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dy shop眼胶成分:“热线栏目”实是广告 “养生专家”大玩变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03:30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保健品销售金额约为2000亿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

接受信息途径比较少,普遍比较喜欢听广播,这些人就是摸准了老年人的特点,通过广播来宣传推销保健品。

为了使中老年朋友避免受骗上当,

现作深度曝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地方广播电台保健养生类节目后面隐藏的“推手”:

  1. 手段一:开通热线,吸引成为每天定时定点收听节目的“铁杆粉丝”。

有的广播电台开办的养生保健类节目开通有数千万听众追捧的热线。就如已被曝光的“正元养生热线”,在节目中宣称“天参口服液由祖传养生秘方研制而成,有软化血管,促进血液流通、排毒等功效,买一个疗程送一个正元磁珠,磁珠贴到对应的穴位,就能治疗对应部位的病,攒足24个磁珠能开窍”虽然常人一看就知道存在夸张宣传之嫌,可还是有一大批的老年人成了它的“铁杆粉丝”,每天定时定点收听节目,好像被洗了脑一样,有的父母甚至不容子女说一句对自己“老师”的不利之语,可见已经达到信徒的地步了。而有的子女因为不相信电台上宣传的这些产品,不愿意父母花钱买这样的保健品,而被父母说成是不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花钱,是不孝子女,真是让很多子女不甚烦恼。

  1. 手段二:在电台中宣传产品后在各地设卖点。

有些花血本宣传的保健品公司,不仅花钱在电台大肆宣传,为了方便那些相信的听众购买,就在各地开设实体卖点,如“正元养生热线”每在一个地方播出,都会在当地开若干家“声广保健园”,“声广保健园”其实就是一个卖保健品的小店铺。

  1. 手段三:讲座前半段讲养生知识,后半段热线诊病。

     为了求证电台广播讲座的形式,编者主动收听了这类电台养生保健讲座,发现这样的讲座有以下特点:在时长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主持人在介绍时特别指出,他(她)出身中医世家,并尊称其为老师,接着老师就会讲一些基本的养生知识,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接听打进的热线电话,为病人诊病治病,推荐相关产品上了。

  1. 手段四:最初吸引老人的是养生知识,最后却被装进了“笼子”。

电台养生保健讲座一开始并不提卖保健品,就说免费治病,叫老人敲“胆经”、“压心包经”,用专家开创的“一招两式”治百病,宣称不花钱,不吃药就能长命百岁,但后来查阅发现,这些保健知识早在《皇帝内经》里就有记载。

这档节目先用知识讲座聚集人气,随后开始销售产品,在这期间,所谓的专家还组织了多场讲座,而每次去听讲座的老年人没有空手而归的。

  1. 手段五:节目中“专家”不用真名,几乎都是一人多个“艺名”。

很多电台人气比较旺的讲师都会在多个电台做节目,听着声音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就是名字不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专家都不是真正的专家,经不起推敲和查证,所以不敢用真名,被曝光的“正元养生热线”的听众通过交流发现,每个地方广播节目中所谓的祖传秘方承传者并不是一个人:在黑龙江的“正元养生热线”中,承传人自称放弃美国优厚待遇,“义无反顾“回国发扬祖传秘方,名字叫“杨毅”(音);在天津,“杨毅”成了“林南” (音),性别也变成了一位女士;在新疆,“杨毅”又变成了“高寒” (音)。

  1. 手段六:每个电台保健品后面都有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

收听各地电台的“正元养生热线”可以发现,节目最后会指出“本节目由声广传媒制作播出”那么,声广传媒是一家什么公司呢?又代理了那些产品的策划制作呢?

声广传媒在招聘网站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吉林声广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广播健康节目制作与售后服务的文化传播服务公司,资料还显示,成立以来,声广传媒每年的广告经营业务增幅达70%,2007年全国广告市场代理额度达3亿元,2008年经营额预计5.1亿元,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与10多家省级电台签订了整顿广告代理合同,业务范围覆盖人口达4亿,密切合作的电台频率数量达100多个。

“节目中以老师身份出现的人其实就是声广传媒从社会上招聘来的普通人,这些人并无专业医学常识,就是拿稿子讲: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声广传媒内部人士透露,“近段时期公司业务发展非常快,开辟了新市场正在全国大规模招聘客服人员,负责宣传的保健品,药品的传呼,售后的服务。”“讲师的待遇很好,一堂课100元到300元不等”这名内部人士强调。

这名内部人士还向记者介绍,声广传媒其实就是买断某些广播电台的时间段,负责给一些药品、保健品做广告宣传,声广传媒负责的项目还有武汉健民蛤蚧大补胶囊,吉林瑞祥六合茶、祥康三七银行茶等。

  1. 手段七:以假乱真,到底是电台节目还是广告?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品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养生热线”明显是一种保健品推销节目,这种节目都是事先录制好的,所谓的热线电话号码,消费者在节目时段是不可能打通的,他强调,“这些节目以‘讲座’为名,请一些演员扮演专家,隐性宣传,让消费者误认为是电视台或电台自己的节目,实为一种变相的广告,但老年消费者很难判断。”

 一名曾在保健品公司任职的内部人士表示,很多保健品公司能否赚到钱并不是取决于保健品好坏,而是看能否遇见一个好的策划公司,能否有个好的创意广告,以及如何对产品进行宣传。

 

文章来源:《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