图。行文的格式也是千奇百怪,有的顶格就写,不空两格;有的前面写的稀稀落落,后面写的紧巴巴,甚至还要七歪八扭转到边线以外,在书面上使用多种不规范的连接标志,让老师的视线要转好几个弯才能找到答案。就语文作业而言,回答时,基本要求学生是语言表述完整,但不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只回答关键词,语义表述含混不清,前后逻辑顺序混乱。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从这些同学的表达上看,大多口齿表达有问题,声音小,吐字不清,尤其是遇到自己不会或不敢肯定的答案时就故意蒙混过关,拖延时间,眼巴巴等着老师一声“请坐”,才如释重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反映了这些学生思维的紊乱、不连贯、不清晰。

倾听,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不仅要学会倾听老师的讲话,也要学会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以便与自己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上不认真倾听的恶习有:当别人讲话时,他不注意听,而是做着自己手头的事情;当别人发言有什么与自己意见相左时,不能静下心来耐心等别人说完再发表意见,而是抢着插嘴打断别人的话;甚至当别人说错什么时,马上就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或者是嘲笑、讽刺、挖苦,使同学尴尬难堪,有不少同学在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举手回答问题时,都表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怕说错了别人讥笑。

如果说行为习惯可以改变的话,那么,思考的习惯则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多学生自己没有一个思考的习惯,也懒得思考。把自己当作一个忠实的观众,任凭课堂上其他同学此起彼伏的探讨、质疑,好像置身事外,没有现场的参与意识。作业也是这样,如果哪天没做作文,就说“不会做”,“没有东西写”,“不会写”,你又不能跟着他回家,即使在你身边,他人在曹营心在汉,也让你老师“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总不能打开他的头脑去看看到底在想什么。作业马虎是这些学生的通病。我总发现一些学生的非常奇怪的事情:作文的标题不写在正中,每段的前面不空两字的格子,标点符号不全也不规范,这些看上去非常“常识”的东西,就是在初中也有学生不能做好,当然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没有认真对待,草率应付,必然导致粗枝大叶,顾此失彼。你一旦不想思考,当然不会有什么思维火花的闪现了。语文是诗意的,哲学家说,“所有的思都是诗”,不思考,诗意从何而来?

二、哑巴语文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学习的是哑巴英语,也许语法规范非常熟悉,但一到外国还是不能与人对话——我的几位同事曾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作考察后如是说。尽管他们是英语老师,还是学不能为其所用。究其原因,只要看看我们的英语是怎么教学的就大致明白,没有应用的环境,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记得著名的英语教学人士李阳先生所表明的教学风格中有一个极富抢眼球的词语“疯狂”,也就是要不怕说,说错了总比不说好。语文与英语同样是语言学科,学习方式应有相通之处。不开口学语文,最多是一肚子学问烂在心中,常见有人说某人有学问,可是你让他表达出来,却难于上青天。真是茶壶里下饺子——有的倒不出。这样的语文,学了又有何用?

过去人们总是用书声朗朗来形容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无锡东林书院有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是现在走进校园里去看看,能听到几声稀落读书声已经是奇迹了。小学里还可以,随着年级的升高,读书声却呈渐渐减少趋势,直至销声匿迹。老师和学生似乎已经达成一种默契,即使不读书也已经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所以,在上课时就时常发现,有的把文章读得支离破碎;有的学生读书毫无感情,机械生硬,简直是在数文字,根本说不上美感;一些学生声音像蚊子,需要走到面前才能勉强听到一丝丝微弱的声音;一些学生的舌头和喉咙长时间不锻炼,已经无法发出正常的声音,读出来的声音让你听来如同钝刀割肉,或者像拉锯的,或者是喉咙里永远有个什么东西阻在那里,含混不清,简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显然这都是平时缺乏练习的机会所然。早读课不读书,上课时老师又忙着把自己准备的内容灌下去,以图赶快完成教学计划,大量的课外时间又给数理化的作业挤占。平时,学生与人交流的机会甚少,在学校里有这样那样的规章制度,不允许随便讲话,哪怕下课也不能大声,否则要受到责罚。回到家里,与家长也没有多少沟通的机会,纵然有还是围绕着那些令学生根本不想再提的成绩啦、考试啦、分数啦之类的话题。这些成天困扰着压抑着令学生一提就伤心的话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患上失语症,他们没有沟通,不想交流,害怕说话,久而久之,不会讲话,不愿讲话。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己大声讲话抬头说话的权力,往往开口就遭受斥责,声音渐小,直至消失。我注意观察了一下,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声音小,甚至与老师对话时有隐隐约约的颤抖,不敢抬头看着老师,不敢正视老师的目光,担心一不留神又被老师训斥。现在,英语考试尚且要进行口试,可是我们的母语教育在似乎很乐观地认为不需要,导致语文变成了不出声的哑巴语文。

