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转速干磨机械密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59:08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策略

 

 

 

陕西省彬县中学 杨生栋 孔德凤

 

 

 

摘要: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试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尽管在思想意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方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三个方面对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作了尝试。同时就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提出了笔者的看法:一是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综合性学习;二是拓展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策略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必须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且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如何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实施有效的引导与指导,是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

 

(一)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这种综合性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容包含自然、社会、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的整合,包含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等。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一门学科,它既没有教材,又没有学科学习严密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上,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语文教材中有关知识的综合

 

纵观我国语文发展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从明清小说到现代白话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实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必须强调教材内容的整体联系,补充大量课外阅读,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在继承优秀文化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弘扬优秀文化。

 

例如: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中第一单元的《荷塘月色》为课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组织参加两大组中之一:“荷文化的魅力”学习组和“丰富多彩的月文化”学习组。这两个组又可细分为“音乐绘画”、“文章诗赋”、“人类登月”、“月相”等多个小组。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汇报结果。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精神,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不应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应是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可以延伸到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中借以实现学科的融合,综合性学习强调运用各学科知识来探寻与求知,注意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中第四单元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课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对政治、历史、科学的探究,收集资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清楚马克思的贡献,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同时本文作为一篇演讲词,还可以组织举办演讲比赛。(涉及自然、社会)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密切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学生学习语文,具有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环境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机会。“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程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扩大学生资源、扩展语文学习的时空领域,立足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去“做”“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的行动中观察生活,体悟人生。

 

(二)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了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具体实施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可分为制定方案、具体开展、成果展示三个阶段来进行。

 

1.制定方案:

 

综合性学习的课题选定以后,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制定方案,有利于将活动的思路具体化,对活动进程有一个阶段性划分,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活动框架,帮助学生监控整个活动的流程。为了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和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做什么,怎么做,将形成什么样的研究结果。具体来说有课题名称、课题组成人员及其分工、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器材准备、预期的成果及其成果表现形式等。学生群策群力,自主组成学习小组,共同策划怎样开展好这次综合性学习。

 

在整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他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开展综合性学习,不是让学生随意研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朝着既定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展开。

 

2.具体展开: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综合性学习。在学生制定出活动方案后,组织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主体部分。

 

教师要督促学生根据学习方案的时间安排逐步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去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加以改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教师要因地制宜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网络、书籍、访问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3.成果展示:

 

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活动告一段落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学习的成果,交流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交流与分享的成果内容,不仅包括研究报告、专题论文、文学作品、图片资料等,还包括展示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内心体验。

 

(三)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案例

 

在学习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中第一单元的《古都的秋》之后,组织学生以《秋的诗藴》为课题展开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秋的诗韵》教学设计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课题名称:《综合性学习·秋的诗韵》

 

【课题选择指导思想:这个单元的作品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学习它们,学生既可感受到情趣,也可以体悟到理趣。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秋的诗韵》是非常感兴趣的,在他们的脑海中有很多有关秋景的图片:“蓝水晶一样的天空,人字形的雁阵,静静的湖泊,沉静的秋山,堆满枯叶的小径,透过白桦林的斜阳,还有金灿灿的菊花,红艳艳的高粱,缀满果实的柿子树,画面上全是红色的枫树……这些都是秋。”古往今来,这些醉人的美景,唤起过人们多少诗情!课题的选择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1.活动目标

 

①初步了解有关秋的诗词,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②学习利用有关书籍和网络获取资料的方法;

 

③能条理清楚地说明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④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目标的确定: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对学生进行知识(关于秋的诗歌)与能力(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过程(重视考察学生的活动)与方法(获得资料和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三个方面的引导与培养。】

 

2.活动重点

 

通过有关书籍和网络获取资料的方法,对历史上有关秋的诗词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和小组的交流、合作,来初步了解这些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

 

3.活动难点

 

借鉴《荷塘月色》和《古都的秋》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写一段文字《平静的秋夜》,但不能出现“秋”“夜”“平静”字样。

 

4.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

 

①教师需准备一份这次学习的时间安排表;

 

②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

 

③关于秋的更多的诗歌。

 

④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2)学生准备:

 

①分组:根据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分组;

 

②搜集、查询有关资料;

 

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5.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秋天这个特殊的季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秋天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关秋的诗词很多,那么它们都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呢?本次活动我们就悲秋之作进行探究。

 

☆交流与展示

 

以唐宋诗词举例:

 

A、怀乡类:

 

(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白的《菩萨蛮》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3)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

 

(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5)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姜夔《湖上寓居杂咏》

 

……

 

B、离愁怀人类: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

 

C、忧国怀身类:

 

(1)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

 

