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浪法连招:试析老子的生死观 张岫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23:34

试析老子的生死观

张岫峰 2007-9-4 15:20:14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完整地展现了老子的生死观。"死而不亡者寿",更是画龙点睛之笔,精辟地概括了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这一理论的提出,涉及到养生观、人生观、以至宇宙观的重大问题。

"死而不亡""身殁而道犹存"(见王弼注《道德经》)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转引自陈国庆、张爱东注释《道德经》)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一、要完整地理解老子的生死观

古代"注老"之作甚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是两家:道家看重西汉?河上公(姓名不详,因在河边结草为庵,故名)注,是从道家养生角度讲的;儒家推崇三国魏?王弼注,是阐明《道德经》的哲理的。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老子的生死观,现将河上公、王弼两家对三十三章的注释,列表对比介绍于下: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河上公注

能知人好恶,是为智。人能自知贤不肖,是为反听无声,内视无形,故为明。

王弼注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原文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河上公注

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

王弼注

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

原文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河上公注

人能知足之为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人能强力善行,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

王弼注

知足不失,故富也。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原文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河上公注

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久。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

王弼注

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殁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

河、王二注,各有千秋,且可互相补充,更能发人深思。他们一儒一道,一个说"死而不亡""身殁而道犹存";一个说,得道者"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均不谈"白日飞升"之事,足见他们理解之深和境界之高。唯河上公注,只解释了智、明、力、强等的涵义,似不若王弼对比着讲智、明;力、强;知足、强行等的辩证关系。使人领悟到,只有生之时"自知""自胜""知足""强行",才能"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比较完整地阐明了老子的生死观。

二、道家修炼的要害,在于正确对待生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在其所著《道德经释义》中认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是"以自然之道,阐述了养生修炼过程的六步功法"。讲明了只有正确地对待"",才会有"死而不亡"的结果。

"六步功法"原文较长,不便全录。其大意是说:

1.修炼者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违道失德,动念是否有邪思妄想? 这叫"自知者明",是道家修炼的第一步。

2.有一念不纯,一事不正,应立即改正,犹如斩钢削铁,即是"自胜者强"。这是降念、定心、凝神、入静的主要功夫,是为第二步。

3.在自知、自胜的基础上,进而看淡名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性体不亏,这叫"知足者富"。修炼便到了第三步。

4.修道要千磨不退志,百折不回头,固守勿失,至死方休,才算"强行者有志"。这是第四步。

以上四步,讲的都是如何对待"生"。只要按照以上的要求去做,"不失其所"、"死而不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5.从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一步步修去,尊道贵德,复我本性,才算是长久之地。此即"不失其所者久"的第五步。

6.修成正果,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肉体虽死,性体永存。此即"死而不亡者寿"的第六步,这便是"道成"的最高境界。

三、"死而不亡"是老子生死观的核心和灵魂

笔者认为,《道德经》三十三章得出的"死而不亡"的结论,是老子生死观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理论,涉及养生观、人生观以至宇宙现的重大问题。

首先,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便不可能有正确的宇宙观。道家讲"天人相应"。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就是说,人的"生死"与天的"夜旦"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子讲的"死而不亡",就是明白告诉我们,"不亡"的只是精神,是理论,即是"道"。人的肉体总是要死亡的。这就和"上帝造人"、"死后升天"等荒诞无稽的宇宙观划清了界限。

其次,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便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人为什么要话着? 这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在世,是为了掠夺别人,作威作福,迷恋富贵,苟安偷生,还是按老子指出的生路,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为人们共存的这个宇宙,共处的这个社会,共生的这个国家多做点贡献? 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就深刻他回答了这个问题。正如群众所说,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虽然活着,在人们的心中却早已死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便不可有正确的养生观。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吾以死。故善养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大自然赋我以形体,"生"使我能劳动,"老"使我享清闲,"死"使我得安息。因此,一个善于养生的人,也要善于对待死。按照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的生死观去做,既可以"善养吾生",又能够"善吾死"。这便是养生观的根本内涵。

笔者在《向古人学养生》(台湾元气斋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把传统养生之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四句话:

自我主宰,性命双修,防病治病,健身长寿。

第二个层次是四句话:

性命双修,重在修性,寿逾百岁,无疾而终。

第三个层次也是四句话:

道德治世,自觉觉他,死而不亡,寿与天齐。

为什么我把"道德治世","死而不亡"作为养生的最高层次? 因为道、释、儒三家都是这样讲的。老子提出,要在"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基础上,"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佛家说,个人的解脱自在,还是"自觉"的小乘功夫,必须:"自觉觉他",才算"觉行圆满"。儒家认为,修身的最终目的,在于治国平天下,要力争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总之,谁能够把大道修之于天下,普渡众生出苦海,使国家得富强,使人民享太平,谁的寿命就可以与天地共长久,与日月同光辉,其崇高的精神和勋业,是死而不亡和寿与天齐的。这便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也是"死而不亡者寿"的真正含义。

谁能够把大道修之于天下,普渡众生出苦海,使国家得富强,使人民享太平,谁的寿命就可以与天地共长久,与日月同光辉,其崇高的精神和勋业,是死而不亡和寿与天齐的。这便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也是"死而不亡者寿"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