在课堂上学生的讲话的不良习惯也是触目惊心,有的不会用眼睛去与对话者交流,站起来后,或者目光游离四周不敢正视对话者,或者低眉顺眼不敢抬头凝视对话者,或者不开口,任你怎样“盘问”就是没有下文,让你干着急,毕竟课堂只有45分钟,总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个人身上,耐心等待,在这一点上我不知那些名师是怎样坚持的。有的姿势不端,歪斜着身子,站也站不直,两腿在下面交替站立,或者金鸡独立,或者半弯着身子,随时准备坐下去,只待老师的一声恩准,就如释重负了。这往往成为一些学生屡试不爽的应对计策。

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人又提出“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所谓喜欢的方式,大多是默读,学生还是不放声读书。我看这也是矫枉过正。在我看来,现在的情况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而是学生根本就不读书。大声朗读至少有几个好处:营造一种读书的气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壮胆;调动口耳舌等多种器官参与……况且,学生放开声音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是否在认真读,是否有读错的地方,是否用准确的感情来读,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不用?默读固然是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难道大声读书就没有?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三、没有思考

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习当然不例外,古人学习语文讲究“熟读精思”,清王夫之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四书训义》卷六)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其实是不需要自己思考的。因为过去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指令性语文教学,课堂作为一个思维流程单一、思维方法单调的闭锁性文化空间,使学生在被同质文化的持久同化中而不自觉地被异化着。以教科书和教师为主流文化规范着学生对文化的价值取向,从而排斥“异质文化”直至排斥“异质思维”,导致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层失衡。课堂上,只允许顺向地接受性思维方式的存在,它所承载的是被定于一尊的主流思想观念,这种环境只能育出同质思维,具体表现为:语词概念雷同化、言语生成机械化、是非判断片面化、逻辑推理平面化。课堂成为同质思维的产床。因此有学者尖锐指出,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质上是“学生思维的屠宰场”。其后果实导致学生言语和思维功能的弱化、思维品质的低劣乃至人格的单面化。李镇西老师说过:担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还应该把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教给我们的学生。然而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今还存在于我们不少教育者的头脑中。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磨灭学生的思想锋芒……这表现在某些课堂上,便是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惟师是从的专制色彩。结果是学生主体人格的失落,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思维僵化,惟师(或惟书)是从。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应该说,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一般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应该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教会学生思考,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播撒科学精神的种子,为我们国家的未来造就民族振兴的栋梁。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便是怀疑精神。从人类文明史上看,怀疑是创造的起跑线,是科学的助产士,是真理的磨刀石。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起码的思考能力和怀疑勇气,甚至连对老师说“不”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未来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更无力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学生不会说,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生思维存在问题。语言表达不流畅就是思维的不连贯,不知道从哪里下口,就是没有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学生并不知道那些是应该喜欢的。我有时发现,一篇文章文质兼美的文章,可是就有学生恁是一个记号也没有。问之,则曰:没有。即使勉强挤出一点东西也是肤浅的、从字面上理解的,而不能深入地进行有质量的思考以后再回答,只是应付老师的提问而已。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抓手进行思考,有一个方向去思考,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比如,苏教版新教材上就有关于阅读方法的介绍,尤其是对于学生在应用圈点勾画时就强调“不是盲目地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指出圈点的内容可以有:1、生字、难字;2、关键词语;3、总括句、重要句或佳妙句;4、段序、段落5、重点段落6、有疑问的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感想的地方。并且就学生的质疑问难也有一个可操作的指点。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一般就能有明确的方向,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而不是漫无天地,脚踩西瓜皮滑到那里是那里。

王国维有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有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据此提出读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二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必对我们学生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启发。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为此,语文课堂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发展学生思维的使命,特别是要改变学生思维方式,优化其思维内容,实现语文课堂本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