(2)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3)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岳飞《小重山》

 

(4)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5)闲梦远,南国正清秋。──李煜《望江南》

 

……

 

D、其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

 

各组推举代表,从上述诗词中选一首讲解。

 

☆写作训练

 

借鉴《荷塘月色》和《古都的秋》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平静的秋夜》,但不能出现“秋”“夜”“平静”字样,300字左右。

 

写作练习提示:

 

秋天:枫叶菊花衰草落叶霜露鸿雁

 

夜晚:星星月亮

 

6.课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体验到探索实践的喜悦,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1)本次活动的主题将散文与诗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收集资料中运用多种手段,对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分类、渗透和整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整个活动具备了知识综合化,探究学习合作化的特点,从较大层面上推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让学生获得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参与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课改,对综合性学习把握还不够,加上学生基础较弱,阅读量太小,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性不高,需要给予关注和帮助。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不好,学生没办法上网查找资料,这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困难,老师有必要对学生加强综合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与学校加强沟通,让学生可以在学校电教室与图书馆查找资料。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综合性学习是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顺应潮流,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现在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在语文学科中设置综合性学习,既是新世纪课程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和体例上相衔接,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其突出表现之一便是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设置综合性学习集中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笔者努力贯彻课标解读的这一精神,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使用语文中学会语文。近一年来,笔者组织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着“四性”展开。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

 

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具体地说,它包括:

 

(1)开放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要求“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因此,老师应彻底摒弃“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的做法,树立“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于是老师就要“三管齐下”:一要培优,二要补差,三要抓特长。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想激活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切实可行教学目标,让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放矢。比如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呢?“教学目标我制定,学生跟着教师走”,我总感觉这是在差强人意。我想何不来个反弹琵琶?──目标让学生自己来定。让学生唱主角,学生的心灵放飞了,学生的个性张扬了,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2)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以前,我们习惯于因循“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现代的教育观则普遍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当我们带着教材、带着问题走向了学生;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了老师。在教学环境中边学、边思、边悟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接受显性知识的同时学到隐性的智慧。

 

(3)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将情境教学、目标教学、探究教学、合作研讨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教育思想优化组合起来,做到一法为主,多法并用。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内心需求,一种持久的参与意识,最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总是不遗余力努力创设一种“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的学习空间,在民主和谐的状态下,让学生思想感情的潮水尽情的奔涌。

 

(4)师生关系的开放。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教师在活动中能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综合性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要体现综合性。活动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综合、教育功能的综合和考察评价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知识必然综合。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又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陶冶,感情得到升华,如果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开展类似的综合性学习也体现了教育功能的综合。

 

3.注意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因此实践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在实践的过程中,更要看重的是过程,而不要过分追求结果。应尽可能突出过程的完整性。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困难,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就及时更换内容,力争做到活动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了能使学生们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同时又从社会活动中汲取学习语文的养料,使语文教学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

 

(二)拓展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而学生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则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导。如何创建信息容量大、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课堂模式是笔者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试验中所一直思考的问题。针对普通班学生成绩较差,课堂发言不活跃的状况,我极力在授课时创建平等对话的氛围,循循善诱,适时鼓励;还在语文活动课上选放一些优秀语文教学录像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与文本、与老师对话的,从而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为了将综合性学习落实在课堂上,笔者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上下功夫,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有限的生活经验,尽力拓展课堂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第一目标。

 

2.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

 

由于同一班级中学生基础相差大,所以在课堂教学时,笔者尽量采用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学习成绩好、中上、中下、差的学生各一人,大多数的课堂问题都要求在小组讨论,由成绩好的学生主持本小组的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后再参与班级讨论。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我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时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好的学生便有责任督促成绩差的学生完成作业。反过来,成绩差的学生在另一些领域里往往有自己的特长,这样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正好能形成互补,共同提高。

 

3.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能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同时更促使他们去利用各种渠道去搜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4.注意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综合性学习,是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也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既有课内的学习,又有课外的学习。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能力,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的学习在课外等到延伸。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重要一点是如何引渡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外的综合实践中得以较为自如地运用发展。

 

三、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样的最高目标,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工作在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都要为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发展而努力。当然,我们大力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是要否定现有的分科课程,而是希望能够改善原有的语文课程的教学状况,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们相信,语文综合性学习将随着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希望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工作在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取,去努力探索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普通高中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蔡明:《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语文建设》2001年第10期

 

[5]黄伟:《语文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3年第7期

 

[7]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靳玉乐:《新课程理念的改革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钟启泉、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温彭年:《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12]张建伟:《从传统教学到建构主义教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13]郑国民:《关于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结构》,《语文学习》,2003